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肌电阻测量仪痛点的数量及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38/40),对照组为80.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点和黄点痛点数量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软组织牵伸技术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PQ)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4.4%和77.8%,对照组分别为80.6%和30.6%。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PRI、PPI及VA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是一种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齐刺肌筋膜扳机点配合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齐刺肌筋膜扳机点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针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及肩关节各项功能活动度数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各项评分(PRI、VAS、PP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肩关节各项功能活动度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肩关节各项功能活动度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5%和95.5%,对照组分别为52.5%和9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齐刺肌筋膜扳机点配合温针是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温和灸与针刺激痛点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差异,为肩背部MPS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0例肩背部MPS患者随机分为温和灸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取疼痛部位的激痛点进行治疗。温和灸组采用温和灸疗法,每次艾灸因人而异,20~100min不等,以患者出现透热感为度;针刺组采用毫针与皮肤呈45°角斜刺入并贯穿激痛点结节,每次留针30min。两组每日均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cGill)作为观察指标,以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温和灸组愈显率80.0%(24/30),优于针刺组愈显率40.0%(12/30,P0.001)。治疗后两组PRI、VAS、PP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01);两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和灸激痛点与针刺激痛点对肩背部MPS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温和灸治愈显效更为明显,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整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整骨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整骨手法进行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评分(PRI)、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以及现有疼痛强度评分(PPI)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和90.0%,对照组分别为26.7%和7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RI评分、VAS评分和PP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RI评分、VAS评分和PP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整骨手法是一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陆氏针灸"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平补平泻手法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VAS、PPI及PR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VAS、PPI及PR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VAS、PPI及PRI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陆氏针灸"烧山火针刺手法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及对比激痛点针刺和体外冲击波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针刺组和冲击波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激痛点针刺治疗和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0 d的临床疗效差异,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针刺组的VAS评分[(1.57±0.83)分]、PRI[(1.87±1.06)分]、PPI[(0.94±0.72)分]均显著低于冲击波组的VAS评分[(2.16±0.95)分]、PRI[(2.68±1.14)分]、PPI[(1.53±0.8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PRI、P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针刺组提高更加显著(P0.05)。针刺组显效率为84.6%,显著高于冲击波组的61.5%(P0.05)。结论 针刺和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古法针刺、夹脊电针及口服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差异,探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60例CSR患者随机分成古法针刺组60例、夹脊电针组60例和颈舒颗粒组40例。古法针刺组采用古法针刺操作手法治疗,取腕骨、昆仑、外关、曲池、肩井、风池;夹脊电针组采用电针C4-7夹脊穴治疗;颈舒颗粒组采用口服颈舒颗粒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简化MPQ(SF-MPQ)量表评定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各项PRI评分(PRI感觉分、PRI情绪分及PRI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古法针刺组治疗后各项PRI评分与夹脊电针组和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夹脊电针组治疗后PRI感觉分与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VAS评分、疼痛强度(PPI)评分及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古法针刺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及总积分与夹脊电针组和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夹脊电针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及总积分与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古法针刺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梅特兰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12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梅特兰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配合腰部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SF-MPQ)各项评分及Ose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80.5%和52.0%,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72.8%和2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6、20 d后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及Ose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0 d后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及Ose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梅特兰手法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法"与常规针刺法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本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比较2组患者症状、体征与功能状态的临床评分,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表各项评分(PRI、VAS、PPI评分及Mc Gill总分)。结果 2组第1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评分、疼痛问卷表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第2疗程后上述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第1疗程(P0.01)。组间比较:第1疗程后,治疗组临床评分、PRI、PPI评分、Mc Gill总分(PRI+VAS+PPI之和)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2疗程后治疗组PRI评分、Mc Gill总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评分、VAS及PPI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针刺取穴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快速缓解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改善日常功能;在改善患者疼痛综合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