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东省台山市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及死亡负担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编码对台山市居民2008—2010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等。用DeathReg 200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台山市2008—2010年共监测人口合计2 955 821人,其中男性1 506 896人,女性1 448 925人,3年间累计报告死亡23 472例,平均报告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94.09/10万、690.25/10万,婴儿死亡率平均为565.48/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91.74%。潜在寿命损失前5位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起源于围生期疾病,平均减寿率分别为14.60%、8.99%、5.15%、2.55%、1.76%。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台山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肿瘤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大连市市区居民的死亡状况 ,评价各类死因的危害程度 ,为制订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 2 0 0 2年大连市市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年 (PYLL)分析。 [结果 ]大连市市区居民死亡率为 615 86/10万 ,男性为 685 76/10万 ,女性为 5 44 3 5 /10万 ,标化率为 468 19/10万 (男性为 5 13 2 1/10万 ,女性为42 0 66/10万 )。前 3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前 3位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PYLL的前 3位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脏病。 [结论 ]大连市居民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应大力开展慢性病的预防与保健工作 ,减少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  相似文献   

3.
4.
徐州市0~9岁儿童伤害死亡的潜在寿命损失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故意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可导致受伤害者暂时或永久性残疾甚至死亡.现将除州市区1989~1998年10岁以下儿童非故意死亡对寿命损失年的影响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相关因素,找出伤害死亡的特点,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数据来源于重庆市2003~2007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描述伤害死亡率及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分析伤害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结果】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占死亡总数的23.04%,近年来有显著下降趋势,总的标化死亡率为70.94/105,乡村高于城镇。溺水、意外窒息和交通伤害分列死亡原因前三位。不同死亡原因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龄差别。伤害死亡致儿童平均潜在寿命损失为71.86年,潜在寿命损失率为52.35‰。【结论】重庆市儿童伤害死亡有明显的特点,应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动员、健康教育、环境改造、技能训练和监测评估等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  相似文献   

6.
1990-2005年上海市金山区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云 《职业与健康》2007,23(18):1588-1590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儿童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为进一步制定伤害干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1990-2005年金山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资料,描述该区儿童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并计算伤害所致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和潜在寿命损失率(PYLLR)等指标.结果 1990-2005年,金山区0~14岁儿童的伤害死亡率为24.85/10万,伤害死亡占总死亡的31.38%,为0~14岁儿童首位的死亡原因.随着年份的推移,儿童伤害死亡率呈现下降的趋势.男性儿童伤害死亡率要高于女性儿童.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主要伤害死因不同.溺死、运输事故和意外跌落是造成儿童伤害死亡的前3位死因,占伤害死亡的81.00%.伤害所致的儿童PYLL为19 222.50 a,PYLLR为14.88‰.结论 伤害是严重威胁金山区儿童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在0~14岁儿童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伤害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利津县居民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利津县2004~2005年人口死亡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合计死亡3757人(男性2151人,女性1606人),平均死亡率为6.35‰,标化死亡率为5.55‰。2004年死亡1883人,粗死亡率为6.39‰,标化死亡率为5.52‰;2005年死亡1874人,粗死亡率为6.31‰,标化死亡率为5.63‰。平均死亡年龄66岁,P25、P50、P75分别为58岁、71岁、79%岁。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衰老和伤害,合计死亡3400人,占死亡总数的90.50%。平均YPLL居第1位的是伤害(26.40年),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平均YPLL分别是7.80年、3.98年和2.88年。[结论]利津县居民死亡率较高,伤害、恶性肿瘤为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该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ICD-10对2005年玉屏县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类,计算并分析死亡率、主要疾病死因顺位及构成比、各种死亡疾病的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PYLL率等指标。结果 2005年玉屏县死亡937人,标化死亡率为560.7/10万,主要死因疾病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外,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居民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58.1/10万、90.2/10万、78.8/10万、63.7/10万及44.0/10万。减寿分析表明,全人群的前5位减寿死因是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和肿瘤,前5位主要死因的PYLL率分别为24.3‰、23.3‰、15.1‰、15.0‰、12.2‰,这5种疾病的PYLL构成占全死因PYLL的78.0%。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已经成为严重威胁玉屏县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死亡原因,从政府行为及个人行为两方面入手,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以减少疾病和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响水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其居民减寿情况。方法:应用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潜在工作损失和潜在价值损失对响水县居民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响水县居民死亡率和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596.30/10万和176.29/10万;死亡率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在YPLL、WYPLL分析中前3位均为肺癌、肝癌、食管癌,YPLL第4位是胃癌,WYPLL第4位是白血病;校正VYPLL为正值的有肝癌、白血病、乳腺癌和宫颈癌。结论:恶性肿瘤为响水县居民主要死因,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对减少早死、保护劳动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 2 0 0 0年河南省居民死亡率及死因谱 ,给修定 2 1世纪初期当地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和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作者采用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YPL L )和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WYPL L )等指标对 2 0 0 0年河南省居民病伤死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 从各类死因的死亡率及顺位结果来看 ,依次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损伤中毒分别居前 4位 ;但是如果从各类死因的 YPL L和 WYPL L顺位看 ,又依次以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居前 4位。由此可以认为这 4类死因不仅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河南省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 ,而且也是居民“早死”造成YPL L和 WYPL L 最多的主要死亡原因。 结论 在制定 2 1世纪初期河南省疾病控制工作计划时 ,从投入成本和产生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 ,建议在继续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的基础上 ,逐步将工作重点依次转移到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防治上。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四县农村妇女艾滋病认知现状调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有效遏制HIV/AIDS在普通人群中的传播,探索农村普通居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对云南省湄公河流域的泸西,开远,景洪和勐腊四个县的402名农村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标人群掌握HIV/AIDS知识有限,有待提高,态度和行为也不容乐观,提示我们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性健康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播,更要重视相关态度,行为的改变,最终达到提高普通人群预防控制艾滋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与HIV感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市404例男男性接触者(MSM)中的艾滋病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匿名填写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对调查对象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初筛和确证试验。计算HIV感染率。结果404例MSM中普遍存在多性伴现象及无保护性插入性行为,HIV感染率15.10%。其中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χ2=16.61,P=0.001)、文化程度(χ2=28.68,P=0.000)及最近半年与女性性交时安全套使用频率(χ2=7.57,P=0.02)不同,其HI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该人群存在HIV感染高水平流行,并可能成为向主流人群蔓延的桥梁人群,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在MSM中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946例被告知HIV阳性的感染者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法调查其一般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被告知HIV阳性检测结果后的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等.结果 调查对象经吸毒感染占22.1%,经性传播感染占69.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3.4%;655人过去6个月发生过性行为,平均安全套使用率为55.3%;97人最近1次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民族(OR=5.61,95%CI=1.66~18.94)、免费安全套的可及性(OR=0.33,95%CI=0.13~0.85)、家庭人均月收入(OR=0.26,95%CI=0.10~0.69)等因素与最近1次性行为时是否使用安全套有关.结论 知晓自己感染状态的HIV阳性人群艾滋病知晓率普遍较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时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甚至不使用安全套,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艾滋病项目县中学生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针对中学生开展的生活技能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中学生生活技能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4年12月、2006年3月和12月进行分阶段整群抽样调查.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推荐方法计算的知识知晓率为主要研究指标,对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知晓率进行比较,按调查时间对知晓率进行χ2趋势检验.结果 3次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知识知晓率均高于高中生,男生知识知晓率高于女生, 按UNAIDS推荐方法计算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5.5%,23.8%,48.3%,呈随时间递增趋势.结论 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开展的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宣教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同年级与性别知晓率不同现象.  相似文献   

15.
Gay and bisexual men experience numerous health disparities relative to heterosexual men, including high rates of HIV and suicidal behavior. Systematic community health assessments could provide direct comparisons of the burden of mortality across diseases and thus facilitate the prioritization of public health activities; however, such assessments have been precluded by the absence of sexual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in vital statistics records. In this context, we used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to derive and compare indirect estimates of mortality for both HIV and suicide. Assuming that 2% of Canadian men are gay or bisexual, and that these men are 42 times more likely to die from HIV and 4 times more likely to die from suicide, we estimated that in 2011, suicide resulted in 46 deaths per 100,000 gay and bisexual men, while HIV resulted in 30 deaths per 100,000. Based on these estimates, suicide surpassed HIV as a leading cause of premature mortality for gay and bisexual men in 2007. Despite the large burden of suicide among gay and bisexual men, research attending to the issue in biomedic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s is sparse, with at least 10 times fewer citations than for HIV between 2003 and 2012. We urge researchers, practitioners, and community leaders to broaden the scope of gay and bisexual men’s public health priorities to include suicide and other high burden health inequities.  相似文献   

16.
衰弱综合征是由机体退行性改变和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机体易损性增加的综合征,与跌倒、残疾和死亡等不良结局密切相关。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开展,艾滋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限逐渐延长,老年HIV/AIDS人数增加,衰弱综合征在该人群中的患病率增加。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发生与HI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早期识别与干预老年HIV/AIDS的衰弱综合征可以减少不良临床事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台州市1998-2022年HIV/AIDS的死亡情况和死因。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台州市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以1998-2022年现住址为台州市的5 126例HIV/AIDS为研究对象,用SAS 9.4软件进行秩和检验、χ2检验及趋势分析。结果 1998-2022年HIV/AIDS死亡796例,病死率为15.53%(796/5 126),病例在确证后1年内死亡占52.26%(416/796)。年初尚存活病例在年内死亡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趋势χ2=5.60,P<0.001)。在死因构成上,艾滋病140例(17.59%)、恶性肿瘤237例(29.77%)、心血管病99例(12.44%)、伤害58例(7.29%)、其他160例(20.10%)和不详102例(12.81%)。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和其他死因的死亡病例构成比随时间变化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92,P=0.028;趋势χ2=2.81,P=0.003;趋势χ2=2.07,P=0.020)。在HIV/AIDS不同死因中,确证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和感染途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因为心血管病者死亡年龄最大,死因为艾滋病的死亡距确证间隔时间最短且首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低,死因不详者的确证至抗病毒治疗的时间间隔最长(均P<0.05)。结论 1998-2022年台州市HIV/AIDS的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构成比较高,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要进一步加强HIV/AIDS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从1987年第一种艾滋病候选疫苗投入临床试验至今,相继有数百种艾滋病疫苗投入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但迄今仍没有一种疫苗被证实有效,尤其在2007和2008年,被世人寄予厚望的V520疫苗(STEP和PAVE试验)宣布无效,国际艾滋病疫苗研制遭遇重大挫折,各国学者讨论并反思在艾滋病研究领域(包括疫苗研制和基础相关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总结HIV疫苗研究失败的经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此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以及疫苗研制策略为主题,以热点HIV疫苗失败可能的原因和新疫苗研制的思路为重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西南两县13~17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洁  许文青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7):504-505,511
目的了解我国西南两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心理状况。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在西南两县抽取了受艾滋病影响的13~17岁儿童100名,非受艾滋病影响的13~17岁儿童116名。使用儿童心理状况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结果与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相比,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状况普遍不良。在心理九维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为情绪维度,受影响儿童平均分为2.39,非受影响儿童平均分为2.64。在具体问题中,觉得自己有时伤心得想哭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比例达61.0%,而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为42.2% 不能让自己高兴起来的受影响儿童的比例为36.0%,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为18.1% 认为"我与其他人相处挺好"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比例为87.0%,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为95.7%。以上3个问题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状况普遍不如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好,主要表现为情绪不良、社会交往较差。  相似文献   

20.
卷烟生产工人十年死亡原因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178例卷烟生产死亡工人,以6313例当地居民死亡病例为对照进行了十年(1981年1月1日至1990年12月31日)死亡原因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卷烟生产女工平均死亡年龄比当地女性居民提前5.65岁。卷烟生产女工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因序位分别提前1个位次,SMR分别为170和193,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卷烟生产女工肠癌和乳腺癌的死因序位与居民比分别提前5和6个位次,SMR分别为512和592(P<0.05)。本次调查未发现男性卷烟工人死因与当地居民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