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4-羟基他莫昔芬(OHTam)对泌乳素腺瘤GH3细胞增殖和分泌泌乳素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测定泌乳素腺瘤GH3细胞中雌激素受体-mRNA(ER—mRNA)的表达,并观察在去激素培养条件下以及不同浓度的OHTam和雌二醇(E2)对GH3细胞生长速度、生长抑制率、雌激素受体-mRNA(ER—mRNA)及泌乳素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在E2(10^-8mol/L)组细胞吸光度为0.561±0.018,抑制率为-0.06,细胞计数、生长抑制率、ER—mRNA及泌乳素分泌水平与去激素培养组差异显著(P〈0.05);E2(10^-6mol/L)+OHTam(10^-6mol/L)组吸光度为0.504±0.014,抑制率为0.08,细胞计数、ER—mRNA及泌乳素分泌水平与E2(10^-8mol/L)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泌乳素腺瘤GH3细胞有雌激素受体表达,E2可以促进GH3细胞的增殖和泌乳素的分泌,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OHTam能够有效抑制雌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氟维司群对大鼠泌乳素瘤MMQ细胞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MQ细胞系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04、1、25、625 nmol/L氟维司群,对照组加入等量DMSO。MTS法检测各组MMQ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泌乳素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β-catenin和WI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SB 216763和Decitabine,观察其对细胞增殖以及β-catenin和WIF-1表达的影响。结果氟维司群可抑制细胞增殖和泌乳素的分泌,促进细胞凋亡,均呈剂量依赖性(P0.05),IC50=32.4 nmol/L;并诱导细胞ERα和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的低表达,WIF-1的mRNA及蛋白的高表达(P0.05)。与氟维司群组比较,SB 216763+氟维司群组细胞增殖明显,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Decitabine处理后细胞WIF-1的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01)。结论氟维司群能够抑制MMQ细胞系的增殖和泌乳素的分泌,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ERα的表达和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转染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从Wistar大鼠骨髓培养imDC及成熟树突状细胞(mDC),用TGF-β1-pcDNA3质粒转染imDC,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IL-10、IL-12、TGF-β1水平,观察其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反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比较其在体外刺激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TGF-β1-imDC在LPS刺激后仍能保持未成熟的细胞形态,表面抗原CD86,CD80,CD40及MHC Ⅱ表达都有明显下降(P〈0.01),分泌TGF-β-1水平为(793.82±206.38)ng/L,明显高于imDC和mDC(P〈0.01),分泌IL-10、IL-12明显低于mDC(P〈0.01),而与imDC无显著差异(P〉0.05),LPS刺激TGF-β1-imDC 24h后分泌IL-10、IL-12的能力显著低于imDC(P〈0.01),在体外刺激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低于imDC和mDC(P〈0.01)。结论TGF-β1-imDC的表面抗原表达明显下降,抗原递呈能力降低,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增加,能够维持细胞于未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氟哌啶醇组,共治疗3个月,采用PANSS、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估,同时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阴性症状评分奥氮平组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有显著差异(P〈0.01);奥氮平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5个因子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氟哌啶醇组(P〈0.05);治疗结束后奥氮平组泌乳素水平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P〈0.01)。结论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性高,生活质量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5.
目的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雌二醇水平和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观察,探讨雌二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绝经后急性脑梗死女性患者和健康对照组40人,检测体内的雌二醇水平,血脂,血糖,凝血四项,血小板聚集率等临床指标及应用NIH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时以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的雌二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雌二醇与胆固醇、甘油三酯、I。DI。以及NIHSS均呈负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HDI。)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致血脂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抑郁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64例年龄大于60岁的抑郁症首发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75~150)mg/d]和氟西汀组[(20~40)mg/d],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情况。结果实际完成观察63例,其中文拉法辛组31例,氟西汀组32例。治疗第2周末,文拉法辛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减分率高于氟西汀组(t=3.120,P〈0.05)。氟西汀组HAMD总分在治疗第4周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第2,4周末,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分别为16%和55%,氟西汀组分别为3%和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28,P〈0.01;χ^2=18.748,P〈0.01)。治疗第6,8周末,文拉法辛组治愈率分别为39%和61%,氟西汀组分别为22%和4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17,P〈0.01;χ^2=3.945,P〈0.05);而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各9例(分别占29%和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起效较快、安全、疗效肯定,治疗第6,8周末时的治愈率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6胶质瘤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B(TGF—B)和光动力疗法(PDT)之间的关系,阐明PDT对C6胶质瘤的治疗效果的机制。方法以C6胶质瘤细胞系为对照组,实验组添加25nM血啉甲醚(HMME),再用240J/cm2PDT照射,依据光照时间公式中光源输出的光斑面积,计算出照射时间,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DT处理前后,C6细胞上清液中的TGF—B的表达;提取HMME—PDT实验组细胞上清液为条件培养基,对照组细胞上清液为非条件培养基,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使用MTT法观察HuVEC的增殖情况;建立Wistar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以HMME联合PDT疗法为HMME—PDT组,生理盐水治疗为非治疗组,免疫组化法观察胶质瘤血瘤屏障中CD31的表达。结果与未处理组c6比较,经HMME—PDT处理的C6细胞上清液TGF-B含量明显降低(P〈0.01);经HMME—PDT处理的c6细胞条件培养基可以抑制HuVEC的增殖,与非条件培养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治疗组比较,HMME—PDT组的大鼠脑胶质瘤血瘤屏障CD3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HMME联合PDT降低c6细胞旁分泌TGF—B,明显抑制胶质瘤血瘤屏障血管生成,为PDT从抑制胶质瘤细胞旁分泌角度,抑制胶质瘤血管新生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白藜芦醇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PRL合成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雌激素诱发的垂体腺瘤细胞系(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PRL)合成的拮抗作用。方法在无血清无酚红的条件下,将雌二醇(E2)单独或与白藜芦醇联合作用于培养的GH3细胞,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生长,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GH3细胞增殖和PRL的表达情况。结果白藜芦醇对雌二醇诱发的细胞增殖和PRL合成均有拮抗作用,其中对PRL合成的拮抗作用较强。结论白藜芦醇对雌二醇诱发的细胞增殖和PRL合成均有拮抗作用,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PRL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黎芦醇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的影响,及其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方法 在无血清无酚红的培养条件下,白黎芦醇单独或与雌二醇联合作用于GH3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免疫荧光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泌乳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具有刺激和抑制双相作用,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并且白黎芦醇使GH3细胞中PRL阳性细胞比例下降。同时,白黎芦醇抑制泌乳素的合成。白黎芦醇对雌二醇诱发的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拮抗作用.但对泌乳素合成的拮抗作用较强,而雌二醇刺激细胞增殖作用较其诱发泌乳素合成作用强。结论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抑制作用,从两方面发挥着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雌二醇与氟西汀对去卵巢大鼠体质量及在强迫游泳实验(FST)中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根据药物干预不同,OVX组分为油剂对照组(oil)、雌二醇组(E2)、氟西汀组(FLX)和雌二醇+氟西汀组(E2+FLX),假手术组分为生理盐水组(NS)和氟西汀组(FLX),每组7只。去卵巢手术与假手术后饲养3周,从第4周开始慢性给药14d,第15d进行15min FST并摄像,行为学分析。隔天称量、记录大鼠体质量。结果(1)在绝经模型建立期,OVX组体质量增长[(54.3±15.1)g]显著高于Sham组[(30.8±11.0)g](t=5.16,P〈0.01)。(2)在药物干预期,OVX4-FLX组体质量减轻显著高于OVX4-FLX+E2组(H=25.96,P〈0.001)。(3)E2、FLX、E24-FLX可显著增加大鼠在15minFST中游泳行为(F5-34=62.80,P〈0.001),减少不动行为(F5.34=14.47,P〈0.001)。(4)OVX4-Oil组不动行为在15rainFST前中后三个5min内逐阶段显著增加(F2.18=30.90,P〈0.001)。结论在FST中,E2有类似FLX-样的抗抑郁样作用,E2可减弱去卵巢大鼠体质量波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男性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手术治疗男性泌乳素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泌乳素水平,分为泌乳素≥200 ng/ml组(n=59)及泌乳素<200 ng/ml组(n=14),分析两组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泌乳素≥200 ng/ml组病人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泌乳素<200 ng/ml组(P<0.05)。泌乳素与肿瘤平均直径具有相关性(r=0.747,P<0.01)。肿瘤全切37例,大部切除36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垂体泌乳素腺瘤,其中55例为侵袭性腺瘤。术后性功能恢复正常者29例,视力、视野改善者31例。术后辅助药物治疗58例。随访65例,时间36个月,复发11例。结论男性泌乳素腺瘤多呈侵袭性生长,肿瘤大小与泌乳素水平呈正相关。对于压迫症状较重、肿瘤囊变、肿瘤卒中的男性病人,手术联合药物综合治疗是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模拟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对培养第3代的MSCs进行鉴定;用TGF-β11、2、5ng/ml分别预处理细胞6h,然后用血清剥夺和缺氧(SOD)处理建立MSCs体外模拟缺血性损伤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MSCs的凋亡及存活情况;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2ng/ml TGF-β1对Bcl-xL表达的影响。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MSCs,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培养的细胞CD29表达阳性,而CD34表达阴性;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用2ng/ml TGF-β1预处理MSCs后,可抑制SOD诱导的细胞凋亡,其凋亡率明显下降,和其它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western blot显示2 ng/ml TGF-β1可升高Bcl-xL的表达,Bcl-xL/GAPDH(1.06±0.15)在6h达到高峰,和其它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TGF-β1对SOD诱导的MSCs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Bcl—xL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额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54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SAH组(n=24)和尼莫地平处理组(n=24),其中SAH组和尼莫地平处理组随机均分为1、3、5和7d等4组(n=6)。尼莫地平处理组于二次注血后30min时经股静脉注入尼莫地平2mg/kg,此后每天经腹腔注射尼莫地平2mg/kg。HE染色光镜下观察基底动脉病理学变化,测定内径;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额叶TGF—β1表达。结果:SAH组和尼莫地平处理组基底动脉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而SAH组与尼莫地平处理组无显著差异。SAH1d时,TGF—β1表达增加,3d时达高峰,5d和7d时显著低于1d和3d时(P〈0.01),但仍照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SAH组相比,尼莫地平处理组1d和3d时TGF-β1表达无显著差异,5d和7d时显著增加。结论:SAH后额叶TGF—β1表达发生改变,与脑血管痉挛有关,提示TGF-β1参与了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学过程。尼莫地平可能通过增加SAH后啮组织中TGF-β1表达对缺血脑组织起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和TGF-β1的血浆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浆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on stroke,PS)的关系。方法对发病24h内住院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为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死的患者,以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在住院72h内评分较入院时下降2分以上者判定为PS的标准。诊断为PS患者51例。以入院时SSS评分相近的MCA供血区非PS患者为对照组(54例);在住院48h内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NO、TGF-β1测定,并对双侧颈动脉作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2组年龄、入院时评分SSS及合并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史)无显著性差异(P〉0.05)。PS组NO和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S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 ma-media thickness,I 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O和TGF-β1水平显著下降是PS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脑梗死早期检测其血浆NO和TGF-β1水平有助于预测PS的发生,为临床的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大鼠海马BDNF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A)、对照+药(B)、抑郁模型(C)和抑郁模型+药(D)组共4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BDNF、Bax、Bcl2、Caspase3mRNA的表达。结果(1)C组海马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细胞凋亡数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组海马BDNF、Bel—2mRNA表达降低,Bax、Caspase3mRNA表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BDNF、Bcl2mRNA表达增加,Bax、Caspase3mRNA表达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行为及海马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海马BDNFmRNA的表达,上调Bcl一2及下调Bax、Caspase3mRNA的表达,从而预防海马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枕部脑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方法6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SAH组、SAH+Hank’s液组、SAH+MSCs组,每组各20只。将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二次注血后2h经蛛网膜下腔途径移植入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中。分别于二次注血后第1、3、5、7天,记录3组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并应用real-time PCR检测枕部脑组织中TGF-β1 mRNA水平。结果3组动物均在SAH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和TGF-β1 mRNA转录水平的升高。随着时间延长,动物神经功能逐渐恢复,TGF-β1 mRNA量也逐渐下降。在二次注血后第1天,给予MSCs的治疗组的神经损伤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同时TGF-β1 mRNA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在随后的第3、5、7天,3组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和TGF-β1 mRNA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神经损伤,并且可以在早期抑制TGF-β1 mRNA转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海马和杏仁核的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磷酸化酪氨酸激酶B(pTrkB)的表达,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内源性抑郁的发病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无任何干预)、模型组16只(MCAO术后2周,皮下注射大豆油,持续2周)和雌激素组16只(MCAO术后2周,皮下注射溶有10μg 17β-雌二醇的0.1 mL大豆油,持续2周)。通过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海马和杏仁核中BDNF和pTrkB表达。结果雌激素干预后:①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中,大鼠行为学评分均显著提高,雌激素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免疫组化法观察示雌激素组海马和杏仁核BDNF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Western blot法检测示雌激素组BDNF/β-actin和pTrkB/TrkB灰度比值较模型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雌激素能改善脑卒中后大鼠的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BDNF-pTrkB信号通路的变化而改善PSD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