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肾小管性酸中毒 (RTA)已有许多报道 ,且 RTA多属于不完全型。我们于近 5年来 ,在慢性乙型肝炎中 ,发生 5 0例合并完全型 RTA,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完全型RTA患者中男 2 2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37岁。其中慢性乙型中度 2 6例 ,重度 14例 ,慢性乙肝重型 6例 ,活动性肝硬变 4例。血清 HBV- M示 HBs Ag均阳性 ,HBe Ag有 70 %病人阳性 ,HBc Ab Ig M有 5 0 %病人阳性。同期住院病人慢性乙肝轻度 2 12例 ,急性重型肝炎 3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36例 ,无 RTA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免疫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pSS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及肾小管功能等资料。结果:11例为pSS合并Ⅰ型肾小管性酸中毒(RTA),4例合并Ⅱ型或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10例合并低血钾性麻痹或肾性尿崩症、肾性骨病等;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12例,抗SS-A阳性12例,抗SS-B阳性10例:8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合并应用环磷酰胺。结论:pSS并发RTA常见,长期中小剂量激素治疗可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程小云  刘怡欣  刘钢 《四川医学》2008,29(12):1678-1679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临床及免疫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22例pSs住院患者中合并肾脏损害及不伴肾脏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pSS患者中38例合并肾脏损害,发生率31.1%,31例为Ⅰ型肾小管酸中毒(Ⅰ型RTA),其中15例合并低钾血症,11例合并周期性低钾性麻痹。6例合并骨质疏松、骨折,5例合并肾结石。肾病综合征4例,肾炎1例。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本身所致肾脏损害并不少见,以Ⅰ型肾小管酸中毒(Ⅰ型RTA)为主要表现,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彭好  肖侠明 《四川医学》2001,22(11):1081-1082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d RTA)是远端肾小管泌 H 障碍 ,尿 NH4 及可滴定酸排出减少所致的酸中毒 ,临床表现为慢性高氯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尿液不能酸化 ,尿 p H常 >6。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 ,常易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 1989年 8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治的 15例d RTA病人误诊原因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7例。年龄 6个月至14岁。误诊最长时间 8年 ,其中原发性 14例 ,1例合并有海绵肾。1.2 临床表现 :生长落后 13例 ,多饮、多尿 9例 ,恶心、呕吐 2例 ,骨骼畸形 13例 ,发作性下肢乏力 1例 ,血尿 2例。肌无力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Ⅰ型胶原(Col Ⅰ)水平变化,阐明CTGF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5例慢性乙型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89例,活动性肝硬化35例,静止性肝硬化31例)和3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CTGF和Col Ⅰ水平,对其中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穿活体组织经HE染色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CTGF和Col 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静止性肝硬化血清CTGF及Col Ⅰ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21,P<0.05),血清CTGF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719,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CTGF水平升高且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血清CTGF水平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判定慢性乙型肝病肝纤维化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肾脏酸化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慢性低钾血症是本病的一大特征,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临床以心悸、晕厥为首发症状的RTA较少见,现报道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系由各种疾病所致的肾调节酸碱平衡失常与尿酸化机能降低的症群。由于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或漏诊。现将笔者近8年来收治的4例肾小管性酸中毒曾误诊为其他疾病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2例、女2例。发病年龄4月~8岁。远端RTA(Ⅰ型)3例,近端RTA(Ⅰ型)1例,原发型RTA3例,继发于肾盂肾炎1例。 2、临床表现:烦渴、多饮多尿3例;厌食、消瘦、生长发育迟缓3例,其中1例Ⅱ度营养不良;2例身高较同龄正常儿童矮小;体重均有减轻;肌无力3例;呕吐、抽搐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elar Acidosis,RTA)的临床及X线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RTA者21例,其中女性16例(76.2%),男性5例,平均年龄31岁。19例摄腹部平片,摄胸、头颅、脊柱、四肢片14例,6例行静脉肾盂造影,4例行肾脏CT检查。结果RTA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有并发或继发疾病,继发型15例(71.40%),其中13例继发于干燥综合征(61.9%)。骨骼改变10例(47.6%),表现为生长迟缓、骨质疏松、骨质软化。肾脏钙化8例(38.1%),为特征性的双肾锥体乳头部钙化。结论骨骼改变及肾脏钙化是RTA较晚期的表现,出现骨骼X线异常及双肾锥体乳头部特征性钙化时应提示RTA。  相似文献   

9.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 RTA)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肾脏酸化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慢性低钾血症是本病的一大特征,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临床以心悸、晕厥为首发症状的RTA较少见,现报道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钟锐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60-62,6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可能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慢性乙型肝病肝源性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79例(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6例肝源性糖尿病中107例血清HBV-DNA〉103copies/mL,92例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与179例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呈低水平,无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和酮尿酸中毒、心、脑、肾等血管疾病,空腹血糖(6.82±2.42)mmol/L,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病伴发型糖尿病[(9.50±2.34)mmol/L](P〈0.01);空腹和餐后2 h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P〈0.05)。在抗病毒治疗、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经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可有效控制血糖。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肝功能损害的症状,而慢性乙型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HBV感染引起肝脏、胰岛损伤及其引发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肝源性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抗病毒治疗和积极应用胰岛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80例慢性肝炎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试图在今后护理工作上能够得到新的启示,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工作和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7~68岁,平均年龄38.5岁。所有病人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例,占本组26%;慢性迁延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9例,占本组74%;并发胆囊疾患13例,占本组16%;B超显示胆囊受累者37例,占本组46%;既往有肝病史考12例,占本组15%。本组病原学分型均为乙型。结果本组80例病人中临床治愈30…  相似文献   

12.
<正> 肾小管性酸中毒又称高氯性酸中毒(简称RTA)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临床上分为:Ⅰ型(远端RTA)血液和肾小管液体之间不能确定正常氢离子梯度。Ⅱ型(近端RTA)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的能力减退。Ⅲ型(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小管性酸中毒(RTA)的病因、分型、临床特点,以助早期诊断及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RT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原发性RTA占34.5%、继发性RTA占65.5%;临床分型Ⅰ型占77.0%、Ⅱ型占9.5%、Ⅲ型占11.5%,Ⅳ型占2.0%。女性RTA病因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见(27.5%);成人RTA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肌无力(75.5%),儿童以生长发育落后多见(57.1%)。结论 RTA临床表现多样,多种疾病可以继发RTA,临床医生要提高对RTA的认识;RTA伴生长发育落后的儿童使用生长激素追赶生长治疗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干燥综合征系一侵犯外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起病多数呈隐匿和慢性进展,在泌尿系的病变常见为间质性肾炎,可呈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以育龄期女性多发。笔者在临床中遇到1例干燥综合征并发肾损害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是一组以肾小管酸化尿液功能障碍所到临床综合症。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易被误诊致病者得不到及早治疗而发生严重并发症。本院自1991年4月至1999年2月,收治了14例以发作性四肢麻痹为主要表现的成人RTA,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0例,男女之比1:2.5。年龄20~50岁,其中20~30岁6例,31~40岁5例,41~50岁3例.平均年龄345岁。其中3例有周期性软瘫病史1~3平、有明显诱因3例,其中尿路感染2例,过度疲劳1例、此次均以低钾麻痹入院。1.2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14例均以发作性、对称性四肢…  相似文献   

16.
<正> 肾小管性酸中毒又称高氯性酸中毒(简称RTA),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现将我们收治的1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女各6例。年龄3~10岁2例,11~20岁3例,21~30岁1例,31~40岁1例,  相似文献   

17.
慢性活动性胸腔出血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而导致延误治疗或治疗措施选择不当。2000年1月-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闭合性胸外伤282例,并发血胸的217例,其中6例为慢性活动性出血,占2.76%。为了明确慢性活动性胸腔出血的病因,探讨其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对6例活动性血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莹 《西部医学》2008,20(2):299-300
目的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的认识。方法分析60例肝炎及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以糖尿病首发者9例,以乙型病毒性肝炎首发者45例,二者同时发现者6例。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多属于肝原性糖尿病,临床表现类似于2型糖尿病。典型的多尿、多饮、多食症状因受肝病影响多不存在,而酮症酸中毒、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少见。治疗上应积极治疗慢性肝炎,改善肝功能,尽早控制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 RTA)临床少见,通常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肾性骨病、尿液酸化障碍及泌尿系多发性结石等。本组3例病人则无上述典型的表现,以至于延误诊断及治疗。观将3例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RTA Ⅰ型)乃肾小管酸化尿液的功能障碍疾病。其生化特点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尿液碱性或弱酸性。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被漏诊或误诊。报告我室1983一84年先后收治的分别以尿崩症及骨质软化为突出表现的 dRTA 各一例,述介了本症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常见的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