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约 7%~ 10 %可并发心源性休克 ,多数是在AMI发病后出现休克趋势 ,住院病死率 >80 % [1] 。1999年 2月— 2 0 0 2年 4月我院共收治AMI患者118例 ,其中并发心源性休克 8例 ,约占 7%~ 8% ,现将其治疗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4 0~ 78岁 ,平均 6 1岁 ,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 8例均在发病后 6h内入院。其中 3例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2例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2例为急性前间壁和下壁心肌梗死 ,1例为急性下壁和正后壁心肌梗死。 8例患者中 ,有 3例既往有糖尿…  相似文献   

2.
心源性休克可由急性心肌梗死 (AMI)、严重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疾病引起。一旦发生 ,病死率高。我院自 1990年 1月~2 0 0 1年 6月收治心源性休克 32例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确诊的心源性休克 3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15~ 89岁 ,平均 5 8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 ,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 (均为男性 ) ;扩张型心肌病 6例 (男 2例 ,女 4例 ) ;风湿性心脏病 6例 (男 2例 ,女 4例 ) ;单纯心律失常 8例 (男 2例 ,女6例 )。全部病例根据病史、体检、…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而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肯定的疗效。溶栓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1] 。我们对确诊为AMI的 85例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5例均为我院收治的AMI患者 ,其中男 6 2例 ,女 2 3例。年龄 18~ 78岁 ,平均 (5 8.9± 6 .7)岁 ;根据心电图 (ECG)梗死定位 ,前壁 2 2例 ,下壁 4 0例 ,复合型 2 3例 ;并发心源性休克 2例 ,急性肺水肿 3例 ,1例为心肺复苏后。溶栓距发病时间 0 .5~ 2h。所有病例符合WHO规定的…  相似文献   

4.
王政标  陆高参  黄日平 《广西医学》2001,23(5):1220-1220
急性右室梗死常伴有左室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 ,多伴有心源性休克 ,病死率较高。本院 1997年至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急性右心室梗死病人 6例 ,经抢救均获成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右室梗死的诊断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年龄 4 5岁至 6 0岁 ,6例均急诊入院 ,发病最短时间为 1小时 ,最长 4小时 ,6例均伴有心源性休克。1 2 救治措施 :(一 )迅速扩容。当急性右室梗死患者伴有休克时 ,应快速输注胶体溶液提高左心室充盈压和心排血量 ,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代血浆等 ,可于头半小时内输入 2 5 0~ 3…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 (AMI)为内科常见急症 ,其早期病死率高。而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率甚低。我科成功抢救 1例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人 ,男 ,5 8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痛 ,伴胸闷、憋气 ,含服硝酸异山梨酯 0 .5 h未缓解入院。查体 :血压 8/ 7k Pa,神志不清 ,口唇发绀 ,双肺闻及水泡音 ,心率 10 2 m in- 1 ,律齐 ,心音低钝。结合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结果 ,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前壁、正后壁、右室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立即给予吸氧 ,心电、血压监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西京医院心内科 CCU自 1 998年3月至 2 0 0 3年 3月行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 aortic ballon countorpulsasin therapy,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 2 6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连续入院的 AMI并心源性休克 2 6例 ,男 1 9例 ,女 7例 ,年龄 46~ 77(6 5± 1 5 )岁。心梗范围 :广泛前壁、广泛前壁 +下壁、下壁、及非 Q波心肌梗死分别为 1 1例、8例、4例、及 3例。 2 4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 ,左主干并三支病变 4例 ,三支病变 7例 ,双支病变 1 1例 (前降支加回旋支 7例 ,前…  相似文献   

7.
心源性休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并发症,也是AMI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本文对1992~2001年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2 0 0 0年1月至2 0 0 4年1月应用参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2 8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将同期住院病人随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5 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临床诊断均合早期心源性休克判断标准:1有周围循环衰竭及神志改变症状,  相似文献   

9.
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丽  冯建萍  廖荣宏 《重庆医学》2003,32(8):1103-1104
本文对女性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与男性AMI的不同之处。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71例AMI为本院 1 989~ 2 0 0 1年住院患者 ,其中女 1 36例 ,男 2 35例。均符合WHO1 979年制订的AMI诊断标准。按男女分组比较。1 .2 方法 分析内容包括 :两组的发病年龄 ,发病到入院时间(<2 4h ,>2 4h及不明确 ) ,既往史 (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 ) ,并发症 (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脑血管病、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 )及病死率和主要死亡原因 (心源性…  相似文献   

10.
阎卫民 《广西医学》2004,26(1):125-125
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是AMI较重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常见 ,病死率较高。我们于 1 999年元月~ 2 0 0 2年 1 2月在常规治疗中 ,加用前列地尔 (PGE1 )防治AMI并发左心功能不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治疗组 4 8例 ,男 4 1例 ,女 7例 ,年龄 32~ 81岁 (平均 6 3岁 )。并以 1 996~ 1 999年间确诊为AMI的 4 3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 33例 ,女 1 0例 ,年龄 38~ 78岁 (平均 6 1 6岁 )。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 2 0 0 1年中华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AMI诊断标准。对入院时…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发病后1~2周,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积极救治是降低AMI病死率的关键。现将我院2000-2005年4月ICU中34例AMI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抢救成功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患者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39~78岁,平均58·5岁。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34例均在发病后2小时~3天就诊,其中频发室早12例,RONT2例,室速4例,室颤2例,3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窦缓4例,房颤伴3度2例,室上速4例。合并左心衰8例,心源性休克6例,心脏骤停5例。1·2救治方法(1)34例患者来院后均按AMI给予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2 4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治疗下 ,其中 16例予IABP治疗。结果 :16例接受IABP治疗后 ,14例 (87.5 % )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休克纠正 ;而对照组则只有 2例 (2 5 % )得以改善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IABP术是治疗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心源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泵功能衰竭,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占绝大部分. 据统计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老年AMI患者的发病率达80%,其病死率为70%~90%.因此,老年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防治不容忽视.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08年l0月共救治 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院心内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 ,对 42例早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42例均为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年龄 41~ 76岁 ,其中男 2 6岁 ,女 16例 ,发病时间最短 35min ,最长为 11h ,平均 5 .2h ,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7例、前间壁 6例、下壁 6例 ,高侧壁 5例。 42例患者中合并心源性休克 7例、心律失常 14例、心力衰竭 6例 ,合并两项以上 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 ,且具备下列条件 :(1)严重胸闷 ,持续胸痛半小时以上或含硝酸甘油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护理特点及观察要点,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2009年3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1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 16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过紧急救治及护理,12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参与抢救,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常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而急性左心衰竭往往并发呼吸衰竭 ,长时间的休克易导致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LI/ARDS) [1] ,以上两种情况常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ALI/ARDS往往出现低碳酸血症。机械通气支持治疗能明显纠正患者的上述情况。现将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4月收治的 2 8例上述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8例患者年龄 39~ 74岁 ,平均 (5 2 .0±17.4 )岁 ,其中男 16例 ,女 12例 ;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 ] 。前壁心肌梗死 9例、…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0月~2005年10月我科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71例,其中并发心源性休克14例,约占8.2%,现将其治疗分析如下。8卷总第140期)资料与方法14例患者中男9例,女5例,年龄39~82岁,平均60岁,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14例均在发病后6日内入院,其中5例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8.
有无心绞痛史与稳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霞 《四川医学》2002,23(3):256-256
本文观察了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住院期间诊治情况 ,着重分析发病前有无心绞痛病史与AMI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 ,旨在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P)对 AMI预后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985~ 1998年在我院住院的符合AMI诊断标准的心梗患者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年龄 5 0~ 75岁 ,平均 66岁。既往有心绞痛者 18例 ,男14例 ,女 4例 ,无心绞痛者 12例 ,男 6例 ,女 6例。并发症有 :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1.2 心电图情况 :30例 AMI都有典型的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6例均为1996年2月~2 0 0 2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 6~6 2岁,平均5 2岁。1 2 临床表现 本组中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3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均否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史。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症状和心电图改变,血清酶增高5例。6例均有典型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表现,夜间有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症状加重现象。1 3 诊断标准 (1)AMI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2 0 0 2年修订的AMI诊断标准。(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标准按中…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之一。本文对我院2000-01~2005-03收治的老年人AMI患者41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了老年人AMI的特点及防治措施。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确诊为AMI的住院病例。年龄65~90岁,平均年龄(68.2±2.8)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男女性别比例差别无显著性。诊断标准:根据WHO诊断标准。2临床结果临床症状:有胸痛表现33例,无胸痛症状8例,合并心律失常16例,心源性休克6例,心力衰竭(心功能Ⅲ或Ⅴ级以上)13例。心肌梗死部位:复合壁11例,下壁15例,前间壁7例,前壁5例,无Q波AMI3例。伴发疾病:合并高血压病2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