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1994—03~1995—04收治小儿肺炎288例,在使用双黄连注射液配合抗生素的综合疗法治疗后,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观察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门诊收治288例病人,全部为普通肺炎。其中,男198例,占70.7%,女90例,占29.3%,男女比例2.4:1。均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1.2方法288例病人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组240例为抗生素加双黄连注射液60mg/(kg·d),加适量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48例,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氨基于青霉素或先锋类及红霉素等,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92年1月~1995年2月,采用双黄连注射液静点治疗小儿脑炎23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与性别:本组男76例,女56例,年龄:6个月以下者112例,6个月~1岁49冽,1~2岁40例,2~3岁月例。以上为用双黄连治疗组(A),对照组(B):年龄、住院日期、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处理与A组均无差异,两组情况均衡一致,具有可比性。1.2治疗:A组:常用头捐菌素类(先锋霉素V,头抱唤胯钠,先锋必等),青霉素类1~2种用10%葡萄糖水稀释,同时加入双黄连注射液60mg·kg-1/d,缓慢静点每天一次。疗程7~14天.B组:只…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双黄连、青霉素联合和单用双黄连、单用青霉素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双黄连,青霉素联合用药组40例有效率为92.50%,单用青霉素组36例有效率72.22%,单用双黄连组30例有效率33.33%,经统计学处理,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双黄连及青霉素联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好。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小儿呼吸道感染可降低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仍下又可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和病情迁延,特别是疖毒性肺炎和重度肺炎“””。为探讨双黄连注射液则病毒性肺炎免疫球蛋白的调节作用.我科对住院病儿,经IgM抗体捕获法早期诊断为呼吸道台胞病毒肺炎110例,用PCR法诊断为腺病毒肺炎24例.在总计共134例病毒性肺炎中,入院时的急性期共检测免疫球蛋白45例,恢复期共检测28例。病儿阳机分三组进行治疗,A组:双黄连注射液加抗生素势点;B组:抗生素静点;C组:双黄连注射液静点。疗程为7~10天,其他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三组均采用同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双黄连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效果.自1993年11月至1994年5月,选择病毒性肺炎患儿66例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双黄连组)30例,对照组(抗生素组)3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中药制剂双黄连粉针剂静点治疗小儿肺炎60例.并设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病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46例.显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经过Radit分析和x^2检验.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提示双黄连粉针剂静点治疗小儿肺炎与抗菌、抗病毒药物常规治疗的疗效相似,临床观察分析还表明,治疗组在退热止咳,平喘和肺部显罗音吸收方面较对照组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双黄连注射剂与青霉素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双黄连注射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8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双黄连注射剂与青霉素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均较好,但双黄连注射剂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佳,住院时间短,可优先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我科于1995年1月~1998年1月应用甲硝叹和青霉素静滴治疗急性扁桃体炎90例并与单独使用青霉素静滴治疗急性扁桃体炎70例对照,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16床资料1.1病例选择甲硝哩十青霉素治疗组,随机选择临床明确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起病Zd以内伴发热、咽痛、扁桃体充血肿大,有分泌物、脓点或脓苔)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16~50岁,就诊前未使用过抗生素。对照组随机选择急性扁桃体炎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17~48岁,就诊前亦未使用过抗生素。1.2治疗方法治疗组: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中静点阿莫维酸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一组使用阿莫维酸钾静点,一组使用青霉素 氧哌嗪霉素联合静点。结果观察组对肺部感染及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静点阿莫维酸钾安全有效,可以明显缩短心衰的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原大多数为病毒,尤其是上感,病毒感染占90%以上。由于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大多数患儿长期使用抗生素,有时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并有一定的副作用。我科自1996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348例,分别用双黄连粉针剂与抗生素个病毒吐治疗,并进行比较,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病例选择和分组348例均为我科住院及留察患儿,男168例,女180例,年龄32天~14岁。病种有上感、扁桃体炎、支气刊炎及肺炎。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接受双黄连粉针剂静点。(2)对照组,接受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双黄连粉针静脉点滴合滴合银翘袋泡剂治疗外感高热症86例,并设对照组43例用青霉素静脉点滴,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为90.6%。双黄连粉针合银翘袋泡剂在退热方面明显优于青霉素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97-06-10期间应用黄菌注射液治疗60例冠心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60例明确诊断冠心病患者,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60~84岁,平均62.8岁。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稳定型心绞痛30例,心电图均ST段下斜或T波明显改变。二·2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用黄菌注射液3支加盐水250ml,1次用静点,20d为1疗程;对照组20例用能量合剂1次周,20d为1疗程。l·3疗效判定标准。1.3.l根据同等疗效程度不引起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减少达80%以上为显效,减少50%以上为…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8年应用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以下简称双黄连)治疗泄泻132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计132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53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19岁。全部为急性发病,病程均在2d以内就诊者。其临床症状为恶心或呕吐、腹痛腹泻、血象升高,大便规呈水样稀便等为入选标准,其他症状者不入选。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用双黄连静点,不用其它抗生素,脱水明显者给予补液。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用药后24h内临床症状消失,化验结果转为正常;好转:用药后…  相似文献   

14.
我院儿科从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20日,对住院的支气管肺炎病儿应用先锋霉素Ⅴ或Ⅵ加双黄连注射液静点,同时加用安必休干糖浆剂口服者为治疗组,共56例,未加安必林子糖浆剂者为治疗组,共56例。两组病儿的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均采用同一方案,现将其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各级年龄与性别无显著差异2.症状及体征3.并发心力衰竭治疗组6例,对照组5例。4.血表,入院时查白细胞数5.胸部X经检查从上述临床资料看,两组病儿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果对两组病儿均密切观察症状和体征恢复情况,定期复查WBC增高者的血象及…  相似文献   

15.
双黄连注射液目前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由于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往往被忽视。近年来,临床报道该不良反应有增多趋势。本文报告是笔者临床应用双黄连注射液发现的不良反应(ADR)15例,供大家分析探讨。1 一般资料 本文报告的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0岁~55岁。病因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同时有发热者8例,既往均无药物过敏史。治疗中联合应用抗生素10例(均不与双黄连在同一输液瓶中使用,并排除抗生素的过敏反应),单独使用双黄连注射液5例,双黄连按每天1ml/kg加入5%或10%…  相似文献   

16.
从1993年9月至1996年元月,随机选择213例剖宫产孕妇作为分析对象。其中择期手术110例,急症手术103例,条件相当,均无内科、妇产科合并症及抗生素禁忌者之孕妇。1易感因素破膜>6小时;产程>16小时;肛查和阴道检查>10次;羊水污染I~回”;产妇体重>75ig;手术时间>l小时。观察组有易感因素sl例,对照组有易感因素49例。2方法不论择期或急症手术产者均分成二组:观察组:术前30~6Dmin给0.9%生理盐水20ml加青霉素240万U静推,0.5%灭滴灵100ml静推。如有宫腔感染,则予0.5%灭滴灵作宫腔或腹腔冲洗。术后给5%葡萄糖水500ml加…  相似文献   

17.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按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国家标准应用》,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双黄连注射液。对照组采用氨苄青霉素5.0入液静点配合肌注安痛定2ml,一日二次,结果:治疗组体温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临床验证,双黄连可作为外感高热治疗的最佳良药。  相似文献   

18.
潘启龙  潘旭峰 《右江医学》1997,25(4):179-181
使用药物治疗淋菌性尿道炎312例,取得较好疗效。其中对无耐药或低度耐青霉素的急性期病例采用青霉素加服羧苯磺胺治疗90例,有效率为97.0%;应用氟哌酸治疗87例,有效率为98.1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58,P>0.05)。对高度耐青霉素16例应用壮观霉素,疗效达96.0%。对于慢性期合并症应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抗生素分两组治疗:一组60例使用羟氨苄青霉素加丙磺舒顿服+环丙氟哌酸静滴,连用10~14d,有效率为60.12%;另一组59例使用氨苄青霉素加羧苯磺胺顿服+头孢三嗪静滴,连用10~14d,有效率为58.9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84,P>0.05)。本文就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双黄连注射液目前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由于是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往往被忽视。作者于 1998年至今在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发现不良反应 15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2 0~ 5 5岁 ,均为上呼吸道感染 ,同时伴发热者 8例 ,既往均无药物过敏史。治疗中联合应用抗生素 10例 (均不与双黄连在同一输液瓶中使用 ,并排除抗生素的过敏反应 ) ,单独使用双黄连注射液5例 ,双黄连按 1ml·kg-1·d-1加入 5 %或 10 %葡萄糖液中滴注 ,疗程 3~ 5d。1.2 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均在双黄…  相似文献   

20.
<正> 本组病例年龄24岁~84岁,平均58.42岁,其中男47例,女57例,病程短者3天,最长者10年。隐性冠心病80例,心绞痛24例。心电示心室肥厚、心肌劳损占100%,各种心率失常占96.3%,根据随机抽样双盲法,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抗栓酶—30.75u加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1次,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