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辅助放化疗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其目的是通过术前放疗和化疗不同程度的减轻肿瘤负荷,使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和根治率,并降低局部复发率。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新辅助治疗应用模式的个体化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3—2012年间291例LARC接受了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放疗为2DRT、3DRT,45~50 Gy分23~25次。化疗方案包括FOLFOX6、XELOX及单药希罗达等,术前化疗2~4周期。放疗结束后3~8周手术,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134例患者术后接受了辅助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RFS和DMFS等,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均完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R0切除率为98.9%,保肛率为53.6%。T降期73.1%,N降期83.6%,临床分期降期79.4%。pCR率为26.8%,3级血液系统反应为7.9%,3级腹泻为7.2%,3级放射性皮炎为2.7%。术后会阴部疼痛占12.3%,伤口延迟愈合占8.2%。随访率94.5%,5年样本量为95例。5年OS、DFS、RFS和DMFS分别为76.6%、72.1%、88.8%和79.7%,5年LR率为7.5%,远处转移率为15.8%。术后病理分期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提高了LARC的R0切除率及保肛率,并使肿瘤显著降期,不良反应较轻且未增加手术并发症,LR率低且远期生存率得到改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作为LARC标准治疗策略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临床病理变化特征,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放化疗的进行评价。方法 36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手术前放化疗。放疗总剂量为45Gy,每周5次,每次1.8Gy。全身化疗共2个疗程,四氢叶酸(folinic acid,FA)50mg,静脉滴入,随后静脉给予5-Fu 300mg/m^2。手术后2-4周开始追加2-4个疗程化疗。辅助治疗完成后4-6周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仅有2例(5.6%)患者出现Ⅲ度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全组未出现Ⅲ-Ⅳ度胃肠反应、皮肤或泌尿系急性毒性反应。全部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为13.8%,未发生远期并发症。经过术前辅助治疗,肿瘤的平均直径平均缩小28.0%。4例(11.1%)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病理总有效率(CR+PR)为77.8%,肿瘤分期下降率达到52.8%。辅助治疗后,淋巴结的阴转率达到60.0%,淋巴结总阳性率由83.0%降至37.0%。结论 术前放疗+全身化疗安全可靠,能使部分肿瘤病理完全缓解,缩小原发瘤,减少了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从而达到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VMAT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NCR)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3年本院行术前NCRT+手术±术后化疗的162例LARC患者,男113例、女49例,年龄23~84岁(中位数56岁)。临床分期为Ⅱa、Ⅱb、Ⅱc期分别为22、11、5例,Ⅲa、Ⅲb、Ⅲc期分别为1、58、65例。放疗均使用了单弧VMAT,PTV1 50 Gy分25次,PTV2 46 Gy分25次。主要化疗方案为Xelox方案(卡培他滨1000 mg/m2+奥沙利铂100 mg/m2或130 mg/m2),均接受诱导及同期化疗(中位数3程)。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计划,仅2例因3级腹泻中断放疗。放化疗期间全组累计3级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与16.0%。患者距放疗结束后34~86 d (中位数53.5 d)手术,术后pCR率30.2%,R0切除率100%,低位直肠癌保肛率45.9%。术后不良反应累计发生率16.7%,术后30 d内无死亡病例。T、N期及临床分期降期率分别为85.2%、87.1%及88.9%。结论 VMAT用于LARC术前放化疗安全可行,但对长期生存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三明治”式新辅助放化疗的Ⅱ期临床研究的良好近期疗效能否转化为中远期生存获益。 方法 2012年间 45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给予术前“三明治”式新辅助放化疗。采用XELOX方案化疗,放疗采用VMAT技术,GTV 50 Gy分25次、CTV 45~46 Gy分25次。放疗结束 6~8周后遵循TME切除。应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6.7个月,无 1例LR,3年DM率为18%,3年OS、DFS率分别为96%、84%。单因素分析提示神经束受侵、病理N1-N2(病理Ⅲ期)、治疗前CA-199是影响DM的因素(P=0.000、0.000、0.013)。 结论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三明治”式新辅助放化疗获得的显著近期疗效可转化为中期生存获益,但需要进一步Ⅲ期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缺乏针对老年患者的前瞻性循证医学证据,其最佳治疗模式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将对老年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老年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术前放化疗联合全系膜切除手术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的标准模式,术前放化疗比术后放化疗提高了肿瘤降期率、保肛率及局部控制率,术前放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患者拥有更好的预后。本文就近年来术前放化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缺乏针对老年患者的前瞻性循证医学证据,其最佳治疗模式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将对老年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老年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术前放化疗联合全系膜切除手术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的标准模式,术前放化疗比术后放化疗提高了肿瘤降期率、保肛率及局部控制率,术前放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患者拥有更好的预后。本文就近年来术前放化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术前FOLFOX4方案同步放射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cTNMⅡ期和Ⅲ期)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放疗采用6/15MV X射线对肿瘤局部照射,1.8~2.0Gy/次,总剂量45~50.4Gy。放疗结束后4~6周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小,主要是白细胞下降、手足麻木、恶心、呕吐及放射性直肠炎,全部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其中31例(82%)施行了保肛手术,7例施行了Miles手术。术前肿瘤分期明显降低,新辅助治疗后原诊断为T3期的30例患者中5例降为T1期,11例降为T2期,其侵犯淋巴结均有缩小,其中10例转阴。原诊断为T4期的8例患者中1例降为T1期,2例降为T2期,3例降为T3期,其侵犯淋巴结也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4例转阴。手术后病理判断CR 5例(13%),局部区域淋巴结阴性27例(71%)。结论: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同步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进展期直肠癌,能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和保肛成功率,毒副作用小,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直肠痛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预后因素以及术后联合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搜集2000年4月至2004年4月间105例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再次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结果,回顾分析17项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确定影响局部复发性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对复发后不同治疗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率为95.2%,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34%、19%,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手术+放化疗(34例),单纯手术(35例)和放化疗(36例)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5%、32%,68%、40%、14%和64%、36%、11%(χ~2=7.96,P=0.01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原发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首次术后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及复发后治疗方式与预后相关;其中首次术后TNM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和复发后治疗方法是影响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手术联合放化疗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手术及单纯辅助治疗.结论 首次术后TNM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和复发后治疗方式是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手术联合放化疗可能会给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2.
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同步放射治疗和化疗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观察15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射治疗和化疗(术前放化组)后外科手术的结果,以同期27例直肠癌术前放射治疗加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分析其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15例局部晚期直肠癌予术前放射治疗(DT40~46Gy,20~23次,4~5周完成)加同步化疗(氟尿嘧啶加甲酰甲氢叶酸钙静脉滴注和脱氧氟尿苷口服),对照组为同期27例局部晚期直肠癌,予术前放射治疗,DT40~50Gy,20~25次,4~5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化疗方案同期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并比较两组间差异.方法 76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或局部.区域复发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奥沙利铂组和卡培他滨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全盆腔三维适形放疗D_T 46~50 Gy分23~25次,后缩野至肿瘤区继续推量至D_T 64~66 Gy分32~33次.前者同期接受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350 mg/m~2第1~5天,甲酰四氢叶酸200 mg/m~2第1~5天,每4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后者接受卡培他滨1650 mg/(m~2·d),分2次口服,第1~14天,每3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结果 中位随访19个月.奥沙利铂组和卡培他滨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22个月、68%、21%和58%、18个月、63%、1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2;u=17.71,P=0.077;χ~2=0.97,P=0.326).两组患者均无3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其中卡培他滨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和周围神经系统一级及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奥沙利铂组,分别为39.5%:77.7%(z=-3.97,P=0.000)、47.4%:88.9%(z=-4.78,P=0.000)、68.4%:97.2%(z=-3.17,P=0.000)和5.3%:66.7%(z=-6.56,P=0.000).结论 同期放化疗是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直肠癌患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治疗依从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放射治疗配合动脉灌注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提高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放射治疗疗效。方法62例直肠癌随机分为放射治疗配合动脉灌注化疗(综合组)31例,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31例。动脉插管化疗采取经肠系膜下动脉和髂内动脉灌注,每次氟尿嘧啶600mg/m2,顺铂70mg/m2,2~3周重复,共2~3次。放射治疗采用8~18MVX射线照射,总量达DT40~50Gy时争取手术,不能手术者加量至DT60~70Gy。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83.9%,单放组有效率为54.8%(P<0.01)。综合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68.8%、52.0%,单放组分别为80.7%、50.6%、29.8%(P<0.05),综合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5个月和39个月。综合组副反应大,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放射治疗辅以动脉灌注化疗为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Rectal cancer is a prevalent disease worldwid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 is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and adjuvant systemic chemotherapy. Studies have been done to determine the best sequence of treatments to improve survival, cure rate and long term toxicity profile. In this paper, we will review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evolution of LARC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18.
Lei He Juan Xiao Ping Zheng Lei Zhong Qian P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2022,14(8):1429-1445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 and total rectal mesenteric excision are the main standards of treatment for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 Lymph node regression grade (LRG) is an indicator of prognosis and response to preoperative nCRT based on postsurgical metastatic lymph node pathology. Common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metastatic lymph nodes after nCRT include necrosis, hemorrhage, nodular fibrosis, foamy histiocytes, cystic cell reactions, areas of hyalinosis, residual cancer cells, and pools of mucin. A number of LRG systems designed to classify the amount of lymph node regression after nCRT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ual cancer cells and regressive fibrosis and with 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s existing with residual cancer cells. LRG offers significant prognostic information, and in most cases, LRG after nCRT correlates with patient outcomes. 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the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LRG after nCRT, patient prognosis, the correlation with tumor regression grade, and the typical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lymph nodes. This work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to help predict the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 and determine lymph node regression in patients based on preservation strategies, allowing for the formulation of more accurat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LARC patients, which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scientific value. 相似文献
19.
综合治疗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术前同期放化疗具有降期、降级、保肛、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优点,已逐步成为直肠癌综合治疗的标准方案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