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右室双出口(DORV)手术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16例DORV手术治疗中,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VSD)11例,肺动脉瓣下型VSD1例,两大动脉瓣下型VSD4例。合并肺动脉高压者13例,肺动脉瓣(或肺动脉干)狭窄3例。所有患者均合并房间膈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畸形。采用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瓣上横切口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4例,右室流出道纵切口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跨瓣补片和不跨瓣补片11例,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室流出道超常加宽连接肺动脉干1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关胸时心脏骤停,二次转流后不能停机,死亡。1例术后拔气管插管后6h,出现呼吸衰竭,再次插管后出现脑损害并发症,术后22d放弃治疗。其余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根据右室双出口的类型,合并畸形及肺动脉压力,制定正确的个体化手术方案,保证重建的左右心室流出道通畅,术后严密监护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心室内隧道修补术的适应证和方法提出优化意见.方法 120例右室双出口(DORV)患者接受心室内隧道修补手术,采用纵行切开右室流出道,用一补片作右心室内隧道,连接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口,引导左心室血在补片下进入主动脉,根据解剖情况扩大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另有2例内隧道通过右房切口建立;对限制性室间隔缺损,同时扩大室间隔缺损直径.结果术后发生低心排37例,总住院死亡为20例(16.7%),近5年死亡3例(6.0%),其中室间隔缺损远离大动脉开口的DORV病例行心室内隧道修补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室间隔缺损在主动脉下.结论心室内隧道修补术选择受室间隔缺损解剖位置的影响,但术前心内探查三尖瓣与肺动脉瓣间距离至关重要;通过右房切口建立心内隧道并采用连续缝合的方法,有利于术中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3.
右室双出口心室内隧道修补术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心室内隧道修补术的适应证和方法提出优化意见。方法120例右室双出口(DORV)患者接受心室内隧道修补手术,采用纵行切开右室流出道,用一补片作右心室内隧道,连接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口,引导左心室血在补片下进入主动脉,根据解剖情况扩大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另有2例内隧道通过右房切口建立;对限制性室间隔缺损.同时扩大室间隔缺损直径。结果术后发生低心排37例,总住院死亡为20例(16.7%),近5年死亡3例(6.0%),其中室间隔缺损远离大动脉开口的DORV病例行心室内隧道修补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室间隔缺损在主动脉下。结论心室内隧道修补术选择受室间隔缺损解剖位置的影响,但术前心内探查三尖瓣与肺动脉瓣间距离至关重要;通过右房切口建立心内隧道并采用连续缝合的方法,有利于术中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手术治疗右室双出口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5月~2008年10月我院对35例右审双出口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6.5±2.6)岁.室缺位于主动脉瓣下24例;肺动脉瓣下5例,其中Taussig-Bing畸形2例;靠近两大动脉开口4例,远离两大动脉开口2例.合并肺动脉狭窄30例,无肺动脉狭窄伴肺动脉高压5例.采用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28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2例,经典Rastelli手术(即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并右心室-肺动脉心外连接管道)3例,Glenn分流术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5.71%,治愈出院33例.随访6月~5年,平均(3.2±1.5)年,3例有轻度流出道梗阻,室缺残余分流1例.心功能均达到Ⅰ~Ⅱ级.结论:根据右室双出口的不同解剖类型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是外科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重建通畅的右室流出道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138例右心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手术矫治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 1月至2009年6月138例DORV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90例建立室间隔缺损到主动脉口心内隧道,或者同时行右室流出道加宽,18例行内隧道外管道手术(Rastelli),16例行改良Glenn分流术,8例行Fontan纠治术,6例行大动脉掉转术(ASO).术后早期死亡18例,出院后随访96例,随访3个月至8年,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DORV解剖类型复杂多样,术前应尽量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术中应仔细探察,需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手术方式,是DORV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右心室双出口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47例右心室双出口(doub le outlet right ventric le,DORV)病例的病理解剖特点及其手术方式,探讨DORV的个案化手术设计治疗。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6年1月对47例DORV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2~26(13.6±12.1)岁。诊断为单纯DORV者36例,DORV合并镜面右位心、内脏转位5例,1例合并下腔静脉闭锁、左上腔静脉畸形引流及无顶冠状静脉窦畸形,2例Taussing-B ing心脏畸形,2例伴有完全型房室隔缺损(其中1例伴有大血管转位),46例患者均伴有肺动脉狭窄(PS),临床表现为紫绀和杵状指。另外1例17岁男性患者术前仅由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右位心、室间隔缺损(VSD),无紫绀,术中探查为DORV且无PS,肺动脉压不高。手术方式:(1)心内隧道修补VSD、心外补片加宽流出道和肺动脉36例;(2)内管道连接VSD与主动脉,同时作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或切断(开)肺动脉,封闭其近端、远端与右室切口之间用外管道连接(Rastelli手术)8例;(3)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2例;(4)G lenn(格林)手术1例。结果平均带气管导管时间(30.6±18.40)h,平均住ICU时间(2.8±1.5)d,平均住院日(25.4±18.0)d。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二次插管1例,胸水2例,腹水2例,气胸1例,低心排1例。手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6.4%。远期随访28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残余梗阻和残余分流。结论明确DORV病理解剖关系,根据不同病变采取不同手术方式予以矫治,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儿童右心室双出口(DORV)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28例DORV患者,26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16例心室内隧道构建VCD-AO通道、Rastelli手术2例、单纯右心室流出首 片加宽术3例、改良Fontan 手术2例、Glenn手术1例、肺动脉束带及房间隔缺损扩大术2例。肺动脉束带术1例,改良Wat erson手术1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29%。1998年至今19例中死亡4例。存活的20例至今无死亡。结论 只要诊断明确并掌握好各种术式的适应证,DORV的手术病死率必然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心内隧道法手术纠治右室双出口(DORV)合并主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VSD)的经验。方法:对12例DORV并主动脉瓣下VSD病人采用心室内隧道法纠治,其中艾森门格型7例,法乐四联症(TOF)型5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室内隧道修复,经右心室切口用涤纶补片做内隧道将左室血通过VSD引至主动脉,根据病人情况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结果:早期TOF型1例病人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余11例均恢复良好,超声心动图示心室内隧道通畅,无残余分流。结论:心室内隧道法是纠治DORV并主动脉瓣下VSD的满意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心内隧道法手术纠治右室双出口(DORV)合并主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VSD)的经验。方法:对12例DORV并主动脉瓣下VSD病人采用心室内隧道法纠治,其中艾森门格型7例,法乐四联症(TOF)型5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室内隧道修复,经右心室切口用涤纶补片做内隧道将左室血通过VSD引至主动脉,根据病人情况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结果:早期TOF型1例病人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余11例均恢复良好,超声心动图示心室内隧道通畅,无残余分流。结论:心室内隧道法是纠治DORV并主动脉瓣下VSD的满意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心内隧道法手术纠治右室双出口合并主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的经验。方法对12例DORV并主动脉瓣下VSD病人采用心室内隧道法纠治,其中艾森门格型7例,TOF型5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室内隧道修复,经右心室切口用涤纶补片做内隧道将左室血通过VSD引至主动脉,根据病人情况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结果早期TOF型1例病人死于低心排综合症,余11例均恢复良好,超声心动图示心室内隧道通畅。无残余分流。结论心室内隧道法是纠治DORV并主动脉瓣下VSD的满意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