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HPV16/18)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探针原位杂交检测HPV16/18在72例食管鳞癌,18例正常食管黏膜,1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HPV16/18阳性率为55.56%(40,72).正常食管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HPV16/18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食管鳞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PV16/18与食管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大体形态、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相关性,与食管的鳞状上皮恶变有一定相关性,可为食管鳞癌病因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HPV16/18)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双探针原位杂交检测HPV16/18在72例食管鳞癌,18例正常食管粘膜,1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HPV16/18阳性率为55.56%(40/72)。正常食管上皮、高级别上皮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HPV16/18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食管鳞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与食管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大体形态、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相关性,与食管的鳞状上皮恶变有一定相关性,可为食管鳞癌病因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PV16、18的感染以及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19例慢性宫颈炎、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7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进行HPV16/18E6蛋白、PCNA、P53、p^21ras和C-myc检测。结果:浸润性宫颈鳞癌组E6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CINⅢ和浸润性宫颈鳞癌组PCNA、P53、p^21ras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Ⅱ,而浸润性宫颈鳞癌组C-myc阳性率则明显低于其它几组。结论:HPV16、18的感染以及PCNA、P53、p^21ras、C-myc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临床和流行病学探讨HPV16,18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将178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标本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标记宫颈上皮病变中的HPV16,18,并取同期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结果138例宫颈癌标本的HPV16,18平均阳性率为70.3%,其中〈55岁年龄组宫颈癌102例, HPV阳性率为90.2%,≥55岁年龄组36例,阳性率为13.9%,组间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HPV16(+)组共52例,其中宫颈鳞癌47例,腺癌5例;HPV18(+)45例,宫颈鳞癌11例,腺癌34例,组间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PV的感染与宫颈癌相关,HPV16型感染多见于宫颈鳞癌,而18型多见于宫颈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Toll样受体(TLRs)mRNA在宫颈鳞癌和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HPV16感染之间的关系,为研究TLRs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方法 以RT-PCR方法检测80例临床组织样本中HPV16 E6和E7的表达及TLRs mRNA的表达,分析各组表达率的差异。 结果 未发现鳞癌组和宫颈炎组HPV16感染与TLRs mRNA表达具有相关性;鳞癌中TLR3 mRNA表达率低于宫颈炎组(P<0.05);TLRs mRNA在中分化与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LR3 mRNA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病机制有关,TLRs mRNA和HPV16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未见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C-myc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状态,并探讨C-myc蛋白表达与HPV16/18E6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慢性宫颈炎、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71例浸润性宫颈鳞癌进行C-myc蛋白和HPV16/18E6蛋白的检测。结果: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Ⅱ级、Ⅲ级C-myc蛋白阳性率均很高,而浸润性宫颈鳞癌C-myc蛋白阳性率下降(P<0.05);HPV16/18E6阳性组和HPV16/18E6阴性组之间C-myc蛋白阳性率无差异。结论:浸润性宫颈鳞癌C-myc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并且C-myc蛋白表达与HPV16/18E6蛋白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疆维洋族子宫颈鳞癌发生中HPV16/18,P53、PCNA三因素失航船主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27例维于尔族患者宫颈组织的HPV16/18DNA和P53蛋白、PCNA的表达。结果:HPV16/18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N)、宫颈鳞癌中检出率分别为12.5%、22.5%和50.0%,P53,PCNA在三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2.5%、54.7%和6  相似文献   

8.
9.
E-cadherin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E cadherin(E cad)在食管粘膜上皮癌变发生各个阶段的表达 ,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食管粘膜上皮癌变发生各阶段 ( 19例食管正常上皮→2 3例单纯性增生→ 2 1例轻度不典型增生→ 1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 5 2例鳞癌 )中E cad的表达。结果 :随着病变的发展 ,E cad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 ,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与鳞癌组分别与食管正常上皮组和单纯性增生组比较 ,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E cad的表达减少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 ,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E cad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抑制基因 ,E cad正常表达对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大体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52 470例食管鳞癌患者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及贲门癌生物样本资料库(1973-2015年),具有详细大体类型和淋巴结转移记录。采用χ~2检验分析大体类型在各种临床特征间的分布差异;Spearman秩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4种大体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4种大体类型中,溃疡型最常见(45.0%),其次为髓质型(40.9%)和蕈伞型(10.0%,),缩窄型最少见(4.1%)。缩窄型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最高(45.4%),其次为髓质型(42.6%)和溃疡型(40.9%),蕈伞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最低(35.0%)(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显著相关(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显示,食管鳞癌4种大体类型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溃疡型,髓质型,缩窄型相对于蕈伞型风险依次升高。结论食管鳞癌大体类型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判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在新乡地区食管鳞癌、癌旁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和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G(HLA-G)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1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食管正常组织中HPV亚型感染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的表达。结果 11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食管正常组织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3.2%和6.0%,HLA-G的检出率分别为5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存在HPV16、18和52三种亚型感染,其中HPV16感染率最高,HPV52感染率最低。结论新乡地区食管鳞癌组织以HPV16、18和52亚型感染为主;HPV感染和HLA-G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正相关;HPV感染食管鳞癌组织与HLA-G蛋白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提示与食管鳞癌发生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codon72)多态性与HPV相关食管鳞癌的关联性。方法选择435例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和550例健康对照,进行p53 codon72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联研究。结果病例组的Arg/Arg基因型的频率高于对照组(85.7%vs 49.6%);Arg/Arg基因型携带者发生食管鳞癌的风险是携带Arg/Pro或Pro/Pro基因型个体的6.48倍(P<0.001)。结论 p53 co-don72纯合子Arg/Arg可能是HPV相关食管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的数量,证明凋亡细胞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利用TUNEL技术进行凋亡细胞测定。结果:凋亡指数在食管细胞的癌变过程中逐步增加,但在癌症的进展中逐步减少。结论:通过凋亡细胞的指数检测,结果证明细胞凋亡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湖北十堰地区不同性别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食管菌群的构成及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就诊,诊断为ESCC患者72例,其中女性11例,男性61例,对两组食管菌群的16SrRNA基因V4高变区测序,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PA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血管生成、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meistry,IHC)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HPA、CD34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HPA蛋白的表达(65.7%)显著高于切缘正常组织(0.0%)(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9%(30/3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3.2%(16/37)(P<0.05);有纤维膜浸润的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2.9%(39/42)高于无纤维膜浸润组25.0%(7/28)(P<0.05).HPA蛋白阳性表达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ean Miciovessel Density,MVD)值(44.85±12.74)显著高于HPA蛋白阴性者的MVD值(33.05±7.32)(P<0.05).结论 HPA蛋白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血管生成、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ICAM-1、CD44V6在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ICAM-1、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ICAM-1、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18/26)、76.9%(20/26),且两者具有明显的一致性(P〈0.05)。结论ICAM-1、CD44V6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食管鳞癌淋巴结的转移是一个涉及多种黏附分子参与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和VEGF-D)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索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D在62例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D).分析VEGF-C、D表达及MLD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中VEGF-C和VEGF-D的高表达率分别是74%(46/62)和82%(51/62);肿瘤边缘MLD(5.387±4.98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900±2.245)(P<0.05).VEGF-C、D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相比,淋巴结转移更常见、临床分期也较晚,MLD增加与VEGF-C、D高表达、有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较晚有关.VEGF-C和VEGF-D的表达有正相关关系(r=0.691,P<0.001).结论 VEGF-C和VEGF-D在食管鳞癌中可能通过增加肿瘤周边区域的淋巴管新生促进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18.
宫颈鳞癌中HPV16E7蛋白表达与微血管计数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3):479-48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CEA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方法:食管鳞癌患者281例,Ⅰ-Ⅲ期205例,Ⅳa期41例,Ⅳb期35例。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CEA水平,统计血清CEA水平与食管鳞癌分期之间的关系。收集Ⅰ-Ⅲ期患者性别、年龄、部位、肿瘤长度、脉管瘤栓、贲门受侵、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淋巴结转移数等临床病理资料,统计血清CEA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Ⅲ期患者与ⅣA期患者血清CE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在Ⅰ-ⅣA期与ⅣB期患者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食管癌患者血清CEA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数有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血清CEA检测对食管鳞癌临床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最大长径(maximum tumor length,MTL)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术前判断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方法 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及贲门癌临床信息库(1973-2015年),其中男性26 225例,平均年龄(60±9)岁;女性14 597例,平均年龄(60±9)岁。40 822例食管鳞癌患者MTL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来自术后医院病理结果报告,依MTL将患者分为5组(<2 cm,2~4 cm,4~6 cm,6~8 cm和≥8 cm)。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MTL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40 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平均MTL为(4.4±1.8)cm,中位数为4 cm(0.3~16.0 cm)。肿瘤长度依次从<2 cm至≥8 cm的5组患者比例分别为1 489(3.6%)、13 029(31.9%)、16 924(41.5%)、7 365(18.0%)及2 015(4.9%)。Spearman秩相关显示随MTL增长,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N1)明显升高(r=0.998,P=0.000)。调整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癌MTL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OR=1.329,95%CI=1.292~1.366,P=0.000),且随着MTL增长,淋巴结转移风险增高(MTL=2~4 cm,OR=1.393,95%CI=1.177~1.649,P=0.000;MTL=4~6 cm,OR=1.944,95%CI=1.644~2.299,P=0.000;MTL=6~8 cm,OR=2.526,95%CI=2.215~3.003,P=0.000;MTL≥8 cm,OR=3.045,95%CI=2.507~3.699,P=0.000)。结论食管鳞癌MTL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随MTL增长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肿瘤长度可作为临床术前评判淋巴结是否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