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微孔多聚糖止血微球(Microporous polysaccharide hemispheres,MPH)是一种新型止血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无毒副作用,能直接作用于手术创面,迅速止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反相微乳化技术以及交联改性技术制备了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MPH止血微球,并且通过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将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喷洒于新西兰兔软组织创面后组织吸收和创面修复的情况。方法:将新西兰兔麻醉后于一侧后腿肌肉丰富区域剃毛建模,形成一条长约4 cm、深约1 cm的软组织创面,将1~2 g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均匀喷洒于创面,记录止血时间。分别在24、48、72 h和7 d,剪开手术部位的皮肤,观察组织吸收和创面修复情况。结果:软组织创面止血时间为(13.67±1.78)s,止血显效率为91.67%,有效率为100%。24、48、72 h止血球由粉状逐渐变为糊状凝胶黏附于创面,止血球与肌肉的接触创面表面发红,有少量炎性细胞渗出,7 d时完全吸收,肌细胞未见明显变化,创面未见水肿、渗出及溃烂,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应用于软组织出血创面,止血效果好、吸收完全,是一种理想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一种基于多糖的可吸收止血材料,通过减少血液中的水分提升血细胞及凝血因子的浓度,从而降低凝血时间,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通过使用盐酸酸解马铃薯淀粉增加淀粉的比表面积,使其能更容易与α-淀粉酶结合,增加降解速率。使用交联剂将淀粉交联成微球,使其粒径均一,且能大大提升吸水率。通过对交联淀粉微球表面改性羧甲基,能进一步提高止血材料的吸水率。结果表明,该研究中的止血材料,吸水率可达800%以上,动物模型中平均止血时间为138.7 s,与市面上销售的进口产品相比,该研究的止血材料止血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孔多聚糖材料在体表创腔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置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患者80例,术中共制备皮下腔隙142个。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使用微孔多聚糖材料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收集临床术后前3 d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和拔管天数等数据,按照创腔单位面积引流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使用微孔多聚糖材料组在术后前3 d创腔单位面积引流量(0.275±0.126)mL/cm~2,术后创腔单位面积总引流量(0.458±0.207)mL/cm~2,而对照组分别为(0.472±0.222)mL/cm~2和(0.722±0.303)mL/cm~2,2组对照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置管时间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微孔多聚糖材料对临床体表创腔的止血作用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5.
由天津工业大学功能纤维研究所研制的超细纤维止血敷料是一种生物可吸收性止血敷料。该止血敷料所用超细纤维以明胶为主。添加医学上允许使用的几种原料,采用特殊纺丝工艺制成。纤维平均直径仅为1.5μm,表面光滑,制成的止血敷料柔软,具有一定的强度及伸长率。经医学检测证明,该止血敷料对人体组织无毒、无刺激,在腹腔内具有较快吸收性,在10d内全部吸收,不会和其他组织粘连。具有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的作用。在骨组织中2周内部分吸收,4周完全吸收,并能促进骨组织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菜青虫病毒 (PrGDFV)杀虫剂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通过对PrGDFV的急性经口LD50 、急性经皮LD50 、3 0d致病性观察、皮肤致敏、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以及眼刺激实验对其进行安全性毒理学检测。结果 PrGDFV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 大于 5 0 0 0mg/kg ,经皮LD50 大于 40 0 0mg/kg ,均属低毒级 ,对兔眼无刺激性 ,3 0d致病性观察 ,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 ,但无明显特异性和剂量—反应关系 ,无明显致病性依据 ,该病毒对大鼠不致病 ,对豚鼠致敏率为 0 ,属微致敏物。结论 PrGDFV不失为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致病性、无致敏性反应的安全纯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7.
韩霞 《现代养生》2014,(8):117-117
生物可降解材料因其无毒性、无刺激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有害降解产物的特性,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眼科的使用中,可作为粘弹剂、人工泪液、药物载体等。本文针对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于眼科中的效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梔翘生肌软膏对实验动物短期或长期接触有无异常反应,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指南对梔翘生肌软膏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皮肤刺激和过敏试验、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急﹑长毒性试验均显示梔翘生肌软膏无毒性作用;皮肤刺激和过敏试验亦未显示刺激和过敏反应;微核试验用药组与盐水﹙NS﹚对照组比较,微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梔翘生肌软膏对试验动物皮肤无刺激,不致敏,无吸收中毒,亦无潜在的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具有止血、止痛、抗感染,减少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的创伤止血海绵.方法 以胶原蛋白为载体,附加中药等制成止血海绵,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等.结果 创伤止血海绵质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吸收性明胶海绵和冻干制剂标准.动物实验:其经皮毒性属低毒;皮肤刺激强度评分<5分值;无致敏性;临床观察对溃疡创面治疗的有效率100%,4周愈合率为97.0%.结论 研制的创伤止血海绵安全、稳定,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奥美拉唑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埃索美拉唑组,单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组,使用奥美拉唑和奥曲肽治疗,埃索美拉唑联合奥曲肽组,使用埃索美拉唑和奥曲肽治疗,分别观察每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埃索美拉唑联合奥曲肽组治疗有效率为97.8%高于其他三组,P〈0.05;平均止血时间为(28.6±5.2) h,比其他三组平均止血时间短,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止血时间短,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沟通在无菌物品全程优质供应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以沟通的方式发挥消毒供应科与各临床科室的协同作用,达到无菌物品管理工作全程质量监控良好运行.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9月将灭菌专业知识编排、打印成彩页逐期下发科室,将无菌物品全程质量监控、管理工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等纳入日常沟通工作中.结果 经过沟通起到了与科室间无菌物品供应及需求的和谐,畅通了无菌物品的下送全程优质保供服务管理工作.结论 消毒供应科与各临床科室在无菌物品全程质量管理中的沟通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供应室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材的全程质控管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方法自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材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方面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及经验总结。结果3年中,我院供应室共供应临床科室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材3006.9万件,监测合格率为100%,未出现一起临床不良反应;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未出现因积压过期的物品;提高了成本核算,减少了发放中的误差率,年误差率由原来的0.003%降到了0.00066%。结论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材的全程质控管理,完善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质量,有效地保证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材的安全有效使用,为使用科室的成本核算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SUMMARYAn outbreak of meningococcal disease (MD) with sever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as investigated in midwestern Brazil in order to identify control measures. A MD case was defined as isolation of Neisseria meningitidis, or detection of polysaccharide antigen in a sterile site, or presence of clinical purpura fulminans, or an epidemiological link with a laboratory-confirmed case-patient, between June and August 2008. In 8 out of 16 MD cases studied, serogroup C ST103 complex was identified. Five (31%) cases had neurological findings and five (31%) died. The attack rate was 12 cases/100 000 town residents and 60 cases/100 000 employees in a large local food-processing plant. We conducted 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of eight primary laboratory-confirmed cases (1:4).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llness in single variable analysis were work at the processing plant [matched odds ratio (mOR) 2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3-207·7, P<0·01], and residing <1 year in Rio Verde (mOR 7, 95% CI 1·11-43·9, P<0·02). Mass vaccination (>10 000 plant employees) stopped propagation in the plant, but not in the larger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万级以上手术室延长手术台使用时间的可行性,提出新的符合手术室洁净分级的无菌手术台使用时间标准。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及物体表面涂抹法分别对医院万级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微生物检测及无菌手术台上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取样时间为0、5、6、7、8h,取样后立即送细菌培养并计算每个时点的污染率。结果在万级洁净的手术室铺好的无菌手术台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无菌状态,各时点的污染率分别为0、0、1.19%、1.19%、0.85%,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现今万级洁净手术室的条件下,动态空气细菌监测指标可以灵敏地显示,即使〉4h后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无菌状态。  相似文献   

15.
We studied the incidence of 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 (IPD) in the Czech Republic by analysing two sources of data. The incidence of pneumococcal meningitis based on routine notification data varied between 0.4 and 0.6/100 000 population between 1997 and 2006. The incidence of IPD based on laboratory surveillance varied between 2.3 and 4.3/100 000 population between 2000 and 2006. The annual IPD incidence remained stabl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Estimates of absolute IPD case-load in the entire country varied from 235 to 437 per year. The age-specific incidence was highest in the <1 year age group, reaching 4.3/100 000 for pneumococcal meningitis in routine notification and 15.7/100 000 for IPD in laboratory-based surveillance data,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1236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olates from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sterile body sit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most frequent serotypes causing IPD in all ages were 3, 4, 14, 8 and 19F, accounting for 41.5% of all isolates. The most frequent serotypes by age group were: <1 year (6B and 19F); 1-4 years (14, 6B and 23F); 40-64 years (3, 8 and 4), and > or = 65 years (3, 4, 9N and 14). The coverage of serotypes in all age groups by pneumococcal vaccines ranged from 41.5% for 7-valent conjugate vaccine to 67.9% for 13-valent conjugate vaccine. The coverage of serotypes causing IPD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infants/children and adults/elderly. PCV-7 coverage by age group was: <1 year (66.0%), 1-4 years (65.1%), 40-64 years (34.4%) and > or = 65 years (39.3%). Similar age differences between infants/children and adults/elderly were found in coverage by PCV-9, PCV-11 and PCV-13. The distribution of serotypes in the total population and individual age groups was stable during the period 2000-200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浙江省绍兴市2008 - 2018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肠道传染病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 - 2018年绍兴市报告的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 - 2018年绍兴市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8种8 635例,其中霍乱14例,甲肝653例,戊肝1 520例,肝炎未分型3 249例,痢疾2 549例,伤寒副伤寒650例。年平均发病率16.03/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35.33/10万、25.18/10万、25.45/10万、23.03/10万、15.34/10万、13.80/10万、10.47/10万、9.02/10万、8.01/10万、6.82/10万和5.79/10万。5 - 10月份是甲乙类传染病报告的高峰,构成比为57.32%。病例主要集中在0岁~和35~60岁年龄段,构成比分别为5.00%和51.46%。结论 绍兴市2008 - 2018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呈相对低水平,后期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秦山核电厂周围居民1988~2000年呼吸系统病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秦山核电厂周围20公里范围内居民健康状况数据库。方法:“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结合回顾性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结果:1988~2000年居民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居全死因首位,年均死亡率为218.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4.72/10万);死因依次为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标化死亡率为124.34/10万;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21.33/10万;肺炎标化死亡率为8.98/10万;尘肺标化死亡率为0.07/10万。肺恶性肿瘤占全恶性肿瘤死亡的20.99%。肺炎、肺恶性肿瘤、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在40岁以后出现明显的峰值。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和肺炎的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肺恶性肿瘤则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呼吸系统疾病已是居民的主要死因,秦山核电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少量放射性物质没有对周围环境造成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描述 2004~2005 年广西肺癌的死亡率及流行特征, 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2005 年广西肺癌的流行趋势。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 9 个县作为样本点, 调查当地居民 2004~2005 年的死亡原因, 分析肺癌死亡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4~2005 年广西肺癌的粗死亡率为 24.54/10 万 (其中男性肺癌死亡率为 33.66/10 万, 女性为14.48 / 10 万)。 1964 年中国人口标化率为 13.58 / 10 万。死亡率男女性别比为 2.33︰1。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0.79%, 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 2 位。肺癌年龄别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 大于 40 岁年龄组上升更为显著.2005 年与 20 世纪 70 年代相比, 肺癌标化率上升幅度达 614.74%。结论 20 世纪 70 年代~2005 年这 30 年间, 广西居民肺癌的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 广西肺癌的防治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三都县传染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三都县1998--2007年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7年全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8584例,死亡87例,丙类传染病6种697例,死亡15例,共计发病9281例,死亡102例,年均发病率为299.93/10万,年均死亡率为3.29/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为92.62/10万~166.85/10万,年均发病率为123.51/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由1998年的48.37/10万上升到2007年的98.22/10万,年均发病率为105.6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为14.66/10万~78.64/10万,年均发病率为38.29/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3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由1998年的14.4/10万上升到2007年的40.69/10万,年均发病率为32.47/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4位。结论10年间,三都县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有小幅度下降,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0.
王斌  刘英惠  郭岩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759-1762
目的:利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库,比较1996~2006年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孕产妇死亡率及公平性变化情况。方法:分别计算1996~1998年、1999~2001年、2002~2004年和2005~2006年城市和农村地区、东中西部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并计算率差、率比、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集中指数和绘制集中曲线图,比较4个时间段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孕产妇死亡公平性变化。结果:孕产妇总死亡率由1996~1998年的91.8/10万下降到2005~2006年的28.1/10万。农村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市,西部地区高于中部,中部高于东部。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孕产妇率差为13.1/10万~44.6/10万,率比为1.2~2.7,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10.7%~51.3%;西部与东部的率差为54.5/10万~150.1/10万,率比为4.2~4.8;中部与东部的率差为24.4/10万~48.9/10万,率比2.1~3.0;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51.4%~61.1%。无论是城乡比较还是东中西部比较,4个时间段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且变化不大;集中曲线均位于平等线之上。结论:1996~2006年,城市和农村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孕产妇死亡存在不公平,且未见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