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1982年以来辽宁省5个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监测点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乙脑疫情、蚊虫消长及其乙脑病毒带毒率,健康人群乙脑流行前、后血和猪血HI 抗体的逐年监测。认为乙脑流行年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出现早,指数高,带毒率高,猪血HI 抗体50%阳转日早;散发年则相反。  相似文献   

2.
亚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简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常见的蚊传播病毒性传染病。它是亚洲极凶险的儿童疾病,每年发病16 000例,死亡5 000人。在过去的25年中,在某些国家乙脑的流行越来越严重,病例已经遍及以往亚洲未流行的地区和澳洲北部地区。有效疫苗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日本、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发病率,同时也为亚洲其它地区控制乙脑提供了方法。但国际唯一认可的鼠脑灭活乙脑疫苗价格较贵,其它证明有效的疫苗(SA14-14-2株乙脑减毒活疫苗)只在中国使用。另外,在许多国家用于确定疾病负担和乙脑发病高危地区的疾病监测系统还不完善,无法指导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监测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综合监测资料,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2003、SPSS12.0和Epi Info2000软件统计分析河南省1995-2008年乙脑病例和国家级乙脑监测点唐河、息县媒介蚊虫、宿主动物的监测资料;用ELISA法检测宿主血清乙脑IgG抗体。结果 1995-2008年河南省乙脑发病呈周期性波动下降;91.75%的病例集中在7-9月;79.80%的病例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的信阳、南阳、驻马店、周口和洛阳市;全省发病以0~14岁儿童为主(85.01%),洛阳市≥15岁组发病明显增多(56.84%);87.31%的病例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猪乙脑抗体50%阳转率出现时间比人群发病高峰提前1个月;蚊虫密度高峰较人群发病高峰提前2旬。结论加强乙脑病例、宿主动物和媒介蚊虫的监测,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重点控制高发区儿童、洛阳市大年龄组人群的发病,是降低河南省乙脑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方一 益气清解汤 组成 生晒参4-8克,麦冬、板蓝根、大青叶各15-120克,金银花、连翘各8-10克,生石膏30-50克,丹皮、知母、竹叶各6-10克,生地10-20克,甘草2-5克。  相似文献   

5.
·172·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5年7月第l卷第l期Coxvl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96%.10%.11.43%。健康)L61例.阳性3例.阳性率4.92%。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仓005).说明近期有病毒感染,可作早期诊断。井探讨了3种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14引在大阪府日本脑炎的生态学研究〔日〕/中村央…刀临床匕巾了斗又一1994.22(3)一185~一192 日本脑炎(乙型脑炎)在日本大阪府从1967年之后,有较明显的下降.其原因.传播乙型脑炎病毒的媒介昆虫是三带嚎库蚊.三带味库蚊每年的发生量多少和他的消长高峰出现的早晚直接关系到乙型脑炎流行面积的大小以及流行高峰出现…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乙型脑炎,这一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关注。每年都有上千例“乙脑”病例发生,死亡率较高,并且波及新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处方1大青叶500克。制用法:将上药加水3000毫升,文火煎至1600毫升(即每100毫升含生药30克)。用时,5岁以下者50毫升,每6小时服1次;6-10岁者100毫升,每6小时服1次;11岁以上者100毫升,每4小时服1次。待体温降至正常后3天停药。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乙型脑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是夏秋季常见的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脑炎.属乙类传染病.本病为全身性感染,主要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生于 2~ 7岁儿童.临床上以高热、头痛、嗜睡、意识障碍、惊厥抽搐、脑膜刺激征为特征.本病病死率高,部分重型病人留有后遗症. ……  相似文献   

9.
《医药与保健》2007,15(6):29-29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其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90%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患者中以儿童居多,发病急骤,有高热、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乙型脑炎,即日本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经蚊媒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和东南亚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学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学试验,在发病后4~7d,几乎在所有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液中都可检出特异性IgM抗体。近年来,广泛的疫苗接种以及防治措施的进步,使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均有所下降。但在农村及条件相对差的地区,仍有发病。重症病例的病死率可高达38.5%~60%,  相似文献   

11.
《社区医学杂志》2011,9(7):66-69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10岁以下儿童。随着气候的变化,即将进入流行季节,为做好乙脑的防治工作,我刊将乙脑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有关知识作一介绍,以加强疾病监测,降低发病率,保护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了解四川省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 ,为乙脑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全省选择 5个监测点 ,从 2 0 0 2年开始进行乙脑的常规监测 ,血清学检测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 (RPHI)。结果显示 :2 0 0 2年全省乙脑疫情平稳 ,高峰期在 8月 ,健康儿童乙脑抗体阳性率为 6 1 17% ,各监测点之间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11 6 1,P <0 0 5 ) ;乙脑抗体阳性率 <6岁儿童偏低 (2 6 4 7% ) ,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2 3 6 7,P <0 0 1)。猪抗体阳性率高峰在 7月 ,6~ 7月各旬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2 72 0 0 ,P <0 0 1)。临床病例血清学确诊率为5 6 6 3% ,<6岁儿童占 74 70 %。表明加强儿童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和提高免疫覆盖率仍是防制乙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江县乙脑疫情动态及发病趋势,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乙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取早期血进行IgM检测,5月取9岁以下儿童血和6~7月各旬分别取猪血进行Ig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结果全年发病8例,发病率为1.41/10万,病例呈高度散发点状分布。8月发病占87.50%,男多于女,2~7岁占87.50%。有乙脑疫苗接种史者为25%,后遗症发生率为25%,临床上轻型和普通型占62.50%。2~9岁健康儿童抗体阳性率为20%。猪乙脑抗体阳性率高峰在7月上旬。临床病例血清学确诊率为75%。结论加强农村地区乙脑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7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和覆盖率,做好防蚊灭蚊,是开江县控制乙脑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 )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掌握该病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 ,搞好预测预报 ,对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我们于2 0 0 2年 5~ 10月对乙脑进行了监测。1 监测内容及方法1.1 流行病学监测1.1.1 发病情况 凡全县报告的乙脑病例均进行个案调查。取部分患者血分离血清 ,作乙脑特异IgM、IgG诊断 ,同时对医疗单位进行乙脑疫情漏报调查 ,掌握真实的发病情况。1.1.2 传染源调查  6~ 7月每月上、中、下旬分别取猪血 2 0~30份 ,分离血清 ,进行乙脑抗体检测 ,凡抗体滴度≥ 1∶2 0者为…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监测及预防   总被引:54,自引:7,他引:47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 (特别是儿童 )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病死率高 (5 %~ 35 %) ,后遗症严重 (30 %~ 5 0 %)。过去乙脑主要在亚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流行。然而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乙脑传播到一些原来的非流行区 ,原属非流行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首次报道了乙脑流行以及乙脑患者病后遗留的后遗症。为了有效控制乙脑流行 ,必须加强乙脑的监测和预防。开展和加强乙脑的流行监测 (包括人群抗体水平、蚊带毒率、猪抗体阳转率、乙脑病例诊断以及对新分离乙脑病毒抗原变异等的监测 )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每年仍报 1万~ 2万病例 ,如何减少乙脑病例是主要问题 ,建议提高对易感人群乙脑疫苗接种覆盖面 ,特别是广大农村儿童 ,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流行性乙型脑炎为人兽共患疾病之一,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猪、牛、羊等动物是该病毒的主要宿主,人类是其病毒的易感染者,但10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我国除青海、新疆和西藏外均存在乙脑流行。中医药在乙脑疫苗出现前在该病的防治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我国在上世纪50~70年代曾发生过3次乙脑流行,70年代开始在儿童中广范使用乙脑疫苗后,从乙脑灭活疫苗到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使用,乙脑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乙脑传播媒介密度高时间长,但在乙脑防治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方法

收集2016—2020年云南省勐腊县乙脑监测点的蚊媒监测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

结果

2016—2020年云南省勐腊县乙脑蚊媒监测点累计捕获蚊虫1 689只。其中2020年捕获最多,占36.3%;2017年最少,占13.3%。三带喙库蚊密度最高,为3.04只/(灯∙d),中华按蚊密度最低,为1.03只/(灯∙d),相同年份蚊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猪舍蚊密度为12.93只/(灯∙d),住人房屋(简称“人房”)蚊密度为4.67只/(灯∙d),不同蚊种在猪舍的蚊密度均高于人房,中华按蚊的场所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及其他蚊种的场所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月为蚊虫活动高峰期,7月出现蚊媒活动小高峰。5—10月总体上呈现逐月下降趋势,不同蚊种的活动高峰期出现月份存在一定差异,三带喙库蚊活动高峰期在5月。

结论

勐腊县乙脑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在蚊虫活动高峰季加强防蚊灭蚊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做好宣传教育。同时,应加强辖区适龄儿童的乙脑疫苗接种查验工作,并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信阳市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病例监测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采集的血液标本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结果 信阳市2012年乙脑发病率为0.72/10万.发病特点是相对集中,同时又呈高度散发状态.8月为全年的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的54.6%.发病主要集中在12岁以下儿童,男女性别比为3.4∶1,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4,P<0.01),散居儿童发病多.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65.9%.2012年实验室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79.6% (35/44).结论 提高乙脑监测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水平,提高乙脑疫苗有效接种率,清除蚊虫孽生地,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乙脑病毒(JEV)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又称大脑炎,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畜健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自2 0世纪70年代后期广泛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以来,我国乙脑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仍时有局部爆发或流行,每年全国报告乙脑病例在1万~2万例左右。这提示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乙脑防制工作,把各项防制措施落到实处以确保防制效果,以下管理和技术措施在乙脑防制工作中至关重要1 完善乙脑防控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职责目标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把乙脑防制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