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对急性心肌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l)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102例,将既往无明确糖尿病史、无典型糖尿病症状但人院时第1次随机血糖〈8.0mmol/L者列为A组(70例),其余患者(BG≥8.0mmol/L)列为B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心衰)及死亡率、左室射血分数、冠脉病变支数。结果:B组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34.4%VS14.2%,P〈0.05)、心衰(68.8%VS27.1%,P〈0.05)及死亡率(15.6%vs2.9%,P〈0.05)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B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血糖组(55.39±6.70VS48.16±5.07,P〈0.01);B组2支血管病变(43.8%vs14.2%,P〈0.01)及3支血管病变(31.3%VS12.9%,P〈0.01)占有的比例(%)较A组多,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应激性血糖升高预示着冠状动脉病变重,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明显,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预后差,应给予重视,提示临床上应动态观察血糖变化,并行有关糖尿病检查明确是否已存在糖耐量异常或者糖尿病,以便早期干预,减少以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血糖升高的预后价值。方法对我院内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68例资料完整的AM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人院后即刻、24、48h血糖浓度值共分为三组:A组血糖≤7.8mmol/L;B组血糖7.8~11.1mmol/L;C组血糖≥11.1mmol/L。比较各组心肌酶、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及住院病死率。结果(1)i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A组7.6%(17/225),B组8.1%04/421),C组33.3%(8/24),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梗死面积(S)进行比较,C组分别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3)住院期间死亡9例,存活59例,存活组与死亡组血糖分别为(7.10±1.02)mmol/L和(12.04—0.85)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对AMI后30天住院期间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糖升高与AMI后30天住院期间病死率相关。并且30天住院期间病死率随着血糖升高而升高。结论血糖升高是AMI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联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抵抗患者低血糖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所采用治疗方法分为金芪降糖片联合胰岛素泵组(联合组)与单纯胰岛素泵组(单药组),每组各50例。结果:联合组患者的HbAlC、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2hPBG、MAGE及治疗结束时胰岛素用量(胰岛素/体质量)分别是(5.7±0.7)%、(1.6±0.3)mlU·L^-1、(0.27±0.04)mmol·L^-1、(8.6±1.9)mmol·L^-1、(2.8±0.6)mmol·L^-1、(0.14±0.03)u·kg^-1,均小于单药纽(6.3±1.1)%、(2.1±0.6)mlU·L^-1、(0.31±0.05)mmol·L^-1、(9.4±2.1)mmol·L^-1、(3.1±0.8)mmol·L^-1、(0.17±0.05)u·kg^-1,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与MBG在联合组中虽与单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治疗期间,联合组患者共发作低血糖4例,单药组出现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联合运用金芪降糖片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有效改善血糖的波动,减少低血糖的发作。  相似文献   

4.
王为向 《四川中医》2009,(10):118-1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糖尿病患者均针刺胆俞、脾俞、胃俞、三阴交、太溪,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14例糖尿病患者经针刺治疗总有效率为78.6%,治疗后空腹血糖由(9.29±2.77)mmol/L下降至(7.61±2.65)mmol/L,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餐后血糖由(11.72±2.46)mmol/L下降至(9.59±3.49)mmol/L,治疗前后餐后血糖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DM)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DM患者50例进行综合干预:心理支持、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结果:综合干预时间为1年,结果为治疗依从32.00%(16/50)提高到的72.00%(36/50);空腹血糖(6.34±0.78)mmol/L、餐后2h血糖(8.35±0.89)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2±0.34)%低于干预前的(7.79±0.56)mmol/L、(9.16±1.10)mmol/L、(7.37±0.45)%(P〈0.05)。结论:通过综合干预可以提高DM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U组)、微量蛋白尿组(MIAU组)、大量蛋白尿组(MAAU组),每组60例。记录3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教育程度,测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对UACR与MoCA总分及各亚项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IAU组MoCA总分、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得分和MAAU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得分均显著低于NAU组(P均<0.05);MAAU组MoCA总分、延迟回忆、定向得分均明显低于MIAU组(P均<0.05)。2型糖尿病患者UACR与MoCA总分及各亚项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UACR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糖尿病肾病早期可出现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能力下降,后期可出现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糖调节受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糖调节受损患者59例。分为埘照组31例及实测经络针灸治疗组28例。实测经络针灸治疗组包括足三里(ST36)组、足三里(ST36)+手三里(L110)组、足三里(ST36)+三阴交(SP6)3个亚组,运用实测经络针灸治疗1月后,比较各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的血糖及平均血糖,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Is指数(Matsudaindex)、B细胞功能指数(△130//kG30IR、MBCI、I相Stumvollindex)。结果:足三里+三阴交组治疗前OGTT60min血糖(11.02±0.83)mmol/L,120rain血糖(9.06±0.85)mmol/L,平均血糖(8.10±0.62)mmol/L,AUCg(26.28±1.89)mmol·L·h。经过1月的实测经络针灸治疗干预后发现,足三里+三阴交组治疗后OGTT60min血糖(9.77±1.01)mmol/L,120min血糖(6.98±1.85)mmol/L,平均血糖(7.32±0.94)mmol/L,AUCg(22.92±3.32)mmol·L-1·h-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足三里+三阴交针灸组治疗后与其它三组治疗后相比,其OGTT30min、60rain或120min的血糖及平均血糖,AUCg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糖调节受损的患者,选择足j里+三阴交针灸治疗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餐后高血糖有明显改善,对于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预防严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anax quinquefolius saponin,PQS)对冠心病血糖异常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并血糖异常患者84例,即:空腹血糖损害(IFG)或糖耐量异常(IGT)或2型糖尿病(T2DM),随机分为PQS组(43例)和常规西药治疗组(简称常规组,41例)。PQS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口服PQS,连续用药治疗4周,用药前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p细胞功能(Homa.口)。结果两组治疗后FP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PQS组FPG下降(25.80±12.72)%,降低程度较常规组[(20.89±12.17)%]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INS、ISI、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Homa-β值为4.19±0.79,较治疗前(3.48±0.76)有显著增加(P〈0.01),并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后(3.82±0.77)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Homa-β值无显著变化,且治疗前两组Homa-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QS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TC水平为(1.17±0.54)mmol/L,显著低于常规组(1.42±0.4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QS,有进一步降低冠心病血糖异常患者血糖的作用趋势,显著降低冠心病血糖异常患者血TC、LDL—C水平,并可能改善冠心病血糖异常患者β细胞功能。但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因外伤致脾破裂患者术前及手术后第五、七天的空腹血糖变化,观察早期进食对高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08--2010年因外伤致脾破裂患者50倒随机分成两组,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五、七天测血糖,观察其变化,23倒作为观察组,术后次日开始进食,另27组作为对照组,在术后第四天开始进食。结果:二组血糖分别是:观察组:平均值土标准差(X1±1s1)为8.2565±2.1668mmol/L5.974±0.946mmol/L6.3086±1.489mmol/L,对照组X2土S2 8.2444±1.997mmol/L.7.130±0.855mmol/L6.300±1.338mmol/L,t=0.0205、4.499、0.0215,p〉0.05、〈0.01、〉0.05。结论:脾破裂患者早期进食可降低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10.
66例2型糖尿病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用胰岛素泵输注入胰岛索;治疗组均于早、晚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同时口服二甲双胍(格华止),每日1000—2000mg。所有患者观察开始时和结束时均测定FPG、2hPG。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午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分别为:对照组7.62±2.11mmol/L,11.85±1.37mmol/L,9.71±1.33mmol/L和11.3±2.82mmoL/L;治疗组4.57±1.28mmol/L,7.73±2.37mmol/L,6.75±2.61mmol/L和8.23±1.25mmol/L。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24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者少(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用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24h高血糖、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是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内分泌科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剂冲服,两组均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GEs、sRAGE水平。结果①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治疗后[(7.28±0.83)%、(1.45±0.39)mmol/L]较同组治疗前[(9.57±1.14)%、(1.92±1.01)mmol/L]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5.75、2.79,P〈0.05);②治疗组HbAlc、TG治疗后[(7.16±0.88)%、(1.53±0.41)mmol/L]较同组治疗前[(9.29±1.62)%、(2.11±0.79)mmol/L]下降(t值分别为6.08、2.40,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ILAGE水平(20.38±8.01)ng/ml较同组治疗前(15.10±9.22)ng/ml升高(t=-2.29,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15.13±9.27)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P〈0.05)。结论黄芪可上调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LAGE表达。  相似文献   

12.
成杰辉 《山西中医》2009,25(4):11-12
目的:观察益气增液汤治疗糖尿病便秘的疗效及对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治疗组服用益气增液汤,对照组服用莫沙比利片,疗程均14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大便情况及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便秘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便秘症状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糖下降值治疗组为(0.6750±1.0965)mmol/L,对照组为(-0.1850±1.018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增液汤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肯定,并有助于降低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入院时随机血糖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80天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82例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后即刻的随机血糖分为3组:A组血糖〈7.8mmol/L,B组血糖7.8~11mmol/L。C组血糖〉11.0mmol/L。3组患者入院24h内均行相关的临床检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并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及住院期间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年龄、性别构成、吸烟、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比例、梗死前心绞痛及胸痛发作至PCI时间方面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义(均P〉0.05);而在既往糖尿病史方面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入院即刻BG明显高于A、B组(P〈0.05):B组CK—MB峰值高于A组(P〈0.05);C组病变血管支数高于A、B组(P〈0.05);而住院期间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C组36.9%和18.4%,B组27.3%和5.5%,A组15.7%和3.4%,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升高是AMI患者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干预后住院期间术后180天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人群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测定353例普通人群尿酸,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与高尿酸的相关性。结果:男性血尿酸均值为(384.6±74.8)mmol/L,女性为(310.3±65.3)mmol/L。高尿酸血症患者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分别为(482.5±81.7)μmol/L和(385.5±77.4)μmol/L(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7.6%,女性为12.6%,总患病率为15.09%。处于前三位的体质依次为湿热质,占总人数的19.1%;痰湿质,占总体的15.1%;气虚质,占总体的12.4%。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嘌呤饮食、饮酒等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合理的膳食、控制体重、减少酒精摄入、控制原发疾病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血糖值的联系。方法:选取按WHO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采用美国津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A1C和空腹血糖(FPG),取HbA1C=10%,小于10%为A组;大于与等于10%为B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HbA1C水平与FPG关系。结果:B组HbA1C值(13.4±2.5)%较B组HbA1C值(7.3±1.3)%明显高(P〈0.05);A组患者FPG(12.23±3.1)mmol/L比B组FPG(8.78±2.5)mmol/L明显高。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冠脉病变及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连续入院的非糖尿病AMI患者且行冠脉造影者160例。以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水平分为小于7.8mmol/L组,1.8mmol/L-11.1mmol/L组,对比两组冠脉病变特点及六个月心脏事件危险发生率。结果:人院时血糖水平越高,冠脉病变越严重,高血糖组三支病变及双支病变明显多于正常血糖组,高血糖组六个月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也高于正常血糖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也可以作为一个预测冠脉病变,尤其是远期心脏事件危险的指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荷丹片舍用辛伐他汀对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原发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39例,睡前服用20mg辛伐他汀和荷丹片每次3片,每天3次;单药组39例,睡前服用辛伐他汀20mg。2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检查血脂、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CK)、血常规及心电图、胸片检查;3,6个月时复查血脂、肝肾功能、CK观察调脂疗效和不良反应。蛄果治疗后2组各项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除单药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相近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以联合组改善最明显,总胆固醇(TC)从(6,50±0、27)mmol/L降至(4.70±0.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4.32±0.30)mmol/L降至(2.70±0,28)mmol/L;TG从(3.65±0.32)mmol/L降至(1,40±0.23)mmol/L;HDL—C从(0.87±0.03)mmol/L升至(1.20±0.04)mmol/L。联合组TG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与单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蛄论荷丹片(每次3片,每天3次)合用辛伐他汀(20mg/d)降TG和升HDL—C的作用优于辛伐他汀(20mg/d)单药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不同中医肝证患者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56例高血压肝气郁结和153例高血压肝阳上亢患者进行血脂和白介素-18(IL-18)水平检测,并与139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肝阳上亢组其TC,TG,和LDLC均值分别为5.62±1.24(mmol/L)、1.54±1.68(mmol/L)和3.23±1.13(mmol/L),65.1±19.2(pg/ml),较肝气郁结组高(P〈0.01),也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肝阳上亢纽的HDLC均值为1.37±0.48(mmol/L)较肝气郁结组低(P〈0.01),也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结论:血脂紊乱和炎症反应参与了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和肝气郁结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中医肝证高血压患者均有脂质代谢紊乱,其中肝阳上亢患者血脂水平改变较肝气郁结患者更为显著,提示不同的中医肝证脂质代谢紊乱程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电痉挛治疗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对32例电痉挛治疗的患者采用RT-200C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血糖并对照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前血糖(4.75±0.51)mmol/L,治疗后血糖(4.77±0.49)mmol/L;治疗前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痉挛治疗对血糖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检测及心血管危险生化指标因素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选择来我院体检的905例人员进行了ABI和baPWV的测定及生化指标检查,分健康组和疾病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受检总人群中baPWV结果偏低的占2.0%(18/905),结果正常的占72.9%(660/905),结果升高的占25.1%(227/905)。ABI改变不明显,只有3.9%(36/905)表现异常。健康组的baPWV的异常率(25.6%)低于疾病组(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P=0.000)。健康组ABI的异常率(4.9%)与疾病组(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49),生化指标的改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