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血流量改善程度的时效关系,确定针刺治疗脑出血介入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针刺介入时间分别为发病24 h、72 h、1星期和2星期。各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测量脑血流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治疗4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相应的动脉指数)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2组、治疗3组和治疗4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3组和治疗4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各项指标差值与治疗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介入时间越早,对脑血流量改善程度越显著,提示在脑出血早期即应给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病程≤7 d)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星期治疗5次,2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3个疗程后H-B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的时效关系,确定针刺治疗脑出血介入的最佳时间。方法:3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60例,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按针刺介入时间分为发病24小时针刺组、72小时针刺组、1周针刺组及2周针刺组,每组均60例。结果: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之间比较,本项指标改善程度随针刺介入的时间先后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以发病后24小时针刺组疗效最为显著。结论: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介入时间越早,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越显著。故脑出血后应尽早应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田黄冲剂对脑出血急性期脑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田黄冲剂。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各时段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脑水肿、脑血肿、NIHSS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NIHSS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田黄冲剂对急性脑出血早期预防血肿及水肿扩大有明显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五苓逐瘀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及脱水降颅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五苓逐瘀汤口服或鼻饲,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2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采用NIHSS量表及中医证候评分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中医症状进行评估,脑CT检查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基于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变化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五苓逐瘀汤可减轻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脑水肿,并能加快血肿吸收,促进受压脑组织修复,同时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介入针刺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分析。方法:将60例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鼠神经因子介入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方案组),每组各30例。于治疗28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28d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63.33%,愈显率90.00%;而对照组痊愈率40.00%,愈显率66.67%。两组间痊愈率和愈显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量表分级情况中,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治疗结束后分级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贝尔面瘫急性期常规针刺治疗方案中迅速、短期介入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提高疗效,有效缩短疗程,改善预后,减低费用负担,值得门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味、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急性期再出血、死亡发生情况及2组治疗前后血肿吸收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IS)变化及2组停药后90 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变化。结果 2组急性期再出血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当日血肿吸收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结束后当日血肿吸收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结束后当日、停药后90 d CNI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停药后90 d ADL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促进患者血肿吸收,且不增加急性期再出血风险及死亡率,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合五苓散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合五苓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肿体积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疗效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肿体积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体积比较,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苓散能明显改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神经功能,促进血肿吸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俞氏经络测治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俞氏经络测治法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氏经络测治法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分阶段综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分阶段综合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卒中相关量表评分、颅内血肿体积,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卒中相关量表评分及颅内血肿体积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分阶段综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血肿吸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型脑外伤脑疝患者7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B组36例患者接受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死亡率、植物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疝复位天幕切开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水肿是脑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既是脑梗死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同时对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脑梗死的重要并发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则与脑血管通透性、血脑屏障通透性息息相关,在脑梗死后表达增高,因血管、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导致脑组织中含水量增加,为脑梗死后脑水肿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以减轻脑水肿成为关键。综述了近5年来MMP-9的表达与脑梗死后脑水肿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不同时间点皮层超微结构及轴突再生抑制因子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 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30只)、假穴位组(30只)、模型组(30只)、假手术组(30只)和空白组(10只)。电针、假穴位、模型3组采用改良的ZeaLonga法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电针组术后选取督脉"大椎"、"百会"穴每天给予电针治疗。假穴位组术后选取督脉"大椎"、"百会"穴旁开1寸处给予电针治疗。模型组仅作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处理,假手术组仅做手术创伤,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电针对IR后1、7、28d各组大鼠脑皮层缺血区细胞超微结构及Nogo-A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电针组脑皮层缺血区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脑屏障等超微结构的损伤均较假穴位组、模型组减轻。电针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7、28d脑皮层缺血区Nogo-A的表达均低于同期假穴位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假穴位组与模型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脑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下调中枢神经轴突再生抑制因子Nogo-A的表达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对兔脑循环及脑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观察了葛根素对兔脑循环及脑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素可以明显增加兔脑血流量,并显著提高兔脑耗氧量和葡萄糖摄取量,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葛根素具有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脑葡萄糖代谢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明确针刺特定穴位对特定脑功能区影响,探索针刺效应的作用原理,方法 选穴合谷与曲池,足三里和上巨虚,头部运动区和风池(对应于肢体取穴的一侧),应用18F-FDG PET技术观察电针对12例正常人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和脑功能活动的变化。结果 针刺穴位后,可见两侧额叶,中上颞叶,顶叶,感觉皮层,丘脑,眶回,对侧小脑,海马,对侧前了颞叶葡萄糖代谢和脑功能活动增高变化(以对侧为主),结论 针刺调节作用具有整体性的特点PET影像技术研究针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中得到重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电针组,以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方法建立脑缺血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荧光分光法检测皮层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含量的变化。电针穴位选择“水沟”“承浆”穴。结果: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48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cl-2蛋白表达在皮层明显降低,Bax/Bcl-2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电针治疗后,Bax的表达减少,Bcl-2的表达增加,Bax/Bcl-2比值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受到抑制(P<0.05)。②大鼠脑缺血再灌注3 min后NE含量在皮层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缺血再灌注48 h后,皮层NE含量明显回落,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电针治疗后,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即缺血再灌3 min后)脑组织内NE升高的现象出现逆转,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大鼠脑NE出现变化,此变化可能与神经元的凋亡发生有关。电针能逆转脑缺血再灌导致的NE的异常变化,并调节Bax/Bcl-2的表达水平,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存在是长期的、持续的,但脑梗死的发生是急性的、短暂的。可见,脑梗死的发生除有这些危险因素做基础外,还有一个引燃发生的"触发因素",有效识别这些触发因素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浅谈脑梗死的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脑梗死中常出现的情况,探讨了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证治、并发症的处理和某些中西药物应用方法等,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只加用奥扎格雷钠,不用疏血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RHRSP)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神经黏蛋白表达、脑组织含水量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80只SD大鼠先用环形银夹狭窄双侧肾动脉,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电针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缺血2h后再灌注1d、7d、14d、30d大鼠神经黏蛋白、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1d,对照组脑缺血区周围出现神经黏蛋白阳性表达细胞,7d明显增多,14d表达到高峰,30d下降。电针组神经黏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在7d、14d、30d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脑缺血1d、7d,电针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电针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促进缺血损伤区神经功能修复,可能与其下调神经抑制因子神经黏蛋白的表达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