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巍  林少华  黄汉添 《广东医学》2003,24(7):751-752
目的 探讨尿激酶(UK)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辅以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4例。结果 近期疗效,优良36例(66.7%),死亡5例(9、3%);随访46例,远期疗效,优良36例(78.2%),死亡2例(4.3%)。局部应用30万u的UK,4d内可使血肿平均减少20ml,加快血肿溶化吸收。结论 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结合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具有较好的疗效,UK在高血压脑出血脑内局部溶血作用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4例高血压脑出血尽早行血肿穿刺引流和(或)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用尿激酶溶血引流治疗。结果再出血4例(4.8%),恢复良好41例(48.8%),致残30例(35.7%),死亡9例(10.7%)。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尽早使用此法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引流术式对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救治效果。方法58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28例选择侧脑室前角或枕角入路,采用锥颅置硅胶管引流;30例患者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引流;2组患者均在引流3—5d后行间断性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至清亮。结果术后至6个月依据GOS评定疗效:锥颅置管引流术的28例,良好4例(14.2%),中残6例(21.4%),重残6例(21.4%),死亡12例(44.9%);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引流的30例,良好12例(40.0%),中残6例(20.0%),重残4例(13.3%),死亡8例(26.7%)。结论YL-1型血肿粉碎针穿刺引流术式是针钻一体,在脑室内快速形成一固定的硬性通道,在抽吸、冲洗、引流等循环作业过程中颅内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当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外科16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在出血早期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术后血肿残留、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微创穿刺术对血肿清除效果显著,术后3d血肿残留量≤40%9例;术后7d血肿残留量≤40%者10例。术后28d进行GOS评定以判定近期疗效,结果显示死亡4例、长期昏迷2例、重度残疾5例、中度残疾5例。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早期通过微创穿刺术进行血肿引流清除,安全、有效,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锥颅引流与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方法:对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锥颅组37例,行锥颅引流术;钻颅组41例,行颅骨钻孔引流术。结果: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效果:锥颅组治愈率94.7%(35/37),明显高于钻孔组82.9%(34/41);手术时间:锥颅组手术时间20.8±6.8分钟,短于钻颅组58.4±12.4分钟;住院时间:锥颅组7.3±1.7天,短于钻孔组10.5±2.5天。结论:相对于颅骨钻孔引流术,锥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更好的疗效,且术式简便、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康复快。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相结合,提高脑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采用简易脑立体定位尺,确定头颅穿刺点后,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和生化酶技术,对颅内血肿进行冲洗、液化,引流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82例,并与保守组、手术组各60例比较。术后复查CT观察穿刺方向误差、血肿清除量。结果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4.78—5.5,P〈0.01—0.05)。微创组治疗后第7、14、2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手术组和保守组比较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保守组与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总有效率87.25%,与手术组51%和保守组4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微创组病死率8.82%,与手术组23.33%和保守组3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0%的患者首次抽吸血肿量达50%-90%,80%的患者3—7天血肿清除量达90%以上,其余均在2周内吸收。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术,定位穿刺准确,提高了微创术的成功率,加快了血肿清除速度及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了病死率,降低了医疗费用,便于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立体定向多靶点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60例明确高血压病史并经头颅cT扫描证实有丘脑出血且破入脑室系统的患者进行血肿的单靶点或双靶点穿刺置管引流,同时对单侧或双侧脑室行立体定向穿刺置管引流。术后血肿腔、侧脑室应用尿激酶溶解血肿。结果:本组生存51例(85%),其中恢复良好31例(61%)、中度残障12例(24%)、重度残障6例(12%)、植物生存2例(4%);本组死亡9例(15%)。结论:立体定向多靶点穿刺置管加术后应用尿激酶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血肿排空快,降颅压效果好,并发症少,愈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头颅CT引导定位下早期行软通道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确诊后,早期在头颅CT引导定位,局麻下行软通道锥颅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给予尿激酶2万U加生理盐水5m1分次注入血肿腔溶解血肿并持续引流。结果术后生存91例(82.7%),出院时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标准:Ⅰ级16例,Ⅱ级24例,Ⅲ级35例,Ⅳ级12例,Ⅴ级4例。Ⅰ级、Ⅱ级、Ⅲ级为恢复优良,恢复优良率为68.18%(75/91)。死亡19例,病死率为17.3%。结论早期微创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有效、简便、可靠、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局麻下小骨窗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或脑室钻孔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其中血肿位于壳核44例,丘脑27例,脑叶内15例,合并脑室出血10例。结果:86例中66例凝血块直视下吸除,复查CT血肿清除>80%60例,60%-80%6例,10例合并脑室出血行双侧脑室前角钻孔外引流,置管引流2-10天,脑室血肿消失后行腰穿术。随访72例6-72个月,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5级,ADL155例(64%),ADL216例(18.6%),ADL35例(5.8%),ADL42例(2.3%),AWDL52例(2.3%),死亡7例(7.0%),结论: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效果好,术后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锥钻引流间断置换术治疗慢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38例慢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CSHE)进行床边锥钻引流,间断置换血肿治疗。结果:治愈36例,治愈率94.7%,2例血肿扩大行骨瓣开颅术。平均住院时间10天;随访0.5~4年,未见复发。结论:锥钻引流间断置换术治疗CSHE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冲洗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在局麻下对26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行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冲洗术观察其疗效。结果:经治疗有25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6.2%,术后无手术并发症。有一例血肿包膜厚有钙化,术后复发,行骨瓣开颅血肿切除术治愈。结论: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冲洗术是一种简捷、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卫星 《中外医疗》2014,33(1):65-66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脑出血患者78例颅血肿患者施行微创穿刺清除术清除血肿,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该组78例患者均穿刺治疗成功,血肿清除率96.2%,3例引流7d后仍有残留,且症状无好转,改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ADL分级:Ⅰ级29例,Ⅱ级25例,Ⅲ级11例,Ⅳ级8例,Ⅴ级5例,总有效率83.3%。结论患者发病后6~12h是微创穿刺清除术的最佳时间,其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伍海青 《海南医学》2009,20(6):59-60
目的总结脑室尿激酶灌注辅以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治疗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行单侧或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次日行腰大池外引流,与单纯脑室外引流常规治疗20例(对照组)相比较,比较两组病人脑室内血肿消除时间、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28例随访12个月,应用GOS评估预后,良好13例(46.4%),中残8例(28.6%),重残4例(14.3%),植物生存0例,死亡3例(10.7%),脑室内血肿消除时间(5.32±2.16)d,脑积水2例(7.1%);对照组20例,良好4例(20%),中残4例(20%),重残2例(10%),植物生存1例(5%),死亡9例(45%),脑室内血肿消除时间(10.12±2.34)d,脑积水5例(25%)。结论早期脑室尿激酶灌注辅以腰大池外引流能明显缩短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侧脑室前角引流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单或双侧脑室前角引流治疗34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CT动态观察血肿量,第1、7、14、30天进行NIHSS评分,第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结果术后第7天NIHSS评分及第14天血肿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个月mRS分级:0~3级22例,4.5级6例,死亡6例。结论侧脑室前角引流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组)与内科保守(对照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20.1%和总有效率7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和47.3%,病死率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2%。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923-923,969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ACI)6h内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ACI随机分成UK组和对照组。UK组以uK25万u静脉推注,续以uK150万U60min内静滴。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4h、l周、2周、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①治疗后24h、2周、4周时UK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1周时uK组改善比较显著(P〈0.05)。②UK组用药后24h至4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递增性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③UK缨用药后24h时显效9例(23.7%),1周时22例(57.9%),2周时30例(78.9%),4周时34例(89.5%),均高于同期对照组(x0=10.21、24.49、21.11、7.28,P均〈0.01)。结论:ACI早期UK溶栓治疗比常规治疗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和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LY-I型微创穿刺针穿刺引流与传统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24例)及开颅脑血肿清除(22例)的临床资料,按病情分级、年龄、血肿量、GCS计分、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存活病人生活能力(ADL)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微创穿刺引流组)24例,死亡5例,死亡率20.83%;存活19例,随访6个月,ADLI~III级12例,Ⅳ级6例,V级l例,术后合并肺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7例;再出血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此较P〈0.05,提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术疗效与病情分级相关,Ⅰ~Ⅲ级疗效好,残死率少,中重型Ⅲ~Ⅳ级残死率增高,并发症增多;手术仍能挽回部分病人的生命。极重型Ⅴ级疗效差,残死率极高(75%)。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及麻醉简单、创伤小,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用于部分中重型颅内血肿病人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鞠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0):31-32
以82例中、重度(出血量〉3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组35例,ICU床旁锥颅血肿穿刺引流组47例。结果:一组死亡率17.1%,二组死亡率12.7%。出院6个月随访总生活能力(ADL),穿刺引流组ADLI—3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ICU床旁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显著提高了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该院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5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55例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均获成功,其中治愈49例(89.1%),复发6例(10.9%),发生并发症4例(7.3%),无死亡病例。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安全简便、疗效好、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高压氧综合疗法对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致残率的疗效。方法: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高压氧治疗组(A组)37例,单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B组)35例。观察早期疗效及随访2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3.8%,显著高于于对照组的60%(P〈0.05)。2个月后随访A组日常生活独立完成率为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P〈0.05)。结论:尽早施行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加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显著提高有效率,明显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