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 家庭医生团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工作内容条理不清、分工不合理和“高能低用”等问题,制约了家庭医生团队的整体发展。目的 基于标化工作量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开展现状进行分析,了解阻碍家庭医生团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医生团队工作模式改进提供指导。方法 于2021年7—11月,以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为研究对象,收集该机构家庭医生团队于2019年8—9月和2021年8—9月所开展的服务项目、各项目标化工作量相关参数、各项目发生数量。一是根据服务项目的性质,将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计算其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的标化工作总量和总时间;二是根据医防融合的思路,将家庭医生团队工作拆分为社区动员、社区筛查、社区诊断、社区干预、社区随访5个环节,计算各工作环节的标化工作总量和总时间;三是运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家庭医生社区动员、社区筛查、社区随访环节的所有服务项目的价值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21年8月和9月家庭医生团队公共卫生服务的标化工作总量分别为16 961和18 089,2019年的同期数据分别为...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以来,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在长宁区试行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本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对现阶段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工作目标和组织框架,规范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并对工作效果进行了绩效评估.结果 显示,在现阶段开展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制服务,符合社区卫生改革的需要,符合上海医改要求,社区居民乐意接受;但还应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设立家庭医生特殊岗位津贴,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家庭医生的培养,争取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市新一轮社区综合改革背景下,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竞聘重组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形式,明确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内容,开展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建立家庭医生团队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等举措,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从运行效果来看,模式构建后,常住人口及慢性病患者人群签约率、社区就诊率上升,基本医疗质量指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指标明显改善,社会评价指标、全科医生人力资源指标有所改善,科研能力有所提升。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构建,对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与费用“守门人”作用,建立有序就医格局,促进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讨其对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05-01至2017-06-30温州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梧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社区居民56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社区家庭医生组(单纯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两组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两组居民性别、年龄、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医保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居民的签约意愿高于社区家庭医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就医可接受距离、就医行程时间短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担心误诊漏诊、延误病情、用药不规范、转诊不方便发生率高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两组居民担心服务态度不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认可度,提高其签约意愿,可有效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居民分层就医、优化医疗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可行路径。相关研究表明医联体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认可度,但这一模式能否增强签约居民的患者体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目的 探讨医联体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患者体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10月郑州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签约居民为调查对象,其中林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单纯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模式(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医联体全科团队组),两社区各随机抽取签约居民500人。采用Picker患者体验量表(PPE-15)对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患者体验各维度得分及总体评价。分析与总体评价强相关的具体患者体验指标,提取两组患者体验指标差值公因子。结果 两组签约居民的年龄、性别、参保类型、健康自评状况、有无慢性病均无差异(P>0.05),文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居民就诊体验总体评价得分高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在家人或朋友参与、医疗服务的连续性2个维度的得分高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P<0.001),而在信息传递与患者教育这一维度的得分低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组(P<0.05);两组签约居民在情感支持、尊重患者的偏好、生理舒适3个维度的得分无差异(P>0.05)。4个维度(信息传递与患者教育、情感支持、家人或朋友参与、医疗服务的连续性)的患者体验与签约居民就诊体验总体评价强相关。15个患者体验指标差值可归为交流沟通、情感支持、服务连续、信息传递、尊重患者权利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669%。结论 医联体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加强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促进患者家人与朋友共同参与,增强签约居民的患者体验,但在信息传递与患者教育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对慢性病的管理作用。方法建立一个有序的就诊模式,团队成员明确自己主要的职责,为患者提供健康的疾病管理。结果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对慢性病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慢性病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对于饮食习惯、心理健康、对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等方面都比干预前要好。结论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对慢性病的管理发挥了积极的健康管理作用,为就近的这区居民提供了便利,值得去大力发展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家庭医生的绩效考核方法,以充分调动社区全科服务团队成员及家庭医生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通过进一步理解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基本概念,完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体系,明确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内容,梳理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流程,评价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效果,探索现阶段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家庭医生的绩效考核方法。结果自2006年以来,我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考核方案,包括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及考核流程。2009年,我中心全面开展了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健康责任制试点工作,对开展的家庭医生制工作进行工作评估、管理评估和效果评估,其绩效考核方法可行、有效。结论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方法符合社区卫生改革的需要,符合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成本核算的需要,符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标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已经成为改革的重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各大社区卫生中心的应用和推广,为社区居民在看病难等问题上提供了便捷性,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全科医生团队(家庭医生工作室)签约服务模式在积极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取得显著成效.这种模式引起了国内很多研究学者...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改革和实施,更加充分地体现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延伸和深化健康管理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程度。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家庭医生式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我院所在区域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促进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实行的办法。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之间,我院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方式,对所在区域内的13个社区健康服务团队家庭医生服务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目前我院所在区域内的家庭医生服务发展迅速,家庭医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对家庭医生的考核制度也逐步完善,夯实了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基础。但是由于家庭医生的人力资源有限、服务水平差异明显,居民不能完全信任他们,而且传统的医疗观念也影响了了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实行。结论: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植,医院也应该加强对家庭医生的培训,储备相应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刘德奇  史庭璋  伍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06-1808
目的测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居民满意度,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的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试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62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32.26%,其中医患沟通满意度为66.13%,医学技术服务满意度为61.29%,服务组织满意度为33.87%。结论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家庭医生责任制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可及的医疗服务,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但是如何提升家庭医生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业务水平,如何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使之能更合理、更充分的应用是家庭医生责任制探索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诉求调查.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首先随机问卷调查,广泛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资料整理等方式进行分析,其次是针对重点人群和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访问等,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综合整理其产生的原因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的社区居民大多数(合计占53.9%)了解家庭医生的计划,但对于其实质含义却了解不深,对于“是否会去社康就医”的问题,大约1/4的居民会“首先想到去社康中心”,“不知道附近社康中心在哪里”的人只占2.1%,充分说明该区的社康中心已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大多数居民希望家庭医生帮助预约或介绍综合医院里的好医生,并且48.5%的居民希望医生亲自上门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有部分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识有偏差,对家庭医生的业务水平持怀疑态度,距离社区医疗机构首诊制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结论 本研究的成果有助于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诉求内容及其相关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家庭医生责任制”在深圳市宝安区的全面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北京市郊区(京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保障与规范,对中国乡村的特点和乡村医生的作用关注不足,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和相互作用认识也不够清晰,体现出以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团队为核心、采用“村落承包式”签约方式和通过定时的简单体检和健康讲座来进行健康管理等特点,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效果欠佳。应推进北京市基本医疗卫生立法进程,为京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将达到一定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合理界定乡村医生和社区医务人员在签约服务中的职能,建立京郊紧密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家庭医生制度作为较新型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内容和服务范围在社区医生的基础上明显增加,使得近年来家庭医生团队的离职现象严重。国内外研究证明,职业认同的提升有利于家庭医生团队加强队伍建设、缓解职业倦怠、减少离职意愿。目的 调查徐州市家庭医生团队职业认同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的职业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年5-10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徐州市选取已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家,以其所有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共700例。采用自编职业认同调查问卷调查纳入成员的职业认同情况,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 徐州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认同总得分为(71.57±9.01)分,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认知4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53±0.67)、(4.45±0.64)、(4.27±0.59)、(3.82±0.7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月收入、婚姻状况、工作喜爱程度、家庭工作关系、职业规划、工作压力是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认同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徐州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认同处于良好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职业自我认知方面。建议政府完善配套政策、高校加强全科医学生的思想教育、社会给予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社会支持等以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京郊家庭医生式服务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 方法 本研究于2016年9-10月进行,在北京市抽取密云、怀柔两个远郊区县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在岗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5%。社区医务人员所在机构已建立家医服务团队的有160人(占86.5%)、已建立家医服务工作制度及职责的有167人(占90.3%)、医务人员认为目前机构开展的家医服务的内容全面的有55人(占29.7%);认为目前社区医务人员数量能满足辖区居民的家医服务需求的有26人(占14.0%),认为技术水平能满足居民需求的有55人(占29.7%);所在机构对于开展家医服务有激励措施的有52人(占28.1%)。机构所采取的激励方式主要为口头激励,认为这些激励方式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有25人(占48.1%);不愿意成为家医服务团队一员的有58人(占31.4%),主要原因为工作开展难度大、现有工作量大,社区医务人员认为适合远郊区县居民的服务方式主要是预约服务、电话咨询、坐诊。 结论 目前北京市远郊区县家医服务运行中仍存在较多阻碍,为更好地实现家医服务的全覆盖,特此提出以下对策:制定符合地域特色的家医服务内容及模式;完善多层兼顾的家庭医生人才培养机制;探索行之有效的家医服务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制度不断健全,但家庭医生团队在发展中仍存在服务能力和服务积极性有待提高、支撑工具不足等问题,尤其在分级诊疗实施中较为被动,未能充分发挥网底与核心作用。本文基于上述问题,根据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情况,总结了上海闵行、深圳罗湖、河南息县三地家庭医生团队的建设经验,进而提出如下建议:以居民为中心进行健康风险分层和个性化服务方案制定;扩充家庭医生队伍,调整家庭医生团队结构;提高家庭医生待遇,缩小与上级医院差距;医保打包付费,以加强上级医院对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重视程度;制定双向转诊的临床路径;加快有利于家庭医生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家庭医生工作室是推进家庭医生服务的重要形式与载体,可以有效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更好地促进分级诊疗,同时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6年开始积极探索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紧扣签约服务的“签、约、服”三环节构建医防融合式家庭医生工作室,建立了“三定”(定岗、定任务、定分配)、“三优”(优化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渠道)、“两衔接”(全科医生与市级专家、社区卫生与市级医院资源整合衔接)的有效签约服务模式。本文介绍了医防融合式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团队建设、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并对其构建策略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家庭医生制服务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对医疗机构服务的影响,探讨产生影响的原因,期望为全面推进家庭医生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建立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对实行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前后,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效率以及社区居民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对比,评价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对中心工作的影响。 结果 与实行家庭医生团队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前相比,中心诊疗人次增长了11.17%(P<0.01),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总量增长了155.43%(P<0.01),慢病管理标化工作总量增长50.08%,妇幼保健标化工作总量增长17.03%,校园责任医生标化工作总量增长81.52%。实施绩效薪酬制后,社区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至8.08%,高血压有效控制率上升至92.43%,糖尿患者有效控制率上升至84.32%,居民满意度提高至98.57%。 结论 实施绩效薪酬制后,社区卫生服务数量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得到较好的保证;职工的积极性、工作热情提高,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人才结构得以优化;居民满意度、对社区卫生机构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也明显改善。责任目标绩效薪酬制提高了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的工作效率,保障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是多病共存防治的主战场,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是获得更好的健康结果的重要保障。然而,鲜有文献研究多病共存患者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目的 探讨深圳市社区多病共存患者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6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多病共存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背景下,分别于第6、12个月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初级卫生保健评估工具(PCAT)进行评估,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基线调查时社区健康服务评价总分平均为(84.57±19.72)分,第1次随访时总分平均为(93.74±15.34)分,第2次随访时总分平均为(98.39±15.15)分,各次调查多病共存患者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类型、有无签约家庭医生、近3年有无住院、自我健康状况评价和治疗负担是社区健康服务评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深圳市社区多病共存患者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呈逐渐升高趋势,签约家庭医生的患者有更高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多病共存患者的健康管理应以签约家庭医生为抓手进行全面、连续、整体、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