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河南医学研究》2018,(4)
目的探究适宜护理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5月在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干预组患者改良的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后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TC、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患者中采用改良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广州某公安机关人员中血脂水平高于正常者作为调查对象,先对其生活习惯进行问卷调查,制定社区护理计划,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2年,分别于2012年6月和2013年6月,连续追踪检测该社区人员血脂水平,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结果 2011年6月,2 092名广州某公安机关人员中检出血脂高于正常者共1 476人(70.55%),其中男性1 357人(74.64%),女性119人(43.43%);2013年6月,2 117名同一社区人员中检出血脂高于正常者共1 295人(61.18%),其中男性1 202人(65.28%),女性93人(33.93%).2013年检出血脂高于正常者与201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2013年,每年该社区人群41~60岁年龄组血脂高于正常者明显高于20~4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公安机关人员血脂高于正常者比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通过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血脂高于正常者比率逐年下降,血脂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90例,针对该9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对患者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进行记录.结果:干预后患者不合理饮食比例、肥胖比例、运动缺乏比例、患者TC浓度以及TG浓度均显著优于干预前.结论:护理干预能帮组高脂血症的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有效的控制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脂代谢和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11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营养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干预前后血脂和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营养干预组患者干预2个月后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而且,干预后BMI、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将有效纠正高脂血症患者的肥胖和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层高脂血症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其血脂控制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层划分为青中年组(18~59岁)240例和老年组(≥60岁)240例。两个不同年龄层组又随机分为中青年观察与对照亚组及老年观察与对照亚组,每组各120例。两个年龄层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传统护理。青中年观察组患者均联合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干预,老年观察组均联合实施指导监督个体化护理方式干预,比较各组临床效果。 结果 两组不同年龄层患者干预前相关不良生活方式、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后,不同年龄层观察亚组患者相关不良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较干预前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其对照亚组(P<0.05);各对照亚组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层高脂血症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统计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血脂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检测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血糖与血脂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小儿高脂血症的饮食干预治疗可分为两套饮食方案:第一套饮食方案——群体防治的饮食方案,要求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总热量的10%,总脂肪摄入量不超过饮食总热量的30%,胆固醇的摄入量〈300mg/d。如果严格按照第一套饮食干预方案干预3个月以上未见疗效,则需换用第二套干预方案,即将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进一步减少至占总热量的7%以下,胆固醇的摄入量〈200mg/d,同时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维生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老龄社会的进入,患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不断增多。老年人得了高脂血症,除了采取积极的药物治疗之外,保持合理的饮食也是促进和维持脂质代谢平衡的重要措施。通过近几年的临床护理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高脂血症是指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其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所导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严重影响人类健康~([1])。据调查,我国居民成人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8.6%~([2]),且发病率不断攀升。该病属中医痰饮、瘀血范畴,本研究选用热敏灸疗法对高脂血症进行调治,在临床中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脂清洗(BLC)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脂血症纳入本组。血脂清洗机的操作、抗凝剂使用、观察指标按相关操作规程和相应监测数据进行。结果 35例高脂血症患者行血脂清洗治疗前后的各项血脂、血凝指标变化对比显示差异明显,且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结论血脂清洗其临床疗效确切,血脂指标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 2 0 S-原人参二醇皂苷 (PPDS)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脂蛋白 -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PPDS按 2 5 ,5 0 ,10 0 mg/ (kg· d)给大鼠连续 ip12 d,测血清 TC、脂蛋白 -胆固醇及脂质过氧化物 (L PO)含量 ,血浆前列腺素 I2 (PGI2 ) ,血栓素 A2 (TXA2 )水平 ,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全血黏度 ,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PPDS 5 0 ,10 0 mg/ kg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 (TG)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c) ,TXA2 ,L PO含量及全血黏度 ,并能明显提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 ,PGI2 含量及 SOD活性 ,亦能使 TC/ HDL - c及 L DL - c/ HDL - c比值明显降低 ,PGI2 / TXA2 比值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结论 PPDS可能通过调节体内血脂代谢、提高 PGI2 / TXA2 比值及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碟脉灵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DMLI)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方法: DMLI按5、10、20 ml*kg-1*d-1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12 d,测血脂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PGI2)血栓素A2(TXA2)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DMLI 10、20 ml*kg-1能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甘油三酯(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XA2及LPO含量,并明显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GI2含量及SOD活性,亦能使TC/HDL-c及LDL-c/HDL-c比值明显降低,PGI2/TXA2比值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结论:DMLI可能通过调节体内血脂代谢、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及提高PGI2/TXA2 比值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脓毒血症伴有极高的病死率。鱼油中富含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功能。ω-3脂肪酸作为特殊的免疫营养底物,在参与提供能量的同时具有改善脏器功能和调节促炎/抗炎症因子的作用,其理想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剂量、起用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丹泽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诺贝特组和丹泽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非诺贝特组大鼠予非诺贝特混悬液灌胃,丹泽组大鼠予丹泽汤混悬液灌胃。灌胃4周后各组大鼠均心脏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泽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全血黏度(ηb,高切、低切)、血浆黏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IEA)、红细胞刚性指数(IER)、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IED)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且丹泽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作用优于非诺贝特组。结论丹泽汤能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改善血脂升高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对老年人的血脂与膳食脂肪关系进行探讨。②方法 分A、B两组以频数法调查176例老年人的膳食,并测定其血脂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进行资料处理。③结果 176例老年人的每日膳食能量和膳食脂肪的摄入量均符合RDA标准,其血脂结果也在正常范围之内,但A组的血清胆固醇明显高于B组(P<0.01)。④结论 即使每日膳食总能量和膳食脂肪的摄入量符合RDA标准,如果膳食脂肪的配比不合理,仍然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f flavonids,HLF)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不同剂量HLF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及肝脏脂质、脂肪积累、不同组织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一定剂量的HLF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以及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richolesterol,TC)含量(P〈0.05),并能有效地改善脂肪的积累(P〈0.001);增加肌肉组织中LPL的含量(P〈0.05),减少脂肪组织中LPL的含量(P〈0.01)。结论HLF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对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构成对乳腺癌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及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MCF-7(ER )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为实验对象,用不同n-6/n-3 PUFA构成(1~10)处理细胞后,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RT-PCR分析细胞脂代谢关键性调控基因(COX-2、5-LOX、PPARβ和PPARγ)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MCF-7细胞不表达COX-2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单纯n-6和10:1 n-6/n-3 PUFA能明显促进这两种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COX-2、5-LOX、PPARβ和PPARγmRNA表达上调,并促进细胞MAPK磷酸化(P<0.01);与之相反的是,单纯n-3和1:1 n-6/n-3 PUFA显著抑制细胞生长,下调细胞COX-2、5-LOX、PPARβ和PPARγ mRNA表达,并抑制细胞MAPK磷酸化(P<0.01);但5:1 n-6/n-3 PUFA效果不明显.结论 n-6/n-3 PUFA不同比例对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及信号转导的影响是不同的.在n-6/n-3比值为1~10范围内,单纯n-3和1:1 n-6/n-3能明显抑制脂代谢基因表达及信号转导,发挥显著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19.
王硕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5)
目的:探讨血脂控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冠脉事件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诊治的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脂控制情况将其分为A(血脂正常)、B(血脂异常)两组,测定比较两组血脂指标、血压变异指标及冠脉事件发生率,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脂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TC、TG、LDL-C、24hSBPSD、24hDBPSD、24hSBPCV、dSBPCV、nSBPCV、nDBPCV均显著低于B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冠脉事件发生率为16.00%,显著低于B组的33.7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4hSBPSD、24hDBPSD、24hSBPCV、dSBPCV、nSBPCV、nDBPCV与TC、TG显著正相关,24hDBPSD、24hSBPCV与LDL-C显著正相关,24hSBPSD、24hDBPSD与HDL-C显著负相关.结论:血脂异常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冠脉事件发生几率,需加强血脂控制以维持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稳定,减少冠脉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