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为对蟑螂细小病毒杀虫剂 (简称ssDNA)进行毒理学评价。方法 进行大鼠急性经口LD50 、经皮LD50 、5周致病性试验 ,豚鼠皮肤致敏、小鼠骨髓微核以及兔眼刺激试验。结果 ssDNA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 大于 5 0 0 0mg/kg ,经皮LD50 大于40 0 0mg/kg ,均属低毒。经 5周致病性观察 ,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 ,但无明显特异性和剂量 -反应关系 ,无明显致病性依据。 3 0h给药法经腹腔注射的小鼠骨髓微核为阴性。对豚鼠致敏率为 0。对兔眼无刺激性。结论 ssDNA不失为无毒性、无致病性、无诱变性、无致敏反应的安全天然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菜青虫病毒 (PrGDFV)杀虫剂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通过对PrGDFV的急性经口LD50 、急性经皮LD50 、3 0d致病性观察、皮肤致敏、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以及眼刺激实验对其进行安全性毒理学检测。结果 PrGDFV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 大于 5 0 0 0mg/kg ,经皮LD50 大于 40 0 0mg/kg ,均属低毒级 ,对兔眼无刺激性 ,3 0d致病性观察 ,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 ,但无明显特异性和剂量—反应关系 ,无明显致病性依据 ,该病毒对大鼠不致病 ,对豚鼠致敏率为 0 ,属微致敏物。结论 PrGDFV不失为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致病性、无致敏性反应的安全纯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物杀虫剂作为农药新品种在市场上日益增多。为了解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安全性,对其毒性、致病性以及刺激性等进行了安全性毒理学试验,结果如下。1 材料受试物由广西南宁天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武汉大学病毒所提供,有效浓度为1×1 0 7多角体/ ml。实验动物Wis-tar大鼠及大耳白兔,由湖北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封闭群白色豚鼠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实验前经健康观察1周,符合实验要求。2 方法2 .1 急性经口L D50  选用初成年Wistar大鼠2 0只,雌雄各半,雄性体重1 78~2 0 6 g,雌性体重1 70~1 86 g。动物隔夜禁食…  相似文献   

4.
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类杀虫剂,自1973年敌灭灵(Dimilin,又名灭幼脲Ⅰ号和TH6040)以来,发展迅速,被称为第三代杀虫剂。IGRS杀虫剂在农业上的应用比较广泛,在我国已有20多种,但在卫生害虫防治方面,应用的却很少,在我国登记可应用的只有灭幼脲Ⅱ号(Diflubenzon,又名伏虫脲)、蚊蝇醚(Pyriproxyfen,又名灭幼宝,S-31183)和控虫素(Metho-prene,又名甲氧保幼激素,稀虫酯,蒙五一五)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蚊香类卫生杀虫剂的安全性。方法委托检验30种蚊香类卫生杀虫剂,按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急性经口、吸入毒性试验,家免眼刺激试验及家兔皮肤刺激试验进行,对蚊香类卫生杀虫剂的主要成分作了调查。结果30种蚊香类卫生杀虫剂(盘式蚊香15种,蚊香片9种,电热蚊香液6种)急性经口毒性、急性吸入毒性均属微毒级。6种电热蚊香液对眼刺激强度和皮肤刺激均为轻度刺激性。杀虫的主要成分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结论蚊香类卫生杀虫剂均属微毒农药制剂。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杀虫剂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而确保卫生杀虫剂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简要介绍了我国卫生杀虫剂的发展现状,重点概述总结了目前在卫生杀虫剂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降低其造成的不良反应事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混配家用卫生杀虫剂的安全性。方法按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15种混配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急性经口、吸入毒性试验,家兔眼刺激试验及家兔皮肤刺激试验。结果15种混配家用卫生杀虫剂急性经口、吸入毒性均为微毒级,对眼刺激强度及皮肤刺激均为低毒级。结论混配家用卫生杀虫剂属微毒农药制剂,用水作混配家用卫生杀虫剂的载体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及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卫生杀虫剂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化学合成农药的缺点日益突出,植物源、微生物源和昆虫调节剂渐为今后卫生用药的发展趋势和迫切需要。根据国内外这3类杀虫剂在主要媒介昆虫防治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系统介绍了它们的活性成分、靶标害虫、作用方式及在我国病媒生物防制中已登记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我国卫生杀虫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采用单一中心、开放式、接种l剂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的方法,开展临床试验。结果观察对象接种1剂后局部反应发生率为0.6%:发热反应发生率4.52%,且以轻度发热为主。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接种疫苗后,流感病毒甲1、甲3、乙(亚)型的血凝抑制(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AI)抗体总阳转(≥1:40)率分别为95.0%、87.1%、88.1%;HA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增长倍数分别为33.28倍、7.76倍、26.04倍;抗体保护率分别为100.0%、99.7%、98.4%。三个型别之间抗体阳转率、GMT增长倍数、保护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应用于≥3岁人群是安全的,免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昆虫抗药性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昆虫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估计传染病中有2/3由媒介昆虫传播。世界史上闻名的虫媒传染病如鼠疫、斑疹伤寒、黄热病、疟疾等都曾造成广泛的流行,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当今世界随着人类交往的日益频繁,发现许多新的和重新出现的由媒介昆虫传播的疾病。目前,主要的媒介昆虫都对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到1992年为止,52种按蚊;39种库蚊、体虱、臭虫、锥春;8种蚤和9种蜱对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另一些重要的昆虫如蝇,蟑螂等也产生了抗性[1]。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农药使用现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了解近年来我省农药使用的新问题及农药中毒发病情况,制订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棉区嘉祥县卧龙山镇15个自然村的所有施药员为调查对象,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录完整调查表2053份。农民使用农药的方式主要是喷雾(99.9%),使用药械主要是背负连动式喷雾器(99.3%),打药的组织方式 自家用药(99.8%),个别为联户用药(0.2%),无施药专业队。单一用药占56.13%,混  相似文献   

12.
有机磷农药的多毒性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有机磷农药(OP)在被用于植物保护和有害生物控制的同时,也对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构成威胁,本文综述了OP的毒作用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机制。OP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对脏器也有严重的毒作用。文中将OP的神经毒性分为急性毒性、中间综合征和迟发性毒性3种类型并进行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混配农药对家兔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混配农药染毒对家兔大脑、肝及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不同剂量的 6个混配农药染毒组 ,1个单剂农药 (丙溴磷 )染毒组和 1个对照组。混配农药组均经皮肤给予不同剂量和种类混配农药染毒 ,于染毒 15d后测定各组大脑、肝及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与丙二醛 (MDA)的浓度 ,以及染毒前后血清胆碱脂酶 (ChE)活力。 [结果 ]除高剂量混配农药染毒组外 ,其余各组染毒后ChE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 ,但各混配农药染毒组家兔GSH Px活力和MDA浓度大脑分别为 (6 48~ 8 0 1)U/ml、(2 88~ 4 5 2 )nmol/L ,肝分别为(5 46~ 6 91)U/ml、(3 42~ 5 3 7)nmol/L ,肾分别为 (4 2 7~ 5 71)U/ml、(2 2 7~ 4 71)nmol/L ,均较对照组和丙溴磷组增高或显著增高 (P <0 0 5 ,P <0 0 1)。 [结论 ]混配农药可导致家兔大脑、肝及肾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强 ,这对混配农药中毒所致组织功能受损的早期评价和防治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药对喷洒员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药使用所致农药中毒的相关因素及对喷洒员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浙江省嘉兴县、安吉县的4个村100名农药喷洒员为喷洒组 ,分初中以下和以上两种受教育程度 ;门诊查体健康者100名为对照组。对喷洒组调查内容 ,包括喷洒员的教育水平、农药中毒史、中毒发生在全年中的时间、造成农药中毒的农药种类、喷洒时采取的防护措施与农药用量的掌握、每户农药用量与医疗花费、内科体检及空腹抽取静脉血作生化及常规检查。[结果]生产性农药中毒在中国农村存在普遍性 ;农药中毒在初中以下者比初中以上者有更高的发生率 ,在中、重度中毒中尤为显著 (P<0.05,P<0.01) ;造成农药中毒的主要品种是有机磷类 (76.5 % ) ;中毒发生时间集中在6、9、10月份 (90 % ) ;防护措施差和超量使用农药 ;每户的农药使用量与医疗花费有密切的关联 ;血生化及血常规各参数异常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农药的使用严重影响喷洒员的健康 ,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农药中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生物杀虫剂的现场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物杀虫剂对蚊幼虫和蛹的现场杀灭效果和影响因素,评价H-14和2362两种生物杀虫剂的实际应用前景.方法选择野外具有一定蚊幼虫和蛹密度的滋生场所,采用液体喷雾方法,水面喷雾施药,观察蚊幼虫和蛹的下降率;同时观察水生植物和鱼类的死亡等影响因素.结果H-14生物杀虫剂施药后3和7d,校正蚊幼密度下降率分别为I~Ⅲ龄为98.24%和98.30%,经检验,X2=289.24和293.59,P<0.05.2362生物杀虫剂施药后第3d和第7d,校正蚊幼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8.48%和83.33%,经检验,x2=332.15和204.74,P<0.05.对Ⅳ~蛹的杀灭率均为100%.两种生物杀虫剂的杀灭效果比较,H-14优于2362,x2=16.60,P<0.05.结论两种生物杀虫剂对蚊幼虫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但与毒力指数、现场密度和使用剂量有关;对无法清除的小型积水和住宅区周围环境蚊虫滋生场所,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鱼类和水生植物未发现侵害现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Pesticide Safety guide u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 strategies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solutions that reduce pesticide exposures for worker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to disseminate these solutions. Project principles were (1) workplace chemicals belong in the workplace, and (2) pesticide handlers and farm managers are experts, with direct knowledge of production practices. The project’s participatory methods were grounded i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ractical solutions were identified and evaluated based on five criteria: practicality, adaptability, health and safety, novelty,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Research activities that had more personal contact provided better outcomes. The Expert Working Group, composed of farm managers and pesticide handlers, was key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lutions, as were farm site visits. Audience participation, hands-on testing, and orchard field trials were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the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solutions. Small work groups in a Reg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provided the best direction and guidance for a “user-friendly” translational document that provided evidence-based practical solutions. The “farmer to farmer” format of the guide was endorsed by both the Expert Working Group and the Reg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Managers and pesticide handlers wanted to share their solutions in order to “help others stay safe,” and they appreciated attribution in the guide. The guide is now being used in educational programs across the region.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that farmers and farmworkers are innovators and expert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s affirmed by this study. The success of this process demonstrates the value of participatory industrial hygiene i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农药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微生物农药的安全性,通过对苏云金杆菌,增产菌,白僵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小卷叶娥颗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颗粒体病毒5种微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认为单纯微生物农药没有化学农药意义上的急,慢性毒性,所试微生物对哺乳动物不致病,无生殖毒性和致突变作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某农药厂不同年度工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劳动卫生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查阅工厂生产资料和工人健康监护资料,录入两次体检工人的基本信息和体检资料,对两组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并对参加了两次体检的部分工人资料进行了自身对照分析。结果 主要症状主诉1995年明显低于1979年。工龄小于一年的工人血压异常率较高,以后随着工龄的增加,血压异常率有增高趋势。不同工种和工龄的工人血红蛋白异常率未见差别;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1995年工人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1979年,且有统计学意义,接触不同有毒物质是影响酶海性的显著性因素。对114名参加了两次体检工人的健康资料分析也发现,工人1995年的总体健康状况优于1979年。结论 某农药厂工人1995年的总体健康水平明显优于1979年,说明通过加强劳动保护等措施,农药生产工人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农药中毒发生的原因、特点及其规律,为进一步加强农药中毒的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 1996~2004年度发生的 6 744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当地使用较多的农药作急性毒性鉴定分析。结果 毒性鉴定分析 112份试样,以低毒为主。744例农药中毒患者,以 18~39岁组为多,占总例数的 59. 34%。中毒多见于第三季度,平均占全年中毒总数的 44. 25%。农药中毒发生与年份、农药品种之间无内在联系。非生产性中毒例数远多于生产性中毒,所引起死亡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中毒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结论 预防农药中毒的重点是加强个人防护、加强农药管理及有关科普宣传;进一步研制和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及其防护用品是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生物农药38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生物农药的急性毒性。方法按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38种生物农药进行急性经口、急性经皮毒性试验,家兔眼刺激试验及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38种生物农药急性经口毒性2种为高毒级,2种为中毒级,其余为低毒级。急性经皮毒性1种为中毒级,其余为低毒级。30种生物农药对眼的刺激强度1种为重度刺激性,4种为中度至重度刺激性,4种为中度刺激性,4种为轻度至中度刺激性,7种为轻度刺激性,其余为无刺激性。对皮肤的刺激强度5种为中等刺激性,4种为轻度刺激性,其余为无刺激性。结论生物农药大多数为低毒农药,也有少数为高毒和中毒农药。较多的生物农药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生产者和使用者要注意个人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