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针刺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含量的影响,并探讨针刺治疗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后第1天起针刺人中、双侧内关、足三里穴,检测患者伤后1、3、5、7 d血清中IL-6、IL-8、TNF-α含量.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血清中IL-6、IL-8、TNF-α含量在伤后1 d升高,3 d达峰,5 d开始下降,7 d下降接近正常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治疗组伤后1,3,5,7 d血清中IL-8含量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其中1、3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5、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α浓度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伤后1、3、5、7 d血清中IL-6含量与同期对照组无差异.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IL-8、TNF-α明显增高;针刺治疗可抑制颅脑损伤后患者脑脊液中IL-8的表达,并有可能减轻IL-8表达水平上调相关的炎症反应所介导的继发性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复苏饮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1(白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6)释放的影响作用。[方法]根据双盲随机试验的方法将入住icu的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1例)和中药组(1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脱水、降颅压、止血等,中药组是在此基础上加用复苏饮。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48h检测TNF-α、IL-1、IL-6的含量,比较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差异。[结果]两组炎症因子在用药前后都有下降,但程度不同,以中药组下降明显,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苏饮可以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的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对脑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泽泻对MSG大鼠炎症相关因子IL-6、TNF-α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SD大鼠新生乳鼠皮下注射L-谷氨酸钠,同时高脂饲料喂养制备MSG大鼠模型,将成模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非诺贝特组、诺格列酮组和泽泻剂量组,另选8只空白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8周后,检测血清中IL-6、TNF-α含量并用RT...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肩周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及肩关节疼痛评分的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治疗TNF-α和IL-6水平及肩关节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及肩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低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肩关节疼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疲劳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和冷水游泳制备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人参皂苷组。针刺组选百会、肾俞、后三里穴,针刺1次/d。人参皂苷组给予人参皂苷水溶液[70mg/(kg·d)]灌胃治疗,1次/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与针刺组和人参皂苷组相同时间、相同程度的捉抓。连续治疗2周断头取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IL-2及TNF-α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2、TNF-α水平均降低,针刺后两者均明显升高。[结论]针刺可以升高慢性疲劳大鼠血清IL-2、TNF-α水平,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4)
目的:观察丹贝益肺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贝益肺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采用经气管注入博莱霉素法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在造模第2日起分别用生理盐水,丹贝益肺低、中、高剂量水煎液,强的松水溶液灌胃,造模后分别于第7、14、28天随机处死大鼠取材,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水平;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丹贝益肺方与强的松均可明显改善大鼠的肺泡炎症改变及纤维化程度。丹贝益肺方高、中、低剂量组、强的松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在各时间段均低于模型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略低于强的松组。结论:丹贝益肺方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抑制肺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研究》2019,(16)
目的:通过观察京尼平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探讨京尼平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 FCA)复制出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观察京尼平苷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检测血清鼠抗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京尼平苷(Geniposide, GP)可以延缓对侧肢体足肿胀发生的时间,抑制大鼠足肿胀的程度(P 0.05);用药后,给药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1)。结论:京尼平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中可以下调致炎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阻止AA大鼠免疫性炎症的发展,提示这可能是其治疗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进展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红花籽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IL-6及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血脂模型法进行本次研究.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西红花籽油1.7ml/kg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西红花籽油3.3ml/kg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西红花籽油10.0ml/kg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西红花籽油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IL-6及TNF-α含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枳椇子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学变化和血清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90天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枳椇子连续干预90天,观察肝组织学的病理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活动度、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枳椇子高、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炎症程度、血清TNF-α、IL-6、IL-8含量明显降低。结论:TNF-α、IL-6、IL-8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降低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可能是枳椇子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IL-6、TNF-α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清及颅内血肿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了解这些炎症因子与脑出血病灶及外周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后24h,72h,7d和14d取80例患者静脉血清及血肿液检测IL-6、TNF-α的含量(实验组),并与30例正常体检的患者(对照组)对比。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液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静脉血,而且还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本身静脉血。实验组患者静脉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静脉血清且病情越重几种炎症因子水平越高。脑出血不同时期静脉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在72小时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IL-6、TNF-α参与了脑出血的炎症反应,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及甘油果糖降颅压,适当控制血压,给予止血、营养神经、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 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颅内血肿及水肿体积、TNF-α、IL-6和MMP-9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和脑血肿体积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和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脑水肿,对脑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抑制TNF-α、IL-6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下调MMP-9的表达,保护基底膜和破坏血脑屏障,促进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症反应过程中某些炎症因子及胃黏膜变化,并重点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MNNG)造模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埋线组于造模成功后开始治疗,选取大鼠“足三里”“中脘”“脾俞”穴.空白组自由饮水及饮食的条件下正常喂养.模型组造模成功后相同条件下正常喂养,不治疗.结果 模型组血清CRP、Ⅱ-6、TNF-α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1,P<0.05).埋线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CRP、IL-6、TNF-α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结论 穴位埋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风泰颗粒对急性痛风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风泰颗粒组、戴芬组,除空白组外,其他三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药物干预7天,观察各组实验大鼠造模前后关节肤色、肤温、肿胀等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右内踝关节液中的IL-1、IL-6的含量和血清中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1、IL-6、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提示急性痛风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痛风泰颗粒组和戴芬组IL-1、IL-6、TNF-α的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泰颗粒组与戴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泰颗粒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1、IL-6、TNF-α的释放来治疗痛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TNF-α及IL-6含量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和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血清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 补肾中药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通过抑制炎症损伤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益脾养肝方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小剂量组、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给予DENA(0.5 m L/100 g)腹腔注射,1次/84 h,50 mg/(kg·周),连续给药至16周;在此过程中,益脾养肝方小、大剂量组分别给予0.5 g/m L和1.0 g/m L益脾养肝方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第16周灌胃24 h后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GGT)及IL-6、TNF-α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模型组ALT、AST、GGT、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益脾养肝方小剂量组和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ALT、AST、GGT、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均0.05)。肝组织HE染色显示,益脾养肝方小剂量组和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大鼠肝脏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益脾养肝方可抑制肝癌前病变大鼠病情进展,可能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