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纤维化是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肝纤维化逐步发展形成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本文将近年报道的具有抗HF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作简单综述,归纳为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酚类化合物,并总结了各类有效成分抗HF的作用机制,为深入开展中药抗HF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干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取80只以4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其余10只予以相同容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8周后,造模组随机处死16只,经肝组织活检证实肝纤维化形成(模型对照组,M组)。剩余肝纤维化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川芎嗪低剂量治疗组(T1组,川芎嗪一日1次20mg/kg腹腔内注射)、高剂量治疗组(T2组,川芎嗪一日1次80mg/kg腹腔内注射)、空白对照组(R组,生理盐水一日1次腹腔内注射),疗程8周。试验结束时,全部大鼠采血后处死,分别行HE染色评估肝纤维化程度、Masson染色评估肝组织中胶原纤维百分比、生化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结果T1、T2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R组明显减轻,胶原面积密度降低,血清转氨酶下降,且T2组改善优于T1组。结论川芎嗪具有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且高剂量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结构影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肝纤维化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45只大鼠肝纤维化组织标本(包括20只川芎嗪组和20只对照组)以及正常组5只。结果:川芎嗪组小鼠组织学结构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川芎嗪具有抗肝纤维化及保护肝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芪总甙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川芎嗪衍生物H168抑制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机制。方法 MTS比色法观察H168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168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PCR方法观察H168对p21/p27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MTS结果显示H168具有明显的抑制HSC-T6增殖的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对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现量效关系。流式细胞周期检测发现H168作用24 h后,G0/G1期细胞增多,S期及G2/M期细胞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168通过促进p21/p27蛋白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进一步采用Real timePCR研究发现,H168能够从mRNA水平促进p21/p27表达。结论 H168能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这主要是通过促进p21/p27蛋白和mRNA的表达而抑制HSC-T6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芍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白芍的活性成分。借助Pub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白芍有效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筛选肝纤维化对应靶点,利用Venn2.1.0获得白芍与肝纤维化疾病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白芍-有效成分-交集靶点-肝纤维化”网络图,预测主要活性部位,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GO分析及Pathway中的KEGG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得到白芍有效成分6个,作用靶点213个;肝纤维化靶点155个;白芍治疗肝纤维化的靶点49个;主要活性成分是山萘酚、芍药苷、白桦脂酸及β-谷甾醇。GO富集分析显示269个生物过程、30个细胞组成、64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67条通路。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研究白芍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表明白芍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等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而引发自身愈合修复的一种反应。目前尚无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有效手段和药物。鳖甲煎丸临床上主要用于病毒性肝炎后肝纤维化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纤维化治疗。鳖甲煎丸可调节免疫、调控相关因子、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周期,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总结了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鳖甲煎丸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继发于各种慢性肝损伤之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其发病实质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与降解动态平衡发生紊乱,最终导致ECM过度沉积。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的调控,其中很多靶点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尚没有完全定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在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OCS-3可通过调控肝脏内炎症反应、细胞增殖活化、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等影响肝脏疾病的发展进程。许多学者认为SOCS-3可作为肝纤维化疾病诊断、预测预后的生物分子指标以及治疗靶标。该文从SOCS-3系统概述、SOCS-3与肝纤维化关系、SOCS-3在防治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SOCS-3在防治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抗氧化作用能对抗各种原因引起的氧化应激所致的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炎性损伤、脂肪变和纤维化。熊果酸和齐墩果酸通过阻断两面神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转导,抑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活化,阻止静息态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促进活化态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减少胶原生成、增加细胞外基质降解,产生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诱导肝脏去毒酶和外排转运体表达,降低胆汁淤积动物血清胆汁酸、胆红素水平和肝脏胆汁酸水平,减轻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和纤维化;还可通过降血脂作用抑制肝外脂质在肝脏沉积、抑制肝脏脂质生物合成和促进脂质代谢,阻滞肝脂肪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肝纤维化是各种损害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目前认为其机制主要是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随着对肝纤维化尤其是免疫性肝纤维化(immune hepaticfibrosis)形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肝的巨噬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重要作用再次被提出,本文主要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形成机制,尤其是巨噬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各种肝纤维化模型及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纤维化是组织受到损伤后,组织内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和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各类慢性疾病导致的损伤/炎症是纤维化发生的主要诱因。肝和肾的纤维化是较常见的脏器纤维化。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被证明与肝肾相关疾病的发展进程有密切关联,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变化以及肠道完整性等相关。肠-肝-肾三者之间通过内分泌和细胞信号通路等各种途径进行相互影响并促进肝和(或)肾纤维化的发展。本文基于肠-肝-肾轴对肝纤维化与肾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诊疗肝肾纤维化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Inhibitory effects of idoxifene on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 tissue-specific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idoxifene, on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METHODS: Hepatic fibrosis was induced by dimethylnitrosamine (DMN) in male rats. The DMN model of hepatic fibrosis and the hepatocytes undergoing oxidative stress were treated with idoxifene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idoxifene on hepatic fibrosis in the DMN model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Effects of idoxifene on antioxidant enzyme levels of copper, zinc-dependent superoxide dismutase (CuZn-SOD), and cellular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were measured by ELISA. Effects of idoxifene on activati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culture-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 were analys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bromodeoxyuridine (BrdU) uptake, and flow cytometry, respectively. RESULTS: Idoxifene could markedly suppress DMN-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male rats. A treatment of 0.4 mg x kg(-1) x d(-1) of idoxifene reduced the protein levels of collagen in the DMN model by 41.19% (P<0.05). Protein level of CuZn-SOD and activitiy of GSHPx in liver treated with DMN plus 0.4 mg/kg/d of idoxifene were 2.65 times (P<0.05) and 2.08 times greater (P<0.05) than that of liver treated with DMN alone respectively. The protein level of CuZn-SOD and activity of GSHPx in cultured rat hepatocytes treated with ferric nitrilotriacetate (FeNTA) plus 1 multiply 10(-7) mol/L of idoxifene were 3.43 times (P<0.05) and 2.52 times (P<0.05) greater than that treated with FeNTA alone. Idoxifene could inhibit HSC activ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uptake of BrdU in HSC cultured with 1 multiply 10(-7) mol/L of idoxifene was reduced by 51.87 % (P<0.05), and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HSCs cultured with 1 multiply 10(-7) mol/L of idoxifene increased by 94.52% (P<0.05). CONCLUSION: Idoxifene showed inhibitory action on hepatic fibrosis in male ra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小鼠亚急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小鼠经皮下多次注射CCl_4,促成小鼠肝纤维化,同时给予高、低剂量的黄芩苷,并以醋酸地塞米松做阳性对照药;给药4周后检测小鼠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草转氨酶(GO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及肝组织中的羟辅氨酸(Hyp)含量,并计算小鼠肝脏、脾脏、胸腺的脏器系数.结果 黄芩苷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CCl_4导致升高的肝脏系数、血清AST/GOT、ALT/GPT、AKP含量以及肝脏Hyp的含量.结论 黄芩苷有抗CCl_4所致亚急性肝纤维化小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全球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癌症治疗方法是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患者中位生存期未发生明显提高。川芎嗪是川芎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川芎嗪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调节细胞免疫功能,通过多途径、多机制对肺癌细胞增殖、转移、侵袭、细胞凋亡发挥防治作用。因此综述了川芎嗪防治肺癌的作用机制,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白浩  赵巍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8):711-712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5 8例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纤维化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2 8例 )和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给予氧化苦参碱每日 6 0 0mg静脉注射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类一般保肝药 ,疗程 3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 1个月末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第 2个月末、治疗结束时两组复常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组治疗结束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C)和层粘蛋白 (L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1、HA、PCⅢ、ⅣC和LN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 (均为P >0 0 5 )。结论 氧化苦参碱有减轻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布洛芬川芎嗪酯的抗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布洛芬川芎嗪酯(ITE)的抗炎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炎模型测定炎症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并测定大鼠肾上腺质量及Vc含量的变化。结果ITE能够显著降低炎症渗出液中PGE2和MDA含量,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和红细胞CAT活力,对大鼠肾上腺质量及Vc含量无影响。结论ITE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抗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实现的,而与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及进展。方法:查询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N-乙酰半胱氨酸+硫唑嘌呤、单用N-乙酰半胱氨酸、抗凝药物等,但均被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所否定,近年出现的新药吡非尼酮、尼达尼布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延缓疾病进展,但仍不能阻止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TMP)对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眼底视神经病变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TMP对中枢神经细胞保护机制为:对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起到抗凋亡作用,抑制神经细胞炎症反应,抗氧化作用,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促进中枢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保护中枢神经细胞尼氏体以及促进中枢血管内皮生长等。TMP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保护作用机制主要倾向研究与疼痛传导有关的背根神经节嘌呤能P2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3受体相关作用。TMP对视网膜变性的保护作用机制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干扰神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抗光感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TMP对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