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尿路积水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常规静脉尿路造影(IVU)、改良IVU、CT尿路造影(CTU)、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4种检查方法对肾与输尿管的显示能力。方法:行常规IVU检查中,当肾盂积水或不显影者、输尿管不显影或显影不良时,立即施行改良IVU检查60例,其中55例在IVU30min内直接行CTU检查,47例行MRU检查。由3名专职放射科医生分别进行双盲法阅片,对肾脏和输尿管的显影情况按照相同的评价标准分别评价,取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并对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肾脏和输尿管显影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IVU检查对输尿管的显影效果明显优于常规IVU检查。而MRU检查对输尿管的显影效果最佳。IVU30min内直接行CTU检查,对输尿管的显影效果明显优于改良IVU检查。结论:改良IVU较常规IVU检查对输尿管的显影效果好,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MRU检查和IVU30min内直接行CTU检查,能提高对输尿管的显示能力,可作为IVU不显影者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尿路成像在UPJO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磁共振尿路成像 (MRU)在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 (UPJO)的价值。方法 对 10例UPJO患者进行MRU检查 ,并和KUB +IVU、术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U诊断UPJO准确率为 10 0 % ,能清晰显示UPJO处梗阻。结论 B超和KUB +IVU提示有UPJO的患者可直接行MRU检查 ,无创且并发症少 ,可替代逆行肾盂造影 (RP) ,结合肾图可替代IVU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IVU)与磁共振尿路成像(MRU)两种方法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4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者的IVU及MRU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病例,IVU显示6例,可明确诊断,显影不良2例及未显影3例,均未明确诊断;MRU全部显影,均明确诊断.9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0例输尿管口囊肿及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IVU及MRU显示清晰,均明确诊断.7例重复肾输尿管,IVU显示5例,明确诊断,2例显影不良,未明确诊断;MRU均明确诊断.2例神经源性膀胱,IVU显示1例,明确诊断,1例显影不良,未明确诊断,MRU均明确诊断.结论:IVU是泌尿系统先天畸形主要检查方法,对IVU不显影或显影不良及做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困难时,MRU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4.
儿童异位输尿管开口的MRU定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对异位输尿管开口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平均年龄4.5岁女患儿行B超、静脉肾孟造影(IVU)、CT或膀胱镜插管造影检查,同时全部行MRU检查. 结果:B超检查17例,发现发育不良小肾脏3例,单侧肾脏缺如1例,重肾及输尿管积水12例,未见异常1例;IVU检查7例,其中3例肾积水,未显影或显影不清4例.CT检查14例,3例发现发育不良的小肾脏及扩张的输尿管,11例重复肾上位肾积水.膀胱镜检查5例,其中2例发现异位开口;从异位开口插管造影,只显示输尿管扩张段.所有患者行MRU检查,均发现重复肾、异位输尿管形态走行和异位输尿管开口.结论:MRU具有非侵袭性、无肾功能依赖性、能较好地显示尿路解剖情况等优点,其三维结构可展示上尿路病理解剖改变,可作为B超及IVU等未能明确诊断的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首选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尿路造影(IVU)、CT尿路造影(CTU)与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术前行不同影像学检查的UPJ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IVU组28例,CTU组29例,MRU组31例,普通CT组24例,比较各诊断方法对UPJO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以术中所见和病理结果作为依据,判断术前影像检查的准确率.IVU组定位诊断准确率82.1%(23/28),CTU组准确率86.2%(25/29),MRU组的准确率为90.3%(28/31),普通CT组的准确率54.2%(13/24).IVU组、CTU组与MRU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CT组与其余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CTU与MRU对UPJO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普通CT诊断,可作为UPJO诊疗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超检查33例,排泄性尿路造影(IVU)25例,CT扫描14例,磁共振尿路成像(MRU)11例.29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33例中,29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经手术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病理检查均报告为重复肾;另4例因无症状、肾功能良好且无并发症,未做任何处理,仅随访观察.结论 B超简单、无创,确诊率较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MRU简便、无创,可获得尿路全貌资料,对尿路积水、梗阻定位准确率达100%.手术方式主要为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王丽娜  郑菲  刘彪 《广西医学》2009,31(4):485-486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优势。方法43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均行IVU和MRU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率MRU为83.7%(36/43),IVU为63.0%(24/38),MRU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3.0%(40/43)均高于IVU的76.3%(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RU不能直接反映肾脏的分泌功能。结论泌尿系梗阻疾病可先选用IVU检查,对于梗阻部位原因不明或梗阻严重的患者可选用MRU。对于婴幼儿和不能耐受IVU检查的患者也可直接选MRU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U)、CT尿路造影(CTU)与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儿童重复肾畸形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41例重复肾的IVU、CTU、MRU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包括重复肾的位置、形态、功能及重复输尿管的形态与走行。结果:重复肾绝大多数位于上肾段,大部分能显影。重复输尿管可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畸形,常并有输尿管囊肿。IVU能显示具有良好功能的重复肾,对轻、中度肾积水显示良好;CTU不仅能显示重复肾与输尿管的结构和形态,还能了解输尿管的梗阻部位;MRU对功能不佳或积水较重的重复肾都能清晰显示,能观察重复输尿管的形态与走行,具有无创、准确、方便等优势。结论:IVU、CTU与MRU诊断重复肾畸形各有优缺点,合理有目的的选择其中的检查,能明显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尿路造影在尿路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磁共振尿路造影(MR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灰阶超声(US)及手术,病理学检查对照研究,评估MRU对尿路梗阻部位,原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尿路梗阻患者在Siemens 1.0超导型成像仪上,用Fisp 3D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作MRU成像,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投影处理。结果:MRU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准确率达100%,优于IVU。逆行尿路造影,CT及US,确定梗阻原因达83%,类似于IVU,尿路逆行造影,CT及US,结论:无损伤性的MRU技术在尿路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定性上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别是在IVU显影差或不显影时及逆行尿路造影失败的病人是最好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IVU)、CT尿路造影(CTU)与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术前行不同影像学检查的UPJ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IVU组28例,CTU组29例,MRU组31例,普通CT组24例,比较各诊断方法对UPJO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以术中所见和病理结果作为依据,判断术前影像检查的准确率。IVU组定位诊断准确率82.1%(23/28),CTU组准确率86.2%(25/29),MRU组的准确率为90.3%(28/31),普通CT组的准确率54.2%(13/24)。IVU组、CTU组与MRU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CT组与其余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CTU与MRU对UPJO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普通CT诊断,可作为UPJO诊疗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5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者的MRU及IVU影像学资料.结果 1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病例,MRU全部显影,均明确诊断;IVU显示13例,可明确诊断,显影不良2例及未显影3例,均未明确诊断.1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5例输尿管口囊肿及4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MRU及IVU显示清晰,均明确诊断.7例重复肾输尿管,MRU均明确诊断;IVU显示5例,明确诊断,2例显影不良,未明确诊断.2例神经源性膀胱,MRU均明确诊断;IVU显示1例,明确诊断,1例显影不良,未明确诊断.结论 MRU已成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重要检查方法,尤其对IVU不显影或显影不良时,MRU可作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Pyeloureteric iunction,PUJ)梗阻的认识及病因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排泄性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逆行尿路造影(Retrograde urography,RGU),CT检查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38例患者.结果:所有病例均清晰地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病变的程度以及肾积水.结论:尿路造影结合cT检查能对梗阻部位和肾功能做出判断,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病变诊断极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上尿路梗阻36例,36例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结果:36例行MRU检查的患者中,上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3例可显示结石上下方的尿路情况(42.86%)。结论:MRU对某些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上尿路梗阻可进行诊断,并可部分替代逆行造影,比临床上常用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适用于静脉尿路造影有禁忌证和肾功能丧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尿路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PHILIPS T5-NT 0.5T超导型MR扫描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T2加权技术,对39例患者作MR尿路成像,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MR扫描。结果 39例尿路梗阻中:肾盂输尿管交界段狭窄16例,输尿管癌5例,输尿管结石7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输尿管外压1例,膀胱癌2例,神经源性膀胱3例。MRU显示尿路梗阻扩张正确率达100%,对梗阻定性诊断有3例错误。39例中,部分病例并与B超,IVU,CT扫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 MRU为一有效安全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特别适应于肾功能不良和有IVU禁忌证者,对确定尿路梗阻扩张,梗阻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U和MRI相结合能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完整的诊断依据。但在实践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MRU检查。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6例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而确诊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MRU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MRU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均可显示其梗阻部位及扩张的形态,以及输尿管和腔静脉的关系,其定位准确率为10 0 %。结论 MRU是目前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的像学检查方法,比临床上常用的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治方法.方法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52例,术前诊断主要依靠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逆行肾盂造影,磁共振水成像(MRU),外科治疗主要采用连续性肾盂整形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B超、KUB+IVU和逆行肾盂造影、磁共振水成像对UPJ梗阻的确诊率分别为70.2‰、25‰、100%、100%.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更通畅,无狭窄或漏尿.结论在UPJ梗阻的诊断中逆行肾盂造影及MRU检查明显优于B超和IVU,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周启筑  冯进  祖雄兵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217-217,220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输尿管囊肿的IVU、B超及MRU资料。9例均行IVU、B超检查,2例行MRU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中,左侧5例,右侧3例,双侧1例。单纯型输尿管囊肿7例,异位型输尿管囊肿2例。B超显示囊肿呈类圆形无回声暗区7例,形态可随排尿而改变;IVU全部显示膀胱内边界清晰的充盈缺损或“眼镜蛇头”征。2例行MRU检查均清晰显示重复肾及异位输尿形态走行,异位输尿管囊肿情况。结论B超结合IVU基本能够明确诊断输尿管囊肿,但对于异位输尿管囊肿并重复肾显影不良的患者,MRU可以提供准确上尿路情况,指导治疗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MRU联合常规MRI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磁共振泌尿系成像(MRU)联合MRI与单独采用MRU诊断输尿管病变的效果及其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结合IVU和逆行输尿管造影以及膀胱镜检证实的58例输尿管病变患者的资料,分别对其MRU和MRU联合MRI序列图像进行诊断,再与最终诊断结果(手术、病理或结合IVU和逆行输尿管造影以及膀胱镜检所见)对比分析。结果MRU对输尿管梗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93%,MRU联合常规MRI为98%和96%,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梗阻原因诊断的准确率,MRU为56%,MRU联合常规MRI为88%,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U和MRU联合常规MRI对输尿管有无梗阻的诊断都比较准确,但在定性方面MRU不如常规MRI,二者联合对输尿管病变的显示及诊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上尿路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B超等初步诊断上尿路存在梗阻或扩张的患者行MRU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 37例患者均能明确诊断,其中输尿管结石15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8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伴异位开口4例,输尿管肿瘤3例,巨输尿管症3例,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输尿管囊肿1例,膀胱出口梗阻致双侧输尿管反流扩张1例.诊断正确率100%,均可显示梗阻部位及尿路扩张的形态.结论 MRU对上尿路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婴幼儿、肾功能不全及不宜行ⅣU检查的患者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2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均做了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和CT检查,其中10例另行逆行肾盂造影(RP),13例行MR检查。结果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表现为7例患侧肾不显影,14例显示肾积水和输尿管梗阻。B超显示21例肾积水,18例输尿管占位病变。逆行肾盂造影显示输尿管增粗、充盈缺损及梗阻。CT表现为局限性输尿管软组织肿块或输尿管管壁增厚或充盈缺损。MR检查均发现肿瘤。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对输尿管癌的定位、定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