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闯  孙晓峰 《临床军医杂志》2016,(12):1276-1278
目的探讨开腹探查术后不同镇痛模式的选择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行开腹探查术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镇痛患者为TAP组(n=41),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为PCIA组(n=45),行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为PCSA组(n=47)。记录各组患者术后48 h内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4、8、12、16、20、24、28、32、36、40、44、48 h的疼痛评分。结果术后48 h阿片类药物的用量,TAP组[(16.20±5.21)mg]明显低于PCIA组[(320.00±75.10)mg]与PCSA组[(305.00±68.6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48 h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TAP组(2.44%)明显低于PCIA组(20.00%)、PCSA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镇静、呼吸抑制的发生率,PCIA组(15.56%,13.33%)明显高于PCSA组(2.13%,2.13%)及TAP组(2.44%,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尿潴留、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术后镇痛方式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稳定的镇痛效果,而TAP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更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组(n=32)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n=38)。比较两组患者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T_1)、气管拔管即刻(T_2)、气管拔管后10 min(T_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数字疼痛评分、曲马多补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_1、T_2、T_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T_1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曲马多补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中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症状,且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探讨氯胺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将150例行腹部及四肢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均以一次性镇痛泵(1 ml/h)行静脉术后镇痛。F组芬太尼0.3μg/(kg.h),FK1组芬太尼0.2μg/(kg.h)+氯胺酮40μg/(kg.h),FK2组芬太尼0.2μg/(kg.h)+氯胺酮70μ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12、24、36、48、60 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血氧饱和度。结果FK2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F组和FK1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5),而F组和FK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F组恶心、呕吐(16.0%)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三组的血氧饱和度值在各时间点均不低于96%,而且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μg/(kg.h)氯胺酮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芬太尼[0.2μg/(kg.h)]的镇痛作用,而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吗啡、芬太尼用于妇科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选用0.004%吗啡+0.02%甲氧氯普胺+0.01%地塞米松+0.1%罗比卡因;B组选用0.000 3%芬太尼代替A组配方中的0.004%吗啡。均用PCA泵(200 ml)行PCEA,以LCP模式(负荷剂量A组吗啡1.5 mg,B组芬太尼0.05 mg均稀释成5 ml首次注入,持续输注剂量4 ml/h+PCA每次0.5 ml)。结果(1)综合镇痛质量,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2)A组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发生率较B组高(P<0.01)。结论吗啡、芬太尼PCEA用于妇科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明显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伴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选取自2002年2月至2018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行EVAR治疗的739例AA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值(eGFR)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n=630,eGFR>60 ml/min)和B组(n=109,eGFR≤60 ml/min)。采用倾向性评分校正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史等一般资料,分析不同肾功能状况AAS患者行EVAR治疗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平均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高于A组,而男性比例、体质量指数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危险因素、既往史、临床表现、主动脉病变特征、治疗药物及手术日补液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全因死亡、主动脉源性死亡发生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B组患者主动脉源性死亡、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后,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内漏、脑卒中、新发主动脉夹层、全因死亡、夹层破裂死亡、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AAS患者行EVAR治疗后的早期效果及远期预后均不劣于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提示EVAR治疗AAS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样安全有效,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后镇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即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组(Ⅰ组)、静脉自控镇痛组(Ⅱ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Ⅲ组).Ⅰ组、Ⅱ组静脉镇痛配方均为舒芬太尼100 μg,甲氧氯普胺30 mg及地塞米松1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静脉泵入;Ⅲ组为吗啡2 mg,0.894%罗哌卡因20 ml,甲氧氯普胺30 mg及地塞米松10 mg加生理盐水至总量100 ml,持续2 ml/h,PCA单次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镇痛时间48 h,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Ⅲ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Ⅰ组、Ⅲ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镇痛优良率及轻、中度镇痛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Ⅲ组(P<0.01).结论 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均可获得安全和理想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49例中、重度晚期癌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均以镇痛泵(1 ml/h)行静脉镇痛,Ⅰ组采用芬太尼0.3μg/(kg.h),Ⅱ组用芬太尼0.2μg/(kg.h)+氯胺酮70μg/(kg.h)。每种配方中均加入恩丹西酮(枢丹)16 mg、氟哌啶10 mg,并用生理盐水将混合药液稀释至100 ml。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病例疼痛基本缓解。Ⅱ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Ⅰ组(P<0.01),而PCIA按压次数和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Ⅰ组,恶心呕吐、便秘等副反应Ⅰ组明显高于Ⅱ组,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Ⅱ组生活总满意度明显高于Ⅰ组。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2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91)与B组(n=91)。A组患者手术结束前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B组患者术前10 min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36、48 h的疼痛评分、镇痛泵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2、6、12、24 h的疼痛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恶心呕吐及镇静的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48 h的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呼吸抑制、尿潴留、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局麻药物毒性反应及血气胸等肋间神经阻滞引起的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术前10 min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安全有效,可有效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佳,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后多模式镇痛方法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PPP患者78例,其中,术后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的患者35例设为布托啡诺组,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患者43例设为PCIA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72 h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 h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布托啡诺组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后镇痛方式均可提供有效、稳定的术后镇痛效果,但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n=35)与观察组(n=35)。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年,损伤椎体高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突角度变化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常规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肌注酮咯酸氨丁三醇、地佐辛及两者联合使用对于模拟创伤早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在腰麻下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组)、地佐辛和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组(L组)。术后待患者出现疼痛(VSA 5分)时,按分组予以肌肉注射各处理组药物,观察比较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静息和轻微活动时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追加使用镇痛药的用量和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次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在给药后2 h、4 h和6 h,T组的静息VAS评分、轻微活动时的VAS评分、追加使用镇痛药用量及PCIA次数方面,均多于D组和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组给药后2 h和4 h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T组和L组(P<0.01),2 h内出现头晕的患者数高于T组和L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的联合组的总体评价最优。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联合应用可能具有相加或协同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癌痛的疗效,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胃癌终末期伴中重度癌痛患者68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A组(n=34)和B组(n=34)。A组患者给予奥施康定治疗,B组患者给予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3 d,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8%和67.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和91.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及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止疼治疗后体力均有所恢复并保持稳定,B组患者体力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晚期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体力状态,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手术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镇痛前,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是(7.1±1.4)分,对照组是(7.2±1.3)分,无显著差异性( P>0.05)。镇痛后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是(3.0±1.2)分,对照组是(5.1±1.6)分,差异性显著( P<0.05)。实施镇痛后,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未见显著差异性(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0%,对照组患者是64%,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手术镇痛中的效果极为理想,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避免神经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儿童上肢手术后采用吗啡、罗哌卡因混合液臂丛阻滞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45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儿,并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组(罗哌卡因臂丛阻滞麻醉)、B组(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吗啡皮下注射麻醉)、C组(吗啡、罗哌卡因混合液臂丛阻滞麻醉).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评价镇痛效果,以FLACC评分<4分的维持时间作为有效镇痛时间.分别于术后1,2,4,6,8,12,24 h记录各组患儿镇痛情况、镇痛时间.并且随访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镇痛时间与术后各时相点不需镇痛治疗的例数上,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镇痛时间显著延长,且术后4,6,8,12,24 h不需镇痛治疗的例数明显增多(P<0.05).三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吗啡、罗哌卡因混合液臂丛阻滞用于儿童上肢手术后镇痛,能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80例择期面神经减压手术患者, 随机分成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 利多卡因组诱导前给予利多卡因1.5 mg/kg, 续以2 mg/(kg·h) 持续泵注,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全身麻醉, 术毕给予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 观察术后2、4、6、12、24 h的VAS评分, 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各个时间点, 利多卡因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4 h内追加芬太尼的用量高于利多卡因组[(512±42.5) μg vs (446±30.6) μg , 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结论 静脉应用利多卡因能够协同芬太尼术后镇痛作用, 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左卡尼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伴有贫血的MHD患者60例,按使用透析器不同和是否应用左卡尼汀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A组(低通量血液透析)、B组(低通量血液透析+左卡尼汀)、C组(高通量血液透析)、D组(高通量血液透析+左卡尼汀),每组各15例。观察4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贫血指标没有明显改善;B、C、D组患者贫血指标有所改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贫血指标较B、C组疗效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少于A、B、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MHD患者贫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股骨近端骨折需外科治疗患者142例,年龄70岁以上, ASA分级I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芬太尼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七氟醚-芬太尼组(观察组),每组71例。同时详细记录依托咪酯、芬太尼及七氟醚用量、苏醒期躁动及术后24 h内谵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及构成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两组患者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芬太尼、依托咪酯、七氟醚的用量及苏醒期躁动和术后谵妄发生率分别为:217±24 ug VS 75.8±5.7 ug,10.1±2.9 mg VS 7.0±2.1 mg,12.1±2.7 mL VS 7.8±2.3 mL,23% VS 8%,27% VS 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可有效较少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中麻药用量、降低苏醒期躁动和术后谵妄发生率,部分患者可以尝试使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氯胺酮对小儿术后静脉镇痛中芬太尼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对芬太尼作用的影响。方法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病儿3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F组芬太尼0.3μg/(kg.h),FK组0.2μg/(kg.h)+氯胺酮70μ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6、24、36、48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血氧饱和度。结果FK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F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5)。两组之间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F组恶心、呕吐(16.0%)、静脉炎的发生率较KF组高(P<0.05)。两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值在各时间点均不低于96%,而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70μg/(kg.h)氯胺酮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从而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