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面火器伤伴发颅脑伤临界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瑞典模型方法,选用平均射速1294.5m/s和864.4m/s,重1.03g的钢珠分别致伤两组18只狗颌面部,造成颌面部重型火器伤,伤后不同时间观察颌面伤情及颅脑损伤变化,探讨颌面部火器伤伴发颅脑损伤的临界条件。本实验模型方式致伤时,其临界致伤射速是864m/s,临界致伤能量是249J,提示颌面部重型火器伤救治中要注意颅脑的合并损伤。  相似文献   

2.
犬颌面部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瑞典创伤模型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用重1.03g,射速800~850m/s和1350~1400m/s的钢珠致伤犬和离体犬头。造成重型颌面伤,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变化,通过致伤射速和致伤点距颅脑的距离与脑内压力变化的关系研究颤面部高速投射伤伴发颅脑损伤的机理。实验结果证实,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瞬时空腔效应、冲击波效应造成的脑内压力变化是伴发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文中还对相关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犬颌面致伤瞬间内压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瑞典创伤模型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用重1.03g,射速800-850m/s和1350-1400m/s的钢珠致伤犬和离体犬头,造成重型颌面伤,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变化,通过致伤射速和致伤点距颅脑的距离与脑内压力变化的关系研究颌面部高速投射伤伴发颅脑损伤的机理。实验结果证实,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瞬时空腔效应用、冲击波效应造成的脑内压力变化是伴发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文中还对相关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①探讨颌面部枪击伤和爆炸伤动物模型的建立;②研究颌面部枪击伤和爆炸伤后的早期救治策略。方法 8只犬(6只中华田园犬和2只比格犬,6月龄,雄性)随机分为两组,枪击伤(A)组和爆炸伤(B)组,致伤前先制作胸腹部和颅脑防护装置,做头颅CT扫描和三维重建。A组:根据有无粉碎性骨折致咬合关系错乱行清创缝合或清创缝合+骨折外固定治疗;B组:爆炸伤致颌面部软组织多发穿通伤并大量异物残留,行清创缝合治疗。枪击伤致伤源为5.8 mm和7.62 mm高精度狙击步枪,致伤距离50 m;爆炸伤致伤源为制式200 g TNT药块,距离分别为3 m和1 m。按照分组情况伤后立即行气管插管和相应的处理,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12 h再次行头颅CT扫描和三维重建。结果该模型可稳定地模拟犬颌面部枪击伤和爆炸伤。当枪击伤距离为50 m时,随着致伤源高精度狙击步枪口径的增大(5.8 mm到7.62 mm),颌面部创伤也由咬合关系正常的下颌骨下缘粉碎性骨折变为上下颌骨的粉碎性骨折并伴有咬合关系错乱和严重的软组织撕裂伤。当爆炸伤致伤源固定为含241 g细铁钉的制式200 g TNT药块时,随着致伤距离的缩小,实验动物的颌面部创伤也越来越严重。两组实验动物伤后均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对症处理,除爆炸伤致伤距离为1 m的犬伤后20 h死亡外,其余均生存状态良好,精神可,行动自如,可少量饮食饮水,存活实验动物均继续饲养四周。结论该实验致伤模型可以实现咬合关系正常和错乱的枪击伤模型和不同程度的爆炸伤模型。伤后立即采取合适的抢救措施,如气管插管、清创缝合、骨折外固定、静脉补液和抗感染后,可维持犬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的正常;其中早期救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口腔颌面部高速投射物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创伤弹道学技术,研究颌面部高速投射物损伤,实验建立了致伤模型;首次在颌面部证实空腔效应;提出颌面部各种组织的损作范围及早期修复颌面火器性组织缺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颌面部破冲复合伤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颌面部破冲复合伤模型,并初步研究颌面部爆炸伤的特点。方法:采用雷管作爆炸源,滑膛枪发射钢珠模拟破片,同步测速及测压系统检测致伤参数,建立致伤模型。整个致伤模型为一同步控制系统,由破片发射触发。由破片对犬颌面部致伤,雷管悬于弹着点上方,爆距设计为5、10、15cm。记录致伤参数(撞击速度、能量吸收、体表压力),观察动物伤情。结果:该模型能稳定地模拟犬颌面部的爆炸伤,爆炸冲击波压力随爆距减小而急剧升高。犬颌面部伤情严重。损伤范围广,并有心、肺、脑等脏器的损伤,损伤程度随能量吸收与冲击波压力的升高而加重。结论:该破冲复合伤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爆炸伤的致伤效果,可用于颌面部爆炸伤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救治研究。颌面部爆炸伤具有伤情重、致伤因素复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实验采用瑞典模型方法,选用重1.03g,射速1400m/S的钢珠致伤10只狗颌面部,造成重型颌面伤,分别于伤后1h和6h观察颌面伤势,取伤侧耳蜗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解颌面部高速投射伤伴发耳蜗损伤的超微结构特点。实验发现致伤动物均有耳蜗表面结构变化和耳蜗神经的微观损伤改变,表现为毛细胞的纤毛紊乱和耳蜗神经鞘内结构水肿及线粒体变性,文中还对损伤发生机理和临床救治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易燃易爆物所引起的人体颌面部的爆炸性损伤与常规外伤既有相同点,又有其独特的致伤因素。爆炸主要以高速破片、冲击波、化学烧伤3个方面对机体造成损伤,呈现出多发伤、复合伤、异物伤等特点。当爆炸发生于颌面部时,除引发牙颌损伤外,易伴发颅脑与呼吸道的损伤,引起休克或窒息。通过雷管、球形爆炸源等建立实验动物的爆炸伤模型,对分析了解爆炸伤的特点和治疗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爆炸伤的致伤机制、损伤特点和实验动物研究进行综述,并阐述了临床对爆炸伤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9.
易燃易爆物所引起的人体颌面部的爆炸性损伤与常规外伤既有相同点,又有其独特的致伤因素。爆炸主要以高速破片、冲击波、化学烧伤3个方面对机体造成损伤,呈现出多发伤、复合伤、异物伤等特点。当爆炸发生于颌面部时,除引发牙颌损伤外,易伴发颅脑与呼吸道的损伤,引起休克或窒息。通过雷管、球形爆炸源等建立实验动物的爆炸伤模型,对分析了解爆炸伤的特点和治疗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爆炸伤的致伤机制、损伤特点和实验动物研究进行综述,并阐述了临床对爆炸伤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0.
实验采用重1.03g,射速1300m/s和800m/s的钢珠弹分别致伤两组狗颌面部,造成颌面部重型火器伤,建立实验动物模型。颌面伤后即刻、6小时分别检查颌面损伤情况,并开颅检查颅脑变化,切取脑组织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实验发现,射速1300m/s钠珠致伤组,10只狗均有颅底点片状出血和脑挫伤等损伤表现,而射速800m/s致伤的8只狗中,仅一只有上述损伤现象,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有明显的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1.
颌面部瞬时空腔效应及血管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速钢珠弹致伤实验动物,用高速脉冲X线机拍摄颌面部致伤瞬间的组织变化,证实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同样存在瞬时空腔效应,但空腔直径仪为钢珠直径的10余倍,空腔内的血管发生明显的震荡损伤。这一结果为颌面部火器伤的临床救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颌面高速投射物伤时邻近气道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物实验以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颌面部火器伤时呼吸道损伤的特点。动物分三组:高速致伤组,中速致伤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越近伤道的气道,损伤越明显;声带以上损伤重,声带以下损伤明显减轻;突入气道腔的部位即会厌尖端、声带游离缘损伤较显著;伤道与口腔相通者均发生舌根腹侧血肿,而有此血肿者,咽喉部均发生水肿;而这些损伤程度与组织吸收能量大小有关,即高速致伤程度置于中速致伤组。  相似文献   

13.
口腔颌面部火器伤研究进展—火器伤模型与伤情判断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现代战争,由于武器的发展,高速小口径枪和小质量投射物的使用,使得现代火器伤与以往战争火器伤相比,在损伤机制、伤情判断和战伤救治上发生了变化。颌面火器伤在战伤中比较常见,其发生率随着武器的不断改进有增加的趋势。平时的火器伤多由于犯罪伤害引起。1 致伤模型1.1 枪伤模型早期的实验多采用常规的五四式手枪和匹配的制式子弹,手握式目测瞄准法直接射击实验动物,子弹的撞击速度一般小于400m/s,属于火器伤的低速撞击。由于实验稳定性差,现已较少采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瑞典模型”,即采用五三式滑膛弹道枪,将其固定于可调式…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破冲复合伤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种模拟面神经爆炸伤的动物模型。方法 麻醉下在距犬面部5 cm、10 cm、15 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并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犬同侧咬肌切线伤以模拟破片致伤。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取动物心、肺、脑观察动物伤情,并检测面神经及其核团的病理改变,分析不同距离条件下全身和局部的创伤效应。结果 5 cm致伤时动物伤情较重,尤其是心肺脑等脏器损伤严重,不能存活较长时间;10 cm致伤时动物经过抢救仍可存活,受伤的面神经干肿胀,外膜不光滑,神经干内弥漫性出血;15 cm致伤时伤情较轻,局部神经的损伤程度随距伤道的距离增加而减轻,镜下表现为广泛的神经纤维断裂、坏死,同时神经元也变性、坏死, 并有大量炎细胞弥散浸润。结论 所建立的犬破冲复合伤模型重复性好,各项致伤条件可控,因此可作为研究面神经爆炸性损伤的动物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人颌骨模型,动态模拟不同撞击力致伤下颌骨,探讨撞击伤发生时,下颌骨生物力学变化。方法:依据正常成人颌面部 CT 扫描数据,利用 Mimics 等软件建立人颌骨有限元模型,在 LS-DYNA 等软件中模拟撞击物以不同条件致伤人下颌骨的过程,分析损伤过程中下颌骨生物力学变化。结果:建立了人颌骨有限元模型,模拟了不同撞击力致伤人下颌骨的过程;下颌颏部、下颌角及髁突颈部为应力集中区;离撞击部位越近,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应力峰值越大。撞击伤应力由撞击点呈放射状向四周传导,传导中应力逐渐减小。横截面积较小的部位易出现应力集中,损伤最严重。结论:撞击物的质量、速度、撞击角度是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人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仿真不同入射角度子弹侵彻下颌骨三维模型过程,探讨下颌骨枪弹伤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将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下颌骨数据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重建,建立人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LS-DYNA软件中模拟7.62 mm弹丸以不同入射角度致伤下颌骨过程,分析致伤过程中下颌骨生物力学参数变化.结果:(1)建立人下颌骨枪弹伤三维有限元模型,成功模拟不同入射角度7.62 mm弹丸下颌骨的致伤过程;(2)子弹以90°、67.5°入射下颌角时,下颌骨的最大应力位于非撞击侧的下颌角内侧面;而子弹以45°入射下颌角时,下颌骨的最大应力位于撞击侧的下颌角外侧面;(3)下颌骨损伤过程中应力主要集中在下颌角、下颌升支、颏部、髁突颈部,并依次减小.结论:有限元仿真可动态模拟人下颌骨弹丸致伤过程,人下颌骨枪弹伤的生物力学特点是压力波造成各部分应力改变会在下颌角、下颌升支、颏部、髁突颈部等薄弱区域集中,出现传导改变和传导中断,形成较强大的应力梯度.  相似文献   

17.
用初速1500m/s,重1.03g钢珠致伤6只狗颌面部,伤后6,12,24h取距伤道壁不同距离的肌肉组织做需氧及厌氧菌培养,实验发现,颌面高速投射物伤区,距伤道壁0.5cm以内的软组织,伤后6h开始出现细菌感染,随致伤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实验旨在建立一种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的动物模型 ,以供对口腔颌面部爆炸伤的病理、病理生理学以及修复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 采用滑膛枪发射的钢珠模拟爆炸性武器的爆炸破片 ,同步控制系统触发 RDX电雷管爆炸模拟爆炸性武器的爆炸冲击波 ,致伤犬咬肌区软组织 ,建立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检测致伤参数 ,观察动物伤情。结果 破片伤平均能量吸收为 ( 3 4 4.1± 75 .9) J,平均能量传递率为 ( 4 4.4±10 .4 ) %。局部组织冲击波平均压力峰值 60 6.6k Pa。 15只实验犬均造成左咬肌区皮肤肌肉切线伤 ,软组织创面范围( 4 .8± 1.4 ) cm× ( 3 .5± 0 .7) cm。结论 该颌面部破冲复合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爆炸伤的致伤效果 ,伤情与实际爆炸伤接近 ,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可用于颌面部爆炸伤基础理论及临床救治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点爆炸源颌面部致伤模型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组织学特点。方法 点爆源置于兔面部咬肌前缘中点上方2cm处引爆,于伤后即刻、6h、24h、3d、7d,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距伤道0-0.5cm、0.5-1.0cm、1.0-1.5cm处的相应皮肤、肌肉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软组织在距爆心不同距离表现为坏死、充血、水肿、肌纤维变性等不同的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表现为线粒体肿胀,髓样变性,Z丝排列紊乱,I带消失,M线模糊。结论 颌面部爆炸伤的初期清创范围应不小于0.5cm,不应超过1.0cm,而皮肤的清创范围应在0.2cm。这点与采用纸制雷管体表或近体表爆炸致伤模型的实验研究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20.
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并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选用微球形爆炸源距犬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 ,建立动物模型 ,记录致伤瞬间不同层次组织压力 ,下颌骨、颅骨水平冲击加速度 ,下颌骨、颞骨应变值。结果 :爆炸源距犬面部体表 0cm引爆致伤时 ,犬面部约 3 .5cm× 3cm软组织缺损 ,并伴发下颌骨角部粉碎性骨折 ,动物存活。爆炸源距犬面部 0cm ,10cm引爆致伤时 ,下颌骨表面冲击压力分别减小至体表的 3 .6%、2 .9% ;颅骨冲击加速度分别减小至下颌骨的 1/ 8、1/ 6;犬下颌骨应变达到 113 75 με时会发生粉碎性骨折。结论 :该模型是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