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严重感染可以感染性休克起病或进行性加重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在起病开始即可表现为心血管功能不全,需要液体复苏或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如感染进程不能终止,则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死亡。由于新生儿出生时经历从胎儿到新生儿的循环过渡,且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新生儿发生感染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出生24h内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与死因,并推测其与胎儿肺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114例出生24h内即发生肺出血的新生儿,根据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4例患儿的肺部病理检查结果,点状肺出血6例,局灶性肺出血印例,弥漫性肺出血48例.28例于生后0~6h,71例于生后7~12h,15例于生后13~24h内发病.肺出血病因中缺氧因素110例,包括吸入性肺炎6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青紫型复杂心脏畸形7例、肺膨胀不全7例、新生儿窒息7例、其他原因缺氧3例;感染因素4例,病因均为宫内感染所致败血症.肺出血患儿死亡因素中缺氧因素113例,包括肺出血74例、吸人性肺炎1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青紫型复杂心脏畸形7例、肺膨胀不全2例、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窒息1例;感染因素I例,为宫内感染所致败血症.82例有宫内窘迫史,在直接死于肺出血的74例中,3例有宫内窘迫史,且出生数分钟即死亡.结论 出生24 h内新生儿肺出血病因及死因均以缺氧因素为主,大多有宫内窘迫.其中3例弥漫性肺出血患儿于出生数分钟即死亡,从而推测出生24h内新生儿肺出血,有相当部分可能为胎儿肺出血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细菌感染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G  Wu BX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9):674-678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及呼吸机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广泛应用,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尽管如此,早发和迟发的细菌感染(以下简称感染)仍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严格的感染控制策略和宽松使用抗生素的政策并不能完全消除细菌感染的威胁。特别是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防御机制不成熟和/或有缺陷,更易发生严重感染或机会致病菌感染。[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间收治入新生儿科救治的ELBWL 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儿治愈7例、好转1例、死亡4例、放弃13例.近3年存活率80%,较前4年存活率57.1%有一定程度的上升.ELBWL最常见的合并症仍然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50%)、脑室内出血(50%)、新生儿感染(75%).死亡病例组中,发生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肺出血、新生儿休克、新生儿窒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均较存活组发生高.结论 ELBWI转归可能与发生并发症及严重程度相关,RDS、颅内出血及感染仍为当前关注的问题,整体医疗水平提高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是危重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措施包括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治、预防真菌感染、皮肤护理、早期肠道喂养以及应用益生菌等.有效地防治医院内感染可降低危重新生儿病死率和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新生几尤其是早产儿,免疫功能不成熟,败血症的发病率很高,目前败血症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远期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新生儿败血症感染途径较多,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但进展迅速,数小时内即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阳性率低,需要时间较长,目前,败血症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包括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菌DNA检测等.该文比较和分析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指标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监护室内的医院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不包括在院外受到感染而在住院后发病的病人,但包括院内获得感染而在出院后或转入其他医院后发病的病人.新生儿监护室(M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25%.Ford-Jones 等报告的一组病人中NICU 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4.0%,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TORCH感染的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TORCH 感染包括一组围产期慢性非细菌性感染.T 是指弓形虫(toxoplasma),R 代表风疹病毒(rubella),C 指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H 代表单纯疱疹病毒(herpesvirus),而O 代表其它,系指梅毒螺旋体等.孕妇感染这些病原体后,绝大多数没有明显的病症,但能使胎儿、新生儿感染后导致流产、死胎或呈现病症,引起缺陷或死亡.国外报道由TORCH感染导致胎儿、新生儿异常约占活产儿的1~2%.  相似文献   

9.
产科因素对新生儿肺炎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也是病死率高的新生儿疾病。按病因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肺炎(包括出生前感染和出生后感染)两大类,两类肺炎可独立存在.也可先后发生或同时并存。本文对全年出生的活产婴1778例中新生儿期肺炎的发生和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异常产科原因对新生儿肺炎发病的影响,以期对新生儿期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临床资料分析1778例中新生儿肺炎93例占全年新生儿疾病的第二位,发病率为5.23%,全年新生儿死亡11例,其中因肺炎及其合并症死亡7例,是全年新生儿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将1778例新生儿按分…  相似文献   

10.
正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 onset sepsis,EOS)一般是指出生72小时内发生的败血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出生后1周内发生的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也纳入早发型感染的范畴~([1])。新生儿EOS的总体发病率约为1/1000活产儿~([2]),目前仍是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3-4]。EOS发病风险主要与围生期的母婴因素相关。由于新生儿EOS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发生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影响新生儿救治,严重时危及患儿的生命,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管理者和广大医务人员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由于新生儿是一个特殊人群,抵抗力低,易发生医院感染,且易形成暴发.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医院感染的暴发事件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暴发占了整个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60%[1],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数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2],导致患儿死亡,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精神损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社会上引起恶劣影响,对医疗机构也造成致命的打击.为什么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经常发生?这些惨痛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2.
480例住院新生儿的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以及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为研究及制定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针对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480例死亡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不同性别、不同日龄新生儿的病死率,并进行死亡新生儿围产期异常因素、死亡原因及死亡等级总结。结果 41 910例住院新生儿中死亡480例,病死率为1.1%,其中早产儿病死率1.7%、足月儿病死率0.7%;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从2008年的1.4%降至2014年的1.1%,以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和出生体重1 000 g新生儿的病死率下降最为明显。早产儿和足月儿中出生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过期产儿的病死率又有升高。出生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新生儿病死率以男性较高(1.31%vs 0.92%,P0.05)。死亡新生儿中有明确围产期异常因素的占61.3%,包括羊水异常(29.4%),胎膜早破(16.9%),胎盘异常(16.9%),胎儿宫内窘迫(14.0%),脐带异常(12.3%)等。480例死亡新生儿中生后24 h内死亡者57例,占11.9%;2~7 d死亡者181例,占37.7%;8~28 d死亡者242例,占50.4%。前3位死亡原因为:感染、出生缺陷、呼吸窘迫综合征。2008~2011年以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2012~2014年以感染为最主要的原因。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500 g新生儿及生后24 h内死亡新生儿的最主要原因;感染是出生胎龄32~42周、出生体重1 500~4 000 g及生后8~28 d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是过期产儿主要死亡原因。480例中不可避免死亡(一级)的占54.4%;创造条件可能避免死亡(二级)占23.3%;因担心预后或因经济等原因不配合治疗死亡(三级)的占22.3%。结论新生儿救治水平逐步提高,病死率有下降趋势,尤其是胎龄较小及出生体重较低新生儿的病死率下降更明显。加强围产期管理,预防新生儿感染等疾病,增强患儿家长救治信心,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细菌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新生儿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发生感染后易.扩散,从局部感染可迅速发展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十分重要,但由于新生儿感染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快速实验室检测手段,临床医生常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近年来,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细菌感染时,血浆中PCT浓度从<0.01 ng/ml(低于现行降钙素原检测水平)上升到可检测水平,范围1~1 000 ng/ml.这种增长往往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新生儿腰椎穿刺(LP)检查对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极其重要,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由于新生儿CNS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单纯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很难明确诊断。新生儿CNS感染延误诊断治疗,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如死亡或神经系统伤残。考虑到新生儿CNS感染延迟诊断及治疗所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临床医生对L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中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 2 3例新生儿死亡纠纷的临床和尸检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死亡多见男婴 (占 6 9.6 % ) ,发生在 2 4h内 (占 4 3.5 % )。分娩过程 ,多伴脐绕颈、脐带脱垂和宫内窒息等异常情况 (占 6 0 .9% ) ,1minApgar评分 10分 (占 6 0 .9% )。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死因不明、诊断不清和救治不力、产前检查或助产处理不当等。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不张、肺出血、透明膜形成引起的呼吸衰竭 (占 5 2 .2 % )。 91.3%为非医疗过失性纠纷。结论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医疗常规和操作规范进行 ,对新生儿窒息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按复苏方案及时抢救 ,预防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12月开始,中国持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流行,目前已知其与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人群广泛传播,重症病例容易导致死亡[1,2]。病毒感染与宿主的免疫力负相关,与其他年龄组不同,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除了更容易发生社区和/或院内获得性感染外,可能存在确诊和疑似SARS-CoV-2感染妊娠分娩的垂直传播途径。目前虽然未见新生儿获得性SARS-CoV-2感染母胎垂直传播的报道,但已有妊娠晚期孕妇确诊病例,人群对SARS-CoV-2普遍易感,新生儿难以获得母亲抗体的保护,鉴于新生儿人群的特殊性,可以借鉴新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诊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病房发生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暴发流行在近年来屡见报端,由于患儿病情危重可引起死亡,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精神损伤,社会影响恶劣.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与细菌性感染难以鉴别,容易被忽略,必需引起新生儿科医师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早期新生儿细菌感染,与母产前、产时高危因素有密切关系,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94年共出生活产新生儿3003名,发生早期新生儿感染126例,感染发生率为4.2%,死亡9例,病死率为7.1%,占全年死亡总数的28.1%(9/32),对如何早期发现病情,早期治疗控制感染,作好母婴同室召儿的监护是我院产儿科医护人员面临的新问题,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1.胎膜早破:全年共发生服膜早破456例,发生早期感染gi例,发生率为19.9%,占总感染的72·2%(91/126),胎膜早破时间与感染关系密切,破膜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指导感染的防控工作.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新生儿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感染部位、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结局,以及其与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研究期间收治的7986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309例(3.9%),326例次,死亡6例(1.9%).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42.3%),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最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27.6%)和大肠埃希菌(14.7%),均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最为敏感,医院感染与胎龄、出生体重密切相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早产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管理和防范,降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死亡原因的构成及其与日龄、胎龄、年份的关系.方法 分析整理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间107例住院期间死亡新生儿尸检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 40.2%死亡患儿于生后24 h内死亡,72.9%死亡患儿于生后7 d内死亡.7 d内最主要死因为窒息性因素(48.6%),7 d后最主要死因为先天发育畸形(34.5%)和出血性疾病(34.5%).早产儿最常见死因为肺透明膜病(29.7%),足月儿最常见死因为先天性心脏病(23.3%).前后5年比较,窒息性因素仍是我国目前新生儿最主要死因,感染导致患儿死亡有增加趋势,畸形患儿亦有所增加,产科因素及出血性疾病所致死亡有下降趋势.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积极防治早产,加强产科、儿科间协作,提高NICU的诊疗水平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