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智  刘靖 《四川中医》2009,27(3):75-76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术附汤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阴黄证)的疗效。方法:将83例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加味茵陈术附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慢性淤胆型肝炎临床表现、降低总胆红素、转氨酶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术附汤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阴黄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赵玲  马羽萍  黄小正 《陕西中医》2007,28(10):1325-1327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退黄类中药配伍治疗湿热阻滞型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常规配中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大黄、栀子、金钱草、白茅根、柴胡、郁金、丹皮、赤芍等)治疗淤胆型肝炎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湿热阻滞型淤胆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茵陈术附汤加味联合脐火疗法治疗阴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阴黄型黄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茵陈术附汤加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脐火疗法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恢复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术附汤加味联合脐火疗法治疗阴黄能有效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茵陈术附汤加味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46例辨证属阴黄证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通过对照观察患者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PTA(凝血酶原活动度)、ALB(血清白蛋白)、并发症等,评定其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26例中有效23例(88.5%)、无效3例(11.5%);对照组20例中有效11例(55%)、无效9例(4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上升幅度优于治疗前(P<0.05),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血清白蛋白(AL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茵陈术附汤加味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黄证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茵陈术附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阴黄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肝衰竭阴黄证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茵陈术附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8周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术附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阴黄证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肝脏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5,(10):1338-1339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配合西药对淤胆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荟萃分析法,将淤胆型肝炎患者分为中药组(茵陈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西药组(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1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点滴,1次/d,熊去氧胆酸胶囊1粒/次、3次/d,口服;一般支持对症治疗如应用:支链氨基酸、人血白蛋白等)、联合组(以上两种治疗均同时应用)。结果:联合组黄疸消退时间,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淤胆型肝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茵陈术附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阴黄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82例慢性肝衰竭阴黄证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n=41例)和对照组(n=4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茵陈术附汤加味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8.1%),P0.05。结论:对于慢性肝衰竭阴黄证,使用茵陈术附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淤胆型肝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 10 0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予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予甘利欣静点。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慢性淤胆型肝炎的皮肤瘙痒、肝区痛、肝脾肿大方面疗效显著 ,在降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转氨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中药健脾化瘀汤在恢复急性淤胆型肝炎肝功能及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方面疗效显著 ,且药价低廉 ,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大剂量赤芍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茵陈蒿汤加味赤芍,对照组20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两组患者依据情况使用甘利欣、维生素C等作为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55%)相比P<0.05.结论:清热祛湿活血法治疗淤胆型肝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中医护理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针对淤胆型肝炎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血清总胆红素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胆汁淤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灌肠配合中医护理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给予护肝药(维生素C、维生素K1、甘利欣、门冬氮酸钾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方茵陈赤丹退黄汤;对照组加用西药S-腺苷蛋氨酸。结果治疗组改善血清胆红素、血清酶学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茵陈赤丹退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淤胆型肝炎的退黄治疗。方法:采用穴位注射小剂量激素联合中西药的方法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20例,同时选择具有可比性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穴位注射小剂量激素联合中西药是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9例慢性淤胆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应用丹参注射液、甘利欣、维生素K1、门冬氨酸钾镁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另服用强的松30mg/d,1周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40%以上或<171umol/L时则逐渐减量至停用,然后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TBil、ALT、ALP及GGT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TBil下降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快,效果较佳,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4.
茵陈术附汤加减治疗重度黄疸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度黄疸多见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及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多属中医"阴黄"范畴,病程长,病机复杂,临床缺乏有效的退黄药物.1998年9月以来,笔者在护肝、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茵陈术附汤加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大剂量赤芍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茵陈蒿汤加味赤芍,对照组20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两组患者依据情况使用甘利欣、维生素C等作为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55%)相比P〈0.05。结论:清热祛湿活血法治疗淤胆型肝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中医药治疗淤胆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于常规西药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于中医辨证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好转率93%,对照组好转率70%。结论:淤胆型肝炎运用中西结合疗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牛角地黄汤加味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同的西医治疗(保肝及间断输入新鲜血浆),治疗组给予口服犀角地黄汤加味,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在1个疗程后肝功总胆红素、转氨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牛角地黄汤加味能显著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赤茵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淤疸型肝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善明  黄彬  邓鑫 《陕西中医》2008,29(5):564-566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赤茵退黄汤(赤芍、茵陈、虎杖、绞股蓝、垂盆草等)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3.7%、71.4%(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赤茵退黄汤治疗重度淤胆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5年3月~1999年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76例,疗效较好。介绍于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76例,男50例,女26例;年龄20~62岁,平均40.2岁;总胆红素(TBil)130.6~384.8mol 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25~5.01umol L;黄疸持续最短28天,最长92天,平均39天;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30例,慢性淤胆型肝炎46例。对照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24~60岁,平均38.5岁;总胆红素(TBil)127~3…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秦芍退黄汤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确诊为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给予腺苷蛋氨酸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秦芍退黄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有效率为8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A旧、AST、TBIL、DBIL值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芍退黄汤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