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范剑锋 《家庭护士》2008,6(4):304-305
[目的]探讨直接使用输入液体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用生理盐水,B组用肝素稀释液,C组直接使用输入的原液体进行封管,观察静脉留置时间、封管维持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C组与A组,C组与B组静脉留置时间、封管维持时间,堵管、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封管可行、有效,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三种封管液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廖淑梅  张燕  陈琳 《护理研究》2002,16(2):87-88
为探讨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可行性及效果,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用5ml肝素稀释液,B组用5ml生理盐水,C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C组与A组、C组与B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直接使用输入的液体进行封管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张琳  司联晶  白玉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59-1760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渗透压及封管方法对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留置时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4~7月我院神经外科、骨科住院需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各130例为对象,神经外科130例患者中曾输入高渗液体的有56例,输入一般液体74例,封管方法均先用3m1生理盐水冲管,再用0.1%肝素稀释液4~5ml封管。骨科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封管方法:观察组先用3ml生理盐水冲管,再用0.1%肝素稀释液4~5ml封管;对照组直接用0.1%肝素稀释液4~5ml封管。采用美国静脉输液协会静脉炎的判断标准。结果神经外科中输入高渗液体的患者静脉针留置时间明显短于输入一般液体的患者(P〈0.01),其留置部位肿胀的发生率、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输入一般液体的患者(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骨科患者中观察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其留置部位堵管发生率、外渗发生率、肿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液体渗透压及封管液有关;留置部位肿胀的发生与液体渗透压有关;静脉炎的发生与渗透压有关,与封管液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封管方法和输入不同液体对置留针留置时间及发生堵管、肿胀、浅静脉炎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按输入液体种类分为A组和B组.每组根据不同封管方法又分为AⅠ、AⅡ组和BⅠ、BⅡ组.结果 在输入普通等渗液体时,生理盐水封管与肝素盐水封管效果差异不明显.但在输入刺激性较大的液体时,肝素盐水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封管.结论 在使用静脉置留针进行封管时,应综合考虑到病种、液体性质及病人体质,选择适合的封管液,才能延长保留时间,降低堵管和浅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化钠溶液脉冲式封管法是否优于传统氯化钠溶液缓慢推注法,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置入静脉留置针者患者1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96例,对照组94例。研究组采用氯化钠溶液脉冲式封管,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溶液缓慢推注封管,观察并记录两组留置时间、静脉炎、液体外渗和堵管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和堵管发生率低,液体外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化钠溶液脉冲式封管法可以降低静脉炎、堵管等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延长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经外周不同部位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留置失败的原因。方法将72例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腋静脉组和外周浅静脉组,各36例。外周浅静脉组采用常规方法,腋静脉组采用腋静脉穿刺留置方法。观察两组留置针在留置后24h液体外渗、静脉炎、堵管、脱管发生的情况。结果腋静脉组在使用静脉营养液期间共置管留置112例次,置管后24h,17例次终止留置,其中液体外渗13例次,静脉炎3例次,堵管1例次;外周浅静脉组在使用静脉营养液期间共置管324例次,置管后24h,281例次终止留置,其中液体外渗189例次,静脉炎68例次,堵管8例次,脱管16例次。两组液体外渗、静脉炎、脱管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堵管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经外周不同部位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留置后24h,留置失败的原因为液体外渗、静脉炎、堵管和脱管,且腋静脉组液体外渗、静脉炎、脱管均比外周浅静脉组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儿科实施静脉输液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生理盐水冲管与封管,研究组则通过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冲管与封管。观察对比两组导管内回血、液体外渗、静脉炎及堵管的发生率,以及操作时间、封管时间与留针时间。[结果]研究组导管内回血、堵塞的发生率0.00%、0.00%,低于对照组(10.00%、10.00%)(P0.05)。两组在液体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留针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封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导管内回血与堵管的发生率,缩短操作速度,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产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及最佳封管方法。方法选择早产保胎的孕妇24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为80例,A组用5ml生理盐水封管,B组用5ml0·1%肝素生理盐水封管,C组采用10ml生理盐水封管。对比观察三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堵塞率、堵塞发生时间、液体外渗率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三组液体外渗率和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导管堵塞率低于A、C组,平均留置时间分别长于A、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堵塞发生时间明显晚于A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减轻了孕妇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了工作量,值得在产科推广应用。对于孕妇而言,生理盐水可替代0·1%肝素生理盐水封管,10ml封管效果优于5ml。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与封管液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以及直接以输入液封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49例,共进行静脉留置90例次,根据使用留置针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次。A、B两组用肝素钠稀释液作为封管液,A组注液后夹管(传统方法),B组注液过程中夹管(改良方法);C组采取改良方法并以输入液封管。观察三组留置时间与堵管率。结果:留置时间:A组(2.37±0.81)d,B组(3.43±1.33)d,堵管率:A组16.67%,B组4.29%,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留置时间(3.13±1.22)d,堵管率4.38%,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封管法优于传统方法,直接用输人的液体采取改良封管法封管简便、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方法的优劣。方法将100例使用BD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美国BD公司静脉留置针培训的封管方法进行脉冲方式带液拔针正压封管;观察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进行脉冲方式推注肝素钠封管液快速直接推注正压封管。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封管成功率、护士对2种操作方法的满意度、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率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封管时间、封管成功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封管后堵管率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方法易于掌握,简单易行,护士满意度高,同时可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封管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将250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病人按照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50例,对照组留置5d且采用普通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留置10d且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留置针。[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病人静脉炎、液体外渗、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更适合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治疗的留置针型号。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治疗1周以上的60岁老年病人240例,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排除使用特殊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实验组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号封闭式小儿留置针,对照组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8号封闭式留置针。比较2组病人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结果实验组病人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病人在长期静脉输液治疗中选用24号小儿封闭式留置针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发生静脉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敷贴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9534HP透明敷贴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无菌粘贴敷贴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敷料固定处皮肤过敏、敷料松脱、静脉炎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皮肤过敏、敷料松脱和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或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采用9534HP透明敷贴具有粘贴性强、留置时间长和静脉炎及皮肤过敏发生率低等优点,适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可来福接头与肝素液封管在输注甘露醇中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可来福接头在静脉输注20%甘露醇中的应用。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73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血管条件、静脉留置针型号、输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期间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情况以及输注的速度。结果选用不同的封管方法对输注甘露醇的速度、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情况均有影响(P<0.05)。结论静脉应用甘露醇的病人最好选用可来福接头,既可保证药物应用的准时性,又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并且能够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总结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的常见风险,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所选择的穿刺部位、输入液体的性质以及不同的封管方式致静脉炎、液体渗漏及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情况.结果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留置针留置>6 d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留置≤6 d的发生率(P<0.05).穿刺部位:腕部、肘部、踝部穿刺点静脉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颈部、前臂等穿刺点(均P<0.05).静脉滴注等渗液体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滴注高渗液体静脉炎的发生率(P<0.05).腕部、肘部、踝部发生液体渗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手背、前臂、颈部的发生率(均P<0.05).采用正压封管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率为30.56%,采用负压封管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率为58.70%,正压封管方式的留置针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负压封管方式(P<0.05).结论 通过穿刺部位的正确选择,穿刺技术的熟练运用、封管方式的合理应用以及适当的健康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常见风险的发生率,使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更充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夏季患儿置入留置针的最佳部位。方法将2009年6—8月360例住院患儿根据床号分成头皮静脉组和大隐静脉组各180例,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大隐静脉组患儿静脉炎、留置针脱管、药液外渗、意外拔管、皮肤糜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头皮静脉组,留置针有效留置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季患儿取大隐静脉置入静脉留置针较头皮静脉发生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多周期化疗期间不同穿刺方法对血管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180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由患者根据参保类别、认识程度、地域差别等选择治疗期间所采用的输液器具,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采用头皮钢针,B组采用静脉留置针,C组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比较三组静脉炎发生率及药液外渗发生情况。结果三种输液途径所致静脉炎比较:A组23.33%与B组1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23.33%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15.00%与C组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输液途径在化疗期间药物外渗情况比较,无外渗率A组91.67%,B组98.33%,C组1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多周期化疗期间早期置入P IC C导管,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免受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