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与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 载量情况。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03例CHB及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滴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403例患者按照临床诊断分为CHB组(209例)和HCC组(194例)。结果 CHB组:血清HBsAg 滴度≥250 IU/mL 者占89.00%; HBV DNA≥1 000 copies /mL 者占88.40%。HCC 组: 血清HBsAg 滴度≥250 IU/mL 者占79.90%; HBV DNA≥1 000 copies /mL 者占67.70%。两组HBsAg≥250 IU/mL患者的比例差异、HBV DNA≥1 000 copies/mL 患者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HB相比,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HBsAg、HBV DNA载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内分泌激素相关性分析。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精神科治疗的4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40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全套WAIS智力测验(WAIS-RC)中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WCST)、延线测验A、B(TRAILS A,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词汇流畅性(VF)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AC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皮质醇、TSH、T3、T4、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更为严重,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有明显损害,认知功能与神经内分泌激素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310例不同年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的相关性已经证实 ,本文对我院 1 992年~1 997年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 3 1 0例PHC患者按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3 1 0例PHC患者根据年龄分为 :青年组 98例 ,男 79例 ,女 1 9例 ,男女之比为 4 1 6∶1 ,年龄 2 0~ 3 9岁 ,平均 (3 3 4± 4 2 3 )岁。中年组 1 0 0例 ,男 87例 ,女 1 3例 ,男女之比 6 69∶1 ,年龄 40~ 5 9岁 ,平均(4 9.43± 5 .46)岁。老年组 1 1 2例 ,男 90例 ,女 2 2例 ,男女之比 4 4∶1 ,年龄 60~ 79岁 ,平均 (66 1±5 46)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内分泌调节的干预方法及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N组各60例,C组实施常规护理,C+N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分泌调节护理.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检测内分泌激素水平[雌二醇(E2)和孕酮(P)],并评价生活质量(SF-36量表).结果:干预后,...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主要与肝硬化、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等因素有关,约10%左右的肝癌患者发病原因不明。近年研究表明Hp感染可能在肝炎向肝硬化、肝癌发展过程中起桥梁或协同作用。本研究主要对Hp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Hp感染导致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Hp感染肝组织的病因学意义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及TACE联合PEI3种介入治疗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接诊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TACE+PEI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TACE组(70%)和PEI组(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PEI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状况明显优于TACE组和PEI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CE+PEI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纯采用TACE或PEI治疗。 相似文献
8.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及甲胎蛋白的关系(附1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 (HBV)感染有密切关系 ,甲胎蛋白 (AFP)系肝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核糖颗粒所合成 ,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重要指标。本文收集 12 5例原发性肝癌 ,对其 HBV5项指标及 AFP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1.1 对象 :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12 5例 ,其中男 98例 ,女 2 7例 ;根据 B超、AFP、CT、肝活检或手术确诊。1.2 方法 :HBV 5项指标及 AFP检测采用 EL ISA法 ,试剂分别为上海实业科化生物有限公司和郑州博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AFP≥ 2 0 0 μg/L 为升高 ,AFP<2 0 0 μg/L 为正… 相似文献
9.
10.
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队列前瞻20年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0年前瞻性调查结果,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在江苏启东市肝癌高发区对515例HBsAg携带、男性、年龄在20~60岁的肝癌高危人群,每6个月或1年进行一次临床体检、采血检测HBsAg、ALT、甲胎蛋白(AFP),B超、CT等进一步检查.同时,将该居住区相同时间段内20~60岁的全部男性64 883人列为对照组,进行了连续20年的前瞻观察.结果 HBsAg阳性人群的肝癌年发病率高达1341.3/10万,是对照组184.5/10万的7.27倍.HBsAg阳性组发生肝癌时的中位年龄43岁;对照组则分别为48岁.各年龄段发现肝癌时HBsAg阳性组比对照组平均提早了2.25~5.82年,生存时间较对照组长150~197 d.随访中曾出现过AFP阳性人群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极显著高于AFP阴性人群(P<0.0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最重要的病因因素.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尤其是AFP低度阳性患者定期检测,可以发现早期肝癌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基因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一种对肝细胞癌有直接、间接治疗作用的重组腺病毒。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CD基因和glyES基因片段 ,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与腺病毒骨架质粒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293包装细胞扩增获取重组腺病毒rAd CDglyES。用MTT法检测其对肝癌细胞株 (SMMC -7721)的生长抑制率及其表达产物对经ECGF处理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ECV -304)增殖的影响。结果 :纯化的重组腺病毒滴度为1×1013 3TCID50/L ,对SMMC 7721的生长抑制率达 (82 1±8 3) % ,与对照组 (24 6±14 1)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1)。浓缩的转染了该重组腺病毒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对ECV 304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78 7±1 8) % ,而同样浓缩的转染了对照重组腺病毒rAd CD的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抑制率仅为 (24 2±9 7) % ,两者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1)。结论 :rAd CDglyES在体外对肝癌细胞具有直接和间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病因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34例江苏启东地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手术切除标本,分癌、癌旁(距癌肿ICM处)及癌外(距癌肿2CM以外)肝组织做HBVDNA点杂交和电泳转移杂交。结果:癌组织点杂交阳性率为58.5%(20/34);癌旁肝组织阳性率为41.2%(14/34);癌外肝组织阳性率为38.2%(13/34)。电泳转移杂交试验未见HBVDNA整合,癌、癌旁、癌外肝组织均显示游离的呈复制状态的HBVDNA。本实验表明:乙肝病毒DNA在肝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的整合不是乙肝病毒导致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原发性肝癌肿瘤同时性转移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基因差异表达。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 ~ 2021年5月收治的首次出现同时性转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研究其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突变基因的表达,以及所涉及的通路和药物作用靶点,分析其突变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统计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及总生存期间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肝癌标本中原发灶和转移灶共同显示出突变率最高的10种基因:MUC16(43%)、TTN(36%)、ZAN(29%)、MYO18B(29%)、DNAH7(29%)、DNAH10(29%)、DMLX2(29%)、DCC(29%)、CSMD1(29%)、CDLSR2(29%),转移灶和原发灶突变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基因变异的分类主要为错义突变,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最多见。在碱基突变的统计中,C > A替换发生率最高,C > T替换的发生频率次之。原发性肝癌患者TTN基因突变与性别、族别、分化程度有关(P < 0.05);MYO18B基因突变与族别有关(P < 0.05);TTN基因突变是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基因;共筛选出10个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突变基因的共同药物作用靶点,分别为可成药基因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离子通道、肿瘤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DNA修复因子、复杂转录因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肿瘤治疗靶点基因组、ABC转运体。结论:原发性肝癌同时性转移异质性不明显。本研究筛选出原发性肝癌少见基因突变、与临床预后相关的基因突变以及药物作用靶点和基因突变所涉及的通路,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潜在的治疗靶点及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利用家兔机械性小肠梗阻模型探讨了动脉、门脉血及肠壁组织的胃肠激素水平与病理改变及十二指肠运动的关系。完全性小肠梗阻后,血中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及十二指肠壁VIP含量较对照组升高,血中胃泌素(Gas)降低,结肠组织VIP、SP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门脉血激素水平高于动脉血且呈正相关,腹水中可检出上述激素免疫活性。结果提示胃肠激素是影响肠梗阻病变的重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与病理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与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49例心脏原发性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学改变和病理学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在原发性心脏肿瘤中,79.2%(118/149)为良性肿瘤,20.8%(31/149)为恶性肿瘤。黏液瘤组织学类型,约占原发性心脏肿瘤的50.3%(75/149);其次为脂肪瘤,约占14.8%(22/149)。(2)在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中,未分类肉瘤、血管性肉瘤和横纹肌肉瘤是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分别占22.6%(7/31)、19.4%(6/31)和19.4%(6/31)。(3)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累及心包者(25.8%,8/31)明显高于良性心脏肿瘤累及心包者(3.4%,4/118)。(4)心脏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异常的检出率为95.3%(142/149)。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较敏感方法,并对肿瘤病理类型的判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DNMT3b基因剪接变异体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对30例肝癌、30例癌旁组织中DNMT3b基因的剪接变异体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肝癌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T-PCR结果显示DNMT3b基因以四种剪接变异体(DNMT3b1、DNMT3b3、DNMT3b4和DNMT3b5)的形式表达,其总的表达率肝癌组为93.3%(28/30),癌旁组为93.3%(28/30)。其中DNMT3b4在肝癌组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P<0.05),与肝癌病理分化和CLIP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DNMT3b基因剪接变异体DNMT3b4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演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血清及其基因表达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5例PHC、106例肝硬化患者和102例健康人的血清GP73和甲胎球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73 mRNA的拷贝数进行检测,采用Ct值比较法计算GP7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检测12份正常肝组织以及12份肝癌组织的GP73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PHC组GP73中位血清浓度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和肝硬化组患者的AFP中位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P73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70.8%,AFP的敏感度为49.8%,特异度为95.9%。两者联合检测肝癌的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80.3%。3组间全血GP73 mRN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肝癌组织GP73 mRNA表达量(12.87)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P73诊断PHC具有较好的敏感度,GP73与AFP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早期肝癌的敏感度。肝组织标本GP73 mRNA可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但存在创伤大、风险大等弊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移动相关蛋白-1(MRP-1,CD9)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对HCC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HCC患者CD9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有序结果的逐步累积比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与HCC临床分期(X1)、病理分级(X2)、血清AFP水平(X3)、转移(X4)和大小(X5)有关的方程。结果:(1)HCC中CD9阳性以胞浆为主。(2)HCC中CD9的表达在癌旁强阳性,癌细胞中显著减弱(P=0.0000),并与病理分级(r率=-0.3355和r强=-0.2117)呈负相关,且随转移(r=-0.2279)和血清AFP水平(r=-0.2326)增高表达减少,尤以转移因素为著;Logistic回归后退法方程LogitPj=αj-0.3902X2-0.6732X3-1.0165X4,j=1、2、3,α1=-2.1410,α2=-1.5806,α3=-1.3861。(3)HCC中CD9阳性在单因素时与肿瘤大小负相关,但在多因素时被掩盖。结论:(1)CD9的表达与HCC的分级分化有关,低表达可能是HCC诊断和病理分级的有用指标。(2)CD9的低表达有利于HCC的转移,是HCC预后判断较重要的指标。(3)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联合使用对肝癌的检测和机制探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MMP-2和PTEN的表达及两者与肝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肝癌组织和17例正常肝组织中MMP-2和PTEN蛋白质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HCC中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弱于正常肝组织,而MM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且两者呈负相关;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HCC组织分化程度、侵袭性有关(P<0.05),而与性别、术前AFP水平无关(P>0.05);MMP-2阳性表达率与HCC组织侵袭性有关(P>0.05),而与HCC组织分化程度、性别、术前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 PTEN、MMP-2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HCC侵袭性强弱;PTEN缺失可引起MMP-2表达增加,在HCC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泌乳素水平变化与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某院收治的75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同时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5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泌乳素水平、卵泡刺激素水平、促黄体激素水平、雌二醇水平、睾酮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泌乳素水平、促黄体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睾酮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明显比正常人群高,其与卵泡刺激素水平、促黄体激素水平、雌二醇水平相关,针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泌乳素水平检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