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将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清宫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来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在临床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对23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先予以甲氨蝶呤治疗,待血β-HCG下降及包块周围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后实施宫腔镜电切术切除瘢痕妊娠病灶。结果 22例患者均通过手术成功切除病灶,术中出现子宫穿孔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缝合。术后均进行6个月随访,血β-HCG恢复时间为(19. 8±3. 2) d,月经复潮时间为(34. 62±3. 18) d。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有效率高、创伤小、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妊娠物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8—2020-08间开封市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妊娠物清除术组(观察组)及甲氨蝶呤联合清宫术组(对照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术后临床指标,以及术后1个月时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β-HCG水平降低至正常值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妊娠物清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7-03间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未发生术中子宫穿孔及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7~36 min,平均23.56 min。出血量36~88 m L,平均56.24 m L。术后住院时间为(4.50±1.18)d。术后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为(26.19±7.23)d,月经恢复时间为(36.26±6.34)d。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瘢痕妊娠,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7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β-HCG降至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应用子宫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1例CSP患者予以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插管,灌注甲氨蝶呤后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经造影证实栓塞完全后拔管。术后适时实施宫腔镜妊娠组织清除术。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并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指标。在随访期间观察患者血β-HCG转阴时间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21例患者均一次成功施行子宫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术后3~5 d内顺利完成宫腔镜妊娠组织清除术。术中出血量为(52.50±8.26)mL。无子宫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住院时间为(9.86±1.24)d。患者出院后均获6个月随访,血β-HCG转阴时间为(40.60±11.52)d。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为(43.86±13.60)d。超声复查子宫包块消失,子宫复旧良好,未发生闭经等并发症。结论对CSP患者应用子宫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疗效确切,微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胚胎清除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接受宫腔镜胚胎清除术的CSP患者分为2组,各44例。观察组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对照组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阴道流血时间、β-HCG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胚胎清除术治疗CSP,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方法将3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分为2组,每组18例。观察组实施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可降低清宫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减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胚胎清除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8-01间西平县妇幼保健院行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胚胎清除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胚胎清除术。宫腔镜手术时间(19.02±3.81)min、术中出血量(31.42±5.67)m L。治疗后住院时间(10.81±2.09)d、月经恢复时间(19.25±3.67)d、阴道流血时间(14.84±2.89)d、β-HCG恢复正常水平时间(19.06±3.97)d。总有效率为93.94%,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和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胚胎清除术治疗CSP,安全、可行。但需早期诊断、规范用药和宫腔镜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3-06—2017-06间长葛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分为2组,各29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B超导引下清宫术,观察组实施宫腔镜联合清宫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β-HCG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可有效降低β-HCG水平,提高清除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妊娠产妇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后瘢痕妊娠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β-HCG)恢复时间、月经正常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0.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月经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5.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治疗后患者恢复快,后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对患者β-HCG及月经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6—2017-06间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28例。观察组行宫-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清宫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和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有利于患者β-HCG及月经恢复正常,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65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者为对照组(32例),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者为观察组(33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宫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血β-hCG恢复至正常和月经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4.1±4.8)分钟与对照组(68.9±7.1)分钟比较,t=16.54,P=0.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0.00)。观察组术后血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宫腔引流量分别为(21.3±8.2)天、(21.7±3.3)ml与对照组(22.8±8.9)天、(22.8±3.5)ml比较,t=(0.70,1.30),P=(0.48,0.19)。观察组术后月经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为(42.7±4.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46.5±4.7)天,t=3.40,P=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结论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可减轻对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01—2016-09间收治的46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23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住院时间、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甲氨蝶呤用药相比,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成功率高、效果可靠。但需早期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用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把握好手术治疗的时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治疗方法与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60例,其中30例行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30例采用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和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终止率. 结果 宫腔镜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药物保守治疗(P<0.05),宫腔镜组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和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终止率等指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子宫剖宫产疤痕妊娠中采用宫腔镜治疗安全有效,优于单纯的传统药物治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4例剖宫产后患有子宫憩室的患者,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宫腔镜组行宫腔镜电切术(n=44),联合组行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n=40)。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并定期随访患者。结果:宫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均少于联合组,满意度评分高于联合组,术后随访临床症状消失、术后经期正常的比例、术后出血量大及其他并发症的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月经量变化、月经重复发生和妊娠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32.56±3.12分钟、5.12±0.45天)短于对照组(39.56±4.25分钟、6.45±1.02天);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6.12±3.15ml)低于对照组(42.23±6.10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3个月,患者月经量都下降,观察组(220.12±10.25、218.57±9.78ml)低于对照组(236.12±9.87、232.56±8.29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年内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6.06%低于对照组39.39%,妊娠率90.09%高于对照组54.54%,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提高患者妊娠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妊娠(CSP)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CSP患者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之后,分别行B超引导清宫术、子宫动脉介入、宫腔镜下子宫疤痕妊娠组织切除术及疤痕修补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阴道大出血、血β-HCG升高等,均保留子宫并痊愈出院。在治疗后3~8周内月经复潮。结论对CSP患者应及时诊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和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7-01间扶沟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3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规范治疗的前提下,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不良反应少、患者恢复快、治愈率高,而且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治疗过程中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彩超和血β-HCG,并把握好手术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子宫下段切口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3例确诊为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的住院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结果 1例保守治疗后血β-HCG降至正常水平、超声检查宫腔内占位明显缩小;另2例保守治疗后行清官术,术后4d血β-HCG降至正常水平,3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熟练掌握子宫切口妊娠的相关知识,清官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阴道流血量、颜色及分泌物的性状、气味等;化疗期间做好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是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