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应用国产探针(CSP18 /CSPX/CSPY探针组和 GLP13 /G LP21探针组 ) 对 50例羊水中的细胞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胎儿13、18、21、X和Y染色体的数目有无异常,同时与50例羊水染色体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操作,50例羊水的FISH均检测成功,与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相比较,准确率为 100%.但部分FISH检测结果中出现少量带有异常杂交信号的核.结论 FISH技术相比羊水培养具有时间周期短,准确率高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并不能完全取代羊水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荧光原位杂交 (FISH)是一种高度灵敏和特异性以及分辨率强的染色体和基因的分析技术 ,使用非放射性探针与靶细胞的DNA杂交 ,通过荧光显色 ,可以直接观察分析细胞核中或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变化或位置改变。由于大于 50bP的DNA序列缺失和易位均可用FISH技术识别出来 ,因此 ,FISH可以用于分辨G显带无法发现的各种染色体微小畸变。近年来 ,国内多家重点遗传学研究室在开展肿瘤遗传学研究时 ,均引入了FISH技术。我省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还未见报道。本文使用 3号、7号染色体Painting探针对胃癌细胞系进行了观… 相似文献
4.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FISH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3、7和17号染色体及p16位点异常在预测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尿路上皮肿瘤患者和健康成人作正常对照组尿液,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及FISH检测3、7、17号染色体及p16位点异常。采用正常对照组各染色体异常数据设定阈值用于肿瘤患者的实验室诊断。分别计算FISH和尿脱落细胞对尿路上皮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各染色体畸变与尿路上皮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1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肿瘤阳性检出率为11.5%,FISH为9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染色体及区带均呈现较高的畸变发生率,其中多体畸变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82.6%(7号)、71.7%(17号)、66.6%(3号)和49.2%(p16位点),单体畸变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3.6%(p16位点)、36.9%(7号)、34.7%(3号)和28.9%(17号),单体缺失畸变p16位点17.3%。37号染色体的多体畸变与肿瘤的病理分级间呈正相关(r=18.632,P<0.001),其余三种染色体畸变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相关性。结论对尿路上皮肿瘤患者进行FISH检侧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检测方法。尿路上皮肿瘤在3、7和17号染色体及p16位点同时存在多种畸变类型,7号染色体多体畸变可预测尿路上皮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实体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利用荧光标记DNA探针来检测细胞内染色体异常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可检测基因缺失、扩增、异位等异常,并结合组织形态学,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文中主要综述其在实体瘤诊断方面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7.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并与常规的尿脱落细胞学对比.方法 收集100例疑似尿路移行上皮细胞肿瘤的血尿患者在行膀胱镜检查之前的尿液标本,分别做尿细胞学检测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20例正常人尿液标本,用于建立FISH阈值,作为阳性判断的标准.结果 细胞学和FISH的总体灵敏度分别为43.2%、82.4%,特异度分别为:92.3%、88.5%,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0%、84.0%,细胞学和FISH在灵敏度、诊断符合率、非浸润性肿瘤和初发肿瘤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膀胱癌诊断中FISH较常规细胞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更易检出早期肿瘤. 相似文献
8.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近年应用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安全、稳定及结果直观等优点,目前被广泛用于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核组成、基因定位、基因扩增和缺失的检测,以及肿瘤生物学等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FISH技术的发展史、方法机理及其在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郑文岭,吴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cent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随着绘制高分辨人类基因组图谱的需求而出现的。近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更使得染色体FISH技术广泛受到重视[1]。采用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尿脱落细胞学技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9p21区带探针对7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30例正常对照尿液中的脱落细胞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研究,并同时对所有标本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细胞学检查对于Ta 期、T1期及T2~T4期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35.5%(11/31)、54.1%(13/24)及69.6%(16/23),总敏感性为51.3%.FISH对于TTa期、T1期及T2~T4期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64.5%(20/31)、87.5%(21/24)及95.7%(22/23),总敏感性为80.8%.对于T1期肿瘤(P=0.047)、T2~T4期肿瘤(P=0.023)、GⅡ(P=0.004)、GⅢ(P=0.002)以及所有肿瘤总体(P=0.001),FISH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FISH的特异性分别为96.6%和93.3%(P=0.612).结论 FISH用于检测膀胱癌的敏感性高于细胞学检查,而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FISH技术能明显改进膀胱癌的诊断,对于膀胱癌的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sation,FISH)是目前公认的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细胞染色体变化及基因异常的一种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国外,运用该技术协助诊断白血病已有很长时间,但将其应用在石蜡包埋组织病理切片上进行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仅有6年历史。 相似文献
1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膀胱癌主要依靠膀胱镜检查并取活组织检查确诊,但膀胱镜检查为有创检查,且与膀胱炎症不易区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可疑膀胱尿路移行上皮细胞肿瘤的血尿患者的尿液标本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测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并与最终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尿脱落细胞学的灵敏度为33.33%,特异度为100%,FISH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88.89%,两者灵敏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SH技术在检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膀胱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了α重复序列、染色体特异性DNA及Cosmid为探针,分别与绒毛间质细胞间期核杂交,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间期核中均见杂交信号,21/13α重复序列探针用于未培养的绒毛间质细胞杂交信号最为特异,能有效的检出染色体非整倍体,从而建立了一种快速而准确的产前筛选胎儿非整倍体的方法,成为细胞学一项极佳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正>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种,它已用于血液病理学的诊断。这一技术可检测各种细胞制片中细胞内的DNA和RNA,包括脱落细胞标本和常规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因此,ISH类似于免疫组化的方式检测细胞的蛋白质(抗原)。现主要介绍ISH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介绍ISH在血液病理学中的应用。 探针 它是用于各种分子杂交技术的重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比较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与尿液脱落细胞学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检测中灵敏性与特异性的差异.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取20例健康人群的新鲜尿液,应用荧光标记的3号、7号、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p16位点探针,对尿液脱落细胞进行FISH检测,建立正常人群的阈值;留取临床确诊的93例膀胱上皮肿瘤患者的尿液标本,同时进行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FISH检测,对比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FISH检测结果,对FISH、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ISH、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总的敏感性分别为90.78%% (69/76)和48.10%%(38/79),P<0.01,特异性分别为82.35%(13/17)、92.85%(13/14),P>0.05.FISH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优于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而两者在特异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ISH技术可以提高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诊断率,优于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筛查中新的无创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XY染色体α-卫星DNA探针,对原G带分析性染色体异常的20例患者外周血染色体及间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原G带核型45,X,45,X/46,XX/47,XXX,45,X/46,XY,47,XXY,45,X/46,XX与FISH结果一致,原G带判断不明的45,X/46,X,r(?),46,X,r(?)经FISH鉴别其真正核型是45,X/46,X,r(x),46,X,r(X),证 相似文献
18.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民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7,10(2):92-94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dridization,FISH)是一种崭新的生物学技术.是利用非放射性标记核酸代替放射性标记核酸在染色体、细胞或组织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借助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过程以荧光信号对杂交体(hubrids)加以检测和定位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安全、灵敏、快速、高效和分辨率高等优点,所以发展异常迅速,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就此作一介绍。一FISH的原理同源互补的核酸(可以是DNA或mRNA)变性后,在适当的条件下,能退火、复性重新成为双链结构。如果被检测的靶标(DNA或mRNA)与所用核…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诊断和监测早期上尿路上皮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取20例健康志愿者的新鲜晨尿,应用FISH检测尿液脱落细胞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9号染色体p16位点探针,建立健康人群的阈值.其后顺序留取20例初步诊断为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鲜晨尿,进行FISH检测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并进行泌尿系超声、多层螺旋CT检查(MMCT),将FISH结果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留取20例术前诊断为肾癌患者的新鲜晨尿作为对照组,进行FISH检查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统计分析两者的特异性.结果 20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上尿路上皮癌18例,肾癌浸润肾盂1例,肾结石合并肾盂肾炎引起的肾盂上皮炎性增生1例.泌尿系超声、MMCT、尿脱落细胞学和FISH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44.4%(8/18)、94.4%(17/18)、38.9%(7/18)、83.3%(15/18).FISH诊断上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和MMCT相似(P>0.05),高于泌尿系超声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P<0.05).20例对照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透明细胞癌,FISH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分别为95.0%和90.0%.结论 FISH诊断上尿路上皮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可以发现早期的上尿路上皮癌,可用于上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和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