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我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剖宫产病例,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10年间我院分娩总数为9 805例,其中剖宫产2 453例,平均剖宫产率为25.01%.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因素为首位.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围生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06~2012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基层医院剖宫产现状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统计我院2006~2012年所有住院分娩产妇数和剖宫产数,剖宫产指征均以第一个指征为统计指标,分析7年间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7年间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增加了两倍之多,前次剖宫产、胎儿窘迫、头盆不称所占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结论降低剖宫产率特别是无指征剖宫产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近4年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以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剖宫产病例19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4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4年剖宫产率为27.93%~30.00%,剖宫产率无明显变化。在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占首位,疤痕子宫的比例逐年升高(P〈0.05)。社会因素、难产、妊娠合并症、臀位、脐带异常4年间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2264例产妇的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结果近5年间我院剖宫产率呈下降趋势,剖宫产指征由胎儿窘迫占第一位,变化为瘢痕子宫及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占第一位。结论提倡阴道分娩,控制好第一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影响剖宫产率若干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桂兰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4):520-520,522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6年间剖宫产2399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变化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一、二位,脐带绕颈、社会因素显示逐年升高。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与社会经济发展、群众对剖宫产缺乏正确认识、对分娩的社会期望值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0年间我院剖宫产指征的构成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9年2 505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照前后5年剖宫产指征的构成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①10年间总剖宫产率为47.28%,其中前5年间剖宫产率为39.18%,后5年间剖宫产率为53.9%.10年间总新生儿窒息率为11.23%,前5年间新生儿窒息率为16.44%,后5年间新生儿窒息率为6.95%.②剖宫产率上升,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但是并未降低围生儿病死率。③10年来以要求手术、瘢痕子宫、子痫前期为剖宫产指征的比率明显升高,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发生率,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杨杏贤 《广西医学》2008,30(5):669-670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构成比、臀位分娩方式构成比,分析其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年内分娩人群6269例中选择行剖宫产术726例的剖宫产指征。结果在5年间剖宫产率为11.6%,以难产为手术指征者占主导地位(30.32%),而社会因素和相对剖宫产指征如臀位、剖宫产史等因素可以通过临床上适时阴道试产来减少剖宫产率,占32.50%。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人为因素进行剖宫产,从而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近4年内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 方法对我院4年来3256例孕产妇剖宫产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增高,社会因素在各年剖宫产指征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我院住院分娩病例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②剖宫产指征变化中社会因素呈显著上升,并逐年升高。结论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系社会因素行剖宫产增多引起,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医患双方及社会共同努力,减少因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才能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剖析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牧治分娩产妇7147例,其中剖宫产29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居前6位的剖宫产指征依次为:相对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社会因素、瘢痕子宫、狭窄骨盆,羊水过少、胎膜早破.其中相对头盆不称、社会因素是我院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因素.结论:医生、孕产妇及家属主观意愿影响着分娩方式合理选择,导致剖宫产指征远远超过医学指征范围,造成剖宫产率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07年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剖宫产手术指征、干预措施及危害。结果引起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中社会因素逐渐成为主导因素,如:家属要求,孕妇怕疼不愿自然分娩,选择吉日分娩等;剖宫产指征的大幅放宽,诸如胎儿过大,胎心异常,脐带绕颈,羊水少等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剖宫产的原因已不再是单纯医学指征范畴,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范畴,必须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指征掌握情况,寻求降低剖宫产的对策,保证母婴安全.方法 对2007年间我院402例剖宫产痛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为25.2%,头位难产、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胎位异常、病理产科为剖宫产的主要手术指征.结论 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官产的认识,对孕产妇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降低剖宫产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精神因素对分娩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日趋明显,而由此引发的剖宫产率上升亦受广大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就我院2004年1年中分娩情况进行分类整理,从剖宫产率上升的角度探讨精神因素对分娩的影响,以从中总结经验,从而有效控制剖宫产率。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我院2004年1~12月产科病房住院病例。1.2病例选择及方法对我院2004年1年间住院2263病例进行分类。其中剖宫产1731例,正常分娩532例;有指征剖宫产1129例,无指征剖宫产602例。有指征剖宫产术前或术后诊断中确定有绝对或相对手术指征者;无指征剖宫产术前或术后诊断中确定无绝对或相对…  相似文献   

14.
庄树侠  高翠宁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63-286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指征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 年-2011 年10 年间我院剖宫产率变动趋势及发生剖宫产的指征顺位变化.结果 我院剖宫产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平均22%.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指征是难产、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近3 年来,随着临床质控力度的提高,难产及胎儿窘迫明显下降,瘢痕子宫及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5.
刘丽君 《甘肃医药》2011,(9):534-535
目的:希望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方法:对我院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年~2009年剖宫产率逐渐上升,剖宫产指征中,非医学指征上升明显。结论:社会因素的剖宫产指征明显上升,非医学因素影响着医疗行为,我们应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 1997~ 1999年 3年间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作者通过对 12 0 5例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来探讨如何掌握剖宫产的合理性及时机 ,避免剖宫产指征盲目扩大 ,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使有阴道分娩可能的产妇安全顺利地分娩。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3年间我院分娩总数为 2 85 0例 ,其中剖宫产 12 0 5例 ,占4 2 7%。其中初产妇占 90 93% ,经产妇 9 0 7%。平均孕周 38周 ,平均年龄 33岁。1 2 方法 对所有剖宫产的指征、新生儿发病率、围生儿死亡率、剖宫产手术指征及诊断符合率、剖宫产手术的并发症等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我院6年间剖官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我院2840例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年间剖宫产率分别为10.72%、18.32%、22,67%、26.54%、30.59%、55.39%,差异有显著性.6年间剖宫产指征以胎儿窘迫和社会因素上升最快.结论 合理诊断胎儿窘迫,控制社会因素剖官产,提高阴道助产率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院6年间剖官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我院2840例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年间剖宫产率分别为10.72%、18.32%、22,67%、26.54%、30.59%、55.39%,差异有显著性.6年间剖宫产指征以胎儿窘迫和社会因素上升最快.结论 合理诊断胎儿窘迫,控制社会因素剖官产,提高阴道助产率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剖析近4年剖宫产率的趋势及剖宫产指征百分比,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03年至2006年间我院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胎头吸引术、臀牵引术等阴道助产术呈逐年下降趋势。②无指征剖宫产术(社会因素)的比例逐年增加。结论:目前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越来越多的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国内急剧升高。我院 1994~ 2 0 0 1年剖宫产 172 8例 ,其中不合理剖宫产 4 6 8例 ,现对其指征作回顾性分析 ,以寻找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选择我院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行剖宫产术的病历 172 8例 ,以手术的第一诊断纳入指征统计 ,其中不合理剖宫产 4 6 8例 ,占 2 7.0 8%。将 8年平均分成 4个阶段 ,1994~ 1995年为第一阶段 ,1996~ 1997年为第二阶段 ,1998~ 1999年为第三阶段 ,2 0 0 0~ 2 0 0 1年为第四阶段 ,对比其间各阶段的剖宫产率 ,分析不合理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不合理剖宫产指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