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太阴”,指足太阴脾经;“阳明”,指足阳明胃经。本篇主要论述太阴阳明两经表里关系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和发病特点。重点内容有:一、脾与胃虽为表里,但因其阴阳异位、虚实逆从不同,故对邪气的感受、病变的表现也不相同,春夏阳明实而太阴虚,秋冬太阴实而阳明虚。二、脾不主时,然属土,居中央,生万物而法天地,四时之气皆赖其养。三、脾能为胃行其津液,而五脏六腑均通过脾的转输而接受来自胃之水谷精微;脾主四肢,病则四肢不用。阳明脉解篇第三十“阳明经”,指足阳明经脉;“解”,解释之义。本篇主要解释足阳明经脉的病变、临床表现及预后问题。重点内容有:一、阳明经脉  相似文献   

2.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3.
刘红旗 《河北中医》1999,21(6):381-381
病有所偏,治有所宜,此为医之常理也。脾胃亦是如此。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阳有反正之意。《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歧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温病条辨》曰:“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或笼统混治,脾胃不分,阴阳寒热不辨……诸证蜂起矣。”脾以升为常,胃以降为顺;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道实,阴道虚。”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所以治脾宜温、宜补、宜升、宜燥,治胃宜清、宜润、宜通…  相似文献   

4.
脾胃在《伤寒论》三阳三阴病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张仲景在《伤寒论》六经病中是特别注重脾胃的。先从阳明和太阴病篇来看:《伤寒论》阳明病多胃家实证治,太阴病多脾家虚证治。这显然是从临床上丰富和发展了《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谓“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阴阳异位,……故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阳明病胃家实证治的显著特点是“燥”和“降”两个  相似文献   

5.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历代医家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大者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下列举有代表性的三家观之:其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阳明为阴阳脏腑之海,五脏六腑各因十二经脉受气于阳明,故经脉得为胃行津液之气”。他认为十二经脉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6.
《索问·太阴阳明论》曰:“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全国统编教材《内经选读》取吴崐之说,把此段经文中“亦为之行气于  相似文献   

7.
朱文晓  包小丽  吴抑扬  苏琛 《光明中医》2010,25(8):1338-1339
<正>"阳道实,阴道虚"出自《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相似文献   

8.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其”是代词,指的是太阴阳明,即脾胃脉。下面歧伯的答话,都是围绕着这个“其”字做文章,都是谈的“其异状”,即太阴阳明“病异名也”。抓住这个“其”字,就抓住了本段的纲,并符合全篇的主旨。否则,就会将下面答话中的大部分误认为是泛论阴阳,歧伯的答话就成了所答非所问了。“歧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表面上看,这是泛沦阴阳;实质上,是针对太阴阳明说的。因为阳明既属阳,太阴既属阴,就不能违反阴  相似文献   

9.
<正> (三)脾脾与胃为表里,是足太阴与足阳明经脉。脾为阴,胃为阳,两者同居中焦,但阴阳异位,表里不同,在生理、病理上各有其特点。不过,脾胃以膜相连,更虚更  相似文献   

10.
“四肢为诸阳之本”出于《素问·阳明脉解篇》。原文说:“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它是解释阳明热盛,何以能“登高而歌,……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该篇紧接《太阴阳明论》而来。彼篇则重点阐述脾胃之间以及脾胃与四肢之间的关系。论中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  相似文献   

11.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贾英杰教授擅长运用伤寒论思维,从太阴阳明立论辨治化疗后患者。化疗药毒直中脾胃,有邪走阳明和入太阴之别。文章从太阴阳明入手,介绍贾教授治疗化疗后肿瘤患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高发疾病,原晓风教授认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腹型紫癜是关乎本病转归、预后的重要病理阶段。本文以《黄帝内经·太阴阳明论》阐发阳明主外、太阴主内以及脾胃的生理功能等重要理论为指导,针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与分型论证,提出"阳明肠风型"腹型紫癜与"太阴湿毒型"腹型紫癜分型论证的学术观点,总结了辨治本病的鉴别要点及辨证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李埔 《光明中医》2011,26(12):2561-2562
中医所言脾胃应该是涵盖整个消化系统及部分免疫、泌尿、运动等系统功能一个范畴。脾与胃相表里,分属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脉。脾为阴,胃为阳,两者同居中焦,但阴阳异位,表里不同,在生理上、病理上各有其特点。脾胃以膜相连,更虚更实,互相传变,又有其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脏腑之一。脾胃有病常可影响它脏,它脏有病亦可通过调理脾胃而获效,故研究脾胃病的特点及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脾胃病的主要特点一、脾病多虚,胃病多实《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指出了阳明病多实,太阴病多虚,及其病因。《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实则阳明以“胃家实”为纲;虚则太阴,以“腹满,食不下,自利”为纲。李东  相似文献   

15.
结肠炎癌转化演进模式为"慢性炎症—异型增生—癌变","口腔-肠道微生物纠缠"是诱发结肠炎癌转化的重要位点,但具体机制亟待深入阐释。口腔微生物可导致炎性肠病、结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且口腔为肠之外候,太阴肺所主,肠道为太阴脾和阳明胃、大肠所主,结肠炎癌转化的病机为太阴阳明升降失调,这为阐释"口腔-肠道微生物纠缠"在结肠炎癌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方向。基于此,以升清降浊的升阳益胃汤为代表方调复太阴阳明升降功能,寒温平调,虚实同治,从而逆转结肠炎癌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太阴阳明平衡刺法治疗脑卒中下肢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太阴阳明平衡刺法,取穴以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平衡刺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刺法,取穴以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3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d,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86.1%;愈显率治疗组76.7%,对照组5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太阴阳明平衡刺法治疗脑卒中下肢偏瘫较传统针刺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近读《园地》有关《内经》注释争鸣的文章,很受启发。联想到《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现在很多注释本均从隋·杨上善的解释,笔者认为并不妥当。杨注曰:“太阴为阴,阳明为阳,即异位也。春夏阳明为实,太阴为虚,秋冬太阴为实,阳明为虚,即更虚实也。春夏太阴为逆,阳明为顺;秋冬阳明为逆,太阴为顺也”(《黄帝内经太素·藏府气液》)。这是以四时阴阳与人体脏腑经络相应的关系来解释的;虽然于理尚通,但似有失原文之本意。从《素问》本篇的内容来看,重点讨论了太阴、阳明两经及其所合脏腑的生理功能和发病特点,基本上并未涉及与四时的关系,因此杨注没有能真正反映原文的含意。要理解这句经文,必须从经络和脏腑的生理及病理特性上去分析。从经络而论,太阴、阳明是两条经络,互为表里,阳明主表属阳,太阴主里属阴,此即“阴阳异位”之意。“更虚更实”者,虚实之更替也,即太阴虚,则阳明实;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何谓“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又如何理解“阳道实,阴道虚”? 答:两句经文均出自《素问·太阴阳明论》。更者,更替之意。中心意思是举太阴脾和阳明胃在生理、病理上的特点,以此概括人体脏腑经络和三阴三阳的相互关系。太阴牌为阴经,阳明胃是阳经,阳在外,阴在内,二者的经脉循行部位不同,故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脾是五脏之一,主藏精而不泻,有升清和输精之功;胃是六腑之一,乃泻而不藏,有降浊和受纳之功。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  相似文献   

19.
瘘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机都认为由燥热伤津或血虚所致,在治疗上多遵重《内经》“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采用清热、养阴、补虚为主的治疗原则。笔者认为,燥热伤津而致的瘘证固然要“独取阳明”,但在临床上遇到有部分病例辨证鉴别乃属于寒湿的瘘证,治疗就不能“独取阳明”,而应求治于太阴。现将寒湿之痿的病机、证治,结合临床病案举例概述如下,供青年同道临证时参考。一、《内经》中有关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明确指出有因寒湿及湿而致痿者。《素问·藏气法时论》又指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张景岳注:“此脾经之实邪也。脾属土,主肌肉,土邪湿胜,故令人身重肌肉瘘……脾主四肢,故足不收。”这一段指的就是湿伤脾所致的痿证。对于这类痿证的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 “胃脘痛”之名首载于《内经》,如《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嗣后,《诸病源候论》曰:“足太阴为脾之经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的胃心痛指胃脘痛。此外,《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证治准绳》等历代医著中亦记载了本病的特点及治疗。 究其病因病机,或因寒、湿、暑等六淫外袭,与胃中有形之物相搏结,致胃脘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而疼痛;或因饮食失调,胃腑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疼痛;或脾胃素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