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海娟 《光明中医》2013,28(8):1636-1638
目的评价分期针刺对脑梗死偏瘫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分期针刺,B组采用常规针刺。常规针刺: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分期针刺:软瘫期在常规针刺取穴基础上加内关(双侧)、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痉挛期在常规针刺取穴基础上加天井、阳池、居髎、委中、丘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前后NFI评分、ADL评分及总的临床疗效评定,评价各组疗效。结果总的临床疗效、NFI评分、ADL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DWI及FLAIR检查,对比分析DWI、FLAIR图像。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期,弥散加权像可显示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早期脑梗死灶,本组超急性梗死灶在DWI显示达100%,高于T2WI。FLAIR序列对大脑半球表面、基底池周围、灰白质交界及脑室旁区的微小病变及脑白质变性或脱髓鞘的显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 DWI可以尽可能早地显示病灶,早期、准确诊断脑梗死,且优于常规MR,结合FLAIR/T2WI有助于鉴别新旧梗死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比率(MONO%)的变化及盐酸小檗碱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为脑梗死组,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脑梗死组随机分为常规组(n=42)及小檗碱组(n=34),于入院后第1天、1周后检测外周血MONO%。健康体检者56例为对照组,只检测1次外周血MONO%。结果入院后第1天,脑梗死组外周血MONO%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周后,常规组患者外周血MONO%明显增高(P<0.01),小檗碱组患者外周血MONO%无明显升高(P=0.073>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可以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MONO%水平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4洌急性脑梗死病人行常规MRI检查。再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TOF 3D脑血管成像检查。结果69例发病时间〈2h的病人,在T1WI和T2WI均为正常,DWI像呈稍高信号影;85例发病时间2h~6h病人,T2WI呈高信号,DWI呈异常高信号。在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中,31例表现为正常;20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影及其分支缺失;35例表现为脑血管影局限性狭窄、稀疏;68例表现为弥漫性脑血管分支影稀疏、减少。呈枯枝状,且常伴有主血管影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DWI比常规T2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能发现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脑血管成像在与DWI及T2WI像结合观察时,可对病人脑血管基本状态做出初步评价,但不宜单独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探讨中医康复技术介入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配合中医康复技术介入。结果:经早期中医康复介入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脑组织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变化及丹参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8只 SD 大鼠随机分成梗死组、丹参组和假手术组3组,梗死组和丹参组用光化学法诱导颞叶皮层梗死.假手术组仅手术暴露颞骨。丹参组于诱导梗死前10min 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5g/kg,于24、48h 按此剂量各再给药1次,假手术组和梗死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然后运用磁共振成像和波谱技术,观察脑梗死后1、3、5、7天磁共振 T2加权像和氢磷谱的动态变化以及丹参的作用。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颞叶皮层的 T2加权像信号正常,梗死组大鼠颞叶皮层出现一高信号区。于梗死后3、5、7天,梗死组大鼠该区的 NAA/Cho 加 Cr 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假手术组的 Lac 一直处于检测水平线以下,而梗死组高信号区的 Lac 于梗死后1、3、5、7天均可检测到。于梗死后1、3和5天,梗死组大鼠全脑的βATP/PME 加 PDE 和 PCr/PME 加PDE 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于梗死后1天,梗死组大鼠全脑的βATP/PCr 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丹参能减小梗死大鼠梗死后1、3、...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 3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 T1WI、T2WI、FLAIR、DWI、MRI 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将 MRA 结合 DWI 诊断结果与 MRI 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比 较不同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结果:与 MRI 的检出率 43.33 %(13/30)相比较,MRA 结合 DWI 检出率 100.00 %(30/30) 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诊断结果中有 6 例 FLAIR 序列局部血管呈现为低信号,而 MRA 结合 DWI 诊断结果中,DWI 所显示的病灶解剖定位与 MRA 成像上所显示的血管异常解剖定位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结论:对急 性脑梗死患者实施 MRA 结合 DWI 诊断,能够对病灶的位置、血管情况等尽早的确认,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指 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易筋经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习练易筋经功法。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FMA量表、改良Rankin量表、BI量表和QOL量表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MA量表、BI量表和QOL量表积分均明显增加(P0.05),改良Rankin量表积分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量表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基础上习练易筋经,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独立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针刺方法对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各期脑梗死患者240例,随机分为"醒脑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其中急性期80例,每组40例;恢复期患者80例,每组40例;后遗症期80例,每组4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6个月时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的动态变化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结果醒脑组各期患者的SS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醒脑组BI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急性期和恢复期均优于后遗症期(P0.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及早介入,更有助于恢复损伤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焦久存  王彩娟  魏晓珊 《河北中医》2012,34(11):1645-1647
目的 观察温胆汤对湿热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湿热质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温胆汤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降低(P <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升高(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6.3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温胆汤对湿热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有一定的疗效,是临床预防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观察针刺阳陵泉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被动运动的中枢即刻效应,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6例右侧脑梗死恢复期左侧偏瘫患者,在针刺左侧阳陵泉前后被动对指运动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并以假穴针刺作对照,观察其相应脑部的即刻激活部位.结果:所有患者被动运动的激活区集中在右侧运动感觉皮层,与假穴相比,针刺阳陵泉在左侧岛叶前部、额下回、中央前回、梭状回、小脑等区域,中枢效应强于假穴,这些区域涉及多个大脑网络.结论:针刺阳陵泉可能通过调节运动相关网络促进偏瘫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以期寻找最佳方法,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4年10月95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46例,予西医治疗,观察组49例,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3d、7d、14d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在TNF-α、CRP、IL-6、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和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两组在以上指标中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总疗效上,对照组临床痊愈率30.44%,显著进步率28.26%,总有效率86.96%;观察组临床痊愈率40.82%,显著进步率40.82%,总有效率95.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MRI检查结果提示,梗死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但观察组患者面积缩小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手少阴心经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各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影响,为两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了部分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满足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心包经组(n=14)和心经组(n=13),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梗死灶、梗死灶旁及对侧镜像区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以ROI-CBF为观察指标,分别对受试者针刺前、针刺即刻及出针后3个时间段进行ASL扫描,运用磁共振成像自带的软件对图像进行后续处理,测量出ROI-CBF,从而分析2组受试者不同时间段下各ROI-CBF的差异。结果:1)心包经组能够提高各组ROI-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针刺即刻与针刺后续效应明显;在针刺即刻和出针后时间段,心包经组对各ROI-CBF效应存在差异,CBF效应依次为:镜像区效应梗死灶旁区效应梗死灶区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心经组能够提高各组ROI-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针刺后续效应为主;在针刺即刻和出针后时间段,心经组对镜像区与梗死灶旁区CBF效应无明显区别,但两者均与梗死灶区CBF效应存在差异,CBF效应依次为:镜像区效应≈梗死灶旁区效应梗死灶区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 2组对各组ROI-CBF效应增高不一致,心包经组改善CBF效应优于心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1)针刺心包经/心经穴均能有效提高梗死灶区、梗死灶旁区、镜像区CBF; 2)在同一时间段,针刺两经对梗死灶区、梗死灶旁区、镜像区CBF存在差异,心包经穴效应优于心经穴,提示临床上可以择优选取心包经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14.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对临床的辨证论治起到重要的作用。综述近十几年舌象图像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进展,包括用于不同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以及舌形态及舌下络脉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等,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虫胶囊对脑梗死功能缺损及二级预防的疗效。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三虫胶囊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半月、6月、1年、2年分别进行mRS评分、NIHSS评分,同时进行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LDL-C)、红细胞比容(Hct)等实验室检查,通过对比分析,观察其对脑梗死功能缺损及几项实验室指标的作用,验证三虫胶囊对脑梗死神经缺损及二级预防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半月、6月、1年、2年mRS、NIHS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对比,且没有出现恶化和再中患者,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三虫胶囊治疗后半月、6月、1年、2年的D-D、Fib、LDL-C、Hct等实验室关键指标皆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三虫胶囊通过降脂、抗凝、抗黏等机理,发挥着脑梗死神经缺损的恢复及二级预防的重要作用,对脑梗死防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对其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估意义。 方法:选取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0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脑梗死患者。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前、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 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测量患者不同部位的各向异性(FA)值,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M)对患者的神经缺损、运动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 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各个部位的 FA 值均高于康复训练前;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训练前,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 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的 FM 明显高于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脑梗死患者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对评估其康复训练效果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帮助医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黎明  刘睿  李启平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06-106,5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不同证型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分为瘀血型30例,痰浊型30例,阳亢型30例三型。治疗上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00mg加5%葡萄糖250ml(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15d为一个疗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瘀血型的临床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6.6%和93.3%)均显著高于痰浊和阳亢两型。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粘度,促进改善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分型论治治疗脑梗死病疗效明显,尤其对于临床表现有瘀血阻滞脉络的中风病(脑梗死)疗效更为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8.
邓颖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9):734-734
目的 :观察脑梗死 4 8例应用疏血通治疗后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 14 0 (GMP - 14 0 )和纤维蛋白原 (Fg)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用疏血通 6ml治疗 ,疗程为 2 0天 ,监测GMP - 14 0和Fg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GMP - 14 0和Fg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疏血通能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GMP - 14 0和Fg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腕踝针针刺对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并对该疗法作出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急诊病房住院诊治的72例(脱落6例,共66例)脑梗死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法,分为腕踝针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腕踝针针刺组在规范诊治脑梗死的基础上,以腕踝针针刺上一区及下三区,每天1次,共治疗2周,对照组在规范诊治脑梗死的基础上服用艾司唑仑,睡前一次,每次1 mg。治疗后第15天进行随访,以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进行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后PSQI、SAS、SDS量表评分显示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87.1%,对照组为92.1%。结论:腕踝针对改善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睡眠质量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与服用艾司唑仑疗效相当,且安全有效,相比苯二氮卓类药物,几乎无不良反应,对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优于苯二氮卓类药物,能够被广大患者接受,依从性好,并且有效避免了西药治疗存在的依赖性、成瘾性。腕踝针是改善脑梗死后睡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期整体针灸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11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整体针灸法组(治疗组)63例和传统针灸法组(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ADL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提高患者ADL、降低残疾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分期整体针灸法是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