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凝血因子VII(FVII)、凝血因子VIII(FVI-II)、因子X(FX)采用光散射比浊法。P-选择素(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采用ELISA法测定。uPA抑制物(PAI)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PT、APTT、TT、Ps、VWF、uPA升高,Fg、FVII、FVIII、FX降低。(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T、APTT、Ps、vWF、uPA降低,FVII、FVIII升高。(3)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PT、APIT、TT、Ps、vWF、uPA升高,Fg、FVII、FVIII、FX降低。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凝降低,纤溶亢进,血小板活化,介入治疗后减轻,但未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对40例冠心病患者的t-pA、pAI、VWF:Ag、AT-Ⅲ:C、AT-Ⅲ:Ag进行检测。急性心肌梗塞组所有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只有VWF:Ag和AT-Ⅲ:C有显著性差异,而t-pA、pAI及AT-Ⅲ:Ag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有纤溶系统抑制,凝知系统功能亢进等多因素异常。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凝血功能亢进,纤溶系统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和血小板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0例健康人员(健康组)进行分析,均采用光电磁珠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凝血酶时间(PT、Fbg、aPTT和T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或底物显色法检测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s、vWF、uPA和PAI);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法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和大血板比例(PLT、MPV、PDW、PCT和PLCR)。结果肝癌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PT、Fbg、aPTT、TT、Ps、vWF、uPA、PAI、PLT、MPV、PCT和P-LCR各值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癌介入治疗前和健康组比较,治疗前PT、Fbg、aPTT、TT、Ps、vWF、uPA、PAI、PLT、MPV、PCT和P-LCR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凝血四项、纤溶功能和血小板参数异常,实行介入治疗对肝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份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四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四项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与对照组相比,PT、APTT、TT均显著延长(P相似文献   

5.
6.
肝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孟瑜  李波  夏先明 《四川医学》2010,31(2):175-176
目的探讨肝癌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6例肝癌患者和58例健康者进行了血浆凝血四项的检测且观察凝血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观察30例手术患者行相同方式手术时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d血浆管引流量的变化。结果肝癌导致凝血机制的变化随着肝功能分级降低PT、APTT、TT逐渐延长,FIB逐渐降低,三级中的PT、APTT、TT、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患者随着肝功能分级的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3d血浆管引流量也在增加。结论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肝癌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和凝血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7.
凝血功能检查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场所,而恶性肿瘤细胞由于自身异常物质分泌、侵袭、转移等因素对患者止凝血功能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探讨肝癌患者凝血及抗凝指标与肝癌病情的关系,我们对246例肝癌患者常规凝血项目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进行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  相似文献   

9.
孕妇分娩前凝血功能、纤溶指标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分娩前孕妇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预防产后大出血或血栓形成。方法 检测200例分娩前孕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并与200例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比较。结果 分娩前妇女PT、APTT、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FIB明显增多(P〈0.01),DD明显升高。结论 临产妇女处于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和纤溶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产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与凝血、纤溶指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80例下肢深静脉不同的超声表现,分为3组:①血栓组,②血栓前状态组,③正常组。并将各组反映凝血、纤溶机制的相关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D、FDP、Fbg等3项指标:血栓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栓前状态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栓组与血栓前状态组比较,差异均呈显著性(P〈0.01)。结论超声联合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有助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晚期肝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1999/2003年晚期肝癌(Ⅳ期)133例,回顾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结果:Child-Pugh A,B和C期患者分别为56,51和26例.单结节12例,多结节或巨结节121例.至2004-06死亡123例(92.5%),中位生存期3.1 mo(95%CI 1.97~4.23);IVA和IVB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和1.8 mo,二者无显著差异(P=0.282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态、大小、门静脉癌栓、瘤体浸润程度、血清钠、碱性磷酸酶、Child-Pugh分期、Okuda分期和CLIP记分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仅肿瘤大小(P=0.010)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晚期肝癌预后差,尚无分期系统能给晚期肝癌提供精确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12.
13.
肝功能损害是肝癌术后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老年肝癌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及糖尿病等疾患 ,手术风险较大。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变化与非老年人相比有无差别 ,笔者对 2 92例患者术后肝功能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0~ 2 0 0 0年在我院行肝癌切除术的病人中符合以下条件的 2 92例作为研究对象 :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术前肝功能 (包括 AST、AL T、GGT、TBIL )检查正常 ;术前无腹水及门脉高压 ;术中全肝门阻断不超过 30m in,且为间断性阻断 ,每次不超过 10 min;手术采用全麻。…  相似文献   

14.
吉西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的合适的化疗方案。方法采用吉西他滨联合草酸铂方案对10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例有效。本方案毒性反应轻微,以血小板减少为主。结论吉西他宾联合草酸铂化疗方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患者血液AFP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血液甲胎蛋白(AFP)mrR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93例肝癌患者,1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2例慢性肝炎患者及10例健康人静脉血各5ml,应用巢式RT-PCR检测其周围静脉血中AFPmFNA。结果:在50个肝癌血标本中检测到AFPmRNA(53.8%),而对照组中未检测到1例。AFPmRNA检出率与肝癌分期、血清AFP浓度、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有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检测血清VEGF,SIL-2R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TACE)前后水平变化。方法:30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介入术前1天、术后1天、7天、1月清晨空腹留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70℃保存。VEGF,SIL-2R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术前1天、术后1天、7天、1月的均值与术前比较,术后1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值明显下降,与术前及术后1天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7天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L-2R水平术后1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与术前及术后1天比较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7天比较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VEGF,SIL-2R水平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存在明显的动态变化。(2)血清VEGF,SIL-2R检测有望成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技术检测58例食管癌患者和3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骨桥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骨桥蛋白血清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食管癌患者血清OPN和患者的年龄、性别没有关联性,和患者的病变部位、病理分级、是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血清OPN水平可能在反映食管癌的发展和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