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米非司酮(miferpristone),又称RU486,是20世纪80年代由法国Roussel Uclaf药厂合成的炔诺酮衍生物,化学名称为11-0β[4-(N,N-甲胺基)-苯基]7α-(丙炔-1)△^4,9雌甾二烯-17β-羟基-3酮。虽不具有孕、雌、雄激素活性,但它与孕激素受体(PR)有较强的亲合力,可在分子水平拮抗孕激素作用,引起多方面的生物效应改变。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抗早孕效果.还可诱发月经、抑制排卵、溶解黄体、抗着床等,有望用于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5α-双氢炔诺酮的性激素活性、抗着床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有显著的抗孕激素作用,孕激素活性微弱。基本无雌激素活性,雄激素活性弱。10mg/kg 5α-双氢炔诺酮可完全抑制大鼠着床,并显著降低假孕大鼠卵巢静脉血孕酮水平。与大鼠子宫胞浆孕酮受体的相对结合亲和力(RBA)为孕酮的13%。其抗着床机理系在受体水平拮抗孕酮以及直接或间接抑制卵巢孕酮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3.
湖北医药工业研究所合成甾体C-3酮肟类炔诺酮肟及三烯高诺酮肟等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如下。经药理试验证明,不但有很强的抗着床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动物实验还观察到该两种化合物具有孕激素及抗孕激素活性,本文进一步探讨这两种药物对人体子宫内膜的孕激素活性及抗孕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炔诺酮肟(NETO)、炔诺酮(NET)、醋炔诺酮肟(NETO-Ac)、醋炔诺酮(NET-Ac)、18-甲基炔诺酮肟(NGTO)、18-甲基炔诺酮(NGT)、醋18-甲基炔诺酮肟(NGTO-Ac)和醋18-甲基炔诺酮(NGT-Ac)8种化合物的雌激素活性及对兔子宫胞浆雌二醇(E_2)受体的亲和力。实验结果证实:NETO的雌激素活性及对E_2受体的亲和力比母体NET明显增强。NETO-Ac及NGTO-Ac也比相应的母体化合物NET-Ac及NGT-Ac有所增强,表明C_3位酮基肟化后,雌激素活性及对受体的亲和力都有增强的趋势。而炔诺酮类C_(18)甲基化后,雌激素活性及对雌二醇受体的亲和力均比相应的母体化合物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王力芝  姜珊 《中外医疗》2010,29(34):186-186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结构类似炔诺酮(11-β-二甲基-氨基-苯基衍生物),因其与孕激素受体有较强的结合能力,故可通过与孕酮争夺受体而阻滞孕激素活性。米非司酮是新型的孕激素拮抗剂。利用其抗孕激素活性,用于终止早期妊娠、中晚期引产、紧急避孕、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葡萄胎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了国产左旋高诺酮(LNG)及醋酸左旋高诺酮肟(LNGOA)的性激素活性及抗排卵作用效价强度。LNGOA和LNG的孕激素活性,口服效强分别为黄体酮皮下注射时的2.4倍和2.2倍;维持妊娠作用证实LNGOA亦比LNG强。两者具有微弱的促子宫增重效应,LNGOA口服相对效能约为乙炔雌二醇(EE)皮下注射的8.0×10~(-6),LNG约为EE的18.6×10~(-6),但两者未引起去势小白鼠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它们具有微弱的雄激素活性,LNGOA弱于LNG。在家兔中,LNGOA呈现明显的抗排卵作用,LNG在20倍LNGOA剂量时尚未呈现此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美西律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5个美西律的氮酰化衍生物Ⅲa-e和3个肟醚类化合物Ⅳa-c。氮酰化物用酰氯法合成,环状的酰亚胺衍生物以相应的二元酸酐为酰化剂,经单酰胺中间体,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脱水环合。肟醚类化合物采用酮肟钠盐与相应的氯苄反应制备。所合成的化合物经小鼠抗电惊厥试验,N-(1-甲基-2-(2,6-二甲基苯氧基)乙基)丁酰亚胺有一定抗惊厥活性,其它化合物无活性。  相似文献   

8.
瑞典斯德哥尔摩消息:据国际避孕研究委员会(ICCR)对长期使用植入式避孕药(Norplant)的妇女的研究认为,除有不规则出血外,此法安全有效。植入物含有孕激素类左旋18甲基炔诺酮(Levo-norgestrel),可以阻止月经周期排卵达60%,增厚子宫颈粘液,抑制精子穿透。左旋18甲基炔诺孕酮是由6个1吋长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胶囊(硅橡胶硅囊)组成,通常植入上臂一侧,每天恒定释放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炔诺酮肟与炔诺酮对大鼠,金地鼠及家兔3种动物的抗着床作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两药引起大鼠卵巢静脉血中孕酮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动物种属不同,炔诺酮肟的抗着床作用比母体炔诺酮强2~10倍。最小100%抗着床剂量的炔诺酮肟能抑制大鼠卵巢分泌孕酮,其作用比同等剂量的炔诺酮明显增强。提示炔诺酮A环三位酮基肟化能提高炔诺酮的抗着床作用,并增强其对卵巢孕酮生物合成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7-氨基-3-甲氧甲基-3-头孢烯-4-羧酸(1)是合成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头孢泊肟醇的关健母体。3位甲  相似文献   

11.
抗旱孕药物的研究对计划生育具有重要意义。Jean G T等合成了系列11-β取代19去甲基孕激素类化合物,发现11β-[4-(N,N—二甲氨基)苯基]-17α-(丙炔-1)-Δ~(4,9)-雌甾二烯-17β-羟-3-酮具有抗旱孕的活性(简称RU-486)。它是一种结构新型的抗早孕药,具有终止娠妊的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RU-486与孕激素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能阻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在妇科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美霞 《右江医学》2010,38(4):491-493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药物,结构类似炔诺酮,可通过与孕酮争夺受体而阻滞孕激素活性;此外还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抑制排卵、干扰子宫内膜发育等作用,临床上除了应用于早孕、中孕药物流产、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紧急避孕外,近10年来人们还尝试用于子宫肌瘤、围绝经期功血、胎盘植入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现将米非司酮在这些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Ⅱ)的一系列衍生物的孕酮受体亲和力及人蜕膜细胞抑制活性和大鼠抗着床活性,结果表明,4,17β-二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Ⅲ)的活性均属最佳,其孕酮受体结合率为R 5020的80.64%,抗着床100%有效剂量为0.02mg/kg。其它生物活性实验表明,在6mg/kg剂量下,Ⅲ对大鼠的抗早孕有效率达到100%;在小鼠子宫增重实验中,Ⅲ的雌激素活性约为雌二醇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用自制的18甲基炔诺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Ng-3-CMO-BSA)免疫新西兰兔,首次免疫后8个月抗体滴度为1:5000,抗体与18甲基炔诺酮(Ng)的亲和常数(K_A)为7:84×10~9(mol/L)~(-1)。灵敏度为12.5Pg,回收率>90%,批内差异<9%,批间差异<17%。抗体除了与炔诺酮有20%的交叉反应外,与其他8种甾体激素的交叉反应均<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3-酮-地索高诺酮在小鼠、大鼠和家兔体内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六点法或四点法生物检定。结果:3-酮-地索高诺酮具有很强的抗排卵活性,很高的孕激素活性,无明显的雌激素活性,有较强的抗雌激素活性,雄激素活性和同化激素活性很低。该药的生物活性选择系数明显高于左旋-18-甲基炔诺酮,该药的生物活性选择性更专一,即保证很高孕激素活性的同时,雄激素活性进一步下降。结论:3-酮-地索高诺酮的临床应用在保证高效避孕作用的同时,可减少与雄激素活性有关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15-甲基取代的前列腺素(PG)衍生物具有比相应天然PG更强的生理活性和较长的作用时间。其中15-甲基PGP2α甲酯试用于抗早孕和中期引产取得较满意的效果。Yankee曾从光学活性(1B)出发,合成光学活性15-甲基PGP2α甲酯。我们用台成消旋PGF2α的中间体15-酮(1A),参考Yankee的格氏反应条件合成15-甲基醇(2),然后又按PGF2α合成方法,台成15-甲基PGF2α甲酯(5)及其15-差向异构体(6)。  相似文献   

17.
米非司酮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法国rousel uclaf公司首先合成的.它是一种合成类固醇,结构类似炔诺酮,因其与孕激素受体有较强的结合能力,故可通过孕酮争夺受体而阻滞孕激素活性.米非司酮是新型的孕激素拮抗剂,能有效的取代内原性激素的位置[1].利用其抗孕激素活性,用于终止早期妊娠中期引产及死胎引产的临床效果比较肯定.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其结构类似炔诺酮,具有抗孕酮、糖皮质激素和轻度抗雄激素的特性.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高5倍,因而能和孕酮竞争和蜕膜的孕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在受体水平阻断孕激素活性而终止妊娠.同时由于妊娠推磨的坏死,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促进子宫收缩和宫颈软化.  相似文献   

19.
按文献报道采用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合成了新抗真菌药物——Oxiconazole(奥昔康唑,4a),并对其合成中间体N-(2,4-二氯苯甲酰甲基)咪唑(2)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为通过结构改造获得抗真菌活性更强的化合物,我们合成了7个咪唑肟醚类衍生物(4b-g,7),其中6个系首次报道。合成产物经元素分析证明结构。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化合物4a-g和7对多数菌株的抗菌活性强于克霉唑,且化合物4c具有抗曲霉菌活性,而Oxiconazole等其它眯唑肟醚类化合物则无此作用。化合物4a的结构经UV、IR、~1H-NMR、MS确证,并首次提供了其粉末X射线衍射图及数据。此化合物已用于临床试验,其对股癣的2周治愈率达94.10%,明显高于益康唑(84.24%,P<0.01)。  相似文献   

20.
家兔从妊娠第1天开始,每天灌服炔诺酮肟4mg/kg,连续3天,第9天处死。取子宫作HE、PAS、ACP、AKP及SDH染色。结果表明,炔诺酮肟呈明显的抗着床作用。光镜观察,子宫内膜呈退行性改变,蜕膜化减弱。组织化学染色,AKP活性减弱(P<0.05),糖原含量下降(P<0.01),ACP及SDH活性无明显变化。提示:给药后子宫内膜生长发育受抑制、代谢降低,致使胚泡与子宫内膜不能同步,可能与抗着床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