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调查吉林省珲春市吸血蚊蠓虻的种类组成。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吸血昆虫。结果在吉林省珲春市采获吸血昆虫21 326只,计3科11属65种,其中蚊科4属19种,蠓科2属15种,虻科5属31种。优势种群:刺扰伊蚊(88.64%);兴安库蠓(90.93%);短小瘤虻(23.29%),骚扰黄虻(17.92%),痣翅瘤虻(17.00%)。结论吉林省珲春市吸血昆虫的种类组成调查研究为深入开展吸血蚊蠓虻种类组成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饶河口岸吸血蚊、蠓的种类分布和种群组成.方法 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网捕法采集吸血蚊、蠓,收集相关文献.结果 2008-2009年在饶河口岸采获吸血蚊、蠓90214只,计6属63种,其中蚊类4属28种;蠓类2属35种,哈尔巴岭库蠓为饶河口岸首次记录的蠓种;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84.94%);吸血蠓的主要种类是兴安库蠓(37.19%)、不显库蠓(20.03%)和刺螫库蠓(20.04%).不同生境、场所的主要蚊、蠓种类组成有所不同.结论 为黑龙江省饶河口岸吸血蚊、蠓本底、虫媒病和防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抚远县黑瞎子岛吸血双翅目昆虫蚊、蠓、虻的种群构成,主要种群的昼夜数量动态。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网捕法采集蚊、蠓、虻。结果在黑瞎子岛采获蚊、蠓、虻37 272只,经分类鉴定,其中蚊科4属10种,优势种群为刺扰伊蚊(94.68%);蠓科2属5种,优势种为刺螫库蠓(84.69%);虻科5属15种,优势种群为骚扰黄虻(29.84%)和土灰虻(23.90%)。不同月份的蚊种组成有所不同。4种主要蚊种昼夜24h的数量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活动时间为刺扰伊蚊24h,叮刺伊蚊在3:00AM~21:00PM,凶小库蚊在6:00AM~20:00PM,中华按蚊在19:00PM~3:00AM;高峰期,刺扰伊蚊在3:00AM和20:00PM出现2次高峰;凶小库蚊在17:00PM,叮刺伊蚊在18:00PM和中华按蚊在21:00PM仅出现1次高峰。6种主要虻种1日活动时间在4:00AM~19:00PM;土灰虻、骚扰黄虻和黑胫黄虻均14:00PM,霍氏黄虻在15:00PM,雁虻在16:00PM,原野虻在18:00PM出现1次高峰。结论此次调查为黑龙江省黑瞎子岛吸血蚊、蠓、虻种群构成、种群动态研究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绥芬河边境口岸吸血蠓的种类分布、种群组成和季节消长。方法采用诱虫灯法采集吸血蠓,收集相关文献。结果 2007-2009年在绥芬河边境口岸采获吸血蠓14923只,计1属17种,其中端斑库蠓、哈尔巴岭库蠓、新替库蠓、暗藏库蠓、西伯利亚库蠓为绥芬河口岸首次记录的蠓种。优势种为兴安库蠓(87.8%)。阔叶林缘的优势种是兴安库蠓(93.6%);牛舍的优势种是兴安库蠓(38.8%),新替库蠓(28.9%)和刺螫库蠓(27.4%)。不同月份的蠓种组成有所不同。兴安库蠓在6月上半月至9月上半月有活动,在6月上半月(11872)和8月下半月(158)出现2次高峰。结论为黑龙江省绥芬河边境口岸吸血蠓本底、生态和防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黑龙江绥芬河口岸鼠、蜱、蚊和蠓的种类分布及种群构成。方法采用夹日法捕鼠,布旗小时法采集蜱,诱蚊灯和网捕法采集蚊、蠓等。结果 2008—2013年在黑龙江绥芬河口岸采获鼠、蜱、蚊和蠓等24 14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6科15属46种,其中鼠类3科8属10种;蜱类1科3属4种;蚊类1科3属14种;蠓1科1属18种。优势种群为黑线姬鼠(38.21%)、全钩硬蜱(42.69%)、刺扰伊蚊(60.11%)和兴安库蠓(87.38%)。不同生境、场所、月份的鼠、蜱、蚊、蠓的种群构成有所不同。结论这一研究结果为黑龙江绥芬河口岸鼠、蜱、蚊、蠓的种类分布、种群构成、与疾病关系和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军事演习区域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蚊、蠓、虻的种类组成。方法采用CO2诱蚊灯、人帐诱、动物诱和网捕法定期采集各种吸血蚊、蠓、虻,并分类鉴定统计。结果在该军事演习区域共采获3类吸血昆虫6 474只,其中蚊类6属12种,优势种群依次为三带喙库蚊(35.04%)、致倦库蚊(25.91%)、中华按蚊(18.54%)、骚扰阿蚊(10.17%)、白纹伊蚊(7.11%);蠓类2属11种,优势种群依次为南方蠛蠓(40.62%)、荒川库蠓(27.27%)、端斑库蠓(19.41%)、尖喙库蠓(11.26%);虻类3属6种,华广虻最多,占59.19%,其次为骚扰黄虻,占21.25%。结论蚊、蠓、虻是某军事演习区域主要吸血双翅目昆虫,蚊虫威胁较大,吸血昆虫的防治必须要采取以蚊虫防治为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陇南地震灾区重要吸血昆虫的本底情况,为快速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人帐诱法、畜诱法、灯诱法和网捕法。结果蠓科3属11种:库蠓属6种,细蠓属2种,蠛蠓属3种;虻科5属57种:斑虻属7种,黄虻属3种,麻虻属5种,瘤虻属18种,虻属24种;白蛉2属5种;白蛉属2种,司蛉属3种。结论初步掌握了陇南地震灾区重要吸血昆虫的本底情况,给蠓、虻和白蛉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逊克口岸吸血蚊蠓种类分布和种群组成。方法采用诱虫灯和网捕法采集吸血蚊蠓。结果 2007-2009年在逊克口岸采获蚊蠓5171只,计2科5属22种,其中蚊科4属10种;蠓科1属12种,新发现了逊克库蠓新种(另文描述)。22种蚊蠓均为逊克口岸首次记录的种类。蚊虫的优势种群为刺扰伊蚊(82.5%)。吸血蠓的优势种群为刺螫库蠓(44.9%)和兴安库蠓(36.7%)。不同生境、场所的蚊蠓主要种群组成有所不同。结论为黑龙江省逊克口岸吸血蚊蠓本底、虫媒病和防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吉林省洮南地区的重要医学动物的种类,制定防治对策。方法采用钢闸法、笼日法、夹日法捕鼠;收集鼠体寄生虫;帐诱、灯诱和挥网采集吸血双翅昆虫。结果在吉林省洮南采获重要医学昆虫动物3899只,计11科19属28种,其中啮齿动物5科9属10种,蚊科2属5种,蠓科1属6种,螨类4属4种,蚤类3科3属3种。优势种:黑线仓鼠(39.8%),达乌尔黄鼠(29.0%);背点伊蚊(60.0%),刺扰伊蚊(37.8%);原野库蠓(80.2%);仓鼠真厉螨(63.4%),格氏血厉螨(32.7%);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40.0%),短跗鬃眼蚤(37.0%)。不同生境和场所种群组成有所不同。结论为吉林省洮南草原重要医学动物的种群组成研究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萝北口岸吸血蚊蠓种类分布和种群组成.方法 采用诱虫灯诱和挥网法采集吸血蚊蠓,收集相关文献.结果 2009 -2010年在萝北口岸采获蚊虫3356只,计4属20种,其中按蚊属2种,伊蚊属13种,库蚊属3种,脉毛蚊属2种.采获吸血蠓1316只,计1属26种,其中似蕨库蠓Culicoides filicinus(♀)为中国新纪录,大和库蠓Culicoides japonicus为黑龙江省新纪录,萝北口岸首次记录5种.优势种群为刺扰伊蚊Aedes vexans (92.4%);刺螫库蠓Culicoides punctatus(48.0%)和新替库蠓Culicoides newsteadi( 24.2%).不同生境、场所的优势蚊、蠓种群组成有所不同.结论 为黑龙江省萝北口岸吸血蚊蠓本底和防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长白山吸血蠓的种类分布。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动物诱和网捕采集吸血蠓。结果长白山的吸血蠓现知2属10亚属65种,其中库蠓属10亚属61种,蠛蠓属4种;记述了长白山已知吸血蠓种的县(市)分布。结论为长白山吸血蠓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翅目蠓科志。方法采用帐诱法、网捕法、畜诱法、灯诱法和文献资料收集蠓种。结果报道了新疆双翅目蠓科昆虫小志,记述了双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4亚科10属106种,其中细蠓亚科(Leptoconopinae)1属,即细蠓属(Leptoconops Skuse)17种;毛蠓亚科(Dasyheleinae)1属,即毛蠓属(Dasyhelea Kieffer)16种;铗蠓亚科(Forcipomyiinae)3属,即裸蠓属(Atrichopogon Kieffer)1种,铗蠓属(Forcipomyia Meigen)8种和蠛蠓属(LasioheleaKieffer)2种;蠓亚科(Ceratopogoninae)5属,即库蠓属(Culicoides Latreille)48种,短蠓属(Brachypogon Kieffer)4种,贝蠓属(Bezzia Kieffer)8种,须蠓属(Palpomyia Meigen)和塞蠓属(Mallochohelea Wirth)各1种。结论为新疆双翅目蠓科的进一步研究与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双流国际机场医学媒介生物(鼠、蚊、蝇、蜚蠊)的种群组成、季节消长,为病媒生物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蚊类成蚊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幼蚊监测采用集卵器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板法。结果此次媒介生物调查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蚊类1科4属6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蝇类4科20属35种,大头金蝇为优势种;蜚蠊1科1属1种,为德国小蠊。结论应依据医学媒介生物的季节消长规律,加强病媒生物的防控工作,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东部五县市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吉林省东部5县(市)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和生态习性。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昆虫网捕法采集吸血蠓。结果在吉林省东部5县(市)采获吸血蠓25 131只,计2属22种,其中珲春市分布14种,图们市分布11种,安图县和敦化市分布均为9种,延吉县分布8种,优势种群为兴安库蠓62.2%。不同生境、场所的主要蠓种组成有所不同。兴安库蠓的活动季节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出现两次高峰在6月下旬287只和8月上旬949只。兴安库蠓在昼夜24 h内出现晨、昏2次刺叮活动高峰,晨峰在日出后1 h,昏峰在日落后1 h。牛舍7种吸血蠓的总吸血率46.2%,其中兴安库蠓的吸血率最高49.1%。不同蠓种在不同月的吸血率有所不同。结论对吉林省东部5县(市)吸血蠓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我国5省区吸血蠓种的分布。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网捕法采集吸血蠓。结果 在我国5省区采获吸血蠓2属38种,其中库蠓属37种,细蠓属1种;切割库蠓为中国新纪录;北域细蠓和哈尔巴岭库蠓为辽宁新纪录;内蒙新纪录6种。5省区的吸血蠓种分布为:辽宁19种,内蒙13种,江西8种,广东7种,吉林6种。结论为我国5省区吸血蠓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