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肩胛部超比例筋膜皮瓣治疗腋窝重度瘢痕挛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肩胛部超比例筋膜皮瓣在治疗烧伤后腋窝重度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效果.方法 根据腋窝挛缩瘢痕松解后其皮肤及软组织的缺损面积,设计以旋肩胛动脉为轴心血管蒂的比例为3∶1~4∶1的肩胛部超比例筋膜皮瓣,带蒂局部转移修复腋窝创面.皮瓣面积为18 cm×5 cm~24 cm×8 cm.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联合植皮修复者4例,直接拉拢缝合者11例.术后经3~18个月的随访,12例患者上肢及肩关节的功能基本恢复;3例患者因挛缩畸形较重,但上肢及肩关节的功能也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肩胛部筋膜皮瓣具有供区隐蔽、血管蒂解剖位置恒定、管径粗和筋膜血管网丰富等优点,同时具有耐感染、耐压、适应性强及不易发生挛缩等特点.应用肩胛部超比例筋膜皮瓣整复烧伤后腋窝重度瘢痕挛缩畸形,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旋肩胛血管横支岛状皮瓣修复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旋肩胛血管横支岛状皮瓣修复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可行性.方法 对12例患者共15侧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旋肩胛血管横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12 cm×5 cm至20 cm×10 cm,旋转180°覆盖创面,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挛缩腋窝得到了基本纠正,8例患者随访1~3年,腋窝外观满意,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旋肩胛血管横支岛状皮瓣是修复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的良好方法,特别适合于女性或不适宜选用旋肩胛血管降支或升支形成旋肩胛皮瓣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3月起,我们采用肩胛部超比例筋膜皮瓣治疗腋窝瘢痕挛缩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5例,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19~38岁.供区创面联合植皮修复者4例,直接拉拢缝合者11例.  相似文献   

4.
肩胛区岛状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方法 以旋肩钾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钾区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 本组共9例,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钾区岛状皮瓣6例,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与腋窝接近,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是修复腋窝瘢前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5.
肩胛区岛状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方法 以旋肩胛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胛区岛状皮瓣 ,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 本组共 9例 ,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 6例 ,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 3例 ,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结论 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 ,与腋窝接近 ,转移方便 ,操作简单 ,是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HT5”H方法以旋肩胛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胛区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本组共9例,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6例,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与腋窝接近,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是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7.
双叶瘢痕筋膜蒂皮瓣修复腋部严重瘢痕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双叶瘢痕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腋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7~46岁。瘢痕形成时间为伤后5~24个月。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判断标准参照文献[1],即胸侧壁存在不同程度瘢痕挛缩;腋窝明显变浅或消失,或埋于瘢痕中;瘢痕挛缩导致臂胸粘连;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外展活动范围<30°。  相似文献   

8.
颈胸前筋膜皮瓣修复颈前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如何获取较大面积的肩胛游离皮瓣,并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同时改善供瓣区切口瘢痕的形成。方法 以旋肩胛动脉降支及其前分支为主轴血管,皮瓣轴线通过侧胸壁斜向前方越过同侧腋前线,达乳内线水平,治疗面部颈部瘢痕挛缩4例。结果 4全完全成活,但有1例因一期行皮瓣取薄时,远端切口出现表皮血运障碍。结论 由于肩胛区血供的交叉性及丰富的吻合支血管存在,以斜向同侧乳房下皱襞的肩胛旁游离皮瓣,尽管皮瓣的长度超过了不同侧腋前线而仍能成活良好,轴型游离皮瓣移植时,其远端携带一个任意皮瓣应属可行。  相似文献   

10.
易位筋膜皮瓣修复儿童腹股沟区瘢痕挛缩畸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介绍股前内侧易位筋膜皮瓣修复儿童腹股沟区烧伤愈合后瘢痕挛缩畸形。方法  1989年8月~ 1999年 8月 ,收治 33例腹股沟区瘢痕挛缩病人 ,年龄 3~ 11岁。手术在股前内侧设计一个由大的舌形主皮瓣和蒂在对侧的三角皮瓣 ,缺损缘与主皮瓣的夹角三部分组成的易位筋膜皮瓣修复腹股沟区缺损 ,切取皮瓣最大为18cm× 10 cm,最小为 13cm× 8cm,易位夹角 6 0°~ 80°,主皮瓣修复腹股沟缺损区 ,三角形皮瓣修复供瓣区 ,手术一期完成。结果  33例 5 1个移位皮瓣均成活 ,术后下肢、会阴部功能及外观满意。结论 股前内侧易位筋膜皮瓣适用于儿童腹股沟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且不需植皮修复供瓣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锁骨上动脉筋膜皮瓣治疗颈部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 按锁骨上动脉走行方向设计锁骨上筋膜皮瓣,移植修复颈部瘢痕挛缩松解后缺损.供瓣区直接缝合关闭.共治疗15例患者,皮瓣面积12 cm×7 cm~18 cm×10 cm.结果 皮瓣全部存活,患者颈部功能和外观明显改善,对治疗结果 表示满意.结论 锁骨上动脉筋膜皮瓣属于轴型皮瓣,血运可靠,操作简便,供瓣区面积大,色泽和质地与颈部相近,可以作为颈部瘢痕挛缩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传统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筋膜皮瓣,手术操作较复杂,须切断尺侧腕屈肌腱,解剖蒂部血管,容易造成血管的损伤或痉挛,术后静脉回流障碍,近年来出现了不同的皮瓣改良切取方法,我们结合该皮瓣的解剖特点,对皮瓣切取方法进行改进,治疗虎口瘢痕挛缩畸形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颈部瘢痕挛缩皮瓣转移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滢 《护理学杂志》2000,15(3):151-152
为了提高瘢痕治疗的效果,缩短病理,采用胸部皮瓣颈部转移术治疗10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外观均恢复正常,8例颈部活动完全恢复,2例后伸受限。护理予消除患者治疗的恐惧及紧张心理,做好术准备,术后取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预防继发性挛缩。  相似文献   

16.
膝上逆行皮瓣修复腘窝部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上逆行皮瓣血供及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对8具16侧成人尸体下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大腿中下段皮肤血供情况,并应用膝上逆行皮瓣56块修复52例NFDA4窝部瘢痕挛缩畸形.结果膝上前内、外侧区皮肤有丰富的血管网,并与髌周围血管网广泛吻合.于该区设计向上的逆行皮瓣,修复NFDA4窝部瘢痕挛缩松解后创面,56块皮瓣成活良好,远期效果满意.结论膝上逆行皮瓣修复NFDA4窝部瘢痕挛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腋部瘢痕挛缩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1例(44侧)腋窝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根据挛缩程度分成轻度、中度、重度挛缩,按不同分类,分别采用岛状皮瓣转移、皮片移植、“Z”成形术等5种手术方法修复。其中岛状侧胸皮瓣、肩胛旁皮瓣转移11例,获得满意效果。对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作者应用双邻指皮瓣加双瘢痕瓣,使重度屈曲瘢痕挛缩手指得到完善松解的同时创面得以良好覆盖。随访证实其外形良好,无后期挛缩,并能获得部分感觉。对供瓣指功能无影响,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治疗方法。1987年以来治疗4例,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赵猛  胡军  刘有余  姚忠军  何明武 《中国美容医学》2003,12(4):382-383,I004
目的:探讨重度特殊腋胸瘢痕的理想矫治方法。方法:设计以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为供血系统的岛状肩胛皮瓣转位,修复烧伤晚期重度瘢痕、放疗后瘢痕及广泛瘢痕致乳房明显移位等特殊腋胸瘢痕松解后的创面。结果:临床应用9例,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局部外形及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岛状肩胛皮瓣转位矫治特殊类型腋胸瘢痕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横过中线的肩胛游离皮瓣移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鉴于肩胛背部受旋肩胛动脉浅皮支、胸背动脉肌皮穿支、颈横动脉浅皮支及肋间后动脉皮支重叠供血,互相存在广泛的吻合网,探讨是否可以安全的形成扩大的肩胛皮瓣。方法本组应用横过脊柱中线的肩胛游离皮瓣移植,治疗下颌颈部严重瘢痕挛缩8例。结果 除2例远15cm而达对侧肩胛区,扩大了肩胛皮瓣的切取面积,增加了临床应用范围。结论 横过中线的肩胛皮瓣设计应以旋肩胛动脉水平支为轴线,与其成角设计可能出现远端血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