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耳廓前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耳后皮瓣下穿法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耳廓前侧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耳后皮瓣修复耳廓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17者术后皮瓣存活好,无坏死,术后7天拆线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肿物无复发,耳廓外观及皮肤色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耳后带蒂皮瓣下穿法转移能很好的修复耳廓前侧皮肤缺损,具有术后瘢痕小,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隐蔽的优点,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耳后皮瓣修复耳廓前方、耳轮及颞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月,收治18例耳廓前方、耳轮上半部分及颞部皮肤缺损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20~68岁,平均40.3岁。缺损原因:肿瘤术后缺损13例,外伤5例。缺损范围1cm×1cm~3cm×2cm。病程1d~35年,中位病程15年。术中彻底切除病变及清创后8例采用随意皮瓣,10例采用耳后上蒂岛状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2cm×1cm~3cm×3cm。供区6例采用直接缝合,12例采用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5年。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耳廓修复后形状正常。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6个月局部肿瘤复发,再次切除后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其余肿瘤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耳后皮瓣能较好修复耳廓前方、耳轮上半部分及颞部皮肤缺损,具有术后瘢痕小,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7月,收治11例耳廓内肿物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6~75岁,平均50岁。其中色素痣5例,基底细胞癌2例,混合性血管瘤2例,皮肤乳头状瘤2例。病程3~50年,平均35年。彻底切除肿物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 cm×1.0 cm~3.5 cm×3.0 cm。沿颞浅动脉及耳后动脉走向,设计耳后"乒乓球拍状"窄蒂皮下蒂皮瓣,通过隧道移位修复缺损,皮瓣切取范围1.8 cm×1.3 cm~3.8 cm×3.3 cm,蒂宽0.4~0.7 cm、长2~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局部皮瓣移位修复。结果术后供、受区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年。皮瓣质地、弹性、色泽良好,耳廓外形良好。肿瘤患者无复发。结论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蒂部窄长、旋转角度大、修复范围广、不含知名血管,手术操作简便,供区隐蔽,是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后皮下蒂皮瓣一期修复耳廓前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利用耳后皮下蒂皮瓣贯穿修复耳廓前部组织缺损16例,最小面积为1.0 cm×1.5 cm,最大面积为2.2 cm×2.5 cm,术后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耳后皮瓣均存活良好,随访2~12个月,耳廓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耳后皮下蒂皮瓣血供可靠,形态、色泽、质地与周围正常组织一致,供瓣区隐蔽,是修复耳廓前部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力皮瓣修复耳廓及供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10例耳廓皮肤肿瘤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21~69岁,平均35岁。基底细胞癌2例,色素痣3例,乳头状瘤4例,鲍文病1例。术中切除肿物后遗留创面范围为1.1 cm×1.0 cm~2.3 cm×1.7 cm。用颞浅动脉耳后穿支皮瓣修复耳廓缺损,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1.4 cm~2.8 cm×2.0 cm;使用耳后动脉穿支顺行推进皮瓣修复第1供瓣区,皮瓣切取范围为4.0 cm×2.0 cm~7.5 cm×3.0 cm,第2供瓣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8个月,平均14.2个月。重建耳廓形态满意,肿瘤无复发。皮瓣外形、色泽、质地和厚度与受区基本一致,瘢痕不明显,无牵拉畸形,感觉无明显异常。结论接力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供区隐蔽,是修复耳廓及供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耳后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例耳甲腔皮肤缺损行耳后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经术中病理检查确定基底及周缘无肿瘤细胞残留,根据创面大小设计耳后皮下蒂岛状皮瓣,经供区与缺损之间的隧道,转移至耳甲腔缺损处覆盖创面,耳后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共修复12例耳甲腔皮肤缺损患者,创面以1.5cm×2.5cm~2.5cm×3.0cm大小不等皮瓣覆盖,术后皮瓣血运良好.随访14~55个月(平均28个月),肿瘤无复发,局部瘢痕不明显,皮瓣色泽与正常皮肤相协调,外耳郭形态正常,患者对耳郭外观满意.结论 耳后皮下蒂岛状皮瓣是临床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的一个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耳前局部皮瓣、皮下蒂皮瓣、改良菱形皮瓣及耳后局部皮瓣修复耳廓组织缺损。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皮瓣移植成活,无坏死,肤色及质地正常,瘢痕较隐蔽。随访6个月以上,耳廓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局部皮瓣在耳廓部分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趾腓侧皮瓣修复前足微小面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 2012年6月,采用趾腓侧皮瓣顺行转移修复12例前足微小面积皮肤缺损患者资料,男 9例,女 3例;年龄 19~55岁,平均 27岁;左侧4例,右侧8例;趾背侧3例,跖侧9例。创面类型:外伤4例,肿瘤4例,溃疡2例,瘢痕2例。皮肤缺损面积:1.3 cm×0.5 cm~2.5 cm×2.0 cm,切取皮瓣面积:1.5 cm×0.8 cm~3.0 cm×1.5 cm。设计的趾腓侧皮瓣宽度均< 1.5 cm,皮瓣带趾腓侧趾动脉和趾神经。皮肤缺损均一期修复。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术后从皮瓣愈合、皮瓣感觉、皮瓣形态、供区瘢痕、负重行走感受五个方面对术后疗效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皮缘坏死、感染及血管危象。伤口均一期愈合。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96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质地柔软,皮肤颜色正常,无磨损及破溃,无须二期整形;皮瓣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为4~10 mm。皮瓣供区切口均愈合,瘢痕隐蔽,未影响患者行走及负重功能。术后患者均对疗效表示满意。结论 趾腓侧皮瓣顺行转移修复前足微小面积皮肤缺损,具有皮瓣耐磨、有神经支配、皮瓣感觉正常、解剖位置恒定、供区隐蔽、能恢复正常的行走和负重功能等优点,是修复足趾及前足跖底负重区微小面积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耳后皮下蒂皮瓣修复耳甲腔缺损11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17~62岁。病因:良性肿瘤4例(其中基底细胞乳头状瘤3例、日光性角化病1例)、恶性肿瘤2例(其中鳞状基底细胞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色素痣3例、毛细血管瘤1例、化脓性肉芽肿1例。面积:最小0.6cm×0.8cm,最大1.5cm×2.4cm(包括部分耳甲艇缺损)。深度:侵及软骨者6例、软骨膜者2例、软骨膜表层者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肤色质地正常,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图1~3)。手术方法局麻下,根据病因切除病损达软骨膜(或切除软骨),根据耳甲腔缺损创面的大小、形状,在耳后乳突部设计并切取一与耳廓根部平行的舌形皮瓣,深达骨膜表层,皮瓣根部横行切除一小条浅层皮肤,宽度与耳甲组织全层的厚度相当,形成皮下蒂皮瓣。在耳后耳廓根部相应部位横行切穿耳甲组织形成隧道,隧道宽度略大于舌形皮瓣的宽度。将耳后皮瓣通过耳甲隧道,移转到耳前,修复耳甲腔缺损创面。皮瓣的无皮肤区边缘与两侧耳甲组织创缘缝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讨论耳甲腔的皮肤菲薄,皮下组织极为薄弱,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粘连,因此,在病损切除后,难以直接缝合或应  相似文献   

10.
谭汉提  卢迪  韦堡升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1722-1723
目的:探讨应用面颈部双叶皮瓣即刻修复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对9例面颊部中等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基底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2例、血管瘤并溃疡1例)患者采用面颈部双叶皮瓣修复。手术边缘:血管瘤为0.2cm,基底细胞癌0.5~0.7cm鳞状细胞癌1cm,切除深度达浅筋膜层。缺损面积最大5.0cm×4.5cm,最小4.0cm×3cm。结果:创面Ⅰ期愈合,无皮瓣坏死,经6个月~5年追踪复查,肿瘤无复发及转移。修复组织质地、颜色与周围皮肤匹配,面部外形较好,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双叶皮瓣行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即刻修复是可行的,可获得较理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1.
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采取手术个体化切除与术后压力综合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92例(117侧)耳部瘢痕疙瘩患者。男8例,女84例;年龄16~43岁,平均26.2岁,病程1~24年。瘢痕疙瘩范围0.3cm×0.3cm×0.3cm~6.0cm×4.5cm×2.2cm,形状各异。根据瘢痕疙瘩不同大小和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切除瘢痕疙瘩并行缺损修复。术后7天拆线后开始采用耳夹局部压力治疗,保持加压状态持续1年时间。结果:术后患者切口Ⅰ期愈合87例(112侧),5例出现皮瓣下血肿,换药后伤口愈合,皮瓣均成活。92例(117侧)获随访1年,单纯手术组患者23例(27侧),治愈2例(2侧),显效6例(9侧),复发15例(16侧);手术加术后压力治疗组患者69例(90侧),治愈42例(56侧),显效21例(25侧),复发6例(9侧)。两组结果进行Ridit分析:R=0.1513±0.0695,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耳部瘢痕疙瘩可以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切除,结合术后加压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腓骨骨皮瓣组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合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腓骨骨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严重小腿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腓骨骨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串联或并联组合移植,修复严重小腿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36例.新鲜无菌创面10例,晚期感染创面26例.创面面积25 cm×18 cm~45 cm×13 cm,平均36 cm×16 cm,股前外侧皮瓣切取范围12 cm×13 cm~32 cm×18 cm,腓骨骨皮瓣切取范围2.0 cm×1.5 cm~18.0 cm×16.0 cm,腓骨切取长度10~24 cm.并联移植30例,串联移植6例,急诊手术5例,亚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26例.结果 36例全部成功,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术后发生动脉危象1例,静脉危象2例.移植组织全部成活34例,2例并联腓骨皮瓣部分坏死,行皮片移植后愈合.修复创面一期愈合32例,二期愈合4例,愈合时间12~28d,腓骨移植骨愈合时间3~6个月.应用Enneking评分23~28分,平均26分,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 腓骨骨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可使复杂创面修复一期完成,虽难度大风险高,但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带蒂皮瓣修复足底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告应用小腿内侧的逆行带蒂皮瓣修复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到2008年5月,对直接或间接原因导致足底皮肤缺损的12例患者,采用小腿内侧逆行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7 cm~13 cm×12 cm.结果 术后皮瓣远端血运障碍出现部分坏死2例,经换药治愈1例,行二期手术修复1例,其余10例皮瓣均完全存活.经6~18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良好,质地优良,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应用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皮支逆行的带蒂皮瓣修复足底皮肤缺损,效果满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trograde medial pedicled skin flap of the leg to repair the plantar cutaneous deficienc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2 to May 2008, in our hospital we adopted retrograde medial pedicled skin flap to renovate 12 cases of plantar cutaneous deficiency. The size of the skin flaps ranged from 10 cm× 7 cm to 13 cm × 12 cm. Results Ten cases of retrograde medial pedicled skin flap were survived, the rest had partial necrosis because of distal blood flow obstacle. One was cured by changing dressings; the other was repaired by secondary operation.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soft tissue defects were renovated well with 6-18 months follow-up. Conclusion This opera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echnique for plantar cutaneous deficiency.  相似文献   

14.
吻合血管的逆行游离耳前皮瓣移植修复鼻部分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旨在设计以颞浅动脉远端为蒂的逆行游离耳前皮瓣进行吻合血管的移植一期修复鼻部分缺损。方法本组共3例,1例为鼻尖缺损,1例为右侧鼻翼缺损,1例为鼻尖缺损、右侧鼻翼完全缺损及左侧鼻翼不完全缺损。术中将游离逆行耳前皮瓣的颞浅动、静脉分别与鼻唇沟部面动、静脉吻合,其中1例急诊患者颞浅静脉是与下睑伤口的一条静脉吻合。结果逆行游离耳前皮瓣大小范围为3.0 cm×2.5 cm~6 cm×2 cm,血管蒂长5~6 cm。3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再造的鼻尖、鼻翼外形逼真,皮肤色泽、质地与鼻部皮肤接近。耳前供区切口隐蔽不遗留明显瘢痕。结论耳前皮瓣皮肤颜色、质地与鼻部接近,皮瓣血管蒂长,不需要血管移植,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鼻部分缺损,该皮瓣也可用于面部其他皮肤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迟转移的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6例小腿、踝及足部软组织严重缺损的创面采用延迟转移的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缺损面积为8cm×6cm~26cm×12cm,创面最远的达前足。结果96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3年。皮瓣均完全成活,其中2例老年患者皮瓣边缘发生部分坏死,经二期再次植皮治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质地良好,解剖恒定,操作容易掌握,不需吻合血管,尤其是采用延迟转移后,有效提高成活率,是修复小腿下段、踝及足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特点.方法 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2~44岁,平均31.2岁.车祸伤3例,机器挤压伤2例.掌骨2例,足2例,腓骨1例.皮肤缺损面积5 cm×2 cm~16 cm×5 cm.骨瓣切取范围2 cm×1 cm×0.8 cm~8 cm×2 cm×0.5 cm,皮瓣切取范围6cm×3 cm~18 cm×6 cm.血管吻合除1例动脉端侧吻合外,均采用端端吻合方式.骨瓣以钢板螺钉固定4例,克氏针固定1例.结果 1例术后第2天出现动脉危象,探查后发生皮瓣边缘浅表性坏死,经植皮愈合,其余皮瓣全部存活.供区伤口8~27 d愈合.全部患者随访8~19个月,皮瓣外观满意,无须特殊保护.骨愈合时间3~6个月.髋部外形轮廓未改变,无髋区疼痛,无瘢痕增生.修复手部缺损者患手恢复握持功能,基本恢复对掌功能;修复下肢缺损者患肢可负重,无疼痛.结论 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供区损伤小,是修复小面积骨缺损,尤其是合并较大范围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3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1.8 cm×3.0 cm~2.6 cm×5.0 cm,分别以桡、尺动脉为轴心血管,切取前臂微型穿支皮瓣修复.其中7例指神经与皮神经缝合.前臂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3例皮瓣全部存活,4例3个月后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平均7个月,手指功能与外观满意,皮肤饱满,7例缝合皮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4~6 mm.结论 前臂微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4月,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移位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6~52岁。交通事故伤11例,重物压伤5例。10例为伤后1~6 h入院,平均3 h;6例伤后于外院行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创面严重感染,伤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6~14 d,平均10 d。创面范围13 cm×7 cm~20 cm×13 cm。皮瓣切取范围16 cm×10 cm~23 cm×15 cm。供区取中厚皮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5~7 d 2例皮瓣发生感染,经换药1周后愈合;其余皮瓣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8个月。患肢皮瓣外形稍臃肿,色泽、质地满意。骨折均于术后8~10个月愈合。结论采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可有效修复小腿中上段胫骨外露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