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NMDA受体NR1、NR2 BmRNA的表达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复制脑缺血后抑郁大鼠模型,采用逆转录PCR(RT—PCR)的方法,观察大鼠海马NMDA受体NR1、NR2BmRNA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的NR1、NR2B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经中药颐脑解郁方干预后海马NR1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NR2B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假手术大鼠海马NR1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NR2B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脑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NMDA受体NR1、NR2BmRNA表达升高,中药颐脑解郁方能使之明显下调,提示颐脑解郁方治疗脑缺血后抑郁状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脑内NMDA受体NR1、NR2B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海马谷氨酸(Glu)和N-甲基-D-天冬门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A)、模型组(B)及温胆汤组(C),A,B组ig生理盐水20mL.kg-1,C组ig温胆汤20 g.kg-1,每天1次,21 d后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ip诱发精神分裂症,造模3 d后,4℃4%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大脑灌注固定、制备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NMDA受体NR1、NR2B亚单位的表达并进行病理评分。结果:正常组评分为"—",模型组评分为13+,温胆汤组为8+。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大鼠海马NMDA受体NR1、NR2B亚单位的表达存在差异,模型组海马细胞Glu降低,NMDA受体代偿性增高,呈强阳性反应;正常组和温胆汤组呈弱阳性反应的趋势。结论:温胆汤能调节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表达水平,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海马的病理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抗抑郁效应的时序变化情况。方法: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第7d、14d、21d、28d,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数(ΔW),糖水消耗量,行为学指标。结果:1体质量增长数变化:21d,28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升高(P0.05或P0.01)。2糖水消耗量变化:21d,28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增多(P0.05或P0.01)。3Open-field行为学变化:21d,28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水平运动得分及垂直运动得分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大鼠的水平运动得分及垂直运动得分明显增加(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具有较好的抗抑郁疗效,其效应变化规律为21d显效,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28d时效应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张曼  张丽萍  武丽  夏猛  颜红 《中医杂志》2012,53(11):956-958,973
目的 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CaM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1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32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抑郁大鼠,从造模第1天开始中药组给予加味温胆汤12g/(kg·d),西药组予氟西汀1.8mg/(kg·d),模型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2ml/(kg·d),各组均灌胃给药,连续28天.实验第7、14、21、28天时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NR1)、钙调素(CaM)、CaMKⅡ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第7、14天,各组大鼠海马NMDA-NR1、CaM、CaMKⅡ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28天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NMDA-NR1、CaM、CaMKⅡ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大鼠海马NMDA-NR1、CaM、CaMKⅡ蛋白表达减少(P<0.05或P<0.01);中、西药组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温胆汤可通过抑制CaM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发挥其抗抑郁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抑郁状态相关行为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氟西汀组,应用慢性复合应激:方法造模,进行抑郁状态相关行为学检测,包括Open—field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Y”迷宫实验。免疫纽化方法检测海马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2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探究活动减少(P〈0,01),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1),电针组大鼠相应行为学实验比模型组有显著提高(P〈0,01);模型大鼠海马内GR、NR2B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海马内NR2B的阳性表达强度有所提高(P〈0.01),而GR也表现出升高的趋势。结论电针可以减轻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抑郁状态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脑内GR、NR2B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氮平组、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氯氮平组灌胃氯氮平原药20 mg·kg~(-1);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温胆汤生药40,20,10 g·kg~(-1); 1次/d,共21 d。在最后1次给药2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一次性左侧腹腔注射MK8010. 6 mg·kg~(-1),以诱发精神分裂症。观察并记录大鼠的刻板行为,3 d后,处死并取其海马组织待测。依照Sams Dodd和Hoffman标准对大鼠的刻板行为评分;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海马组织PI3K,Akt和GSK3β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组织PI3K,Akt,GSK3β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显著升高(P 0. 01),海马组织PI3K,Akt,GSK3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 01)。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给药组能明显降低大鼠刻板行为评分(P 0. 05),升高海马组织PI3K,Akt,GSK3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 0. 05,P 0. 01)。结论:温胆汤通过改善精神分裂症模型鼠刻板行为、升高其海马组织PI3K,Akt,GSK3β的表达,调控PI3K/Akt/GSK3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芍甘附子汤(SGFZ)加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内皮抑素(Es)、血管生成抑素(A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大鼠CIA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雷公藤多甙组按8.75ms/(kg·d)灌胃,SGFZ加味小、中、大剂量组依次按每毫升药液含0.708、1.42、2.83g生药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给药28天。造模后第0、14、28、42、56天观察大鼠关节炎指数(AI),灌胃治疗结束后Westernblot法检测ES、AS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经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与SGFZ加味大、中剂量组AI评分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S、AS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和SGFZ加味各剂量组Es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SGFZ加味大、中剂量组A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SGFZ加味可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ES、A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海马内甘丙肽(galanin,Gal)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Gal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电针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6只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2只。孤养结合CUMS21d复制抑郁症模型,通过开野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Gal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开野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明显减少(P〈0.01),电针可逆转此变化(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内GAL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电针可改善此病理变化(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海马内GAL的表达量下降,电针可能通过增加海马内GAL表达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多种应激源制作慢性心理应激抑郁症大鼠模型。3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测定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蛋白含量及神经元内Ca^2+浓度。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较正常组增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蛋白表达降低,神经元内Ca^2+浓度升高(P〈0.05或P〈0.01)。中药组可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增加BDNF与TrkB蛋白表达,降低神经元内Ca^2+浓度。结论加味四逆散可能通过上调海马BDNF的表达,降低胞内Ca^2+,实现抗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红景天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模型,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造模组与对照组相比,认知能力明显下降(P〈0.01),Bcl—2、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认知能力明显改善(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给予红景天后,可以通过调节海马Bcl-2及Bax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脑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HIF-1α/VEGF通路观察脑泰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性血管新生样作用。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2)、假手术组(n=1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模型组,n=48)和脑泰方组(n=48)。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组和脑泰方组再分为再灌注时间1、3、5、7天四个亚组(n=12)。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血管新生的现象,采用RT-PCR方法检测HIF-1α、VEGF-A和VEGFⅡ受体的表达。结果脑泰方组的缺血区有大量血管新生的标记,染色结果为vWF(红)和Brdu(绿)双染;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天,与模型组比较,脑泰方治疗组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第3天,VEGF蛋白表达开始增强,脑泰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5天,VEGFR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脑泰方组表达最强(P〈0.01);第7天,各组VEGF和HIF-1α蛋白表达开始下降。结论脑泰方通过提高HIF-1α表达,激活HIF-1α/VEGF信号传导通路,使缺血后血管新生作用加强,以达到治疗性血管新生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内Ca2+浓度及NR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逍遥散对应激损伤学习记忆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多相性应激大鼠模型,以Fura-2负载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海马突触体内Ca2+浓度,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内NR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突触体内Ca2+浓度及NR1 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突触体内Ca2+浓度及NR1 mRNA表达明显回落(P〈0.05,P〈0.01)。结论:抑制慢性应激所导致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NR1 mRNA的过度表达,减少神经细胞膜上NR的数量,从而减轻慢性应激状态下海马神经元内Ca2+超载所致的细胞毒性损伤。这可能是逍遥散抗应激损伤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中NMDAR1、NMDAR2A、NMDAR2B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慢性应激法复制抑郁症模型,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采用RT-PCR检测大鼠皮质、海马中NMDAR1、NMDAR2A和NMDAR2B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汤高、中剂量组大鼠皮质和海马中NMDAR1阳性表达均降低(P0.01);酸枣仁汤高、中剂量组和西药组皮质和海马中NMDAR2A阳性表达均降低(P0.05,P0.01),酸枣仁汤低剂量组海马中NMDAR2A表达增高(P0.05);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皮质中NMDAR2B阳性表达均降低(P0.01),酸枣仁汤中、低剂量组海马中NMDAR2B表达增高(P0.01)。结论酸枣仁汤可能通过降低大鼠皮质、海马中NMDAR1、NMDAR2A、NMDAR2B基因表达达到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海马及杏仁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NMDAR2A(NR2A)和NMDAR2B(NR2B)的蛋白在束缚应激状态下的mRNA表达变化及道遥散的作用。方法:使用捆绑的方法制作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分别于7天后和21天后检测模型大鼠海马CAI区、CA3区、齿状回(DG)、杏仁核NMDA受体NMDAR2A和NMDAR2B的蛋白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NR2AmRNA和NR2BmRNA在海马的CA1,CA3,DG和BLA都有不同程度的基因转录。NR2AmRNA在CA3,DG和BLA区,7天和21天模型组的表达均下调(P0.05和P0.01),在CA1区不明显。NR2BmRNA在CA1,CA3,DG和BLA区,21天模型组的表达均下调(P0.05和P0.01),在CA1和BLA区7天模型组表达不变。逍遥散对CA3和DG区的NR2AmRNA和NR2BmRNA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CA3和DG区7天和21天的表达均上调(P0.05和P0.01)。而在CA1区对NR2AmRNA和NR2BmRNA没有调节作用。其中以CA3区和DG区的调节作用最明显,这里可能是逍遥散的调节靶点。结论:逍遥散在海马和杏仁核区对慢性束缚应激引起的神经传递的改变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以影响突触可塑性,以适应机体的功能,主要靶点在CA3和DG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清褪黑素(melatonin,MT)以及松果体芳基烷化胺N-乙酰基转移酶(arylalk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AANAT)mRNA、羟基吲哚氧位甲基转移酶(hydroxyindole-O-methyl-transferase,HIOMT)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MT含量调节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充实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共30只,通过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复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电针组给予强度为2 Hz、1 mA的电针治疗,每次20分钟,每天1次,共电针21天。采用开野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大鼠血清中MT的含量进行检测,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松果体AANAT mRNA、HIOM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鼠开野试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的次数均显著减少(P=0.000〈0.01,P=0.007〈0.01),而电针可逆转此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增多(P=0.000〈0.01,P=0.001〈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T含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00〈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电针可提高血清中MT含量(P=0.000〈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ANAT mRNA、HIOMT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00〈0.01,P=0.026〈0.05),而电针组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00〈0.01,P=0.000〈0.01)。结论电针可以提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MT含量,并且可以提高AANAT mRNA、HIOMT mRNA的表达。其中,电针提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AANAT mRNA、HIOMTmRNA的表达可能是提高大鼠血清中MT含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孤养与慢性刺激相结合制备抑郁症模型大鼠,灌胃给予酸枣仁汤进行干预,采用RT-PCR法检测大海鼠马、皮层中BDNF和TrKB的mRNA表达。结果酸枣仁汤高、中剂量组,氯丙咪嗪组皮层部位BDNF、TrKB mRNA表达量(分别为0.160±0.028、0.200±0.024、0.560±0.032、0.399±0.041、0.124±0.016、1.224±0.015)均高于模型组(分别为0.032±0.008、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酸枣仁汤高、中剂量组、氯丙咪嗪组海马部位BDNF、TrKB mRNA表达量(分别为0.213±0.094、0.639±0.023、1.032±0.015、1.089±0.014、1.580±0.012、1.860±0.019)均高于模型组(分别为0.021±0.015、0.125±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酸枣仁汤低剂量组皮层和海马部位BDNF、TrKB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可上调BDNF和TrKB基因表达,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B的角度,探讨慢性应激状态下大鼠下丘脑、胃肠道受体后信号转导的变化及电针百会、印堂、天枢穴改善抑郁症消化功能障碍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RT—PCR实验方法分析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下丘脑、胃窦及空肠组织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BmRNA表达的变化,及电针印堂、百会和天枢穴的干预作用。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胃窦及空肠组织NR1、NR2BmRNA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电针组下丘脑、胃窦及空肠组织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胃窦及空肠组织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BmRNA表达上调,电针改善抑郁症伴发的消化功能障碍可能与调节NMDA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抗痫灵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抗痫灵治疗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戊四氮(PTZ)腹腔注射(ip)法造模组(80只)。将戊四氮所诱导成功的癫痫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癫痫模型组,丙戊酸钠治疗组,抗痫灵低剂量治疗组,抗痫灵中剂量治疗组,抗痫灵高剂量治疗组。观察大鼠痫性发作时,空白组、模型组及治疗各组大鼠行为,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海马C-fos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fos 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C-fos蛋白阳性目标面密度值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均未达到空白组水平(P0.01);西药组和中药中剂量组的阳性目标面密度值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中C-fos 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未达到空白组水平(P0.01)。结论:中药复方抗痫灵对癫痫病的抗痫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癫痫大鼠大脑内C-fos的水平从而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而达到抗癫痫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清心方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大鼠海马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5-HT1AR)、5-羟色胺2A 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2AR)的影响。方法将60只围绝经期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围绝经期正常对照组( A);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组( B);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补佳乐治疗组( C);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米氮平治疗组( D);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中药治疗组( E);A组为围绝经期正常大鼠,其余4组进行18天不可预知慢性应激。于应激后对造模动物进行72小时连续快速眼相睡眠剥夺( REM)。每天在应激前1小时按组给药。在末次灌胃24小时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分别用荧光定量检测海马5-HT1ARmRNA和5-HT2ARmRNA、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海马5-HT1AR和5-HT2AR的表达。结果蛋白印迹检测( western blot)海马及免疫荧光检测海马CA1区均显示:海马区5-HT1AR表达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5-HT2AR表达水平上,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提高了5-HT2AR的表达水平,且与模型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RT-PCR显示:海马区5-HT1AR mRNA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5-HT2AR mRNA水平,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米氮平组较模型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中药组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调肝清心方能提高5-HT2AR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的结果表明在海马CA1区发挥作用,表明补肾调肝清心方可以通过调节海马CA1区5-HT2AR表达来改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干预作用。方法:19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48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抑郁模型大鼠,从造模第1天开始中药组给予加味温胆汤12 g·kg-1·d-1,西药组予氟西汀1.8 mg·kg-1·d-1,模型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kg-1·d-1,各组均灌胃给药,连续28日。在实验第7,14,21,28天,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2+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在抑郁形成过程中,抑郁大鼠海马Ca2+浓度不断上升,21,28 d时,模型组Ca2+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经治疗干预,抑郁大鼠海马Ca2+荧光强度上升趋势得到抑制,21,28 d时,中、西药组Ca2+荧光强度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在抑郁形成过程中,海马神经元游离Ca2+浓度明显升高,加味温胆汤可能通过抑制海马神经细胞Ca2+大量内流,阻止其超载,改善神经可塑性而发挥其抗抑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