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玻璃体积血可见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等多种疾病,与中医眼科"云雾移睛""血灌瞳神""神膏积血"等类似。翁文庆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其对单纯玻璃体积血的中医诊疗亦有一定见解。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方法,创新中医药临床诊疗模式,丰富中医药理论体系,是现阶段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然而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还存在中医传统辨治模式与现代疾病临床诊疗难以有机融合、中医宏观辨治思路与现代医学微观理化指标不能精准对接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据此提出“两个重构”(即重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与重构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理论框架并对其内涵、目的、方法及意义进行系统阐释。认为通过借鉴现代医学疾病认知,继承传统中医审病思维,对现代疾病进行中医分类分期分证,进而可实现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的重构;同时通过吸纳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融汇中药传统功效认识,构建方药量效理论框架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的重构。“两个重构”的实现可在继承并发扬中医调态优势的前提下,突破传统辨证论治局限性,提高中医对现代疾病临床诊疗的精准性,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1949年以来,国内众多专家对中医内科疾病名称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医内科学》教材从第1版到第7版,其内容不断更新,质量也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简称《国家标准》)、《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简称《国标配套》)、《中医内科疾病名称规范研究》(简称《中内规范》)的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4.
刘向前  段戡 《中医正骨》1999,11(1):49-50
证是中医学的特有的概念,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等所作的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2〕。中医理论界对证及其相关问题的争论颇多,临床实践尤其是各专科疾病的诊疗更是面临着证的困惑。中医骨伤科也莫能例外,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同样存在辨证方...  相似文献   

5.
黄斑部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的疾病,在中医眼科的五轮学说中,常将黄斑归于水轮,内应于肾.故临床上本病多从肝肾论治。但笔者从临床中体会到.黄斑病变因色黄属脾,多与脾有关,并将之应用于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略有心得。  相似文献   

6.
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北京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同仁医院召开了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眼科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北京各大医院的眼科专家们以眼科疑难病老年黄斑变性中西医结合治疗为题,就如何借助眼科最新研究成果和诊疗技术,充分发挥中医理论合理内涵和治疗优势,提高临床疗效进行了深入研讨。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病专业主任刘宁朴教授指出:老年性黄斑变性是眼科的疑难病,目前西医没有好的解决方法,现在眼科界的观点是早期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能够事半功倍。中医治疗在早期预防上有优势,国外医生在治疗该病时引用食物疗法,与中医养生和辨证论治异曲同工,因此应该发掘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方法。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庄曾渊教授认为,对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应从不同视角审视患者的临床表现,运用中西医两套治法,  相似文献   

7.
2022年7月28日,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名誉院长唐由之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唐由之研究员是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眼科学术界享有盛誉。他对眼科领域中仍属难治的病种,应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运用中医眼科理论辨证论治,在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医眼科学术理论方面具有较多的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疗体系是根植于中医学理论,经过数千年医疗实践经验总结而逐步形成的智慧结晶。诊疗体系的构建对于中医药规范化参与疾病全程、提升中医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今中西医并行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医学在诊疗过程中仍发挥着主体作用。传统的中医诊疗体系如何更好地与现代诊疗体系融洽互鉴,如何找准中西医诊疗之间的契合点,使二者达到良好的共性融合是时代留给中西医的历史拐点性难题。中医学已然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现有中医诊疗体系的革新重构,对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回顾性梳理中医诊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围绕着“病、证、治”中医诊疗体系三大核心构成要素,总结各历史时期中医诊疗体系特点,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路径,为日后体系的革新重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医疾病诊断存在的病类、病种不分、病、证、症混淆、疾病概念不一及与国际疾病诊断水平的差距现状,认为病种分化势在必行,对完善中医疾病理论、深化对疾病本质认识、提高中医疾病诊疗水平有重要意义。并讨论了病种分化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骨关节疾病。中医药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丰富的治疗手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诊疗方面存在着疾病名称不规范、证候分型无标准、治疗方案不优化、缺乏一种公认的疗效判定标准等问题。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中医病证诊疗方案进行研究,有深刻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为此。挖掘整理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古今医籍、期刊文献资料,回顾分析既往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住院病历诊疗记录,现场调查对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黄斑部疾病中的疗效应用价值,提高黄斑部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观察中西医结合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黄班裂孔、黄斑水肿等治疗的应用,与单纯西药治疗黄斑病变的疗效,比较两者的效果.结果:中西药结合在黄斑部疾病治疗有效率高达8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单纯西医治疗.结论:由于中西药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及无损伤等特点,为黄斑病变的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价值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164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54眼、西药组30例55眼及实验组30例54眼,分别予以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67%)显著高于中药组(53%)及西药组(30%)(P<0.05),而中药组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较其他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和黄斑区网格样光凝术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后黄斑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加黄斑区网格样光凝术和单纯黄斑区网格样光凝术进行治疗,并从视力,黄斑区水肿及黄斑区水肿消退的时间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底黄斑区水肿的吸收好于对照组;达到最好疗效的时间也比对照组短。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分型及中药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诊断标准并观察中西医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裂隙灯视网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定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行诊断和分型标准。122例(216只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同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视力、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点及血糖的改变。结果:中药组62例(110只眼)有效率为88.18%,对照组60例(106只眼)有效率为12.2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相似文献   

15.
对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的药物制剂进行综述。介绍了老年黄斑变性病国内外发病的情况,治疗所使用的药物的剂型情况以及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的药物未来研究开发的方向。老年黄斑变性病是全球第三大致盲性疾病,其发病增长率为6.62%。传统药物多是口服而起到全身作用的制剂,新型药物多为局部给药制剂。中医药在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能与新型制剂技术相结合开发一些局部给药制剂,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健脾利水方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活血健脾利水方免煎颗粒剂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联合激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视力、视网膜黄斑部厚度和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眼经FFA和OCT检查确诊为DME。FFA显示治疗4周后黄斑部高荧光渗漏均有所好转,治疗8周后黄斑部渗漏明显好转。视网膜黄斑厚度OCT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治疗8周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激光联合口服中药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黄斑厚度均有减轻;组间同期比较,在治疗4周、治疗8周后黄斑厚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黄斑厚度减轻更明显。治疗组视力总有效率为66.7%,其视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口服中药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治疗8周后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在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和搏动指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口服中药后眼部血流增快,阻力降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间同期比较,在治疗4周、治疗8周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中,仅治疗组患者眼部血流有所改变,即血流增快,阻力降低。结论行气活血健脾利水方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提高患者的视力、减轻视网膜黄斑水肿、增加眼部血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质量评价,为指导中医药进一步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1994年1月—2011年11月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文献质量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筛选出78篇文献,均为中文,其中Jadad量表评分≥3分的文献有5篇,其中4篇分值为3,仅1篇文献分值为4分。结论目前正式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较差,可信度不高,亟待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规范化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方联合532激光对糖尿病黄斑水肿视功能与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90例(147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47眼)、光凝组30例(48眼)和联合组30例(52眼),分别采用活血利水方、532激光以及中药联合激光治疗;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6个月观察各组最佳矫正视力、FFA及OCT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时(疗程结束后6个月)较治疗前无提高(P〉0.05);光凝组、联合组治疗后和随访时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中药组治疗后和随访时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光凝组、联合组治疗后和随访时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和随访时黄斑水肿渗漏有效率分别为40.42%和36.17%,光凝组分别为66.67%和60.41%,联合组分别为88.46%和80.77%。联合组、光凝组与中药组视力、视网膜厚度、黄斑水肿渗漏情况治疗后及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光凝组治疗后及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利水方联合532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渗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曲安奈德球旁注射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效果。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患者54例61只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曲安奈德球旁注射,治疗组给予曲安奈德球旁注射联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及6个月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9%,对照组为30.0%。结论应用中药联合曲安奈德球旁注射治疗黄斑囊样水肿较单纯球旁注射曲安奈德效果好,且长期疗效明显,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加味参脉散治疗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1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钟瑞英  于蓝 《光明中医》2012,27(4):706-707
目的探讨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中医治疗。方法选用自拟的加味参脉散加减。结果 152例病例301只眼中,总有效率为90.03%。结论中医治疗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