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 PD)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文中探讨PD后腹腔内并发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施行的99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腹腔内并发症发生率33.3%(33/99),其中胰瘘发生率19.2%(19/99),胆瘘发生率9.1%(9/99),出血发生率6.1%(6/99),腹腔感染发生率15.2%(15/99).围手术期死亡率4.0%(4/99),其中2例为腹腔感染,1例为消化道出血,1例为严重肺部感染. 结论 PD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然而患者性别、年龄、黄疸指数、血清清蛋白、胰肠吻合方式、是否放置T管和胰管支架管及术后生长抑素的应用情况均不是术后腹腔内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3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处理经验。结果:术前发生的肝功能不良、凝血机制障碍和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需要积极处理。12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6%),包括术后腹腔内出血8例(1.25%),近期复发上消化道出血21例(3.29%),感染32例(5.00%),脾静脉血栓39例(6.10%),肝功能不全25例(3.91%)。住院期间死亡7例(病死率为1.1%)。主要死亡原因:复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肝功能衰竭(3例)。结论: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应注意:(1)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2)合理的把握手术时机;(3)术中完全彻底的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  相似文献   

3.
关新林 《吉林医学》2014,(3):585-585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中、术后的处理方法。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5/19),术后死亡2例(1.05%),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是腹腔感染(3例)、吻合儿瘘(1例)和胰瘘(1例),主要的死因是腹腔感染。结论: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术式的选择、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是影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必须不断提高人员技术和素质,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检索1998年至2011年比较术前减黄与一期根治性手术对PD术后疗效的临床对照试验。对所检索到的文献纳入标准的评价,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为主要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9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及1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减黄与一期根治性手术在术后疗效,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胆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减黄后切口感染及胰瘘发生率大于一期手术组。结论:术前减黄不能降低PD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统一定义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腹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7月间295例PD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协作组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标准诊断腹部并发症,并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腹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总的腹部并发症发生率为45.4%,病死率为3.4%,再手术率为5 1%.胃排空延迟49例(16.6%),胰瘘37例(12.5%),出血18例(6.1%),腹腔感染16例(5.4%),切口感染或裂开8例(2.7%),胆瘘4例次(1.4%),胃肠吻合口瘘1例(0.3%),不全性肠梗阻1例(0.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地(OR=3.310)和胰管直径( OR=2.278)是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胰瘘(OR=2.945)和术前高胆红素水平(OR=1.062)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胰瘘( OR=2.104)和腹腔感染(OR=1.326)是B/C级胃排空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消化道瘘(OR=1.965)是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上推行统一定义来评价PD术后并发症,有助于并发症的诊治,也有利于学术交流.针对各自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望减少PD术腹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ctomy,PD)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3年2月~2003年12月完成的108例P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胰瘘发生率为13.9%,胰瘘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胰瘘组(66.7%vs.20.4%P=0.001;33.3%VS7.5%P=0.012十二指肠肿瘤及手术时间长是胰瘘发生的高危因素,而胰管引流、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术后预防性应用奥曲肽是胰瘘的保护因素.结论胰瘘仍是目前PD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PD集中于有经验的外科医师进行,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胰管引流,术后预防性应用奥曲肽可减少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ctomy,PD)目前仍然是治疗壶腹周围癌和胰头癌的主要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日益完善,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术后出血仍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且往往与胰瘘的发生互为因果,国外报道发生率为2%~18%,病死率高达20%~70%[1]。因此,预防并减少PD术后出血的发生对降低PD术后胰瘘发生率、降低患者和病死率及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对36例PD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PD术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蕊  米曰堂  邵峰  王云霞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6):626-627,630
目的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胰漏的合理胰腺残端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年间行PD治疗的壶腹周围癌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的情况和术后胰漏及由此引发的腹腔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间围手术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管空肠端侧吻合组与胰腺空肠端端吻合组术后胰漏发生率分别为3.9%和12.6%(P=0.044).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3%和9.7%(P=0.026),相关死亡率为0和5.8%.结论胰管空肠端侧吻合重建确实可靠,能够有效地降低PD后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周建明 《四川医学》2008,29(2):206-207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适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至今收治的>70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高龄患者术后较严重并发症发生10例(28.6%),其中肺部感染5例(14%),胰瘘3例(8%),上消化道出血,ARDS,切口不愈合各1例(各2.85%),死亡1例(2.85%).结论 高龄患者不是该手术禁忌证.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重视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置和护理,恰当的麻醉方式,手术的技术性,精细的操作对高龄患者的该项手术提供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十二指肠损伤术前、术中诊断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方法 分析总结本院29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术前诊断率20.7%,术中漏诊率17.2%.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12例,Berne憩室化手术6例,改良憩室化手术4例,十二指肠空肠"Y"型吻合术2例,经十二指肠破口造瘘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十二指肠对端吻合术1例,十二指肠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并发症22例次,主要并发症为十二指肠瘘、腹腔脓肿、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脓肿、肺部感染、胰瘘.并发症发生率75.9%.死亡率34.5%.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充分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腹腔引流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