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在内毒素(LPS) 腹腔注射(ip)诱导的幼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18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LPS组、PAF受体拮抗剂预防组和治疗组四组.用内毒素(E coli O55:B5脂多糖)5 mg/kg ip 制备幼年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同等量生理盐水ip为对照组,于注射后1.5,3,6,24,48. 72 h处死动物,大体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胃黏膜 PGE2浓度.观察分别于内毒素ip前和注射后 0.5h应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 BN52021(GinkgolideB)5 mg/kg ip对胃黏膜损伤和胃黏膜PGE2浓度影响.结果:内毒素组6h胃黏膜损伤最重,黏膜表面可见大片糜烂、出血、条索状坏死,光镜下上皮脱落,黏膜内有出血,核碎裂、固缩,凋亡小体出现;应用PAF受体拮抗剂后黏膜表面上皮仅见充血水肿,光镜下损伤仅限于黏膜上皮:内毒素组6h胃黏膜PGE2浓度最低,此时 PGE2浓度在LPS组(134.5±9.3μg/L)与对照组 (245.1±8.9 μg/L)间差异显著(P<0.01);在PAF 受体拮抗剂预防组(304.4±15.0μg/L)、PAF 受体拮抗剂治疗组(315.9±43.7 μg/L)与LPS 组(134.5±9.3 μg/L)间均差异显著(P<0.01); PAF受体拮抗剂预防组(304.4±15.0μg/L)和治疗组(315.9±43.7μg/L)与对照组(245.1± 8.9μg/L)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毒素血症时胃黏膜PGE2下降,PAF受体拮抗剂可以改善这种PGE2下降;PGE2对内毒素造成的幼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受体拮抗剂对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影响.方法:18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LPS组)和PAF受体拮抗剂组(预防组和治疗组).LPS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内毒素 (5 mg/kg)和生理盐水(1 mL/kg).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每一时相点注射LPS前、后30 min 腹腔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5 mg/kg).按时间点分别处死动物,取回肠用于电镜观察,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ZO-1.结果:电镜下对照组肠微绒毛及细胞间紧密连接未见异常.实验组上皮细胞连接增宽;微绒毛变细、稀疏,部分断裂、脱落;细胞器受损.拮抗剂组改变较实验组减轻.紧密连接蛋白ZO-1正常时均匀一致地分布于小肠上皮细胞连接处的尖端,呈蜂巢状,实验组ZO-1 分布不均,染色变淡.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及RT-PCR结果可见LPS组ZO-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6 h表达最低,光密度从对照组 0.224 7降至LPS组0.198 5,ZO-1 mRNA从1.18 降至0.16(P<0.01).预防组及治疗组变化趋势同LPS组,6 h预防组及治疗组光密度分别为 0.199 2和0.203 8,ZO-1 mRNA分别为0.47和 0.53,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各时相点ZO-1较LPS组高,预防组较治疗组 ZO-1略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AF可降低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从而损害肠道的屏障功能,而PAF受体拮抗剂可减轻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背景胃黏膜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过度表达在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褪黑激素(MT)对水浸鄄束缚应激大鼠胃黏膜iNOS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以进一步阐明MT的作用机制。方法正常对照组不予水浸鄄束缚应激和MT预防,模型组和MT低剂量预防组、MT高剂量预防组于应激前30min分别腹腔注射含1%二甲基亚砜(DMSO)或MT5mg/kg、20mg/kg的等体积生理盐水。应激6h后处死动物,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一氧化氮(NO)水平、iNOS蛋白和iNOSmRNA的表达,并评估胃黏膜损伤程度。结果水浸鄄束缚应激6h后,大鼠胃黏膜NO水平、iNOS蛋白和iNOSmRNA表达显著增加,胃黏膜病变明显。MT预防组大鼠胃黏膜NO水平、iNOS蛋白和iNOS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溃疡指数(UI)显著下降(P<0.01)。MT高剂量预防组大鼠各检测指标均显著低于MT低剂量预防组(P<0.05),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MT可预防水浸鄄束缚应激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胃黏膜iNOS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脂多糖 (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表达的变化趋势 ,探讨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p38MAPK)在内毒素休克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小鼠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 ,分别观察LPS作用和组织中iNOS表达的时间过程、剂量 效应关系及 p38MAPK在其中的作用。动物在LPS处理后 ,收集血液 ,用Griess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 (NO)水平 ;取肺、肝、肾等组织样本 ,分别用Western印迹法和RT PCR检测组织iNOS蛋白和mRNA表达 ,用免疫沉淀和放射自显影检测组织p38MAPK活性。结果 ①腹腔注射LPS后可引起双峰型进行性的动脉血压下降 ,6h后达到重度休克 ;②iNOS在正常肺中就有少量表达 ,注射内毒素后肺组织iNOS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 ,血浆中NO水平升高 ,它们与LPS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 ,并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增加iNOS表达也增高 ;③注射LPS后 ,在心、肝、脾、肺、肾、肠等组织中 ,肺iNOS表达最早 ,水平最高 ;④LPS注射的小鼠iNOS表达增高的同时 ,肺中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 ;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 2 0 3580后 ,可以显著降低血浆NO水平及肺组织中i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 ,但对血压下降并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在正常情况下 ,小鼠肺组织有少量iNOS表达 ,内毒素休克时全身多种器  相似文献   

5.
内毒素诱导大鼠胰岛细胞凋亡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对大鼠胰岛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观察腹腔注射2mg/kg LPS的大鼠血清胰腺NO含量动态变化,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胰岛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DNA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外源硝普钠(NO供体)和LPS离体条件下对胰岛细胞的损伤。结果:注射PLS 6h,大鼠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并持续到3天,胰腺NO含量6h升高,12h达峰值,24h恢复至正常,胰岛细胞iNOS mRNA表达,6h开始升高,12h明显增强,体外试验显示。外源NO明显引起胰岛细胞NDA断裂,出现慧星尾和凋亡梯状带,并呈剂量依赖关系,高浓度NO(60mmol/L SNP)胰岛细胞DNA随机降解,LPS离体条件下,对胰岛细胞损伤作用不明显,结论:内毒素通过整本作用刺激炎症 细胞浸润胰岛并诱导iNOS表达,产生NO介导胰岛细胞凋亡和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毒素对小鼠肝脏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GUSB)mRNA表达及其血清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3只BALB/c小鼠分为2组,对照组5只,腹腔注射不含内毒素的生理盐水;其余小鼠为实验组,腹腔注射LPS,并于注射后的1/2、2、4、24 h采用酶促动力学方法检测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酸酶(β-GD)活性;取肝脏,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GUSB mRNA的表达.结果: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1/2、2和4h后,血清β-GD活性(3.96±0.88,4.40±0.55,5.65±0.58)显著高于对照组(2.14±1.46,P<0.05),而LPS 24 h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内毒素刺激BALB/c小鼠2 h和LPS 4 h,其肝脏细胞GUSB mRNA表达(1.10±0.23,1.81±0.04)显著高于对照组(0.57±0.36,P<0.05),LPS 1/2 h和LPS 24 h的GUSB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ALB/c小鼠经过腹腔注射LPS后,其血清中β-GD的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增加.LPS还可以增加小鼠肝脏细胞GUSB mRNA的表达.LPS可能通过增加组织β-GD活性的途径,参与了胆色素结石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n=8),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腹腔注射0.9%氯化钠),LPS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PDS+LPS组(先腹腔注射PDS 25 mg/kg,1 h后注射LPS 10 mg/kg)。注射LPS 12 h后麻醉下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冻存或固定,备蛋白表达与形态学观察用,并收集血液用于生化检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肾脏相关蛋白含量及表达情况。结果 LPS组小鼠肾组织凋亡严重,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而PDS+LPS组肾脏组织凋亡及肝肾功能损伤较LPS组轻(P<0.05)。LPS组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蛋白表达水平和NO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而PDS+LPS组iNOS蛋白表达水平和NO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P<0.05)。LPS组肾脏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Mn-SOD的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PDS+LPS组MDA含量较LPS组低(P<0.05),SOD含量和Mn-SOD的蛋白表达水平较LPS组高(P<0.05)。结论 PDS有逆转LPS诱导的AKI小鼠肾功能的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为抑制肾脏iNOS表达,减少NO产生与释放,抑制MDA的产生和上调SOD的表达而起到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毒素对小鼠肝脏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GUSB)mRNA表达及其血清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3只BALB/c小鼠分为2组,对照组5只,腹腔注射不含内毒素的生理盐水;其余小鼠为实验组,腹腔注射LPS,并于注射后的1/2、2、4、24 h采用酶促动力学方法检测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酸酶(β-GD)活性;取肝脏,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GUSB mRNA的表达.结果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1/2、2和4 h后,血清β-GD活性(3.96±0.88,4.40±0.55,5.65±0.58)显著高于对照组(2.14±1.46,P<0.05),而LPS 24 h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内毒素刺激BALB/c小鼠2 h和LPS 4 h,其肝脏细胞GUSB mRNA表达(1.10±0.23,1.81±0.04)显著高于对照组(0.57±0.36,P<0.05),LPS 1/2 h和LPS 24 h的GUSB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ALB/c小鼠经过腹腔注射LPS后,其血清中β-GD的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增加.LPS还可以增加小鼠肝脏细胞GUSB mRNA的表达.LPS可能通过增加组织β-GD活性的途径,参与了胆色素结石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静脉滴注)、内毒素(LPS)组(LPS 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静脉滴注)、LPS+辛伐他汀(Sta)组(LPS 5mg/kg,Sta 20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静脉滴注),每组30只.分别在用药后2、4、6、12、24 h处死大鼠,取右肺下叶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iNOS mRNA表达.结果:光镜下对照组各时点肺泡结构正常;LPS组2h出现炎症损伤,以6h最为显著;LPS+ Sta组中性粒细胞浸润较LPS组减轻.LPS组iNOSmRNA表达较对照组和LPS+ Sta组明显增高(均P<0.05),6h达高峰,12 h开始下降;LPS+ Sta组各时点iNOSmRNA表达趋势同LPS组,但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脓毒症时肺组织的病理性炎症损伤,辛伐他汀能减低脓毒症时肺组织iNOS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对小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其辅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云南昆明小白鼠[(20±2)g]随机分成两组:LPS组,腹腔注射LPS(5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分别于0~72h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变化;留取肾脏,EMSA法检测NF-κB及PPAR-γ的DNA结合活性;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组织MCP-1、iNOS、PPAR-γ及其辅激活因子1(PGC-1)、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1(SRC-1)、SRC-2、SRC-3及核辅抑制因子(NCoR)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肾组织MCP-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核蛋白PPAR-γ表达;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组织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小鼠腹腔注射LPS后血清尿素氮升高明显(P<0.05),但血肌酐无明显变化。肾组织NF-κB的DNA结合活性在0.5h后即明显增高,而PPAR-γ的DNA结合活性早期增强,8h后开始减弱。与同时间点对照组及基础值相比,小鼠腹腔注射LPS后6h,12h及24h,肾组织MC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而iNOS mRNA表达在6h及12h后显著增加(P<0.01)。PPAR-γ及PGC-1 mRNA表达则显著下调(P<0.01),核内PPAR-γ蛋白含量早期升高,24h时显著下降(P<0.01)。SRC-1、SRC-2、SRC-3及NCoR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LPS作用后肾组织HE染色未见显著改变,免疫组化可见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最初主要分布在髓质肾小管周围,在48h及72h浸润更为明显,皮质肾小球周围也可见巨噬细胞浸润。结论:小鼠腹腔注射LPS后肾组织中NF-κB活性及相关炎症因子MCP-1和iNOS表达上调,肾组织内有明显的巨噬细胞浸润,表明处于炎症状态,而PPAR-γ及其辅激活因子PGC-1的表达下调可能与炎症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1.
林紫薇  郑萍 《胃肠病学》2011,16(2):112-114
瘘管是克罗恩病(CD)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许多临床试验证实英夫利昔对瘘管型CD安全有效.对传统治疗方案无效者,早期规律给予英夫利昔可很好地控制疾病进展和复发.对单药治疗效果不佳者,联合英夫利昔和内外科治疗可提高疗效.本文就近年英夫利昔治疗瘘管型C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With the growing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teens and frequent concomitant problems with adherence, adolescents are a frequent target for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support and education. Due to widespread use of technology among teens in general, the use of serious games, games used for purposes beyond entertainment with the intention to educate and support health behavior for teens with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is an emerging and promising practice. This report explores games intended for teens with diabetes, how the use of games may enhance clinical practice,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better utilization of these technologies.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use of gaming for promoting diabetes management in teens is fairly limited, with some initial support for improvements in both behavioral and clinical outcomes among teens. More research is clearly needed in order to further determine how gaming can best be utilized to impact health outcomes in these teens, as well as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change.  相似文献   

17.
包虫病主要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由于受手术复发、死亡等手术水平的限制,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每年药物治疗的数量远大于手术治疗数。药物在术前缩小病灶、减轻痛苦,延长患者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苯并咪唑类药物及其新剂型的动物及临床治疗包虫病现况,为探索包虫病药物治疗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结核病的疫情非常严重,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不断增加,WHO于20世纪90年代就一再呼吁予以重视。解决此世界性难题的首要措施就是积极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亦即直接监视督导下短程化疗(DOTS),在此基础上要研发新药,使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和缩短结核病疗程两个跨世纪性课题有所突破[1]。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1年全国8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1年全国8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人畜病情和相关因素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地区疫情特征及变化情况。结果2011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以及居民感染率分别为7.78%和0.54%,家畜感染率为0.97%,较2010年均有所下降。2011年8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查出感染性钉螺面积98.30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222 6只/0.1 m2,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0 3只/0.1 m2,钉螺感染率为0.14%。有螺地带敞放家畜12 422头,比2010年上升46.99%。结论2011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较2010年下降不明显。仍需加大家畜传染源控制措施的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20.
大黄素诱导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潘亮  袁耀宗等 《胰腺病学》2002,2(4):214-217
目的 从凋亡信号传导的角度探讨中药大黄素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非治疗组,大黄素组,以腹腔注射雨蛙肽物方法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后6,24,48,72,96小时处死大鼠。应用HE染色比较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Tunel法检测胰腺细胞凋亡指数,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凋亡调控基因Bak和BaxmRNA表达。结果 大黄素干预治疗急性胰腺炎后96小时淀粉酶值显低于未治疗组,胰腺细胞凋亡指数显高于未治疗组,凋亡调控基因BakmRNA的表达与未治疗组之间无显性差异。而BaxmRNA的表达显高于未治疗组。结论 大黄素治疗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可能与干预凋亡调控基因有关。诱导凋亡调控基因Bax表达增强可能是干预凋亡信号传导的重要机制,而与Bak基因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