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脊髓发育不良和隐性骶椎裂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对3例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有反射性膀胱21例,其中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财13例,排尿困难为主要表现: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正常8例,急迫性尿失禁为主要表现。无反射性膀胱13例,排尿困难,尿潴留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尿动力学测定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不稳定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逼尿肌不稳定的情况,对83例存在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40例(48.2%)患者出现逼尿肌不稳定,压力-流率测定发现该组病例排尿期逼尿肌各压力值均增高,尤以膀胱颈部开口压增高为显著,不稳定组为13.2±3.4kpa,稳定组为8.2±2.4kPa,不稳定组开口压增高速率(0.9±0.1kPa/s)明显大于逼尿肌稳定组(0.3±0.1kPa/s);随开口压增高,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率相应增高。长期高压力、高输出状态可能为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3.
排尿期尿道测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下尿路梗阻及其梗阻部位。方法:对41例有下尿路梗阻症状患者进行了排尿期尿道测压(MUPP),其中包括前列腺增生症(BPH)29例,男性尿道狭窄3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3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4例,女性尿道末端缩窄综合征1例,前例腺炎1例。结果:29例BPH患者中,26例有梗阻,其中梗阻位于膀胱颈部20例;3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患者表现为外括约肌部压力下降;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  相似文献   

4.
女性下尿路症状患者的尿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女性下尿路症状原因及临床意义。 方法  72例下尿路症状女性患者 ,年龄 8~ 86岁 ,平均 4 8岁。其中排尿困难 4 6例 ,尿失禁 14例 ,尿频 10例 ,夜间遗尿 2例。患者均行尿动力学检测。 结果  4 6例排尿困难者膀胱容量 6 0~ 80 0ml,其中 2 0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为 0 ,2 6例9~ 16 0cmH2 O(1cmH2 O =0 .0 98kPa)。Linp URR图示为Ⅲ级以上梗阻者 19例。尿道静态分布阻力2 5~ 130cmH2 O。膀胱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协调性良好者 5例 ,协同失调者 33例。 10例尿频患者膀胱容量 97~ 4 5 0ml,2例排尿期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为 0 ,8例 31~ 110cmH2 O。Linp URR图示显示Ⅲ级以上梗阻者 2例。 1例急迫性尿失禁者膀胱过度敏感。 6例压力性尿失禁者腹压漏尿点压力 4 4~76cmH2 O。 3例充盈性尿失禁者排尿期膀胱逼尿肌压力为 0 ,尿道静态分布阻力 32~ 4 2cmH2 O。真性尿失禁 4例尿道外括约肌压力 0~ 16cmH2 O ,平均 (8.5± 5 .7)cmH2 O。 2例遗尿患者存在不稳定性膀胱表现 ,排尿期膀胱收缩乏力。 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下尿路症状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神经源性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5例原发性膀胱颈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排尿时膀胱颈开放不良,病变为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可命名为非神经源性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提示其诊断标准:(1)有下尿路功能性梗阻;(2)排尿时膀胱颈开放不良,膀胱内压-膀胱颈内压梯度异常;(3)无影响膀胱尿道功能的神经系疾患。同时对此症的发病机理和治疗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女性下尿路症状的尿动力学分析(附283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的女性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女性患者.年龄6-89岁,临床表现为储尿期(刺激性)和(或)排尿期(梗阻性)症状,采用尿动力学方法检查尿流率、同步膀胱压力容积流率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测定、部分同步透视下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以排尿症状为主者86例,以储尿症状为主者197例。不稳定膀胱57例,感觉性尿急30例。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32例,其中逼尿肌反射低下26例。逼尿肌反射亢进7例。逼尿肌收缩力低下26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1例。下尿路梗阻30例,其中膀胱颈梗阻6例,尿道远端狭窄11例,非神经原件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13例。压力性尿失禁68例,其中Ⅰ型19例,Ⅱ型12例。Ⅲ型14例,Ⅱ/Ⅲ型23例;TF常40例。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能了解膀胱的功能状况和膀胱出口梗阻的部位,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34例有泌尿系统症状的脊髓发育不良和隐性骶椎裂患者尿流动力学表现。结果: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分为反射性和无反射性神经膀胱两大类。临床症状和尿流动力学结果与脊髓损伤的平面无相关性。膀胱颈口开放患者尿道闭合压力显著低于膀胱颈口闭合患者(P<0.01)。膀胱排尿期压力升高与上尿路损害有明显关系,当膀胱排尿期压力超过3.92kPa(40cmH_2O)时就可造成上尿路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非机械梗阻造成的排尿困难的原因.方法:对12例TURP术后仍存在的排尿困难的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发现10例存在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下降,3例患者存在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结论:膀胱逼尿肌无力和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是造成下尿路非机械性排尿困难的重要原因,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对手术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尿流动力学测定对前列腺增生诊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对7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尿流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膀肮测压、尿道分布压及括约肌肌电图。文中对前列腺体积(57.3±6.3ml)、前列腺长(4.94±1.23cm)及逼尿肌收缩压(6.54±4.72kPa)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动力学角度观察了前列腺增生对膀肮、尿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疗效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显示膀胱功能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宜先行膀胱造瘘;在判断尿路梗阻方面,尿道阻力测定的临床价值较尿流率测定更大。  相似文献   

10.
肠管及人工尿道括约肌联合应用于下尿路重建之感染并发症[LishtJK,etal.JUro1,1995,153:331]人工尿道括约肌的植入是治疗继发于括约肌无力的尿失禁的一种可行方法。但这一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膀胱逼尿肌功能正常。逼尿肌异常,如顺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