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无脑疝、出血量40 ~50 ml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无脑疝、出血量40 ~5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185例的临床资料.93例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瓣组),92例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穿刺组),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骨瓣组为53.8%,穿刺组为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骨瓣组死亡32例,病死率34.4%;穿刺组死亡17例,病死率18.5%,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血量40 ~50 ml且无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优于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与开颅手术的疗效并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脑出血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乙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两组在平均年龄及平均出血量方面相当(甲组平均62岁,乙组平均60岁,出血量甲组平均为48mi,乙组50ml,两组均在起病后12小时内接受治疗,结果:甲组总有效率78%,乙组为80%,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5),但甲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使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简单,疗效可靠,有效率与开颅手术相当,但可大大降低病人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值得在大多数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颅和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各20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5%,17/20)明显高于对照组(65%,13/20,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血肿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淮安市楚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量脑出血患者17例,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49~81岁,平均62.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例,5例无高血压病史者入院时血压均高于230/120mmHg(1mmHg≈0.133KPa),有脑卒中史3例,心脏病史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糖尿病史5例;GCS评分:3~5分12例,6~8分5例。临床表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3例、消失9例,双侧瞳孔不等大12例、散大固定5例,中枢性高热4例,血压200-260/90~150mmHg,应用呼吸兴奋剂维持呼吸3例(其中1例合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应激性溃疡11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早已被接受,但选择何种术式目前尚争议,我院自1998年至2005年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8例,其中常规开颅52例,微创治疗46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HC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55.88%(1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24%(13/34),低于对照组的64.71%(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HCH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郝晓  李学良  岳力强  高家敏 《临床荟萃》2011,26(21):1887-1888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作为中老年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特点是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HICH 66例,效果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HICH患者144例,发病后均伴有意识障碍和不同程度的偏瘫。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4例患者给予微创穿刺术治疗,B组44例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3个月后,A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MRS)评分为(1.55±1.08)分,B组为(2.38±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B组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小骨窗开颅术好,能显著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清除术联合中成药(通天口服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16)和对照组(n=114),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脱水、止血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开颅减压、脑室引流及血肿清除术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天口服液口服,对照组除不用通天口服液外其余治疗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例数、觉醒时间、总有效率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变化,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清醒例数所占比例、总有效率及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清除术联合通天口服液治疗脑出血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刘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2):5374-5375
自2003年以来,我院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1例,对比同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术中、术后保护的策略。方法对26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d病人GLASGOW评分13~15分8例,9~12分14例,6~8分3例,3~5分1例,病人瞳孔均回缩。术后1周病人偏瘫侧肢体肌力改善。26例病人出院后随访半年,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评定预后:Ⅰ级2例,Ⅱ级12例,Ⅲ级6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出血与脑梗死病人血浆溶血磷脂分子含量变化的特点,探究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脑出血病人68例、脑梗死病人80例,测定其发病24h和1周时血浆溶血磷脂酸(LAP)及相似磷脂(AP)的含量。以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病24h时,脑梗死组血浆LPA与AP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脑出血组,差异有显著性(t=3.54~6.51,P〈0.01);发病1周时,脑出血组血浆LPA与AP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脑梗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4.71~7.82,P〈0.01)。结论脑出血与脑梗死发生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两者治疗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培门冬酶(PEG-ASP)与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效果及酶活性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初发的ALL病儿,在诱导缓解期中采用L-ASP治疗27例,PEG-ASP治疗27例,观察两组病儿骨髓抑制程度、恢复时间及临床缓解程度,比较两组病儿微小残留病(MRD)值及门冬酰胺酶的活性。结果两组病儿骨髓抑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05,P〈0.05);低、中、高危组病儿骨髓抑制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ASP组低、中、高危及T系、B系ALL的临床缓解程度与PEG-ASP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ASP、PEG-ASP诱导治疗后,两组MRD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ASP及PEG-ASP用药后活性均大于100U.L-1,且PEG-ASP活性持续2周。结论 L-ASP与PEG-ASP治疗儿童ALL疗效相当,但PEG-ASP的作用时间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按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55例急性脑出血病人进行评分并书其分成轻、中、重三组。比较三病人组及对照组、死亡与存活的重型病人的红、白细胞变形能力,发现各组间红细胞变形能力并无重要差异,而白细胞变形能力则各组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此外,白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程度与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的相关性检验表明两者呈密切正相关。作者认为测定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白细胞变形能力对判断患者的临床状况和估计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及术中胆管造影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月来我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儿65例进行分析、总结。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螺旋CT检查和术中胆管造影检查,以辅助指导手术的具体操作。结果CT检查显示,65例中囊肿型42例(其中并发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或狭窄15例),梭状型23例。60例获得清晰的胆管造影图像,胰胆管共同通道过长46例,胰胆管合流角度异常4例,迷走胆管2例。全组病儿术后7~12d治愈出院。结论螺旋CT及术中胆管造影有助于指导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特别是并发特殊病变病儿的具体手术操作的施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并降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2007年2-12月,采用术中支架系统(Micro-Port CRONUS)分别为7例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瘤以及主动脉瘤并发主动脉夹层的病人实施了"杂交技术"治疗。结果1例肾衰竭,自动出院。6例复查CTA显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无扭曲、狭窄,血流通畅,带支架人工血管位置良好,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无内漏,假腔血栓形成无血流,痊愈出院。随访4~25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病变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ECF与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5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胃癌病人分为2组。ECF组21例,给予表阿霉素6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顺铂75 mg/m^2分3-4 d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每天500 mg/m^2持续输注96 h。DCF组24例,给予多烯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顺铂与氟尿嘧啶用法同ECF组。每3周为1个周期,2-3个周期评价疗效,对两组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ECF组与DCF组的缓解率分别为56.2%和58.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ECF和DCF方案对晚期胃癌病人近期疗效均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中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非结合胆红素(UCB)的含量变化,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病理机制。方法选择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30例(脑出血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钒酸盐氧化法检测对照组和脑出血组第1天、第3天和第6天颅内血肿中的HO-1和UCB含量,并应用多田公式计算术后第6天血肿周围脑水肿的体积。结果脑出血组第1天颅内血肿中HO-1的含量(13.96±4.83)μg/L和UCB的含量(11.34±2.96)μmol/L均较对照组(3.53±2.07)μg/L、(7.13±2.74)μmol/L明显增高(P<0.01);并且脑出血组第3天HO-1、UCB(25.60±7.13)μg/L、(28.45±7.69)μmol/L均达到高峰,第6天(18.77±5.39)μg/L,(20.18±4.75)μmol/L有所下降,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第6天HO-1和UCB的含量与脑水肿的体积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3、0.525,均P<0.05)。结论HO-1和UCB可能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凝血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IVH)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4例PV-IVH早产患儿根据头颅B超检测结果,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甲)、重度出血(乙)两组,各27、17例,并以未发生PV-IVH的早产儿19例作为对照(丙)组,测定其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D-D)的含量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的变化。结果PV-IVH患儿血浆vWF、GMP-140和D-D的含量较丙组显著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P<0.01);乙组的APTT、PT和TT较甲组和丙组明显升高,Fbg明显下降(P<0.01或P<0.05);甲组与丙组比较APTT和TT有明显差异(P<0.05);各组血小板数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V-IVH患儿体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并且引起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出血严重的早产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治疗的翼状胬肉病人100例(127眼),随机分为2组。A组64例(84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36例(43眼)采用人羊膜移植治疗。随诊观察2年。结果 A组治愈79眼(94.05%),复发5眼(5.95%);B组治愈39眼(90.70%),复发4眼(9.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人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均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