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情况。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其中DN24例,非糖尿病肾病36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腰椎及股骨。结果DN组较非糖尿病肾病组腰椎及股骨BMD明显降低(P0.01),DN组严重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及骨折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业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病因.糖尿病肾病(DN)属于传统医学消渴病肾病的范畴,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肾功能恶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近年发表的中医治疗DN的文献进行总结,探讨DN现代中医的证候学特点,以提高DN的辨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原因。微量白蛋白尿作为预测DN进展的指标并不可靠,寻找DN早期生物学标志物以及对DN早期肾脏病变的机制研究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蛋白质组学技术近年来飞速发展,对DN患者的尿液、血液以及肾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能会为我们早期诊治DN提供新的希望。本文对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DN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DN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足细胞损伤直接参与DN的发病过程,而DN进程中足细胞损伤的机制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现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发病机制备受关注,而中医认为热邪是DN的重要病因,热邪与DN的炎症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因此,探讨热邪在DN的致病作用及治疗方法极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常见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DN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和肾功能逐渐减退。DN患者常存在多种因素导致营养不良,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0%以上[1]。改善DN患者营养状况对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2]。1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病因[1].我国DN患者占.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总数的15%,且逐年递增[2].但其病理生理机制极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交系DN小鼠动物模型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研究DN发病机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2010年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岁以上人群DM患病率已达9.7%,DM前期患病率高达15.5%。DN临床标本的稀缺性突出了DN动物模型的重要。良好的动物模型对DN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DN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是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也是我国中老年人ESRD的主要病因。提高DN的认识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N的流行病学、临床与病理诊断、易感基因、生物标志物及其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同时对DN治疗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提出新的认识,以引起同行重视。  相似文献   

10.
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DN是ESRD的首位原因(30%~40%),在我国位居第2位。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延缓DN患者的病程进展,延长ESRD出现时间,从而改善DN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N)已逐渐成为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常见的原因。若在肾病早期阶段进行有效干预治疗,有希望延缓甚至逆转DN的发展。陈民报道阿魏酸钠对DN能起到延缓其进展的作用。本研究联用黄芪与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早期DN患者,探讨其对内皮素、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代谢异常引发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目前约25%~40%的糖尿病患者会进展至DN[1],甚至在欧美国家,DN已经成为肾脏替代治疗的首要病因[2],而在我国DN也逐渐替代原发性肾病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正处于逐年升高趋势中,在此基础上,DN的发病率也会不断增加。微量白蛋白尿是DN的最主要的表现,并且它也被作为早期诊断DN的重要依据而广泛应用。然而有部分研究发现[3,4],存在部分DN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会自行缓解消失的现象,部分无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可以出现晚期肾脏病理改变,甚至部分肾脏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  相似文献   

13.
利湿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2DM)微血管严重并发症,随着DM的发病率增高,DN也成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因,而一旦检出明显蛋白尿时已属DN3期~4期,若不能有效控制,肾功能损坏转快。笔者自2004年6月-2006年6月用中药利湿化瘀法治疗2期、3期DN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阿魏酸钠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DN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约有30%的Ⅰ型DM和40%Ⅱ型DM会并发DN。在欧美发达国家,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首位原因,我国DN也已上升为ESRD的第2位或第3位原因。据国际糖尿病联盟(LDF)统计,全世界DM患者可能已达到2.85亿人,据2008年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肾病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因素尤其是遗传易感性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PCR基因扩增技术探讨中国人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对象:非糖尿病对照组(ND),共82例。2型糖尿病组84例,可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56例和糖尿病非肾病组(NDN)28例。DN组又分为:(1)蛋白尿肾病亚组(DNⅠ)26例:2次测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或尿蛋白≥300mg/24h;(2)肾功能不全亚组(DNⅡ)30例:蛋白尿伴2次Scr≥110μmo…  相似文献   

17.
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美国家,糖尿病肾病(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病因[1].在我国,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DN也上升至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病因的第2位[2],发展至肾衰竭的比例为20%~40%[3].因此,研究DN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健康收益.目前有多种学说试图对DN的发病机制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多苷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尤其在欧美国家,每年新增的透析患者中有35%~40%是由DN引起[1];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第二大原因[2]。DN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DN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上也缺乏完全有效的手段。有研究发现DN中存在着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炎症介质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人类健康面临的巨大挑战,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其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DN患者预后的关键。然而,仅凭临床表现与生化指标来诊断DN存在局限性,糖尿病合并肾损伤患者的病理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非糖尿病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 NDRD)的比例并不少见。肾穿刺活检作为一种新的较为安全的手段是诊断DN的金标准,被推荐用于DN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就目前发表的临床指标与病理指标对DN诊断与预后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DN的发病率也正在迅速增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DN是目前西方国家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1]。国内数据亦显示DN导致的ESR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北京市DN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已从2003年的10.2%上升至2011年的35.1%[2]。中医药在治疗DN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丰富的理论有望为DN的治疗开启新的思路。近年来,络病理论的发展为肾脏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切入点[3]。刘玉宁教授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从络病学说入手,总结出糖尿病肾病"络胀"、"络痹"、"络积"的病机发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