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影像特征,探讨RCM在多发性基底细胞癌诊断及治疗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在我科就诊的6例疑似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64处皮损行RCM检查,62处皮损诊断为基底细胞癌,其中39处行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23处皮损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治疗后RCM随访。对基底细胞癌的RCM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手术切除行组织病理检查的39处皮损均符合基底细胞癌,与RCM符合率100%,手术切除后3个月、6个月RCM随访,均未发现基底细胞癌RCM特征。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的 23处皮损,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有12处、8处、4处仍有基底细胞癌RCM特征。 RCM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的62处皮损特征:异形角质形成细胞96.8%,与表皮相连90.3%,肿瘤细胞巢96.8%,肿瘤巢周围裂隙样暗区54.8%,肿瘤巢周边细胞栅栏状排列51.6%,肿瘤巢内高折光树枝状结构77.4%,肿瘤间质内血管增生扩张充血95.2%,肿瘤巢内及周围高折光颗粒77.4%。结论:基底细胞癌在RCM下有特征性表现,RCM可作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诊断及治疗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扁平苔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的影像特征.方法:应用皮肤CT对5例扁平苔藓患者皮损进行扫描,并与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病理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的典型皮损均可见到真皮乳头及其周围大量圆形、高折光性炎性细胞浸润以及真-表交界处指环状结构的破坏(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其中4例患者皮损可见颗粒层局灶性楔形增厚以及棘层细胞不规则增厚.结论:皮肤CT作为一项新技术,可以作为扁平苔藓的重要辅助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癌(BCC)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图像特征。方法对12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BCC患者进行CLSM检测,分析BCC的CLSM图像特征。结果 12例患者皮损部位的表皮和/或真皮中均可见高折光细胞团块,其细胞拉长,呈轮辐状排列,8例瘤体内及其周边可见以单一核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11例在瘤体内及其周边可见血管明显扭曲扩张。结论表皮及真皮内高折光细胞团块,其细胞拉长呈轮辐状排列是基底细胞癌的特征性CLSM图像特征,可作为CLSM诊断基底细胞癌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皮肤镜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肤镜诊断且组织病理确诊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6例21处皮损其临床及皮肤镜特征.结果 6例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的平均年龄54.2岁,平均病程8.25年,男女比例1∶1.21处皮损中临床分型为结节溃疡型9处、色素型7处、浅表型5处.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征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皮肤镜在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体表疑似微小(皮损直径<5 mm)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患者58例,男19例,女39例;年龄16~82岁;病程3个月至25年.对每例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留皮肤镜照片.由两名医生参照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点,仅根据照片盲法独立进行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诊断性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皮肤镜在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一致性.结果 58例患者中36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基底细胞癌,医生A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41例,不是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7例;医生B皮肤镜诊断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40例,不是色素型基底细胞癌18例.与病理诊断相比,两名医生皮肤镜诊断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及Kappa值分别为97.22%、72.73%、69.95%、0.732 (P> 0.05)和97.22%、77.27%、74.49%、0.772(P>0.05).结论 皮肤镜对微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皮肤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基底细胞癌皮损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色素程度和部位与基底细胞癌相似的其他色素性皮损作为对照组。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用诊断试验方法评价皮肤镜诊断基底细胞癌的能力,计算提示黑素细胞性皮损的指征在基底细胞癌中的出现情况,并比较不同色素程度的基底细胞癌在皮肤镜下的差异。结果病例组86例,对照组68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经典诊断模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84%、89.71%、92.39%、98.39%,Youden指数为0.88,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94.81%。色素网、多发褐色至黑色小球或小点、毛囊口周围色素在黑素细胞性皮损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基底细胞癌(P〈0.05),蓝白幕样结构见于61.63%的基底细胞癌。蓝黑色斑片和蓝白幕样结构在重色素组基底细胞癌中出现频率显著高于低色素组(P〈0.01)。结论皮肤镜诊断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的经典模式在中国人群也显示出良好的诊断能力,研究提出的几个指征如周边色素栅状排列、周边色素加深、毛囊口周围色素加深或减退,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尚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角化棘皮瘤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8岁。右颧部皮损1月余。曾多次在外院被诊断为"毛囊炎"、"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等。行手术切除皮损并送病理检查。诊断:角化棘皮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BerEP4和EMA染色在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erEP4和EMA在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鳞状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Bowen病、脂溢性角化病、寻常疣和基底鳞状细胞癌皮损肿瘤成分及周围组织、皮肤附属腺体中的表达.结果 所有基底细胞上皮瘤和基底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呈BerEP4阳性,而鳞状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Bowen病、脂溢性角化病和寻常疣呈BerEP4阴性;多数鳞状细胞癌、Bowen病和部分光线性角化病肿瘤细胞及病变区域呈EMA阳性,而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鳞状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和寻常疣呈EMA阴性.结论 联合使用BerEP4和EMA能很好地协助诊断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及一些良性增生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85岁。右前臂伸侧出现一花生米大暗红色结节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1)突起部分:表皮局部糜烂,真皮可见由基底细胞组成的巢状肿瘤团块,癌巢周边的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2)蒂部周围:棘层下方细胞排列紊乱,有异型性,部分区域表皮全层异型,基底层非典型细胞呈芽蕾状增生,伸向真皮上部。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嗜碱性变,并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3)外围黑褐色斑块皮损: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呈乳头瘤样增生,瘤边界平坦,下界与皮肤基底层相平。诊断:脂溢性角化病并发日光性角化病及基底细胞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和其他色素性皮损的轮廓规则性特征。方法选取30例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和50例其他色素性皮损患者的皮肤镜图像,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分别对皮损轮廓的曲率分布、矩形度和偏心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83.30%的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病例轮廓曲率标准差大于0.001,而100%的其他色素性皮损的轮廓曲率标准差均小于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涉及的80例色素性皮损病例,色素性皮损的矩形度平均值(0.637 5)明显小于色素型基底细胞癌(0.881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偏心度的半径方差、半径极差和半径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3 235.80、207.264、24.149和158.435、65.704、7.2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皮肤镜图像,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和其他色素性皮损的轮廓规则性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临床皮肤科因皮肤黑色占位性皮损就诊,同意接受超声检查及手术治疗的患者。结果:共收集患者108例,病理确诊基底细胞癌62例,良性对照病例46例,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对基底细胞癌诊断符合率为98.15%。高频超声弹性成像主要表现为基底细胞癌皮损表皮增厚、毛糙或不同程度的表皮缺损改变,可见多发的点状强回声,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后方有轻微声衰减,内血流信号多少不一,平均杨氏模量为(36.3±8.3)kpa,与周围正常组织弹性应变比约7.4±3.2。结论:高频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皮肤基底细胞癌有较高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一例角化棘皮瘤并发基底细胞癌,显示基底细胞癌和角化棘皮瘤鳞状上皮问的直接移行。患者男性,61岁。鼻部皮损8周,中央呈脐窝状,生长迅速。皮损活检显示:损害呈圆形,直径1cm。边缘隆起,中央呈火山口样,可见大的角栓。在损害中央和边缘部角化棘皮瘤病灶内多处可见基底细胞癌的表现。这些部位均可见到角化棘皮瘤的成熟角朊细胞和基底细胞癌的退行发育细胞间的移行现象。作者在讨论中提到,本例组织学表现  相似文献   

13.
报道一例头面部疣状角化不良瘤合并基底细胞癌。患者,女,79岁,因左耳前糜烂、溃疡3年;头顶丘疹2年余入院。皮肤科检查:左耳前约1cm×3cm大小皮肤糜烂面,表面黑色结痂,边缘轻微隆起,少量渗液。头顶部有0.5 cm×0.3 cm大小丘疹,表面粗糙,中央呈脐状凹陷,基底潮红,触之质地坚硬。入院后在基础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左耳前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加邻近皮瓣修复术,术中一并完整切除头顶部皮损。术后标本病理检查示:头顶部丘疹:表皮内见两个杯状凹陷,其内充满角质物和大的角化不良细胞,下方颗粒层消失,并见棘层松解现象,真皮浅层见噬色素细胞,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左耳前斑块:角化过度,肿瘤团块位于真皮内,部分与表皮相连,由基底样细胞组成,周围栅栏状排列,肿瘤细胞内可见粘液样物质。诊断疣状角化不良瘤合并基底细胞癌。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1岁。患者于不到1岁时无明显诱因左侧头顶部出现淡黄色圆形斑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呈斑块状。2年前局部出现乳头状损害,表面发红、潮湿。约同一时间左颞部出现黑色肿物,逐渐增大并中心破溃,均无自觉症状。患者约1岁时在左颌面、颈项、躯干、上肢淡褐色斑基础上出现黑褐色斑疹,渐增多、扩大,累及同侧手背,并出现丘疹。皮肤科检查:左侧头部皮肤淡黄色斑块基础上分别见约3 cm × 2 cm、2 cm × 1 cm新生物,色鲜红,表面如菜花状,境界清楚,触之较硬,表面糜烂,其间散在大小不等的黑色及淡红色丘疹。左侧颞部一约1.5 cm × 1.5 cm大环形黑色肿物,中心溃疡形成。左侧面颊、下颌、颈项、前胸、肩背、上肢、手背淡褐色斑片,边界清,其上可见黑褐色斑疹及丘疹,触之韧。取多处皮损同时行组织病理检查,头部菜花状皮损诊断为乳头状汗管囊腺瘤,黄色斑块状皮损诊断为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合并皮脂腺瘤,颞部黑色增生性皮损诊断为毛母细胞瘤并基底细胞上皮瘤,下颌黑素丘疹样皮损及下颌褐色斑丘疹样皮损均诊断为斑痣。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诊断:多方向分化附属器肿瘤(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和皮脂腺瘤、毛母细胞瘤并基底细胞癌),斑痣。  相似文献   

15.
报告1例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患者女,68岁。右侧腋下黑色条状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右侧腋下约3.0 cm×0.2 cm大黑色斑块,边界尚清,其上散在分布数个米粒大黑色丘疹,斑块中部可见糜烂、渗液,渗液周边可见炎症性红斑,无触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层局灶瘤细胞巢,表皮至真皮层可见一肿块,由嗜碱性基底样细胞组成,可见细胞异形性及有丝分裂象,在肿块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可见收缩间隙。诊断:色素性基底细胞癌。  相似文献   

16.
报告1例家族性多发基底细胞癌。患者女,61岁。面部及躯干多发斑丘疹30年余。皮肤科检查:面部及躯干散在数个大小不等的丘疹及斑块。母亲及弟弟有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病史。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基底样肿瘤细胞团块浸润,周边排列成栅栏状,见收缩间隙;诊断:家族性多发基底细胞癌。  相似文献   

17.
报告1例盘状红斑狼疮继发口唇鳞状细胞癌。患者女,62岁。面部、右侧手背盘状红斑30年,上唇菜花状增生物1年,迅速增大3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盘状红斑处皮损示角化过度,棘层萎缩,表皮突变平,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层有淋巴细胞灶性浸润。菜花状增生物皮损示:真皮内广泛分布由表皮细胞形成的癌细胞巢,癌巢内表皮细胞轻度异形性改变,可见病理性核分裂,有大量角化珠形成。癌细胞团周围少许炎症细胞浸润。诊断盘状红斑狼疮继发口唇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6岁。2016年6月因“右侧面颊部丘疹3年”就诊。皮肤科检查:患者左侧面颊部见一黑褐色丘疹,约1.5 cm×2.0 cm,表面色素不均匀,无糜烂、溃疡,无明显角质增生。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真皮内见大量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的瘤团,瘤细胞核大,胞质少,染色嗜碱,瘤团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团块与周围基质间有裂隙,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基底细胞癌。病变予以切除。2018年5月因“背部丘疹6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背部见一浅褐色丘疹,约0.6 cm×0.5 cm,表面无鳞屑、结痂,表面少许鳞屑、结痂,无糜烂、溃疡。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见由基底样细胞形成的瘤团,瘤细胞团自表皮底部呈芽蕾状或不规则伸长至真皮乳头层,瘤体多处与表皮相连,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真皮深层未见异常。诊断:表浅型基底细胞癌。再次行病变切除术,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9.
<正>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俗称老年斑,又名基底细胞乳头状瘤(basal cell papilloma),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好发部位面部及胸背部。普通型脂溢性角化病根据其临床表现通常易于诊断,但在皮损特征不典型或受到刺激、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则不易与色素痣、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等良性或恶性皮肤肿瘤相鉴别,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滑车上动脉带蒂额部皮瓣联合多种皮瓣修复面中部巨大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患者女,35岁。面部肿物及斑块5年余。皮肤科检查:鼻部,右侧上、下眼睑及内眦可见大片境界较清淡黑色斑块,边缘呈堤状及串珠样隆起,皮损中央可见萎缩性瘢痕、黑色丘疹及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变薄,真皮中瘤体由基底样细胞组成,核大,胞质少,染色嗜碱,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团块与周围基质间有收缩间隙,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基底细胞癌。治疗:予手术切除后,行带蒂额部皮瓣联合多种皮瓣修复缺损,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