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和常规治疗组,β-受体阻滞剂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组采用安慰剂加常规抗心衰治疗。结果:β-受体阻滞剂治疗5年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心功能及超声指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明显改善。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常规治疗组,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常规治疗组采用安慰剂加常规抗心衰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脏射血分数增加,心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能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因心脏功能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心力衰竭治疗方法在不同的年代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是日趋科学合理。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最近研究的热点问题。选择9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和常规治疗组,β-受体阻滞剂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组采用安慰剂加常规抗心衰治疗。结果β-治体阻滞剂治疗5年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心功能及超声指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明显改善。结论p一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愈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6例NYHA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ACEI、利尿剂及小剂量洋地黄制剂)水肿消除后,随机分为2组,第1组治疗不变,第2组(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量或目标剂量,维持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心率变化及心功能NYH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则无差异(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长期应用能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LVBF增加,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杨小华 《九江医学》2002,17(4):214-214
传统方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以强心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主。以前一般认为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禁用,近年有人证实了β受体阻滞剂降低CHF病人病死率、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确切疗效。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21例CHF病人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林泉根  黎巨成 《吉林医学》2011,32(15):3006-3007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40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12周,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如血压、心率等,分析其在治疗CHF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CHF后,心功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脏射血分数增加。2周有效率为47.5%,6周的有效率为67.5%,12周有效率为72.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的疗效,评价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D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用左卡尼汀1.5g,1次/d静点,同时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14d.对照组采用一般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后对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7%,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p<0.05).随访第6个月时,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能显著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1 受体阻滞剂对糖尿病合并心脏舒张功能异常者的疗效。方法应用β1 受体阻滞剂治疗糖尿病并心脏舒张功能异常 3 4例 ,并与 3 0例常规治疗对照 ,3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测心功能分别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和组间比较。结果 B1 受体阻滞剂治疗组较常规对照组治疗后心脏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P<0 .0 1)。结论β1 受体阻滞剂对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有效 ,且对糖尿病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满平  李莉 《吉林医学》2011,32(15):3023-3025
目的:分析ACEI与β-受体阻滞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β-受体阻滞剂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ACEI及β-受体阻滞剂具有远期疗效。结果:用药1、3、6个月后,观察患者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对照组与治疗组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无进一步改善,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基础上加用倍它乐克6.25~12.5 mg,2次/d,一周后酌情加量至12.5~25 mg,2次/d,观察半年,两组对照比较治疗前后静息心率、心脏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临床指标变化,评估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β-受体阻滞剂在改善静息心率、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及住院率上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心衰进程.  相似文献   

11.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金贵 《中原医刊》2005,32(23):16-16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及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8周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远期效果较好,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2.
吴流通 《当代医学》2016,(15):147-148
目的 探讨ACEI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ACEI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TEI指数、LVEF、SV、LVEDD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益于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强心、利尿、血管扩充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疗程3个月,以自身为对照,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患者心率减慢、心脏射血分数增加、血压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CHF患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和预后情况,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方光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994-995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1周后酌情加量至12.5 mg,2次/d,以后逐渐增至患者的最大耐受量。观察半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静息心率、心脏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临床指标变化,评估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β受体阻滞剂在改善静息心率,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及住院率方面较对照组效果明显。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心力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15.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6例NYHA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ACEI、利尿剂及小剂量洋地黄制剂)水肿消除后,随机分为2组,第1组治疗不变,第2组(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量或目标剂量,维持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心率变化及心功能NYH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则无差异(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长期应用能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LVBF增加,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心力衰竭患者以滴定法的治疗策略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并以心脏超声检查和6 min步行距离来客观评价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为期2年的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心脏缩小和心功能改善(P<0.01)。结论针对社区或基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尽早积极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达到改善症状和心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安静 《当代医学》2010,16(30):142-143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联合螺内酯对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得安和螺内酯。结果治疗组门脉高压及高动力循环得到纠正,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得到改善(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螺内酯长期口服可降低门脉压力、改善心脏舒张功能,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对交感神经及β体研究的不断深入,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日益受到关注,近2a来国际上已有不少临床实验报道,认为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CHF心功能和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应用治疗血液透析所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在针对原发疾病和CHF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CE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RB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6min行走距离变化。结果观察组LAD、LVESD和再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及6min行走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RB与ACEI联合治疗血液透析所致CHF,能有效预防左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常规药物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CHF患者 6 2例 ,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用 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8周后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 ,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应用倍他乐克后CHF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 ,8周有效率 71.0 % ,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 ,S -T段压低持续时间缩短 ,心影缩小。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 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提高患者生存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