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DM)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诊治消渴病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消渴的论述。自《内经》后,历代医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治疗上分上中下三消。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才逐渐突破传统“阴虚燥热”之说,对其病因病机见仁见智,提出如“气虚致消”、“脾虚致消”、“瘀血致消”、“肝郁气滞”、“痰浊阻络”、“毒邪伤络”等一些较之以往不同的学说,这些学说中尤以“脾虚致消”说在近年被越来越多的医家接纳。本文试主要从病因病机、现代研究角度探讨脾胃与糖尿病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
易京红 《北京中医》2012,(10):751-753
古代中医文献针对消渴病已形成完整的"三消"理论,以"阴虚燥热"病机立论,采用滋阴清热大法施治。但目前临床不少糖尿病患者却常见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乏力倦怠、多食易饥、食后腹胀、多尿便溏等肝郁脾虚化热症状,采用疏肝健脾清热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2型糖尿病辨证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脾虚论治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明 《江西中医药》2006,37(10):13-13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范畴,其病名最早见于《内经》。传统观点认为,其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具体治疗上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分别予以润肺、清胃、滋肾。但是随着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不断开展,以及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降低,我们发现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及初次诊断者,其阴虚燥热征象不明显,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反而多表现为倦怠乏力,肢体酸软,形体消瘦或肥胖,舌质淡胖,脉弱无力等脾虚气弱的症状体征。对于该类患者,如果采用常规滋阴润燥的方法治疗,多不能取得满意效果。我们采用益气健脾的方法治疗,却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消渴病传统多以三消立论,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进行治疗,但临床实践发现湿热内阻在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是受现代生活方式及其饮食因素、地理环境等的影响,糖尿病的中医证候规律不再以阴虚燥热为主,而更多见湿热内阻之侯。笔者通过分析消渴病湿热证的成因及辨证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医论治糖尿病多从阴虚燥热立论。然而,我们注意到这种理论的提出,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由于缺乏检测手段,糖尿病的发现往往是在出现了典型的“三消”的症状后,燥热阴伤较明显时。因而可以这么说,阴虚燥热是糖尿病未能得以控制情况下的特定的表现,无法涵盖糖尿病病机全貌。事实上临床上许多早期糖尿病无明显症状,并无阴虚燥热之征象。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病机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临床症状。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认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中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阴虚燥热可能仅为现象,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才是本质,现浅述如下。阴虚燥热尚不能完全概括消渴病机。尽管糖尿病表现出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等症状,看似一派阴虚燥热之象,但阴虚应皮肤口舌干燥而少尿,何以多尿?此其一;2型糖尿病患者以肥胖者居多,阴虚何以肥胖?此其二;患者舌体…  相似文献   

7.
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论治消渴病多以阴虚燥热立论,采取滋阴清热之法,药物多用人参、花粉、生地、麦冬、玉竹等益气养阴清热之品。然而古人对阳虚所致消渴亦有所涉及,早在《灵枢·本脏》云:“肾脆,则善病消瘅”,指出肾虚是本病的发病原因,为后世从肾阳虚治疗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隶属于祖国医学中消渴的范畴,又称“消瘅”、“消中”。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立论,治疗大法以养阴清热为主。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在现在临床中,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多见,却常出现心情抑郁、寐差、多梦、少气乏力、神疲懒言、口苦等肝郁脾虚的症状表现。临床工作者也遵着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从临床实际出发,对消渴病从肝脾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历代医家对此的认识及现代临床上取得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医家突破糖尿病以阴虚燥热为病机的三消论治观点,提出糖尿病发病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认为糖尿病发生与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调、脾虚胃热有关,以辛开苦降调理脾胃治疗本病。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甘调,不仅对中气虚弱、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之痞满具有较好疗效,而且切中虚实夹杂,标本同病,以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脾虚胃热为特点的消渴病,为调理脾胃治疗糖尿病有效方剂。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资料,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健脾益气治疗脾虚型糖尿病验案关宝霞徐德凤辽宁省凌海市中医院(凌海121200)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故一般治疗多以滋阴润燥为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体会到Ⅱ型糖尿病属于脾气虚弱者较多见,故按阴虚燥热治疗,疗效尚不理想。笔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脾虚...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综合征.隶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等立论,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肾虚血瘀型糖尿病也颇为常见,因此必须重视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故于2006-2008年间我们在西药降血糖的基础上采用温肾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虚是2型糖尿病前期根本原因,脾虚致消,思虑、劳累或安逸过度,影响中焦脾胃气机,脾气内结,运化失司,燥热为标,阴虚为本,分为阴伤热盛、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及脾虚痰瘀等型。水精输化异常是糖尿病病理基础,痰浊水湿是胰岛素抵抗(IR)内在环境。  相似文献   

13.
理脾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钧 《中医药学报》2010,38(4):90-90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历代医家主张以"三消"辨治,阴虚燥热是其根本病机,通过临床,我们发现"三消"之表现,仅为糖尿病的一个方面,很大一部份糖尿病患者,具有神疲乏力、虚胖、不耐劳累等气虚症状,系脾失健运,精气不升,故采用理脾法治疗脾虚型糖尿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糖尿病从脾论治四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桂滨 《四川中医》2000,18(10):7-8
糖尿病习惯按“消渴”辨证论治 ,以阴虚燥热立论 ,治取养阴清热为主。但是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患病时间长 ,有典型临床表现就诊者并不很多 ,“三消分治”理论已不能满足对这类患者辨证论治的需要。笔者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以神疲乏力、不耐烦劳、四肢困倦、懒言少动为共有症状的实际 ,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脾虚运化失司 ,津液代谢紊乱 ,气血生化乏源 ,治疗在注重整体调节的前提下 ,时刻不忘健脾 ,经过反复实践和总结 ,归纳为健脾清胃、健脾养阴、健脾活血、健脾温肾四法 ,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并结合病例介绍如下。1 健脾清胃法《内经…  相似文献   

15.
周仲瑛治疗糖尿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丽红  王敬卿 《中医杂志》2003,44(12):900-901
糖尿病因其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一般认为,本病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与燥热互为因果。辨证一般从三多症状分上、中、下三消,分肺、胃、肾重点进行治疗,临床一般常选用消渴方、玉女煎及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治疗。然而,导师周仲瑛教授对本病有独特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l 从“三热”论治糖尿病糖尿病虽以三多为主症,但周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常发现三多症状或同时存在,或又伴见其它症状;有些患者又无明显三多症状。传统归纳的阴虚燥热不能全面反映病机。周老师根据糖尿病患者常多出现的症状,如咽燥、口干、欲饮,口苦、口中粘腻,大便干结  相似文献   

16.
历代对消渴病机的认识,多以阴虚燥热立论,诸般变化,不外肺燥、胃热、肾虚,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所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此类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近代许多书籍教材,论及消渴,多偏执阴虚燥热之说,而滋阴清热一法,则成为消渴的唯一正治大法.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症状改善有独特的疗效,但降糖作用尚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笔者现结合多年研究与临床实践,提出以下几个用药思路。1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燥热愈盛则阴愈虚,阴虚与燥热之间互为因果。阴虚燥热常波及肺、脾、肾三脏。因此,中医治疗消渴病常以“三消”立论,治疗重在解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常互为因果,本病初期多表现为燥热,病程较长则阴虚与燥热兼杂,日久则表现以阴虚为主。消渴常累及肺、胃、肾三脏,中医治疗本病多以清热养阴、益气生津为治疗大法。白虎加人参汤是《伤寒杂病论》中常用于治疗消渴的有效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脾虚、瘀血贯彻本病始终.在治疗中,若以健脾固本为大法,活血化瘀为原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 (DM)的特征性并发症 ,其发生发展与长期高血糖有密切关系。微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与中医学的血瘀证相类似 ,本文试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瘀证 )和活血化瘀疗法作如下探讨。1 糖尿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传统的病机是阴虚燥热。临床观察DM - 2以肥胖者居多 ,少有口渴多饮 ,消谷善饥等阴虚燥热症状 ,常见形体肥胖 ,精神抑郁 ,少气懒言 ,神疲乏力 ,面色暗黑 ,胸胁闷痛 ,四肢刺痛 ,舌质暗淡或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脉搏沉或细涩等气虚血瘀证候。血瘀证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阴虚致血瘀 素体阴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