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金科 《大家健康》2016,(11):72-72
目的:探究濒死危重创伤的救治模式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3例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救治过程中为其进行一体化的救治模式,即入院前医护人员和目击者在事发地对患者的救治,入院后进行医生的专业救治,急诊室的手术救治和重症监护救治。结果:在123例实验患者中,有16例患者在入院前经心脏复苏救治无效后死亡,有21例患者在接受急诊室的手术救治和重症监护救治后死亡,其中14例患者死于手术过程中,7例患者死于手术后的体内器官衰竭,还有8例患者是在急诊室接受了紧急救治转入普通病房后死亡,剩余57例患者被治愈后出院。结论:对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一体化的救治模式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多发伤在急诊科的一体化救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救治模式和效果。方法从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急诊重病监护治疗和急诊科病房的综合治疗,急诊医学队伍完成了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治疗。结果救治多发伤126例。其中84例在急诊科开展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死亡7例。34例在急救中心初步救治后转入专科病房.死亡18例。结论在急诊科进行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救治科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急诊创伤救治模式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柳  封启明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8):1540-1541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诊模式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模式下,将院前急救、急诊科、创伤病房及ICU融为一体对创伤患者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2005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创伤患者2007例,其中227例为多发伤,死亡84例,救治成功率为95.7%。结论合理的创伤救治模式对提高救治水平十分重要,一体化是创伤救治模式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的急诊救治措施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重症创伤(ISS≥16)患者的急诊救治资料。结果:急诊室死亡41例,占9.7%;入院391例,手术378例,死亡25例,占5.9%。结论:重症创伤救治成功的关键是重视急诊早期救治、抢救与诊断同步进行、实施急救一体化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528例严重创伤分析,并对创伤急救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急诊危重病例中筛选出急需抢救的严重创伤5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8例按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为:重度患者387例,危重度患者120例,极危重度患者21例。本组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189例,伤员自受伤到实施确定性手术治疗时间24~84分钟;死亡组72~132分钟。结论:交通伤、机械伤、建筑坠落伤是常见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院前急救-急诊科-急诊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一体化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严重创伤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重症胸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方法与监护措施。方法:对73例重症胸部创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例休克患者经过输血、吸氧等救治,存活44例,1例因呼吸功能衰竭救治无效死亡。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25例,均存活,实施急诊手术48例,2例因肝破裂失血过多死亡,其余均存活。73例患者救治成功70例,存活率达95.89%,死亡3例,死亡率为4.11%。其中存活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创伤性休克复苏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的关键,及时对重症胸部创伤患者实施救治,并在救治过程中给予有效的监护措施,能挽救患者性命,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结合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外科ICU重症监护治疗,完成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治疗。结果救治多发伤126例,治愈104例(82.54%),死亡22例(17.46%)。90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包括48例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死亡13例(14.44%)。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是有效治疗多发伤患者的先进模式,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是把急救医疗措施及时送到危重患者身边,送到发病和事故现场。探讨EMSS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效果。方法对9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的EMSS一体化救治。结果96例患者中,存活77例,占80.21%,死亡19例,占19.79%。结论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用EMSS一体化救治,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周达碧 《吉林医学》2012,33(15):3326
严重创伤为一种常见的急症,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因此,能够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手术能否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为探讨在急救过程中如何进行正确的抢救措施,对急诊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这125例患者中有116例成功抢救,9例死亡,成功率为92.80%,有效抢救时间为26~60 min。因此,在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的整个过程中,要进行连续性的、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护理以利于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急诊救治及院内转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 及院内转运对策,提高多发伤急救水平及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2~2009年救治的123例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方法 及院内转运对策.结果 经过综合救治,抢救成功104例(84.6%),死亡19例(15.4%),其中院内转运过程中死亡2例,需急诊住院手术治疗9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7例.结论 创伤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为患者开辟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尽量减少危重患者搬运,强调遵循一定的检查程序(以"CRASH2PLAN"为指导检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漏诊,对严重多发伤积极进行抗休克及Ⅰ期手术治疗,同时采取改良的院内运送策略,以降低转运途中病死率,可显著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