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汇编(GEO)公共数据集研究载脂蛋白D(ApoD)在不同分期及不同类型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poD与胃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为临床诊疗及风险预测提供依据。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O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geo)中下载基因表达谱公共数据集GSE62254,纳入标准为包含ApoD表达数据的胃癌肿瘤表达谱。探究ApoD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法预测ApoD的调控基因。结果 ApoD在女性、年龄≤60岁及弥漫型胃癌的患者中高表达,同时其表达与胃癌的T分期、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在预后方面,ApoD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无进展存活时间、总存活期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0.05)。ApoD高表达样本富集了细胞黏附、紧密连接、花生四烯酸代谢等基因集。结论在胃癌中,ApoD高表达为预后不良因素,可作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判断因素。 相似文献
2.
《临床军医杂志》2018,(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R)、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设为B组。选取同期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50例设为A组。取两组患者病灶部位组织制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的EGFR、TTF-1及TGF-β1水平,分析EGFR、TTF-1及TGF-β1基因多态性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B组EGFR、TTF-1及TGF-β1基因多态性阳性率均高于A组(P<0.05),EGFR多表达在细胞膜或细胞浆中,呈阳性表达;TTF-1在细胞浆内出现红色颗粒,呈弱阳性表达;TGF-β1在细胞浆内可见强阳性表达。B组EGFR、TTF-1及TGF-β1基因多态性阳性率与年龄、肿瘤直径及病理分型无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EGFR、TTF-1及TGF-β1基因多态性能直接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加强EGFR、TTF-1及TGF-β1基因多态性检测,能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了胃癌肿瘤组织中BTG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正常胃镜检查的4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标本中BTG1 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2组标本BTG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BTG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肿瘤组织中BTG1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TG1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TG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分型、临床分期、肿瘤浸润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B T G1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粘附蛋白-1(sVAP-1)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胃癌患者108例,年龄37~80(52.6±16.4)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40例。正常健康者100例,年龄30~78(51.6±18.4)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sVAP-1水平。结果 ELISA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sVA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中性别、年龄和是否有淋巴管浸润及静脉浸润与sVAP-1的水平无明显关系(P〉0.05)。但是存在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腹腔播散和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sVAP-1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不同的TNM分期的患者血清SVAP-1水平存在差异(P〈0.05)。结论低水平的血清s-VAP与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反应蛋白 1(Thrombospondin - 1,TSP - 1)是一个分子量为 4 5 0kD的同源三聚体基质糖蛋白 ,可由血小板α颗粒、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泌。研究表明血管新生与胚胎发育、组织修复等重要生理过程和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为多肽类内源性血管新生抑制物中重要的一员 ,TSP - 1的抗血管新生作用受到众多学者关注。近年研究表明TSP - 1是一种体内关键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 β1)活化因子 ,在肾脏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1 TSP - 1的结构及分布 完整的TSP - 1分子由三个分子量为 180kD、不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抑癌基因Smad4和核增殖标志基因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分析60例胃癌、30例非典型增生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GF-β1、Smad4和Ki-67的表达。结果:胃癌、非典型增生和正常胃组织中TGF-β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3%、50.0%、45.0%;Smad4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0%、66.6%、80.0%;Ki-6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6%、53.3%、35.0%。三种标记物的阳性表达在三种组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中TGF-β1、Ki-67高表达和Smad4缺失可能共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脑动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所有脑动脉瘤患者的动脉瘤标本,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脑动脉瘤标本经HE染色后显示出较为完整的结构形态。对照组TGF-β1总阳性表达率为28.57%,观察组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TGF-β1高表达可能在脑动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Spraug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阿奇霉素哮喘组(C组)、地塞米松哮喘组(D组),每组8只,采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混合液腹腔致敏大鼠,2mg·ml-1卵清蛋白滴鼻激发大鼠,各组于末次激发后24小时内麻醉,留取右肺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气道重塑参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HIF-1 a及TGF-β1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血清HIF-1a及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可见黏膜上皮局部脱落,黏液栓形成,气道壁及肺组织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D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B组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较A组升高(P<0.05),C、D组支气管壁厚度低于B组(P<0.05);C、D组肺组织及血清HIF-1a的表达较A组升高(P<0.05),TGF-β1的表达较B组降低(P<0.05).结论 HIF-1a及TGF-β1可能参与了哮喘气道重塑,阿奇霉素不能有效抑制HIF-1 a的表达来改善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但它可能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来改善哮喘大鼠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9.
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骨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phorgenetic protein,BMP)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生长因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其诱导成骨的机制目前却并不完全清楚。最近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形成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多种生长因子可促进VEGF的分泌,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成骨蛋白-1(OP-1)等,从而提示VEGF可能是某些骨生长因子的中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基因表达汇编公共数据库,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kinesin family member 2C,KIF2C)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达,探索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评价KIF2C对膀胱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检索并下载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肿瘤公共数据集,对表达谱资料和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受KIF2C调控的相关基因集。结果 KIF2C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P<0.000 1)。膀胱癌患者疾病进展、T分期、N分期和肿瘤分级,KIF2C的高、低表达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KIF2C高表达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KIF2C高表达样本富集了与核糖体蛋白质、多梳蛋白、内源性核糖核酸酶、E2F转录因子、抑癌基因RB有关的基因集。结论 KIF2C与膀胱癌的多个病理指标相关,有作为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肿瘤的靶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RLIP76和CD44在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6年5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留取外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RLIP76及CD44水平的变化;术中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胃癌组织RLIP76、CD44表达情况,分析RLIP76、CD44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后2周,胃癌患者血清RLIP76、CD44表达水平降低,与术前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90,26.291;均P<0.05);胃癌患者癌组织RLIP76阳性率为50.00%,CD44阳性率为58.54%,患者癌组织RLIP76、CD44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χ2=48.681,65.063;均P<0.05);组织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RLIP76阳性率、CD44阳性率高于组织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临床分期Ⅰ-Ⅱ期及不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P<0.05);RLIP76阳性、CD44阳性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者,但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7,P=0.151;χ2=0.452,P=0.501);Cox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RLIP76阳性、CD44阳性均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RLIP76、CD44水平呈异常高表达,且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是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Westerllblot方法检测TRFI蛋白在10例正常胃黏膜、15例胃癌前病变、20例胃癌、5例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RFI蛋白在癌前病变组、胃癌组、转移癌组比正常组表达高;胃癌组、转移癌组比癌前病变组表达高(P〈0.01):存胃癌组织中,TRF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差,表达越高(P〈0.01)。结论TRFI蛋门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锌指结构E-box结合蛋白1(ZEB1)对胃癌细胞AGS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不同剂量(0、2、4、6、8 Gy)X射线照射AGS细胞,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观测细胞中ZEB1的表达量;取对数生长期AGS细胞,将过表达ZEB1、ZEB1干扰表达质粒以及相应的对照质粒(pcDNA3.1)和阴性对照干扰质粒转染至AGS细胞中,分别记为过表达ZEB1组、沉默ZEB1组、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克隆实验检测过表达和沉默ZEB1对AG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损伤相关组蛋白H2A(H2AX)、磷酸化H2AX(γ-H2AX)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表达量。结果 ZEB1在AGS细胞中的表达对放射剂量具有依赖性(F=58.57,P<0.05);过表达ZEB1能够提高AGS细胞的存活,抑制γ-H2AX表达(t=12.18,P<0.05),并阻碍细胞的凋亡(t=7.27,P<0.05),并随时间上调ATM表达量(F=165.70,P<0.05);沉默ZEB1降低AGS细胞的存活,增加γ-H2AX表达(t=12.88,P<0.05)和细胞的凋亡(t=8.36,P<0.05),随时间下调ATM表达量(F=44.80,P<0.05)。结论 ZEB1通过上调ATM表达调控胃癌AGS细胞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GEO数据库胃癌环状RNA(circRNA)表达谱数据,探讨胃癌差异表达circRNA及其富集的通路和参与的功能。方法首先在GEO数据库查询并下载胃癌circRNA表达谱数据,选择符合条件的3个数据集,分别为GSE78092、 GSE100170、GSE83521,对circRNA的命名进行整合和统一,在R.3.5.0环境下应用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circRNA,过滤条件为校正P<0.05,log2FC绝对值>1。然后,利用聚类分析热图筛选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区分度最佳的circRNA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潜在作用的GO功能和KEGG通路。结果在整合数据中共发现13个差异表达circRNA,对其表达水平和组织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发现,hsa_circ_0009172、hsa_circ_0006089在正常组织和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最为明显。GO功能和KEGG通路发现hsa_circ_0009172可能在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等GO功能存在富集,可能通过P53信号通路发挥抑癌作用;而hsa_circ_0006089可能发挥钙粘蛋白结合、翻译调节活性等GO功能,可能通过癌症的转录失调信号通路、轴突引导信号通路发挥促癌作用。结论综合GEO公共数据库胃癌circRNA表达谱芯片数据,使样本量相对充足,筛选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circRNA并进行深入研究是可行的,为胃癌相关circRNA的基础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将来可能为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STAT3、Bcl-2的表达,探究p-STAT3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组织中p-STAT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p-STAT3在40例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达95.0%,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2.54%,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其表达与p-STAT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STAT3的过度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STAT3作为一种新的标记物对胃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STAT3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的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胃癌中Tenascin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中细胞外基质Tenascin(TN)表达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胃癌患者中的TN表达,并应用SPSS18.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enascin表达(+),78例,(一)27例;以Tenascin表达为应变量,以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贫血程度、HP感染、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程度、组织学类型、胃癌的Borrmann分型、胃癌部位、分化程度和癌胚抗原)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贫血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分化程度、癌胚抗原是影响Tenascin表达的最主要因素。结论胃癌中的TN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否有相互协同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