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利钦  粱天豪 《光明中医》2016,(12):1696-1697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中,开篇即论惊悸病的成因"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即由气血阴阳亏虚所致,总病机为因虚生悸,理当以温补气血,滋阴温阳为治则。但篇中第13条却以攻逐痰饮为法,以半夏麻黄丸为方,与开篇所论"动即为惊,弱即为悸"的病机、治法治则完全相反,而与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篇的病机、治法治则相近,将13条归于惊悸病篇明显不适。将之归于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篇,且归为痰饮咳嗽病的并发症更显合理。  相似文献   

2.
一、弱主血虚 1.心血不足:《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云:“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本条之“动而弱”,言惊悸之脉象。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  相似文献   

3.
1.以脉象揭示某一病证 《痉湿暍病篇》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疟病篇》:“疟脉自弦……。”《水气病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等均为以脉示病,辨证的典型。指出紧如弦的脉主痉病;弦脉主疟病;沉脉或沉小脉主水。再如“腹满脉微弦”,“寒疝脉弦紧”等亦是以脉象揭示病证的。 2.以脉象鉴别病证异同 (1)辨病名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肺痿、肺痈的病变部位虽均在肺,但肺痿是肺的津液过度耗损,  相似文献   

4.
“悸”指跳动之谓,是临床较常见的病证.《伤寒论》所论的悸证,是以自觉体内悸动为特征的病证,有“心悸”、“心下悸”、“脐下悸”、“心中悸”、“心动悸”之不同,不可混同.张仲景对悸的论述散见于各经病中,且有概念不清甚至自相矛盾之处,后世学者每易混淆.但《伤寒论》论治悸证,总能以六经为纲,从病因病机入手辨证遣方用药,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冀通过对《伤寒论》原义的疏理,结合临床实践,以期达到对其证治规律进行系统探讨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大则病进”理论始见于《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后世医家也多有论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对于“大则病进”思想亦多有涉及,“大脉”指阳脉,大者有余之象也。“大脉”并非单指实际脉形宽大的脉象,而是对一类具有相似特点脉象的统称,即大脉、浮脉、数脉、动脉、滑脉、洪脉、实脉、疾脉、弦脉均可归为“大脉”范畴。“大脉”须分为大而有力和大而无力,大而有力为实大,为邪实正盛,治法当以祛邪为主;大而无力为虚大为邪实正虚,治法当以扶正为主。“病进”指病情传变或加重。  相似文献   

6.
心动悸治验     
孙健 《河南中医》2004,24(8):79-80
心动悸即心悸 ,俗称心跳。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说 :“伤寒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可见 ,心动悸与结脉、代脉病机基本一致 ,并可用炙甘草汤治之。脉促者 ,数而时止 ;脉结者 ,缓而时止 ;脉代者 ,止有定数 ,良久复来。三者虽同属脉搏有停跳现象 ,但跳的至数 ,停跳之间隔 ,停跳时间之长短各有区别 ,病因病机也各有不同。根据脉象 ,结合八纲辨证 ,能够诊断出不同因素引起的不同类型的动悸证 ,施法、选方、遣药也大显径庭。诚不可胶于古人“伤寒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之训 ,必承蜩细玩 ,洞悉权变 ,消息而为…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的心悸证多集中在太阳篇内。主要有心下悸、心中悸、心动悸三种证型。王肯堂说:“有汗吐下后正气内虚而悸者,有邪气交击而悸者,有荣卫涸流脉结代者则又甚焉。”发病原因不同,证以本虚为主,其虚损程度有明显差异。仲师力求平脉辨证,依证立法,制方遣药,丝丝入扣,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伤寒论》之心悸证治剖析于下,以利古为今用。一、心下悸心下悸有两种情况:一是病邪在表,发汗过多,损伤心阳;二是胃阳不足,水饮内停,阳气被遏。 1.心阳虚心下悸:“发汗过  相似文献   

8.
<正> [篇题解释] 平人,为无病之人,即正常之人,亦即气血和平之人。气,在此指脉气;象,指脉的形象。如吴昆说:“平人,气血平调之人,气,脉气;象,脉形也。”高士宗说:“平人气象者,无病人之脉气与脉象也。”又《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本篇首论平人脉象,再论病人之脉象,且以平人脉象来衡量病人之脉象,故以“平人气象论”命篇。 [本篇主要内容] 本篇论述了平人的脉息至数与变化,以及各种疾病的脉象和诊察方法。其主要内容有: 一、计算脉搏至数的方法;平脉、病脉和死脉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并非脉学专著,但书中有大量篇幅论述脉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收录了十分丰富的脉诊资料,包括脉法、脉名、脉象、主病、诊脉时间、诊脉方法、色脉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内经》中的脉诊专篇,有《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玉机真脏论》、《素问·三部九候论》、《灵枢·论疾诊尺》等。由于《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因而整部著作中有关脉诊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其内容散见于多个篇论之中。即便是主要论述脉诊的篇论中,也夹杂其他各方面的内容。但是《内经》仍不失为脉学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最具有指导意义的经…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首次提出“惊悸”,是心悸最主要的相关病名。《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有关心悸的证、因、脉、治与五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肺失治节、肝失疏泄、脾胃枢机不利、心肾水火不济均会导致心悸的发生,心悸其病位在心,但病因病机复杂,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心悸。临床辨治时基于“五脏元真通畅”理论,调整脏腑气化功能,使得人体一气周流,升降出入有序,气机畅、血脉和,则五脏安定、心悸自平。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张仲景对心悸的辨证论冶及其临床意义:《伤寒论》首提“心悸”病名,开心悸病辨证论冶之先河。 将心悸病分为心气虚、心阳虚、阴阳两虚、阳虚水泛四证而施治。文中又论述了关于桂枝的应用及血瘀证问题。因心悸脉象复杂,故仲景对辨脉非常重视,脉证合参,避免误治。《伤寒论》对心悸的辨证论治理论,至今对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偏重于临床治疗,核心理论是方证对应,以患者的脉证为据,遣方用药,即观其脉证,知犯所逆,随证治之。时方·临床辨证相对主观,常常揣摩病机,制定大法,按法选方。要掌握经方必须学习《伤寒杂病论》原文,以学习“散文”的方式入手,必需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3.
“悸”是一种跳动不能自主的自觉症状。《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心悸”“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脐下悸”等多种描述。考其病机,《伤寒明理论》云:“不外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因此其治法有二,一者扶正,如桂枝甘草汤;一者祛饮,如小半夏加茯苓汤、苓桂术甘汤等。  相似文献   

14.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多呈发作性,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常有外因诱发,时作时止;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常无明显诱因,持续存在。[1]关于心悸《内经》最早有“心下鼓”、“心澹澹大动”等类似的记载,但提出“心悸”一名则最早见于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其中对它的发病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如:“太阳病,小便不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可见痰饮在心悸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形成痰饮的原因正是由于脾运化水液失职,痰饮上凌于心所致。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脾病导致心悸的病例很常见,故从“心与脾之关系”思路出发,浅谈从脾论治心悸。  相似文献   

15.
病窦综合征,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是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或窦房结传导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中医认为本病属心悸,《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讲"心澹澹大动";《素问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故气乱也";《医宗金鉴》认为"惊自外之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心悸分几种证型,但临床观察心阳不振类型较常见,心气推动无力,心搏次数减少,血行不畅,血脉瘀滞,脉率短少,脉结,脑神失养头昏,治疗以振奋阳气,放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心阳鼓动有力,血行通畅,充养心神、血脉,心悸、头昏、脉结消失。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中凡与“悸”症状有关者共14条,方剂9首,涉及太阳、少阳、少阴等经及心、脾、肾诸脏,把握“悸”之辨证论治规律,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悸”之种类在《伤寒论》中,“悸”,多以病位定名。一曰心悸指患者不因惊吓,自觉心跳,自慌,悸动不安。属心脏本身的病理性跳动,故名心悸。  相似文献   

17.
盗汗,所谓似盗者乘寝而出,醒而自止也。《明医指掌》说:“盗汗者,睡而汗出,觉而收。”《医学正传》亦说:“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他书所述,也大致相同。盗汗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其《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篇谓:“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在《黄帝内经》中,则称此为“寝汗”。其主病,临床习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是我国东汉时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本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其中在脉学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金匮》各篇多以《……病脉证并治》命名,在此脉、证、治并列,说明三者都很重要,同时又将脉置于首位,意在强调脉在中医诊断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本文就结合有关条文对《金匮》中的脉象加以初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正心悸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轻者发为惊悸,重者为怔忡。西医学之心律失常多以心悸为主症。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及人口老化等,心悸之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如何防治心悸病也成为医学发展的重点。《医学衷中参西录》[1]乃清末民初著名医家张锡纯毕生临床经验和心得之结晶。张锡纯素有"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医学泰斗"之称,其所作宗《神农本经》论药性,法《黄帝内经》阐医理,师古而不泥古,衷中参  相似文献   

20.
柏红阳 《四川中医》1997,15(1):10-10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精华之一,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一般而言,脉与证应当合参,各种疾病常有其主要脉象,如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太阳伤寒病的脉浮紧、少阴病的脉微细、百合病的脉微数、疟疾脉弦等。仲景脉法,有其独到之处,仲景往往用几种复杂的脉象结合起来以阐释病机,有时以脉象代替证候,有时还依据脉象来指导治疗,根据脉象推断病情、判断预后、制定禁忌等。现将仲景脉法浅析如下;1.以脉象阐释病机《金医·腹满寒庙宿食病》曰;“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