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惊风为儿科常见病证。惊是惊厥,风是抽风。凡病而出现惊厥抽搐者统称为惊风。临床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二类。其中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为多见。慢惊风多由急惊风经久不愈,病邪留连,真阴耗损,虚风内动而致。本文重点讨论急惊风。该病多罹患于1~4岁的婴幼儿,以发病急、变化快、死亡速为其特点。古人有:“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吉凶反掌,变生瞬息”之说。  相似文献   

2.
林季文 《新中医》1993,25(10):50-52
惊风一证,是以抽风为主要证候的总称。常见于3岁以内的小儿,起病突然,来势凶猛,变化迅速,为儿科急重症之一。正如《幼科释迷》所云:“小儿之病,最重惟惊。”北宋钱氏始以“心主惊风属肝”立论。创立惊风病名,并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二种类型,他认为急惊风是由于热甚生风,慢惊风是由于脾  相似文献   

3.
中医儿科学一、简述急、慢惊风的鉴别诊断及其治疗原则。 [解] 惊风,为儿科四大证之一。以频繁的抽搐和意识不清为临床主要表现。该病依据发病之缓急、证候之虚实而分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其中,急惊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古代,中医发展过程中曾经以"痧"、"痘"、"惊"、"疳"并称"儿科四大证"。古人在书中称,"小方脉科,惟急慢惊风与夫痘等病最为酷疾,次则五疳吐泻";"幼儿之病,自痘疹而外,若惊疳吐泻等证,关系安危最重"。在这"四大证"中,"痧"多指麻疹等以出疹为特征的疾病;"痘"则多指天花、水痘一类疾病;"惊"临床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别,急惊风  相似文献   

5.
"惊风"一词,历经千年而沿用至今。宋代《太平圣惠方》开始将惊风与痫证区别开,并载有急惊风、慢惊风之病名,后世均遵此说,沿用惊风之名。本文从历史沿革、各医家对"惊风"病名之辨以及病名分类3个方面论述惊风之病名,望对各位医家研究惊风一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急惊风为儿科临床常见的急重病证,历来被列为儿科要证之一。《幼科释谜·惊风》说:“小儿之病,最重惟惊。”本病来势急,病情重,如不积极救治,可能危及生命,或形成瘫痪、痴呆、失语、癫痫等后遗症。江育仁教授认为:急惊风在临床上多以高热、昏迷、抽风为主症。病机可归纳为热、痰、风三者的演变与转化,所谓热极生  相似文献   

7.
曾世荣,元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重视优生优育,并详论初生诸疾,对中医新生儿学较早集中论述,还对惊风进行了细化,将急惊风归纳为"痰""热""惊""风"四证及"抽""搦""颤""掣""反"引"窜""视"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治法,立琥珀报龙丸、镇惊丸等治疗惊风.另外,应用四言七句歌诀推广医学知识,强调对患儿无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可见其学术思想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紧急证侯,来势凶猛,变化迅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凡见症有频繁抽搐和意识不清的,都统称为惊风。该证在古代儿科中属四大要证(痧、痘、惊、疳)之一,虽排列第三,但在内容上却为四大要证中最复杂者,所以很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上加以研讨。古代医家对惊风的认识一、惊风名称的来源:一般都认为首创于北宋钱乙。实际上,早在宋初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公元992年)中就有急、慢惊风的记载:“夫小儿急惊风者,由气血不和,夙有实热,为风邪所乘,干于心络之所致  相似文献   

9.
小儿惊风,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称为"婴儿病间(痫)"、"婴儿瘛",在《内经》中称作"痫惊",《神农本草经》中称为"小儿惊痫"、"小儿痫",《颅囟经》中称为"小儿风痫"。《诸病源候论》根据病因不同将小儿痫分为三类,分别称作"惊痫"、"风痫"与"食痫",并从阴阳的角度将痫病分为"阴痫"、"阳痫"两类。《千金要方》中的"痫"多指惊风,如"五脏痫",也指癫痫,如"六畜痫"。《黄帝明堂灸经》首次提出"小儿急惊风"、"小儿缓惊风"的病名。至《太平圣惠方》明确提出"惊风"的病名,并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惊风"的病名逐渐取代"痫"成为主要称谓。  相似文献   

10.
小儿惊风是儿科临床四大病症之一,又称惊厥瘈症,惊癇,抽风等。一至三岁儿童多易发病,其原因乃儿童稚幼之体,气血未实,生理机能发育未全,易因受外感风邪,惊怖或饮食积聚等因素引起此病。惊风其证名首见于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将该症分为急惊风、慢惊风。历代医家著述甚多,病因不外乎风,热、痰、惊。临床以惊风八候进行辨  相似文献   

11.
小儿惊风,属中医儿科急症范畴。祖国医学归纳在麻、痘、惊、疳四大要症之列。古人按惊风抽搐的形态和病因病机别类为二十四惊,临床常以急惊风,慢惊风两大类进行辫证施治。摇头摆尾,即以“摇龙头”、“摆凤尾”为主的镇惊手法,是民间传授的一种名为“摇头摆尾抽筋法”,对于小儿急惊风有醒神镇惊,急救垂危,立止抽搐的显著疗效,对于慢惊风亦有缓解症状的作用。故有“急摇龙头救儿命,速摆凤尾起回生”的经验之  相似文献   

12.
急惊风为儿科四大重症之一。万全是我国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祖传三世的著名医家。他师承家学,兼通数科,素以儿科驰名。万全善于用针灸治疗小儿急惊风是其临床一大特色,但鲜有人报道。万全把急惊风分为三因、四类。急惊风发作时针灸往往作为急救手段,多针、灸并用。在整个急惊风治疗过程中都倡导辨经论治和护理干预。同时,万全治疗急惊风也特别强调"治有次第",包括预防、治急之法、审因论治、善后调治,这是一个全面的急惊风治疗体系,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思想。  相似文献   

13.
苏静 《陕西中医》1990,11(4):183-185
<正> 惊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证侯,为儿科四大症(痘疹惊疳)之一。临床发病率高,且病情吉凶反掌,变化瞬息,常常威胁小儿的生命。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历代医著记载甚多。本文就十年来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情况作一综述,以进一步探求治疗本病的新途径。病因的认识急惊风:不正常的气候变化以及外邪感染是导致小儿急惊风的重要原因。而内脏气  相似文献   

14.
小儿惊风为儿科四大症(痘、疹、惊、疳)之一。本症多由外感风寒,内挟宿食,生痰化热,热急生风所致,或因致惊未尽,正气已虚,为半虚半实,或因正气耗竭,脾肾阳微或近于“纯阴无阳”等症。笔者自1975~1985年,采用针灸辨证治疗小儿惊风84例,其中急惊风31例,慢惊风29例,慢脾风24例,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惊风又称“惊厥”,俗称“抽风”,为儿科危重急症之一。我们应用清热化痰消食法为主治疗小儿急惊风病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7岁,以2—4岁最为多  相似文献   

16.
程康圃是清代岭南著名的儿科医生,著有《儿科秘要》,提出的儿科八证“一风热,二急惊风,三慢惊风,四慢脾风,五脾虚,六疳积,七燥火,八咳嗽”和治法“平肝补脾泻心”六字学说,继承、充实和丰富了前人的理论,体现了程氏的学术思想,给后学者带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小儿急惊风     
急惊风为儿科临床习见的一种疾患,一般来讲一至四岁的小儿患此病者最多,七岁以上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患病数越高,因为儿童血气未充,神气未实,生理机能发育未全,每易因受外界的风邪、惊怖等刺激,以及因本身的饮食积聚所影响而发生急惊风的症状。其症之发生变化很快,古人有云:“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吉凶反掌,变生瞬息。”为一种可惧之症状。我们在临症之时,必须详察病变,溯本求源,审慎施治。本文仅就急惊风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等问题简略叙述于后,以供同道临症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惊风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症候,又称"惊厥"。北宋儿科医家钱乙对惊风分类,并确定惊风的治疗原则,本文就惊风的由来、病因病机、钱乙对惊风辨证、治则治法、所用相关方剂及病案分析介绍如下,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1惊风的由来宋之前中医文献中无惊风病名,统称为"阴、阳痫"等。在较早的儿科著作《颅囟经》中有"惊痫"的记载,可认为惊风邹形。至《皇帝明堂灸经》中首次提出"惊风"的病名~([1])。至宋·王怀隐将惊  相似文献   

19.
惊风是小儿常见的严重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数分钟 ,同时有意识丧失 ,严重者可反复或持续发作 ,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类。急惊风多由外感时邪 ,食积痰热 ,或大惊卒恐引起 ,慢惊风多出现在大病或大吐泻之后 ,土虚木乘 ,脾肾两虚或阴虚风动 ,兹举验案四则如下。1 风寒束表之急惊风 柳某 ,男 ,2岁。1 994年 6月 2 5日诊。晨起发热 ,体温 39.8℃ ,送某医院以青霉素、病毒唑静滴 ,至下午 3:0 0时许 ,突发四肢抽搐 ,神识不清。询其昨夜因热贪凉 ,电风扇未关停 ,小儿袒睡一夜 ,早起即身热。现壮…  相似文献   

20.
惊风俗称"抽风",是儿科疾病中常见的一个证候,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甚至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暂停、神志不清,发作时间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以1~5岁婴幼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7岁以上则逐渐减少,若起病急骤实象毕具者为急惊风 [1].现将该类患儿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